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雜說46-47-48-49-50
l 求證難,並不是技術困難,只是機會難得.一旦有機會交流切磋,你的東西就全得到證實. l 太極拳發展史上的一重要的技術和理論進步是有武李二人完成的,由於武李二人的努力,太極拳才逐漸走向藝術的層次。 l 太極拳本身是一套補實的,有自己特點的拳功體系, 無需其他的氣功扶持使其更完美. 它不同於大成拳以站椿為主要訓練手段, 它講究活步椿的練習, 拳諺有: 拳打千遍,其理自現. 拳打萬遍,神靈活現.太極拳就是要在大自然的空氣中練習, 在一呼一吸之間長功夫, 在行拳走架中體會勁由內換, 意動氣動, 一動無有不動. l 也就是那種性格內向,靜的下心來,不願出名而又單純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l 習練時間不長,但已經體會到自己發力時的變化,比如平時偶爾一握拳,以前是力在手和臂,這兩處是緊的,現在是手送身緊,感到全身的力在整合。 l 楊澄甫輸給萬籟聲一事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過,那是萬籟聲偷襲而出的一場把戲!據說萬籟聲很崇拜楊澄甫想拜他為師又想試試他有否真功夫,在一個早晨見楊澄甫正起床在門口刷牙,萬籟聲趁他不備雙手突然向楊猛然推去,由於根本就無防備的楊當然被很冤屈的匆了幾步差點摔倒;這事出現後,很多老拳師前輩們都批評萬做此事太不應該(包括萬師杜心武),分分要萬向楊師賠禮道歉呢,最後迫於無奈,萬還是向楊賠禮道歉而告終。 l 我理解撐命門的目的是要讓氣貼背,把氣沉下去。從形式上看,要有虎背熊腰的意思。氣沉下去,才能不倒翁,重心落實在基座,上虛下實,行拳時才能動如江河,靜如山嶽,有帝王之相,有大將之風度。 l 練拳走架每完成一勢,要細細體會是否做到提肛收腹撐命門,即肛要提收,腹要縮收,掌開命門,讓氣貼背。一定要讓氣先沈下去,然後再接下一個式子。這就是我認為太極拳要慢練的原因。 l 練拳秘決: 提肛收腹撐命門。 解釋:練拳走架每完成一勢,要細細體會是否做到上點,即肛要提收,腹要縮收,氣要貼背。練太極拳要慢,關鍵在此,目的在此,好處也以此。 l 發勁時,腿腳由地面的反彈勁是直勁不是複合勁,太極拳的特點是要用好複合勁,即腿腳蹬地的同時,根據與對方接觸點的實際情況加上螺旋勁(左旋右轉,上翻下滾),實際上就是位移加旋轉的球體運動,這還不夠,發勁的瞬間,除了腿部的蹬地外,其腰部、雙臂同時展開這就是所謂的爆炸勁。現在很多練太極拳的,一是由於推手工夫不到家,掌握不好在和對手接觸的一瞬間不是頂,就是軟,不能避實就虛,形成人背我順的事態,感覺不到發勁的最佳切入點,所謂聽勁不靈,一味發勁,即使將對方發出,起碼也承擔和克服對方勁力的百分之四十,自己實際發揮出百分之二十的功力。理想的發勁是能發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功力。二是發勁的勁力不整,也就是不合,蹬腿和腰部、上肢發勁不能同步進行,腿先蹬地,上肢再發勁,有先後,容易造成引進落實的後果,即使將對方發出去,也是推出去,發勁不脆快,效果不理想,這種煩惱是許多玩了多年太極拳的「高手」所共有的。 l 傅鍾文的揚式81式,有兩種(只是口授沒有有力證據),一種是守中帶攻的,一種是攻中兼守的. l 心在腔子中。 l 《渾元太極內功及散手》中講的腿腳由地面反彈的勁,以此擊倒對方,這個反彈勁假如被對手所用,則會被動. 因此不光要有反彈勁,而且要配螺旋勁,這樣才能更好地發人. l 下丹田注重肌肉的屈伸、升降、沉浮、穩固,以調整自身的重心與平衡,是力的主要來源。中丹田則注重肌體的開合、收縮、膨脹、蓄放、打發,是人體的神經中樞與傳遞的中心。 含胸拔背與舒胸展背是下丹田與中丹田作用的體現。因此二者不可偏注一方,更不可分割開來,否則將會影響上下完整,支撐八面,機動靈活的動作,使身體遲緩.僵硬,即不能化,又不能打,產生雙重諸病。 在與敵交手時,只要全身放鬆,不緊張,一搭上手,身體如通電流,對手只要用力,我即沾粘住內吸用力者,「散之成氣,聚之成力;散之無形,聚之有形。對手有動作有形就有力,我只要放鬆身體,用不斷變化的接觸點將對方的來力,通過皮膚毛孔、穴竅等吸入體內進行氣化,好似向我體內不斷充氣。同時,我將氣由上而下地降至地下,與地氣相接,然後身下沉,足腿迅速下蹬由地面向上反射(如跳高、跳遠等起跳的反彈原理)而形成的作用力,驟然向對方衝擊,便能夠輕易地將對方擊倒。