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鼓浪嶼 驚艷老房子(04.9.13)

如果你想舒舒服服度過「十一」長假,建議你去廈門鼓浪嶼,海風,沙灘,老洋房、四通八達的小徑、午後的功夫茶和夜沙灘,你會像我一樣對這個小島懷有故鄉般的心情。  房齡從1844年開始  鼓浪嶼上沒有機動車。早晨6點,一片安靜。背起相機去看晨曦中的老房子。一直對風格各異的建築懷有戀愛般的感情,尤其是那些經過歲月的擁吻後,已經老舊了的房子。四通八達的小路上,鳳凰木還在花期中,輕盈細長的紅色花瓣在綠意蔥蘢的枝頭站立;隨意地拍拍手,就有很多小鳥從有著上百年樹齡的大榕樹里飛出來。香樟和檸檬桉常把老房子擋去一個角,或者一扇窗,留下乳酪黃和磚紅色的斑駁外牆。  沿著輪渡碼頭附近的鹿礁路慢慢走。這裡曾經是鼓浪嶼的使館區。1844年,英國首先在鹿礁頂和漳州路建起兩幢英式別墅,這就是鼓浪嶼最早出現的歐陸風格的建築。之後,德國、日本、西班牙也紛紛在這裡修建領事館、教堂、學校、醫院、俱樂部,於是這裡就出現了西歐、東洋和哥特式、殖民地式的建築。  回到故鄉般親切  耳邊是海的聲音,眼裡則幾乎都是獨幢的洋房。沒有任何建築風格上的相似之處。純白外牆的北歐風格海濱別墅像是童話中的小城堡;113號如同一把展開的曲尺,陽台上擺著鮮艷的盆花;未及整修的99號外牆已經褪盡了顏色,使得淺灰色的木百葉窗和橙紅色的瓦片更顯嬌艷。左顧右盼中,發現自己卻已經拐到了復興路上。小巷開始向高處伸展,一座紅色的教堂出現在路的交叉口。再向上步行,就能看見老洋房裡的住家早起的身影。大部分的房子門口都掛著歷史保護建築的銘牌,只是並沒有文字點出它們曾經的用途和稱謂,讓人更多地關注起建築的美感,把探究它們的來歷留待回家作業中。想起上海的外灘。那兒的房子盛大而美好,卻不是拿來貼心的。鼓浪嶼上的老房子大多是二層樓,精緻卻並不宏偉,可總讓人有回到故鄉般的親切。  令人驚艷的美麗  和復興路相交的福建路是讓人驚艷的,連續的精緻建築讓這短短的幾百米像磁鐵一般吸引著眼球:接連5幢的海天堂構、18號仰高別墅、24號怡園、37號陳國輝別墅、58號葉清池別墅、有著巨大羅馬立柱和近300年樹齡的大榕樹的黃榮遠堂。時間飛快,一圈下來已是上午9點了。感覺有些迷路,只好憑著直覺走。往右手邊的鐵門裡一張望,居然是一座純白色的天主堂!它完全是歐洲中世紀哥特式教堂的縮影,雄渾華麗,正中的塔樓高聳直上,讓人心存感激。仔細一看門牌號,卻又回到鹿礁路上了。鼓浪嶼上的路就是這樣交錯伸展的,也許你繞了一大圈,發現自己不過就是在方才經過的那條小道旁。  憑海臨風漫步  鼓浪嶼上有近4公里的環島路。它是名副其實的海邊之路。不停地走上一圈也需要至少兩個小時。好在我們並不急著趕路,也不貪心於一天走完,而是每天傍晚在小店裡吃點扁食墊了肚子後,趿著拖鞋走上一段。  那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海風輕拂,將白天的餘熱揮散;海浪拍打礁石,輕濺在捉螃蟹玩的人身上;路燈被點亮,和對岸的燈火相映成趣,宣告夜的來臨;有少年仍在沙灘上堆砌著沙雕作品,遠看像極了微縮的碉堡。也許他真的是看著身旁的大碉堡來臨摹的吧,因為海邊的這一路有很多牢固的碉堡,有的在路的拐彎口,有的直接在礁石間。每天總能看見情侶模樣的一對人兒坐在高高的碉堡上憑海臨風,女孩的長髮輕舞飛揚。  走累了,就在路邊小店買一罐王老吉涼茶喝,環島路的南部路段還有不少沙灘,其中港仔後海濱浴場是鼓浪嶼上最大、最漂亮的。沙灘有500多米長,一端是菽庄花園,另一端遠些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鼓浪石。站在沙灘上面朝大海,島上最高的日光岩就在背後望著你。  暢飲沙灘酒吧  走過港仔後沙灘時,看到那裡擺著白色的沙灘桌椅,有人邊喝啤酒邊吃花生,還有大學生模樣的青年帶了木吉他坐在沙子里彈唱,他的朋友也都圍著他坐下應和,彷彿只要燃上篝火,就是一場小型的嘉年華。  在島上最後一個夜晚,雨足下了一個多小時。沙灘上遊人都被大雨趕走了。我們的到來讓店家分外高興,偌大的海灘彷彿成了我們包場的天然酒吧。脫了鞋,把腳埋在溫熱的沙子里,開瓶暢飲,也不怕醉,只想喝個痛快。喝到微醺時,朋友說:「感謝大雨!」  鼓浪嶼旅遊貼士  鼓浪嶼上為什麼有這麼多中西老房子?  