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吃與草根記憶(12.7.24)

  記得剛和老公認識那會兒,他就總帶我去「鮮得來」吃排骨年糕,因為他小的時候,每到周末,婆婆總會帶他去吃排骨年糕,在童年的美好記憶里,一塊排骨兩片年糕,就是他的節日。    後來我們戀愛、結婚,一直保留著經常去「鮮得來」吃排骨年糕的習慣。老公說等我們以後有了孩子,也要帶他(她)一起去。老公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雖然如今的排骨不如以前鮮嫩,年糕也少了些許韌性,鄰座的小男孩才咬了一口就大聲抗議:「不好吃!媽媽帶我去吃肯德基!」我知道,以後我的孩子也會有相同的反應,他們沒有可供回味的記憶。    兒時住的是老式弄堂房子,弄堂口就是一爿點心店,專賣大餅油條,也有鮮肉小籠和三鮮小餛飩。早晨去上學,總歸是提早一刻鐘出門,買副大餅油條,喝碗豆漿,或是點一兩小籠,蘸著醋,叫一碗能鮮掉眉毛的小餛飩,背著書包坐在木頭的長條板凳上。那點心店還是我們幾個好朋友結伴上學的集合點。「×××,明朝一道吃早飯哦!」連吃早飯都要一起,那感情必定是很深的了。    離點心店幾百米開外的小學門口,每天放學的時候,總有個白頭髮阿婆來擺攤賣油墩子。她隨身帶個小煤球爐,一個盛滿油的鍋,鍋子上面架著鐵絲網兜,做好的油墩子被排成一排。阿婆把麵糊澆在模具里,放上蘿蔔絲,再澆上一層麵糊,然後把模具放到滾燙的油鍋里炸,那「噝噝」的聲響和漸漸泛金的誘人光澤,讓人饞涎欲滴。小時候好像特別容易餓,放學後買個油墩子在路上吃,久而久之也成了「例行公事」。    後來我長大了,先是舊房拆遷,搬去新居,再是一眨眼,大學畢業、工作、結婚。有一天下班,我忽然發現街邊有賣油墩子的小攤,迫不及待地買來,狠咬一口,大失所望——蘿蔔絲不像過去那樣呱拉鬆脆,麵粉也太多,不夠香……很多時候,一個轉身,一個疏忽,記憶就同現實脫了節。在我的邏輯里,正宗的上海小吃只不過需要一種記憶里的味道,它大可以在街邊出現,不需要一個明晃晃的豪華店堂,價格嘛,自然也是愈平民愈好。上海小吃,原本就是草根食物,而所謂的保衛上海小吃,實際也是在保衛一種漸行漸遠的草根記憶。    為了滿足日漸挑剔的上海人,特別是吃著薯條、色拉、麵包圈、烤雞翅長大的年輕一代,上海小吃正進行著積極的還原、改良和宣傳。現在,一有空我就拉著老公去吳江路吃生煎,去十六鋪吃純肉三鮮小餛飩,排兩個鐘頭的隊買海棠糕。一邊吃,一邊回味過往,感嘆著要是哪天心血來潮嘴饞,一出門就能買到該多好。就像小時候,出了弄堂拐個彎就能吃到地道的油墩子,吃罷滿手油光,嘴角留香。


推薦閱讀:

Anki初探和學習路線
陽關此去無故人——點滴記憶3
記憶深處
光陰已遠去,撿起零碎的記憶

TAG:記憶 | 上海 | 小吃 | 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