這個全身整體力的形成過程,僅僅在呼吸開合之間便已告完成。 功夫愈深,反應速度愈快、愈短,愈靈敏阻力也就愈小,勁也容易發透、通暢,效果就愈好。 l 練武秘訣只有兩個字,即「煉」和「悟」,薌老用「不要浮聰明,不要笨用功」說明,很形象。 l 人才確實非常重要,一個門派,如果得不到人才,真諦難免失傳,不是老師不教,是人才撐不起本門派內涵,而使門派逐步衰敗。所以古人有求賢若渴之行為。也只有求賢若渴的門派才發展的好,家族式傳承難免衰落。 l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l 我與別人推手時,一般順勢而為.但也有不順勢時,那就是發勁,靠功力發人,但這樣耗能最大,不是最佳方法,所以善太極者收也. 有一次,遇散一拳友(少林派),他見我推手說:這有何用你搭我手時,我起用腿腳,早把你踢倒了. 我說不如試一下,他手與我搭上後,始終沒能提起腿,一旦提腿就被跌倒. 這就是粘沾勁的功夫. l 太極拳是一門藝術,而散打只是一種技術。技術和藝術有質的不同,對從學者的智力要求和時間要求也不同。如同中專和研究院不同。技術短時間就可以掌握,而藝術則是終生的追求。 |
太極雜說472009-04-06 10:14
太極始於無極,身體松靜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有動,動靜之間也是陰陽消長的。刻意的循經走絡是不對的。太極的開合與吐納有一定的關係,但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且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的不同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練拳的時候一些東西不可強求,自然一些,比較好。 太極圖的的確確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好東西。無論用道家的陰陽理論還是馬列主義都解釋得通。用唯物主義來理解太極圖也會成為將來社會的一大主流,太極圖,又稱「太極魚形圖」和「太極陰陽魚形圖」。該圖確實像兩尾魚相互戲抱在一起,其中一尾是「黑魚」,也就是「陰魚」,而另一尾「白魚」也就是「陽魚」,兩尾魚十分動感地合抱在一起,它體現的是「陰陽合抱」這層意思。而兩尾魚的魚眼部份較為特別,較為有趣,也是「圖眼」所在。所謂「圖眼」,是說它們是整個圖的活性所在,靈性所在;有了它們,圖就活了,就有了妙義。正所謂魚無眼不活用唯物主義來理解,陰魚眼是白色的陽魚眼是黑色的。正是馬列主義當中的:「事物之間存在的矛盾」「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魚眼的位置又是在魚頭(以圓心向相反方向延伸的兩個半圓)的中心,恰恰可以理解為事物的發展是以矛盾為中心的這一科學論斷。 再者從數學上講無論是在積分還是幾何上講這個圖形都是規則的。面積上白與黑是均等的,相互關聯。這就是包羅萬象的「太極圖」。 太極理論認為:太極圖是一個圓,混沌未判之前,即宇宙形成之前,整個宇宙像是一個大霧團。自然形成的氣(浩然正氣)。那麼也就是承認了世界的構成基礎是物質的。簡直就是幾千年前的馬列主義論斷。在古人的理解中,「方圓上下之為宇,古往今來之為宙」,「宇無邊無際,宙無始無終」就可以看出在古時人們就已經看出宇宙的構成是空間(「方圓上下之為宇」「宇無邊無際」)與時間(「古往今來之為宙」宙無始無終」)的集合而這一套理論在本世紀才被愛因斯坦寫「進相對論」里。即便是今天,也很少有人認識到世界是「四維」的,至少人們還沒有發現第「五維」是什麼?任何一個學術領域都是從已知了解未知,太極正是這個世界的最好的詮釋。太極是個好東西。 練太極為好好活,好好死. 很有哲理. 陳正雷,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氏十九世人,大專學歷,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系傳人,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之一,國家武術高級教練 ,現任河南省武術管理中心副主任。他出生於武術世家,8歲開始習藝,師承伯父陳照丕研練家傳陳氏太極拳,後再承堂叔陳照奎深造。平日練功刻苦勤奮,功夫深厚純正,理論研究頗具造詣,人稱「太極金剛」。