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危機的100小時

福島核危機的100小時

從地震後日本政府發布核電站周圍民眾不需要「特別舉措」,到首相就核危機公開發表告國民書,短短4天時間,情勢急轉直下——

文 | 山旭

一個接一個著火、爆炸的核電站機組,一家龐大而聲譽不佳的核電公司,一個為應對巨災而奔忙的國家政府---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發生里氏9級地震並引起東北部福島核電設施事故後,媒體呈現出這樣一連串的形象。

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如此直觀地面對核電安全危機---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爆炸的鏡頭,1小時內僅在中央電視台幾個頻道中就播放了近50次。

而在那以後,每天幾乎都會有一座機組傳出危急消息,然後爆炸。從地震後日本政府發布核電站周圍民眾不需要「特別舉措」,到首相就核危機公開發表告國民書,短短4天時間,情勢急轉直下。

在福島核危機度過第100小時後,日本國內,以及中國、韓國乃至整個世界的人們,仍對這些藍白間色的核電工廠充滿擔憂。

「把過去積攢的所有的膿都擠出來」

此次日本地震發生在周五下午,不少中國人整個周末坐在電視機前,關注這場發生在鄰國的超巨大地震的消息,而核泄漏事故分分秒秒的變化,更讓人心情起伏跌宕。

第一時間來自日本的消息曾令人安慰。「東京電力公司:核電廠已自動關閉」,這是當地時間14時46分發生地震後,出現在日本產經新聞網、NHK網站等日本主要媒體的頭條新聞之一。政府在向東京電力公司了解情況後甚至表示,核電站附近民眾不需要有特別應對的措施。

大約2小時後,當政府發布電力系統失效的消息時,日本國內外的專業人士已開始擔憂:失去電力供應說明無法對反應堆進行冷卻處理。在這種情況下「自動關閉核電站」沒有任何意義:核反應並不會因此停止。

在過去10年里,東京電力公司可能是世界上醜聞最多的核電企業,福島的兩組核電站也一直是醜聞的主角。

最近一次「世界級醜聞」與2007年7月日本西北部新潟6.8級地震有關。當時東京電力公司瞞報刈羽核電站泄漏廢水的輻射物含量。在事件曝光後,鑒於核電站的危險態勢,新潟縣柏崎市市長根據《消防法》,緊急下令該核電站停止運轉。

東京電力公司官網介紹,創立於1951年的這家巨型企業,集發電、輸電、配電於一體,總市值達14萬億日元(約1.1萬億人民幣),員工人數超過4萬,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民營核電公司。

東京電力公司超過30%的電力供應來自核電設施,它擁有三個核電站,即福島第一、第二核電站和刈羽核電站,共17個機組,都是沸水堆。

這些機組在2003年曾一度全部關閉。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當時還專門發布《關於東京電力公司所有核電廠停止商業運行有關情況的函》,提醒中國核電企業和地方管理部門吸取其經驗教訓。

事情源於原日本通產省資源能源廳收到舉報,反映該公司存在瞞報核電站運行狀態、不進行及時維修的情況。

後經過「東京電力偽造檢查記錄的調查審查委員會」兩年多的調查,東京電力公司終於承認與29起編造虛假檢查報告事件有關。雖然這些事件都沒有發生核泄漏等嚴重後果,但該公司董事長、社長等5名高管相繼辭職。

就在高管層辭職後,福島第二核電站二號機組就發生事故,不得不強制關閉。

2007年3月,東京電力公司再次承認,從1977年起一直在篡改核電站的運行、檢查數據。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的數據先後28次被篡改。

作為東京電力公司最主要的核電工廠,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此前也多次發生事故。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三號機組曾在1978年發生嚴重事故,也是2007年才公之於眾;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再次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3月的曝光事件源於時任經濟產業大臣的甘利明進一步推進核能發展的要求。他在2006年曾要求日本所有的核電公司徹查和披露過去曾發生的事故情況和誤操作行為。甘利明說:「這是把過去積攢的所有的膿都擠出來的過程,目的是打造全世界最安全、最可靠的日本核工業。」

