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危害到底有多大

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性,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常現象。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故稱為電離輻射。核電站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α射線是氦核,β射線是電子,這兩種射線由於穿透力小,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不會太大。

專家:遇核輻射躲為先核能外泄:內外照射可傷人 3月11日發生的日本9級強震導致福島核電站受損泄漏,周邊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3日下午,當地有190名民眾和醫護人員遭受核輻射,最高時輻射達到1015微西弗/小時。根據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眾和醫護人員遭受核輻射,未造成對人體的急性放射性傷害。廣東放射醫學專家表示,遭遇核輻射要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遠離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進出核污染地區時,要穿防護服,並及時淋浴,清除核污染。4000毫西弗/次輻射可致死 核能外泄又稱為核熔毀,主要發生在核電站,核能外泄所發出的核輻射雖遠比核子武器威力與範圍小,但是劑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傷亡。福島核電站泄漏後,周邊測得的輻射量昨天已降至100微西弗/小時以下,不到致死或者嚴重致病的當量劑量。「人不可能乖乖地一直待在原地接受輻射。」楊宇華指出,由於地震發生後,當地政府已迅速組織撤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損害程度。 【閱讀全文】

戴口罩、補碘、勤洗澡確實是必要措施體外照射的防護原則 日本地震導致核電站接連爆炸的危害,不要以為僅僅是在電視新聞里和報紙圖片里,「一衣帶水」的距離,勢不可免的會被各種各樣的情緒牽扯到其中。請看最近在國內瘋狂轉發的一條手機簡訊:「福島反應堆蓋子炸開……中國中部、北部的同胞(尤其是沿海城市),為了預防核輻射,在未來的兩三個月里出門最好帶口罩、穿長衣(白色為好)、每天洗澡、多攝入含有碘的食物!儘可能不要過多接觸海水,不要飲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鮮。」體內照射的防護原則 日本核電站爆炸,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影響到底有多大?39健康網連線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影像科李紹林教授,請他為大家講講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輻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輻射等相關知識。看完這個簡訊,李紹林教授首先對39健康網編輯指出,簡訊中的所說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輻射」說法,是無稽之談,沒有科學根據,網友在防核輻射時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顏色。對於簡訊提出的其他抗輻射建議,李紹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學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輻射粉塵,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進正常碘代謝避免核輻射帶來的放射性碘元素在體內代謝,每天洗澡穿長衣盡量不要接觸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減少接觸輻射的機會。  【閱讀全文】

地震來臨勿慌張震後很有可能餘震,而且餘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後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不要躲在桌子下日本的《地震手冊》避震知識十條中,第一條就明確的寫著「要躲在堅固的傢俱下」。所以,日本教師堅信,最好的辦法是「藏在桌下」。這個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數十秒後結束,天花板不會落下為前提的。建築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傢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後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傢具旁,傢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正確的躲避位置國人從小到大,在防震演習中,老師總是叫學生躲在課桌下,道格得知這點後,很焦急地一再呼籲:不要躲在桌子、床鋪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勢,躲在桌子床鋪的旁邊。躲的時候又躲在什麼地方更安全我覺得震級高的話,鑽到桌子底下反而更容易被壓死,震級低的話,不鑽也無妨。鑽到桌子底下,頂多能夠防止高空墜下的燈及散落的牆皮。到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鑽桌子底下這個辦法是從日本課本中照搬過來的,因為日本多震,而日本房屋多照高震級設計,而且木質房屋多,真正地震來臨,房屋一般垮塌現象與中國房屋不一樣,不會像中國房屋那樣水泥石頭直接壓碎桌子。 【閱讀全文】

躲在桌下就安全嗎?

地震時珍視:「12秒自救機會」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幾秒種的時間,作為個人,應在瞬間冷靜地作出避險的抉擇。
推薦閱讀:

輻射與防護
怎樣選購防輻射孕婦裝呢?
日本輻射污染難解 34萬災民回不了家
龍寶寶掀防輻射服銷售熱,高童防輻射服業績節節攀升
注意6個點 孕婦輕鬆防輻射

TAG:核輻射 | 輻射危害 | 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