70年代以來,他多次獲省武術運動會太極拳、劍、推手比賽冠軍,蟬聯兩屆全國太極拳大賽冠軍,獲得兩屆全國武術比賽特邀表演獎和觀摩交流「金獅獎」。他傳拳20餘年,弟子眾多,遍及祖國各地,其中在全國和國際比賽中獲金牌者達35人次。1981年後,他多次參與國際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歷訪日本、美國、馬來西亞、法國、瑞士、義大利及台灣、香港等地區,講學授藝,直接受教者逾萬人,可謂桃李滿天下,被國內外五十多個武術和太極拳組織聘為顧問、名譽主席、名譽會長等職,並組建溫縣陳氏太極拳研究會任會長。他理論研究成果豐碩,有多篇論文發表於全國各大武術雜誌,他的著作《陳氏太極拳械匯宗》一、二、三冊,《中國陳氏太極拳》教課書和《陳氏太極拳養生功》以及電視教學系列影片,廣泛發行於國內外。1992年被編入《中國人物年鑒》,1994年第三屆國際太極拳年會評為太極拳大師,1995年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十大武術名師」。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法則.仍用球的概念理解,做太極球越小越好,用於推手吞別人勁時越大越好; 也可理解球內壓力是正壓還是負壓,意識上與形體上做到正壓中有負壓,負壓中有正壓,根據需要正壓做無限大,負壓做無限小,或者反之...即開中寓合,合中寓開... 「鬆緊互為根」,如果「松」指「開」,「緊」指「合」,那麼「鬆緊(開合)」確實就互為根了。 所講即是太極中的虛靈勁--欲飛而先伏翅--欲發先收...抽象點說 :太極是空心球,內部充氣,表面張力到處一樣,即使壓成扁的,內壓與張力仍一樣,(體積不變前提下)如果內壓增大體積不變,表面張力就變大,反之內壓不變,體積變大,則表面張力變小,太極則要求表面張力與內壓相匹配,即將展未展,似松非松.也就是著到何處何處太極. 松,空,緊的關係我認為:松空即為行氣提供通道空間與壓力,表面張力即為緊.內壓與表面張力為對立統一.這與陳鑫描述的"膨脹,浪卷"似乎一致. 兩股往裡夾是指胯練合8字時的過程,用氣推形松腰合胯節節貫穿,就是鬆柔的過程,練拳回不到原地方,不要去管它,「拉腰弓」就好像「魚擺尾」。 太極圖的拳術意義 陰陽魚組成的太極圖中,有太極、形意、八卦、大成等拳術真意, 對太極而言,真意在太極圖中的陰陽魚交界線——S型曲線,從運動形式及勁力來講,古老太極真傳為弧形運動的纏打柔化之拳,棚勁為根,動作走S型螺旋,即洪均生所說,太極拳煉棚勁,動作走螺旋;從拳理來講,太極拳講守住陰陽交界的臨界,即S線,此線是陰陽交界瞬間過程,有對持,太極拳論開始即言: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極,陰陽之母,即說太極在陰陽動靜之間的欲動未動,欲靜未靜,欲陰又陽,欲陽又陰等等,太極拳練時的一些拳理、要求均可由此引申。 對形意而言,真意在陰陽魚眼的直線連線,從運動與勁力而言,形意走直線,講究陰陽轉換,鬆緊瞬間轉換,最典型代表為形意真傳老三拳之勁力形態;從拳理上講,形意拳論中六合等均較太極八卦來得直接,強調陰陽轉換之合,形意拳論提頓吞吐、沉托分閉等等說法均可由此由「陰中心」到「陽中心」的直線過渡,瞬間相合而引申發展。 對八卦而言,真意在陰陽魚外圈,從運動形式與勁力而言不言而喻,從拳理而言言,也不離圈中之陰陽。八卦真意在圈中的陰陽魚交融,與太極所不同的是太極太極真意在陰陽魚的臨界,讀者可細細體味。至於大成,真意在渾圓,在整體太極圖,但又接近無極向太極過渡時的太極圖內函,其運動形式主要強調抱起渾圓樁,撐起渾圓架,無招無式,渾圓而行,隨意而為,發渾圓爆發力,無稜角方向,觸之即爆發等等。 武禹襄說:「似鬆非鬆,將展未展」,是指勢架隨時保持在「氣爆的臨界點」,並不是指「鬆緊互為根」。 「鬆、緊」如果是指「放鬆、僵硬」,那麼僵硬不鬆的「緊」,絕對是錯的,因為任何拳術都不可能會愚笨到主張僵硬。 「鬆、緊」如果是指太極拳的「極柔軟、極堅剛」,則「鬆緊」仍不能互為根,而必須以「鬆」為根。武禹襄說:「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其中「然後」兩字,正標示出「柔」在先,「剛」在後,「柔為剛之根」的絕對不變原理。 武者擊出的拳,力量越大,則越有威力。任何武術都想發揮「高速度、高威力」的戰鬥技巧,太極拳當然也不例外,太極拳對「高速度、高威力」的追求,甚至比起一般外家武術有更強烈的企圖心。