日本核電產業最嚴重的事故,是2004年8月關西電力公司的核電工廠有5名工人死於爆裂的管子噴發出來的熱蒸汽。

這一次,到3月11日午夜,媒體快速播發來自政府和核電公司的信息。雖然開始撤離核電站3公里範圍內的居民,但沒有發生核泄漏看起來是這次災難中最令人欣慰的事情之一。

記者們焦灼地等待與追問

12日早7時14分,日本首相菅直人乘直升機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降落。雖然廠區正門前空氣中的放射量已經超過標準20倍,但他沒有佩戴任何護具,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不過,在出發前菅直人已經要求核電站1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撤離。

7時50分左右日本多家電視台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兩名員工,24歲的小久保和彥、21歲的寺島祥希在進入由蒸汽推動的渦輪葉片室後和外界失去聯繫。

當時,陸上自衛隊「中央特殊武器防護隊」的專業人員已經到達現場。媒體估計兩名員工是去解決釋放水蒸氣的問題時遭遇危險。

整個上午,首相官邸和媒體的關注焦點都是能否及時釋放水蒸氣,因為核燃料的封閉容器可能因壓力過大而發生破損。雖然水蒸氣內含有微量放射物質,泄漏及污染已不可避免,但為了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不得不採取這一措施。

一個排放閥門一度難以打開。到中午,情況急轉直下。東京電力公司原子力運營管理部長高橋毅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情況比預想的嚴重,因為發現冷卻水水位比核燃料棒低50厘米,也就是說燃料棒上端很可能因為過熱熔化。

這種專業人士稱為「堆芯熔毀」的情況,是指流經核反應堆的冷卻水大量泄漏,核裂變產生的巨大熱量無法帶走,致使核燃料熔化的現象。嚴重的燃料熔化將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連密閉容器也無法阻擋。這是民用核電設施中可能出現的最為嚴重的情況之一。在1979年美國三里島事故中,就是因為核反應堆里的冷卻水全部喪失,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12日上午,自衛隊向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輸送超過2萬噸冷卻水。

15時53分,全世界都被嚇了一跳: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機組傳出爆炸聲並有煙升起。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立即宣布,推遲原定於17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為了對現場的圖像進行分析並和首相官邸進行緊急磋商」。

17時,官房長官的記者招待會終於開始。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說:「目前尚不清楚爆炸的原因是反應堆本身還是別的部分。」此時距爆炸發生已超過1小時,從電視直播中可以看到,在場記者頓時嘩然。

隨後,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的新聞發布會也沒有解釋爆炸的情況。與上午宣布成功釋放水蒸氣時相比,發言人有些垂頭喪氣,記者們大聲要求他提高音量。

從18時10分開始,第一核電站的撤離半徑擴大到20公里。

這時,首相官邸內滿是躁動的記者。他們的情緒就好像核反應爐里的燃料,似乎馬上就要衝破保護殼。記者們一致要求立即解釋擴大撤離範圍的原因。

終於,19時30分鐘,菅直人出現在新聞發布會現場,但是他表示,有關福島發電站的問題隨後將由枝野幸男發布。

又過了20分鐘,47歲的官房長官向媒體表示,可以確認爆炸是反應堆封閉容器外的氫氣和氧氣混合後發生的,與反應堆內部無關。他強調,核電站空氣中放射物質的濃度在不斷下降。

在記者追問下,他說,反應堆的封閉容器並未受損,所以裡面的反應堆也未損壞。其實從後來的情況看,燃料棒已經開始受損了。

這場等待許久的新聞發布會還告訴記者另一重大舉措:即將採用海水進行冷卻。這與當地水源不足應有很大關係。

核泄漏這時已成定局。當天下午爆炸後,三名乘直升機從附近醫院離開的醫生被檢測沾染了放射性物質。22時,多家日本媒體宣布,受到核輻射者已上升到190人。消息說,所有人受到污染的程度都非常輕微,可用清水沖洗。