鼓浪嶼曾經有過兩次房屋建造高潮。一次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外國人開始進入鼓浪嶼,建造了風格各異的各國建築。另外一次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南洋華僑回鄉創業,在鼓浪嶼建造許多別墅住宅,短短15年內就建造了1000多幢。鼓浪嶼的老房子因此有著十分豐富的建築語言:古希臘三大柱式(多立克式、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哥特式尖頂和門窗、巴洛克裝飾風,還有羅馬教堂的十字廊、英式落地門窗、西班牙尖葉窗、北歐的壁爐、南歐的屋頂等等,甚至南洋建築和閩南傳統建築的一些語彙也會出現。  最值得推薦的建築1.鹿礁路13-15號:八角樓(林氏府)34號:天主教堂2.三明路26號:原美國領事館(現金泉賓館)3.中華路中華路別墅的貓頭鷹窗黃氏大厝4.鼓新路43號:八卦樓———鼓浪嶼的標誌建築,現廈門博物館57號:原滙豐銀行公館5.漳州路44號:廖家別墅———林語堂的新娘房58號:中國最健康的人———馬約翰故居6.安海路69號:三一堂,建於1928年,為福建最大的教堂。7.晃岩路25號:黃家別墅-號稱中國第一別墅8.泉州路99號:金瓜樓9.復興路頭白宅10.福建路———近現代建築博覽海天堂構:5幢32號:黃榮遠堂 美食葉氏麻糍:只一個小攤,就是政府認可的「中華老字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攤主拉出攤車的下面抽屜,取出糯米糍粑,裝入果仁的餡料,外裹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1元/個。魚丸湯:龍頭路410號的魚丸湯是用真材實料的鯊魚肉做的,5元/碗。還有內餡為香菇的貢丸湯和沙茶麵也很不錯。扁食:在上海的習慣稱法是小餛飩。不過扁食里的肉餡比小餛飩要大許多,皮薄肉多。2-3元/碗。土筍凍:「土筍」不是筍,是一種含有膠質的環節動物,學名沙蟲,身長兩三寸,「土筍」被從沙子里逮出,先放養一天,以吐清雜物,然後下鍋熬煮,因為這東西像豬皮一樣具有高度的膠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鍋粘粘乎乎,盛出來待其自然冷卻之後,就凝固成一碗土筍凍了。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蟄及芫荽、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是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  茶館午後的鼓浪嶼應該留給茶館。漳州路鹿礁路口老至誠茶膳坊開在一幢老別墅里,光茶具就很養眼:扁形的燒開水的茶壺叫「玉書」;可以調節通風量大小的爐子叫「汕頭風爐」;宜興紫砂製成的茶壺叫「孟臣罐」;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的白色瓷杯叫「若琛甌」。20元/泡的功夫茶。  住宿安海路44號:賓悅旅社。設施簡陋,衛/浴公用,每張床位20元,是背包族在島內能夠找到的最廉價的住處。鹿礁路2號:海濱旅社三明路26號:金泉賓館(原美國領事館),副樓標房120元/晚海上花園酒店:標房480元/晚港仔後沙灘附近的療養院:標房180元/晚 交通上下班高峰期每10分鐘一班。鼓浪嶼站21:00-23:10、廈門站21:20-23:20期間,每20分鐘一班。24:00後鼓浪嶼三丘田碼頭每小時有一班往返廈鼓。廈至鼓,逢整點;鼓至廈逢整點半。往返鼓浪嶼的輪渡費為3元(單向收費)常規景點門票  日光岩60元;菽庄花園20元;八卦樓(廈門博物館)10元;皓月園15元。  其他票價參考環鼓遊船票10元海上看金門遊船票118元環鼓快艇(6人座)60元
推薦閱讀:

鼓浪嶼的 ?草民?
去鼓浪嶼前必看,99%的遊客不知道從哪個碼頭登船
廈門鼓浪嶼[13P]
廈門旅遊景點 | 你不能錯過的鼓浪嶼曾厝垵廈大
島嶼輪渡

TAG:房子 | 鼓浪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