只是階級神明的太極拳大師(八卦掌、心意拳大師也是如此),他們在追求「高速度、高威力」時,發現了與外家拳截然不同,而且完全違背一般人認知與習慣的獨特訓練方法。那就是如果能夠將自己徹底大鬆大柔而達到「極柔軟」的境界,不但攻守時能夠動合無形、反應快速,那藉由「極柔軟」所形成的「極堅剛」力量,更可以超越全靠肌肉鍛鍊所形成強大力量。 所以,太極拳「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是太極拳大師們,藉由大鬆大柔追求高速度、高威力的訓諫方法。只是這種訓練方法,很多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徹底失敗了。因為有些人根本無法達到大鬆大柔,因此也根本不能產生極堅剛的力量;有些人雖然大鬆大柔了,卻不會用於出拳擊打上;有些人因為不懂太極拳的「環」(陳鑫說:『果然識得環中趣,輾轉隨意見天真』),即使大鬆大柔了,仍然無法自由自在地運用在所有的勢架上,更無法用在應敵對打上。這也是為什麼大鬆大柔的太極拳,會被視為手軟腳軟的原因。連陳家太極的陳鑫都曾感嘆地說「秀若處女」的太極拳:「世人不知,皆目為軟手。」因此陳鑫才特別提醒我們:「若以神韻論之,交手之際,剛柔並用。」 在此,武者千萬要注意,武禹襄說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是指太極拳的「訓練方法」;陳鑫所說的「剛柔並用」是指太極拳的「使用方法」。一個是「訓練方法」,一個是「使用方法」,兩者千萬不可以搞混。有些知名的太極拳師說,太極拳打人時,被打的人會笑瞇瞇,這種拳師就是妄把太極拳的「訓練方法」誤以為是「使用方法」,最後把太極拳搞成毫無威力的健身操,真是罪過。 宗岳門大鬆大柔的太極拳,練成之後,在出拳刺擊時,所擊出的力量,絕不比空手道弱,這就是宗岳門能夠徹底分清「訓練方法」與「使用方法」的不同。喜歡太極拳的武者,如果能夠徹底了解並分清太極拳的「訓練方法」與太極拳的「使用方法」,並在大鬆大柔的訓練中,追求極堅剛的力量,一定能夠完全相信並讚嘆中國內家武學的精深高明之處,自己也能練就一身好武藝,從此將不再懷疑王宗岳、武禹襄等大師,階級神明的太極拳技巧。 |
太極雜說482009-04-06 10:15
l 中醫與太極同出一爐,中醫講虛實,寒熱,補瀉,聚散,升降,出入,溫清...十四大經脈,奇經八脈,對練拳很重要.陳鑫圖說1/4篇幅講經絡...用於技擊,抓,拿,節,閉主要走經脈,重者非傷即亡; 用於醫道可治病療傷.我在為患者推拿過程中,循經絡配合內勁,效果很好.只要用太極聽勁原理,順患者經脈膜一遍,病症一目了然. l 楊式老諺中:謹記(禁忌)丁和八,兩股往裡夾。 l 談太極拳,必須明白什麼是「太極」,我輩文人學拳,往往不求功夫,而捨本逐末,講究明理。「太極」是中國道家文化中的一個概念,或者說太極文化是道家文化的內容之一,這也是我為什麼在前面說,學習太極拳應該從道家入手才是正軌的原因。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第一句:「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是借用了傳統道家文化中「太極」的定義。因此,講太極拳應該從傳統太極理念出發,明白「太極」的實質和規律才好判讀。太極從無極中來,不是無極;太極生陰生陽,孕含陰陽,不是陰陽。無極和陰陽在兩端,為穩定態。太極在中間,牽連兩端,是不穩定的過渡態。因此「太極」有「化生、對待、流行」三大本質特點。除此之外,「太極」還符合「無中生有、靜極生動、無為而為」的三個規律,這裡,道家思想是貫穿在太極理念之中的。化生--太極是因應而生;所以要「捨己從人」。對待--不對照無極和有極就沒有太極;所以要站無極樁體會無極和講究剛柔。流行--太極是過渡態,是個過程;永遠不要說我現在站「太極樁」和我在打「太極勁」,盤架子時應時時體會「連綿不斷、生生不息」。 理解了這些,就知道為什麼說只有太極拳才能覆蓋「無、無有、有」三界,才能在太極拳演練、推手和生活中追求太極文化,時時問自己是不是「無中生有、靜極生動、無為而為」。而判斷是不是太極拳,也要從這裡出發。「有中求有、動里取動、有為而為」的「太極拳」,還是不如「無中生有、靜極生動、無為而為」的「臭狗屎拳」好些。 「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恆言也「。