標籤:

楚國絲織品的主要品類簡介

楚國絲織品的主要品類簡介

2012-03-16來源:楚網我要評論(0)

中國是蠶桑絲技術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當今人們談論絲綢,只知吳越,不識荊楚。

在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詩篇中,有許多描寫精美絲綢的華麗辭藻:「華綵衣兮若英」、「佩繽紛其繁兮」、「翡翠珠被,爛齊光些……羅幬多些,纂組綺縞……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楚原為楚國人,他描述的絲綢基本上是他所在的楚國。 楚文化藝術就好似一座五彩繽紛的藝術殿堂,織造精良、綉紋絢麗。色彩鮮艷的楚國絲綢刺繡品,恰似這藝術殿堂中的一束爭奇鬥豔的瓊花。向世人展示著它那獨放異彩的光輝。

楚墓出土的絲綢,表現了早在戰國時代,絲織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綜合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楚國絲織品的品類主要有紗、羅、絹、紈、縞、組、綺、錦、絛。

紗-平紋組織的絲織物,外觀有明顯的方孔,質輕,經緯稀疏而輕薄。《漢書.江充傳》記:「充衣紗禪衣服。」顏師古註:「紗觳,紡絲而織之也,輕者為沙,縐者為觳。」江陵馬山一號墓所發現的,有素色、土黃色、深褐色、桔紅色四種方孔紗。其中一件為深褐色紗巾保存較好,幅寬為32.2厘米,經緯密度為25*16根/平方厘米。長沙左家塘44號出土有藕色紗手帕,織品長28厘米,寬24厘米,有稀疏的方孔,經緯絲投影寬為80微米,相當輕薄。紗多用衣袍的里、手帕和巾等。

觳-平紋熟絲織品,組織結構與紗同,有紗一樣的方孔,質地輕薄,絲縷纖細,表面起皺紋。觳表面有細緻均勻的鱗形縐紋,是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才形成的。在織造中,經緯線均須加反向強捻,織成後經過煮練,使加捻經緯絲退捻,收縮彎曲,織物表面就形成縐紗了。長沙左家塘44號墓出土的一塊淺棕色縐紗,經緯密度為38X30根/平方厘米,經緯絲都加強捻,緯絲捻向S,經絲有S捻、Z捻二種,相隔排行,這是目前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縐紗。

羅-絞經組織織物,表面有紗一樣的方孔,又稱紗羅。素羅以絞經數來命名。《楚辭.招魂》有「羅幬張些」。長沙五里牌406號墓出土有絲織網格,應即羅。江陵馬山1號墓出土有龍鳳虎紋綉,綉地為四經絞羅,灰白色網孔狀織物,經線投影寬度為0.15毫米,緯線投影寬度為0.05毫米,經緯線均加S向捻,捻度為3000-3500次/米,厚0.17毫米,經緯密度為46*42根/平方厘米,幅寬43.5-46.5厘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羅。

絹-質地細薄的平紋織物,經緯密度相差較大。《急就篇》卷二顏師古註:「絹,生白繒,似縑而疏者也。」這種織物在考古發現中最為常見,是當時絲織物的主要品類。絹多為白色,也有經練染的色絹。長沙子彈庫1號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即為絹地,經緯密度66X36根/平方厘米。長沙左家塘44號墓出土有棕色絹、褐色絹、黃色絹。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絲織物都是平紋絹。江陵馬山1號墓出土的衣衾和綉品所用絹的數量最大,共55件,多用作衣衾里和綉地,也用於衣衾面。用作衣衾面和綉地的絹較為細密,如紫紅色絹衣面經緯度為122X64根/平方厘米。有部分絹在織造後經捶壓,絲線扁平,個別經過壓光處理,具有良好的光澤。

縞-細密素白的生絲平織物,縞的特徵是經緯密度相差不大,戰國早期的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有這種織物,其經緯密度為20—45X20—40根/平方厘米。

紈-質地細膩有光澤的素白絲織品。《爾雅?釋名》云:「紈,渙也,細澤有光渙也。」紈可能經過精練,光澤好,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有紈,強行精緻細密,經緯密度在102X33根/平方厘米——87X32根/平方厘米之間。

綈-厚實有光澤的平紋染色絲織物。《急就篇》顏師古註:「綈,厚繒之滑澤者也。」綈經緯絲較粗,絲線採用了並絲工序,織成後練染,織品緊密光潔。曾侯乙墓出土有殘片,經密24根/厘米,緯密21根/厘米,經緯線投影寬度分別為0.3、0.5毫米。江陵馬山1號墓出土的一件麻鞋面為綈,土黃色,經緯密集,緯向呈凸條,有光澤,質地厚實。經線為雙股合成,加S捻,捻度為500次/米。經緯密度為80X110根/平方厘米。

縑-經重平組織的雙緯織物,又稱絲細絹。《淮南子?齊俗訓》云:「縑之性黃,染之以丹則赤。」長沙識字嶺345號墓中出土有這種織物。

-
推薦閱讀:

關漢卿簡介:
凈宗簡介
邵偉華簡介
台灣主要政黨簡介
寧遠大捷的簡介 寧遠大捷的歷史背景

TAG: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