12日最後的一個消息是,開始向福島一號機組注入冷卻用海水。這其實意味著價值數億美元的核電設施將告報廢。但是,對於日本上億國民的生命而言,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東京電力公司管理層的腰不要再彎下去了

13日7時,媒體得到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三號機組的冷卻系統也已失效,必須馬上釋放水蒸氣。這與一號機組情況雷同。

這天早上,與這個壞消息一起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是東京電力公司負責人公開鞠躬道歉的新聞。共同社的報道尖刻地說,希望東京電力公司管理層的腰在未來10年里不要再彎下去了。

13日幾乎是12日的翻版。官員和媒體都在關注冷卻水低於核燃料棒、釋放三號機組的水蒸氣。中午12時,二號機組也開始排出水蒸氣。

當時,政府、東京電力公司和各民營電視台上露面的專家都一致認為,第一、第二核電站已經度過最為困難的時期:沒有出現燃料棒受損的情況,溫度和壓力都已回落。

從13時30分開始,官方再次表示,第一核電站三號機組的燃料棒露出水面,存在熔芯情況。一家醫院的19名醫護人員也確診受到污染,他們從前一天開始一直在為遭受核輻射的市民進行檢查和護理。

美國《時代》周刊的文章對福島核危機進行了分析。它認為導致目前狀況的首要因素是核電站還沒有恢復供電。

先是地震破壞了核電站的主要電力供應設施,海嘯則切斷了核電站的後備電力供應。美國聖迪亞國家實驗室物理學家伯杰倫說,幾乎不可能同時發生的情況同時發生,這種叫做「全廠斷電」的情況此前幾乎從來沒有被納入核電設施的應急計劃中。

由於缺乏電力供應,即使就在海邊,也無法向核反應堆注入足夠的水。

《時代》說,12日已在核反應堆外檢測到放射性物質銫。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堆芯熔毀」已經開始。

除了注水,專門的冷卻劑被認為是接下來幾天扭轉局面的關鍵。以氦為主的冷卻劑會快速降低燃料棒的溫度,但其效果取決於燃料棒的新舊程度:新的燃料棒冷卻速度更快,而舊的燃料棒冷卻速度則要長一些。

福島核電站反應堆中的燃料棒使用了十餘年,據稱一號機組原計劃於本月晚些時候淘汰。

13日晚,枝野幸男現身NHK的「星期日討論節目」,立即遭到各在野黨幹事長大聲批判「還不夠透明」,「應更迅速公布各種不利的信息」。東京電力社長也在電視上再次深深鞠躬謝罪。

水蒸氣、壓力、熔芯、燃料棒、輻射??隨後的消息是,風向西南,核電站上空可能受到污染的空氣都將被吹向太平洋。

參與救災的美國軍艦開始撤離

14日11時,福島第一核電站三號機組如一號機組一樣發生爆炸。日本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同樣表示,這種氫氣爆炸使反應堆所在建築遭到損壞,但放置反應堆的容器並未損壞。

記者們似乎也疲勞了。在最初的3天里,東京電力公司和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都糾纏在福島問題上,幾乎都以記者不斷追問、發布者狼狽退場結束。而從14日開始,發布者已經有機會多講講其他領域救災的情況了。

與11日相比,沒人相信福島核電站是安全的。雖然官方宣布因此疏散了20萬民眾,但NHK等日本主流媒體均報道,有近50萬人因核威脅正在向日本內陸進發。

14時,美聯社等報道,前往日本參與救災的美國「里根」號航空母艦在自東向西航行時,與核反應堆釋放出的放射性煙雲迎面遭遇,全體船員都被暴露在輻射之中。不過,海軍士兵所受到的輻射量,相當於正常水平時一個月所受輻射的總和。

隨後,一條糟糕的消息被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發布:東京電力公司稱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已經喪失冷卻功能。