本人胡說了一通,還是說不明白「太極」,因為道家思想本身是說不明白的,說明白了就錯了,愈明白愈大錯特錯,恍惚,唯恍唯惚,通過推手等印證感覺,與文字相配合才能心裡而不是嘴上明白,心上一悟,勝千言萬語,勝蘸干洞庭湖水。 l 沒有太極思維練不出真太極,…… l 兵法中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 是太極原理. l 練太極拳必須要先明理,練氣血,練血氣,先練哪方面都沒有關係,但都要練,陰陽缺了哪一方面都不行。關鍵是陰陽相合。明白動靜陰陽,就會明白天下武術是一家的道理。 l 本無太極,人創有之。始覺有氣,後分勁力。勁氣流轉,宰乎一念。有陰有陽,相和得意。勁形不離,氣可離體。由武而文,由文而武。處處留神,行知知行。氣霧點點,凝聚成海。大海蒸騰,風起雲湧。真積功久,出神入化。 l l 註:大都曾聽說過玄而又玄的隔山打牛的傳說。余曾聽聞有類似功能的功夫,且聽說這高人活在世上,其功夫是家傳的,練功時是不許任何人看的。無條件尋訪,即便有條件,怕也難得結果。根據我的理解和體證,傾向於相信這種功夫的存在,也傾向於相信按照余上述「太極論」可以修鍊成這種功夫。練成這種功夫當然不能為所欲為(當然不會刀槍不入的,如果說能刀槍不入的話,那也是因為不去招惹刀和槍,刀槍何從入?),怕也是沒那個必要了。 l 「本無太極,人創有之」一句中之「太極」,當然不是指「理」(即人身之自然規律),人存,則其作為大自然(大宇宙)之一部分(小宇宙)所蘊涵的理已存,只能去發現、認識。這些認識運用於修身和武用,必須有成體系的訓練方法和理論,這些理論和訓練方法就是這裡所指的太極,我私自以為它不是由無極而生的,這在哲學上很重要,是我們吸取傳統文化之精髓並去其糟粕的鑰匙所在。人終有一死,人亡則其體證也亡,沒有成體系的理論和訓練方法,那麼雖下功夫苦練而不得其要(功夫流於一般)或者不能更好的繼承前人的寶貴遺產是正常的,所謂失其真傳(古人真傳之功夫到底到何程度?這很難衡量,也無法比較,若想搞清事物之理,可以根據邏輯作一推想)大概也就指的這種情況。並在其基礎上得以更上一層樓是不可能的。 「始覺有氣,後分勁力。勁氣流轉,宰乎一念」一句,這是我已經有的體證,實際上就是剛過陳式太極拳的招熟階段,可以進入暗勁階段進行鍛煉。 「有陰有陽,相和得意」一句:太極拳作為武術,其中陰陽的概念實在是太豐富和複雜了,私自以為知道了其中很多內容,至於行和用,我差得很遠。 「勁形不離,氣可離體」一句:我的感覺(體證)告訴我,勁與筋有極密切的關係。氣可離體,我曾有體證,曾在太極網發過帖:右手中間三指曾有細密顆粒物射出,但我只有這一次體證,未能再現,也未下功夫去尋找這種感覺------------與我曾有的很強的氣感的感覺完全不同。我傾向於相信有物質性的「氣」。 「由武而文,由文而武。處處留神,行知知行。」一句:昨天的留言中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氣霧點點,凝聚成海。大海蒸騰,風起雲湧。」一句,可文解,也可物解。作為武解,我雖然只曾有很少一點點的體證,但我傾向於相信這種功夫,其威力如何更是不得而知。就算作我的武學科學幻想吧!大家不妨一笑了之。特彆強調一點,我反對有人借之生事,招搖撞騙,若有真功夫,應該是可以經得起科學實踐以及具科學精神而少或無虛榮心之人反覆檢驗和體證才對。有虛榮之人跟著附和的情況或許是難勉的,但請大家用科學的精神和眼光明辯,並接漏之。 「真積功久,出神入化。」一句:指從有心練到無心,即應用時一切皆出於天然和本能。 l 太極真言 , 心靜如水; 心無雜念,氣定神閑; 以靜制動,後發制人; 無根無形,萬招自然; 心隨意起;意隨心動; 心動手到,手到意隨; 攻其不備,打其不意; 機不可失,分秒必爭; 攻敵這弱,防敵這強; 以攻為守,以守為攻;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 攻守兼備;百戰不敗。 l 力出尖,硬在表面,重里現輕,就是挨打的主,要柔中寓剛,襟里裹鐵,面笑心狠,外弱內強。可惜我們許多做法都不如此,都是重里現輕,外強中乾。 l 緊鬆鬆緊勿過正,虛實實虛得中平。 |
太極雜說492009-04-06 10:15
l 太極從張真人起就不是打人的,是修道的,至於王宗岳等,拳論雖被大家奉為經典,高不可攀,但極不實際,很籠統,從無一人達到拳論所說水平,但氣功感覺好的拳手會有類似感覺,但不實際。歷史上王宗岳等也沒有什麼戰績,武禹襄等也不是戰將,而是秀才,教書人,以太極求理及遊戲而為之,其拳論也是華麗而籠統。蔣發先生,是被陳家收服而為家人,太極戰鬥力也不怎樣,但太極卻是使人懂道理的拳,蔣發向陳家學陳家拳,陳家吸收太極之理改進陳家拳(蔣與陳家合影畫像時為伺立,即說明此關係),互為補充,由陳長興而集大成。陳家拳是在保鏢、保家護院、剿匪等戰鬥中打出名聲的,是可以戰鬥的。楊露禪父子以改進的陳家拳打天下,以柔化的太極拳傳天下,一為傳外,一為府內,是不同的。陳家拳與心意拳,及《紀效新書》所載拳均有淵源,是陳王庭所創。看陳長興十大要論等無不與心意(形意)相通,陳家又居河南,與少林近,受少林心意把影響並不奇怪。吳圖南等認為陳家拳不是太極也不為過,其實拳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陳家以前從不稱自家拳為太極拳,而是炮錘(心意?),現在陳家拳融合了更多太極東西,叫太極並不為過。並且借用些其傳人的傳太極的名聲也理所應當。現在有創陳式心意渾圓太極,估計也就是陳式易於與心意融合而出新,因本源如此,其他太極就不太易於心意融合。在雖然陳式融合了更多太極東西,但技擊功能還是陳式保留最多,看當今太極擂台及在國際太極舞台,能推能打的還是陳式,什麼四大金剛、八大戰將等等。甭聽一些傳說,隱士,只要不能上擂台的都是胡扯,有人說的幾十人圍坐,一閃人就沒了,一看人在很遠處,這是江湖把戲而已,是隱身術與靈身術,蒙人玩藝,上不了擂台。有些我也會。美國一魔術師還可表演把自由女神隱身,可從中國長城穿牆而過呢,能當真嗎?現今有散打擂台、推手擂台,上面的假不了。蔣發傳趙堡拳應是改進之陳拳,但太極味多些.。 l 太極拳在形式上和架式上有大小不同,精神實質上亦有些大同小異的,太極拳十三式在架子結構上是一樣的。太極拳在形式上和架式上有大小不同,精神實質上亦有些大同小異的,太極拳十三式在架子結構上是一樣的。 架子分為六段練,第一路注重在氣功專練。務使以神滯氣,以氣運身的。 3 陳楊武三式架勢頭段的體育拳式 陳式第一路 揚式第一路 武式第一路予備式 太極起式 左懶扎衣 金剛搗碓 攬雀尾 右懶扎衣懶扎衣 棚捋擠按 單 鞭(朋字應加提手旁)六封四閉 單 鞭 提手上勢單 鞭 白鶴晾翅 白鶴晾翅金剛搗碓 左摟膝 摟膝拗步白鶴晾翅 收回琵琶 琵琶勢斜行拗步 左摟膝 摟膝拗步初 收 右摟膝 左摟膝前膛拗步 左摟膝 右摟膝斜行拗步 收回琵琶 左摟膝再 收 左摟膝 琵琶勢前膛拗步 搬攔捶 上搬攔捶掩手肱拳 如封似閉 如封似閉金剛搗碓 十子手 合 手第二步 是練習太極拳架子中六路的一路,是練習行功的氣功階段為行功中最有效驗的一段,若將上列各項重複鍛煉就等於六路全練了。 陳楊武三式拳架首段的幾個重要拳式太極拳第一段,是氣功 專練的一段,首段用過的主要的拳式,以後各段不再重複應用。這是說明這幾個拳式的重要性。陳式太極拳的首段,有三個金剛搗碓,兩個斜行拗步,一個初收,一個再收,兩個前膛拗步。 先上來做一個金剛搗碓開始,到前段中再做一個金剛搗碓,等到首段收尾再做一個金剛搗碓。這三個金剛搗碓是使氣一再沉著,左手逆纏由下而上手心向上,右手由上 而下成拳 落在左掌心內,望右手舉起右足提起,右手落在掌心同時右足輕輕落地。這是在全身沉著松凈之中,周身生物電全部貫通之時。 做一個大虛大實,將身拉斜左邊,而重心安定,右手收回,右手心貼近右耳中心,在耳外轉一個圈向右開去,將身拉正,作初收名稱,不是一個拳式,是雙手相合收回了。 立身中正後,雙手從右側向面前,右手上左手下雙開前膛,左手運到左邊作左下,右手運到正中作右上,向前伸出,同時右手伸出之掌樹立,右足被提起,是為前膛拗步。揚式太極拳它將懶扎衣這一拳式,一分為四,懶扎衣棚式,捋式,擠式,按式 ,使人知道,太極拳有四正四隅運用的不同,楊式首段中心動作以五個摟膝拗步,兩個收回琵琶。揚式太極拳動作,以左摟膝,收琵琶,左摟膝,右摟膝,左摟膝,收琵琶,左摟膝作氣功鍛煉的中心。 從楊式特出四正棚捋擠按之後,才知道勁別輿擊打的不同,所以人們才專心四正的鍛練,但是專練還不夠,逐創造四正推手特練。 因此四正在太極拳中更加重要了,不過一個人單獨練習四正架子,同樣有效,就是祗能知已,不能達到知彼的懂勁而已. 武氏太極拳致力於技擊,練習功夫另立專章如行功心解X,都是武氏首創,武氏對於太極拳建立功勛甚偉。 武式太極拳,先做兩個懶扎衣,表示四正的朋捋,不做雙手的擠按,再以兩次摟膝拗步,氣達手指,兩次收回琵琶,氣回丹田,四正有單手棚捋,不做雙手的擠按也是可以的,做了兩次起達手指,兩次氣回丹田,已夠了,不必多做,可調簡而且明。武氏拳架是應用於技擊功夫,不是為了練功。所已首段動作比較少一些。