在過去3天里,從來沒有企業及政府人士發布有關二號機組的消息。媒體大為吃驚:要麼是故意隱瞞了二號機組的嚴重情況,要麼是它剛剛出現了危險。而這時已經是地震後70多小時,大量專業人員已經抵達現場。

17時左右,東京電力公司發布了地震以來最為嚴重的消息: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的燃料棒完全露出水面。這種情況與美國三里島事故已經基本相同,但輻射量並沒有明顯上升。

稍晚些的新聞發布會上,東京電力公司承認:二號機組燃料棒完全露出是人為失誤。因為處理人員沒有察覺到水泵的燃油用完,導致無法向反應堆注水,水位下降使燃料棒露出水面。

法新社消息則說,日本已正式請求聯合國原子能監督機構派出專家小組以協助應對目前的核危機。它同時報道,美國核管制委員會稱,日本方面已正式請求美國幫助解決核危機。

這幾乎是地震以來最為糟糕的一天,多艘參與救災的美國軍艦已經開始撤離。

四號機組又著火了

15日凌晨4時20分,東京電力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依然無法進行注水作業,核燃料棒仍處於裸露狀態。

據共同社報道,6時10分左右,二號機組傳來爆炸聲。夜間的報道已經表示,二號機組反應堆容器出現部分破損。現場人員已經開始全體撤離。

7時30分,東京電力公司新聞發布會,領導層再次全體鞠躬謝罪:盛放燃料棒的金屬容器內壓力迅速下降,這說明容器發生破損。

這將是整個事件的轉折點。在NHK作評論的專家說,如果情況屬實,核燃料已經暴露出來。這樣,注水等措施將無法有效緩解嚴峻局面,也許會考慮徹底封閉核設施。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清晨前往東京內幸町的東京電力總公司,嚴厲批評該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炸事故的通報遲緩。

憤怒的首相像記者那樣大聲訓斥公司高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你們做好準備吧,隊伍全撤下來的時候,你們公司百分之百倒閉!」

報道說,菅直人曾對記者說:「電視上都已經報道了爆炸,現場竟在一小時之後才報告!」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0時宣布,二號機組的爆炸事件可能已經造成了大量的核泄漏。它要求周圍遺留的居民和核電站工作人員、自衛隊防化部隊隊員在建築物內躲避,不要外出,並採取自身保護措施。

共同社報道說,菅直人於11時在首相官邸發表告國民書,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情況轉向嚴重,核電站20公里至3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輻射的準備。

菅直人說,四號機組也發生了火災。枝野幸男隨後解釋說,四號機組仍是氫氣爆炸。

憤怒的首相決定建立一個專門對策小組,由他擔任組長。幾乎在同時,東京監測發現放射性物質。隨後據路透社報道,位於東京以南的美軍橫須賀基地已經探測到低水平輻射。

日本新聞網則報道說,日本自衛隊的防核部隊已經趕到福島第一核電站,接替自衛隊「特殊武器防護隊」,因為後者的防護服已經無法抵禦高輻射。

但自衛隊表示,這支部隊一直訓練如何應對原子彈襲擊,沒有多少民用核電設施的對策和經驗。

傍晚,18時55分左右,福島核電安全危機開始的第100小時,一個最為嚴重的消息被幾家媒體發布出來: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曾要求東京電力公司一定要全力阻止第一核電站四號機組出現臨界狀態。

簡單地說,如果突破臨界,核裂變將進入由衰轉興狀態。

這是日本官方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核裂變和臨界反應的可能性,此前宣布「自動關閉」的反應堆,難道又「活」了?

還有過去幾天少有提及的四號機組,到底它又發生了什麼?而整個第一核電站,共有6台機組。

(本文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
推薦閱讀:

一個職場媽媽的24小時,累並幸福著
【法簽】一簽48小時出簽, 一年多次(有美簽/加簽/英簽)(有問必答)
斯諾登驚天逃亡72小時揭秘
既然是星巴克的發源地,那就來一次西雅圖24小時咖啡店之旅
【里約奧運】4小時盛宴!里約奧運正式開幕 德

TAG:危機 | 福島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