(其中X字,看不請) 第三步 應聽任病人們挑選,陳楊武三種架式之一種,學習全趟太極拳架子,這是適合併完成醫療體育的整個鍛練,在練習全趟架子之先,必須對於全趟架子全部拳式的腰襠,加以整理,以提高療效 腰之要點曰擰腰,活腰,塌腰。 襠之要點曰扣襠,松襠,合襠(襠應用「月」子旁) 1 塌腰時須合,不合則氣浮。 2 活腰時襠需松,不松則氣滯。 3 擰腰時須襠須扣,不扣則氣散。 1 凡塌腰合襠者為蓄勁之架勢。 2 凡活腰松襠者為內氣之運行。 3 凡擰腰扣襠者為發勁之準備。 l 丹田總是應向兩側運動。沒有使整個丹田上下旋轉的技巧,整個丹田上下旋轉,只會影響你重心的穩定性,然而,使丹田在一側運動而另一側沉下會使你重心穩定。 l 鬆緊相互依存,正如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吾輩整日盤架子推手,即是與緊作鬥爭,以期達到大松大軟的境界.。 l 所謂「丟」,用「懈」帶代替更為準確;所謂稍節勁沒領起來,是由於沒有正確理解松,片面地追求松的結果。 l 初學者不必過分追求松,一定要追求也是追求不到的。我以為,僵勁通常還是把稍節勁領了起來,僵並不可怕,堅持練習,慢慢地去僵,於是鬆柔和勁(不是僵力)自然會出現,內氣也會有些許感覺。 l 初學者如何去僵?就是不要太用(僵)力,也不可不用力,加上用力的意思,也就是在用力和用意思之間,取其中,或者開始一段時間內用力不妨多一點,再細心揣摩,用心去感覺,這樣或許能找到比較正確的方法。 l 我經歷過不是松而是丟、不是松而是稍節勁沒「領起」的階段,這對於初學者很重要,…… l 老師在教我拳架時,要求中指領勁,俗稱瓦楞掌 l 正架從來不難懂,對拔拉伸練放鬆,正心正念出真意,苦練巧練是正統。 楊師澄甫先生說過:太極拳練習時,周身骨節均須鬆開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閉氣;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強勁。此二句,習內家拳者,類能道之,但一舉手,一轉身,其氣喘矣,其身搖矣,其病皆由閉氣與起強勁矣。我們學習太極拳,必須呼吸自然,才能不會影響身法的自然,只有呼吸自然了,才不會影響身體偏側俯仰,才能做到顧及要領,按照太極拳鍛煉的要領來指導練拳。 有一句老話,叫做「知多為敗」。楊振基老師說過,對初學者有些要點先不講,講了反而麻煩。對初學者開始不講虛靈頂勁,只說頭正,眼平視,頭不晃動。因為往往一講虛靈頂勁,有的人頭與脖子就硬,這是「頂」字在作怪。也不講含胸拔背、松腰胯,一講了有人不是挺胸就是向後窩。一講松腰胯往往就僵硬。對這三個要求,待練習者到了一個階段後才說更好。 另外,「氣沉丹田」和「掛衣架子」,我想這是一種狀態和形狀,它不是一種練法。不提氣就是氣沉丹田,成手後的正架就是一種掛衣架子。等你練至心虛腹實,身體便有重心,無論手足如何動作,重心總在腹,加上窮研腰頂,身形順我自伸舒。比如攬雀尾接單鞭,便可以上下左右順逆正反繚繞,右手行到胸前時變為勾手,往下後上提,左掌引導肩胯膝向前,然後單鞭定勢。中青年如能行拳至此,其趣味可想而知。 |
太極雜說502009-04-06 10:16
l 太極拳練習二訣。 其一為:正架第一。訣曰:拳架要正脊椎中,拔節開胯玉堂空,上下相隨腰先轉,帶運全身巧行功。太極拳走架要以脊椎為中軸而中正不偏,然後「綱舉目張」,此為練拳之第一要訣。練拳中要有拔開,鬆開全身各關節的概念。上梢手三節,下梢足三節,中間脊椎節節,前後腿胯都要逐步努力打開之。全身各部韌帶均松而柔,能改善神經,肌肉,血管的功能,進而影響和調整內臟功能,則健康情況自然轉弱為強。 訣二為:頂懸氣球腰沉松,上下對拔是正宗,雙錘尤須分陰陽,兩足虛實必須懂。以「頂懸氣球」的想像來達到「虛靈頂勁」的要求。腰要向下松沉就象坐在椅子上一樣。這樣上而懸頂,下而沉坐,自然全身上下分成陰陽而對拔拉伸矣。這是全身以脊柱為軸一個總陰陽太極圖也。全身脊椎各關節韌帶被拉長,全身的保健主綱就形成了。全身的交感神經系統和有關內分泌等重要腺體也就進入激奮狀態而獲得改善了。 雙錘即是雙手掌,要分清陰陽而互爭,就象兩掌間有根橡皮筋拉著一樣地在拳架中不斷地伸縮運動,久練而自知其奧妙。 l 老師曾說過:煉精化氣易,鍊氣化神難(不起自起)。 l 理有高下,真法無二。太極一途,陰陽開合。 l 有松必有緊,鬆緊互為根。 l 練拳應當以腰為軸,帶動周身的運動,放鬆和用力都不是目的,求得周身的整勁才是目的。我對松的體會是開始時兩條胳膊如木棒,漸漸能夠軟下來,變的象兩根橡皮條,初時橡皮條內似乎還有鐵絲在內,逐漸鐵絲也能慢慢化去,整個手臂都能松沉下來。肩關節是放鬆的一個要點,要仔細體會。松下來之後,會覺得兩臂如灌鉛,沉甸甸的,雖不用力,但一搭手對方會有沉重的感覺。松下來後,會覺得兩臂特別靈活,會逐漸帶動使得周身都能活起來。 l 楊式太極拳論中有「撒遍滿身皆是手」的說法,松下來後周身的勁力能在瞬間發於周身任何一點,…… l 馮先生近些年來大談養身是有原因的。馬來旺老師曾談過馮先生和庫瑪的惡戰:庫瑪是全美自由搏擊冠軍,虎背熊腰,精通在中國武術。當時庫瑪從上海虹橋機場下飛機,一路由南至北打過來,比了二十幾場,所向無敵,包括一些名家都輸給了他。到北京後,體委緊急將馮先生從電纜廠調出。與庫瑪的一戰,可以說是驚心動魄,馮先生腳上的一個大腳指甲被庫瑪跺裂成幾塊,肩下也挨了一記重拳,事後皮膚都成了紫色。但馮先生硬是挺了過來,將庫瑪摔出去五、六次,才讓庫瑪心服口服。可見玩技擊,特別是與人真刀實槍的較技,對身體傷害很大。但是作為傳統武學文化,又不可以不繼承。每次到馮先生家去,他對我們總不離大談養身,馬老師偶爾會插一句:您的名聲敢情是談健身談出來的?。馮先生眼睛一瞪,說:還就你小子敢跟我這麼說。馮先生時常也對馬老師說:要把架在我脖子上的東西傳下去。的確,失去了技擊也就失去了太極拳,只剩操、樁或者別的什麼了。 l 馮先生說他練的只是小學功夫,這不僅僅是謙虛。要是一個人從小象上學一樣練武,每天練習6小時,又有高手的指點,修鍊12年,會達到一個什麼水平呢?要知道對於學校的學習來說也就是中學畢業。 馬老師說,馮先生的功夫常人只要從小練都能練到,但他見過幾個高人的功夫簡直不可思議,就不是一般人苦練所能練成的,比如有個叫陳有生的奇人,八十年代初門惠豐曾請他來北京體育大學,幾十號人明明見他坐在椅子上,一轉眼只見黑影一閃,人就已經在身後四五米外的橫樑上。他頭上頂了塊巧克力讓門小虎來拿,老人家一動不動,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卻怎麼也近不了他身,內功已經到了神妙的境界。陳有生要是現在還活著,已經年過九旬了,據說他的一個侄子得了他的真傳。 l 松在內,是血氣骨肉的徹底虛空; 柔在外,是身形動作的運轉無礙。 l 沒有松, 就無法粘黏; 無法粘黏, 就無法和敵人融合; 無法和敵人融合, 就沒有太極拳。 ---------以為僅有松是不能做到和對手融合的,必須加上「散」才能和對手融合;以為只有「松」,如果內氣充足並溢於表皮,仍然可以做到粘黏。 l 你的意識要放鬆,氣血才不會往上沖,才能神靜; 你的全身要松至虛空,重心才能下沉; 你的肩膀要放鬆,戰鬥時才不會上重下輕, 你的丹田要放鬆,氣息才不會上浮。 你的呼吸要放鬆,戰鬥時才不會將重心吊起。 l 你的身體要松到沒有身體, 你的骨頭要松到沒有骨頭, 你的意識要松到沒有意識, 你的力量要松到沒有力量, 你的重量要松到沒有重量, 即使這樣,你的松仍然不夠, 因為仍然有高手會比你還松, 若想成為絕世的武者, 不松是你的敵人, 先打敗它你才能勝過對手。 武者不是敗於對手, 是敗於不松。 l 你不可以告訴自己放鬆不容易,更不可以告訴別人放鬆不容易,放鬆不易是錯誤的心裡暗示,它是一種錯誤的指令,它會命令你的頭腦,也會命令你的意識,叫你的身心永遠不能放鬆。 l 養生架不斷開,含回來,神意內斂,養的是精氣神。養生架是本錢;養生架是技擊架的後盾。太極拳都是練大使小,都和本種拳的手法或小架子有關。望多練養生拳,少練技擊架,比例應是3比1。 l 原始的內家拳中,僅山西戴氏心意與道家功法結緣,以守洞塵技為譜。太極拳之稱始於楊露禪成名之後,陳王廷從未將自己的拳冠以太極之名。 l 用一個碗,裡面放兩圓球,就是一個太極圖,裡面兩個球的接觸點就是S線,練拳推手就是找出S線。 l 縱向松透,橫向圓散,虛靈在中。 l 意是君來骨肉臣。意是指揮陰陽的,陽是從根節往梢節上松,陰是從中往下散,可以從水中波紋著想。 l 在三維解剖的角度看,首先把每節脊柱拉開,在脊柱的橫截面上產生高低落差,高的地方開中寓合,低的地方合中寓開,另外中氣從橫截面中穿過,不一定在中心穿過,根據需要而定... |
推薦閱讀:
※Ancient civilization 太極八卦圖3
※孔子著《易經正釋》【太極、述聖講述】
※太極拳的「含胸」與「氣沉丹田」
※三豐太極亂環術傳承人 揭秘真實太極
※孝庄太后死後 為啥不和丈夫皇太極皇帝合葬?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