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轉載]淺談日本漢方醫對柴胡桂枝幹薑湯的運用
06-22
淺談日本漢方醫對柴胡桂枝幹薑湯的運用黃剛 甘肅中醫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摘要:稻葉克說:「凡見病人胸脅滿、腹中動氣者,輒用此方,多不審其表裡虛實,宜乎其效不著,學者思焉。 」日本漢方醫講究方證對應,只要有此方的證據,就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張仲景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關鍵詞:漢方醫學;柴胡桂枝幹薑湯;葯征;方證;腹診日本的漢方醫學,發端於中國的中醫學,歷來注重對仲景經方的研究,並 取得了驕人的成果,這對於中醫經方乃至中醫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筆者翻 閱皇漢醫學叢書, 並以柴胡桂枝幹薑湯為例探尋漢方的獨特魅力。柴胡桂枝幹薑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第 147 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屬小柴胡湯的加減方。1 方劑 柴胡三錢 桂枝黃芩各一錢 牡蠣 乾薑 甘草各七分 瓜蔞根一錢五 分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湯2 葯征 柴胡主治胸脅苦滿也,旁治寒熱往來、腹中痛、脅下痞硬; 桂枝主治沖逆也明矣,頭痛發熱之輩, 其所旁治也; 乾薑主治結滯水毒也,旁治嘔吐嗽、 下利厥冷、 煩躁腹痛、 胸痛腰痛; 黃芩治心下痞也,旁治胸脅滿、嘔吐、下利也; 牡蠣主治胸腹之動也,旁治驚狂煩躁; 瓜蔞根主治胸痹也,旁治痰飲。 甘草:無論急迫,其他曰痛、曰厥、曰煩、曰悸、曰咳、曰上 逆、曰驚狂、曰悲傷、曰痞硬、曰利 下,皆甘草所主。3方解《腹證奇覽》曰:「本方雖由小柴胡湯化裁而成,然其方意頗殊。所異者,本 方以花粉代半夏。半夏與花粉,其治相反,半夏祛痰燥濕,治寒飲嘔吐,而花粉則潤燥解渴、清解虛熱。此證無水氣,故渴而不嘔,加桂枝和解肌表。肌表不和,其氣上沖,動氣亢激,故加牡蠣。以乾薑代生薑,頗有溫散質疑。方雖以解上焦 邪熱為主,然亦兼溫下焦之寒,意在治寒瘧。」對於此方中的牡蠣,湯本求真有 不同的理解,他認為,碳酸鈣(即牡蠣)治胃中釀酸過多(尤其是有下利時) 、胃痛、食思缺乏。4 腹證《腹證奇覽》曰: 「左脅下結聚,虛里動甚,腹中動,應於臍右側,小腹微結 者,乃本方之腹證也。《皇漢醫學》載方輿鞔云: 」「此方所主,雖同於胸脅,但 較大小柴胡湯證,則不急(求真按:非如大柴胡湯證之心下急也),不硬(求真按:非如小柴胡湯心下痞硬也),是腹中無力而微結者也。此腹多蓄飲,或帶偏來改善人體的偏頗,自當有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動悸者(求真按:如此說,則本方證之腹部,一般較軟弱無力,多有停水於胃內,此停水非如生薑、半夏證之上迫也,為腹部大動脈搏動者也)。」5適應症 《類聚方廣義》載:「凡勞瘵,肺痿、肺癰、癰疽、瘰癘、痔漏、結毒、梅毒 等證,經久不愈,漸就衰憊,胸滿乾嘔,寒熱交作,動悸煩悶,盜汗自汗,痰嗽乾咳,咽干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無血色,精神睏乏,不耐厚味者,宜此方(求真按:如此說,一般衰弱慢性病者,患本方證甚多,宜注意之)。 」湯本 求真云:「本方證中,有現桂枝證者(上沖),有現乾薑證者(厥冷、下利),有現黃芩證者(熱、口苦),有現牡蠣證者(胸腹動、自汗、盜汗、臭汗、不眠),有現栝萎根證者(口內有黏氣而渴者),必兼有二證、三四證者,有全部並發者,非每常有一定之癥狀。故主葯之柴胡勿論矣,即其餘諸藥物,亦當熟知其性能,詳診 以處劑也。 」6治驗 6.1吉益南涯案(選自《皇漢醫學》 ) 一人居恆口吃,謁先生曰:「仆患口吃已久,自知非普通醫藥可效,特來求 先生,幸勿以為罪也。 」先生問曰: 「其吃日日相同否?」士曰: 「否,時有劇易,若心氣不了了時,則必甚。 」先生曰: 「可。 」乃診之,心胸之下無力,胸腹動甚, 因與柴胡薑桂湯。告之曰: 「服之勿惰。」士受劑,去後,貽書謝曰: 「積年之病, 全得復原矣。 」 按語: 患者為口吃多年的武士, 病情時有輕重, 心情失於平靜時就必然加重,頗類現代心理疾患而致不良習慣。南涯先生診得該武士心胸乏力,而腹部動甚,致氣逆頭眩,系水停胸脅而有微結。以柴胡桂枝幹薑湯疏利少陽、溫化水飲,方中柴胡、黃芩清少陽邪熱,桂枝、乾薑、甘草同用而溫化水飲,天花粉、牡蠣復津液助陽而軟堅開結。南涯先生告誡「認真服用,不可懈怠」則起到了良好地暗示作用,積漸之功突顯。至今臨證心理治療時常加用中藥配合矯正,中藥的運用 無外乎糾偏而已,即以藥物的一性之偏來改善人體的偏頗,自當有助於人們的身 心健康。 遠州一農夫三十餘歲,自去年起,郁冒時發,時少吐血,盜汗出,往來寒熱,微渴,臍旁動甚。就先生請治,與柴胡薑桂湯而愈。 按語: 「盜汗、往來寒熱、微渴、臍旁動甚」即為柴胡桂枝幹薑湯的方證。一患者請醫,醫診之,以為外邪,與葯而愈,自亦以為邪已解矣,乃梳發浴身,而疾複發,煩渴引飲,胸腹有動,明日即愈,愈而複發,每一發約隔六七日。如是數次,醫不為虛,即為邪熱,雖葯之亦不愈。遂請先生,先生曰: 「此醫誤 矣,瘧耳斯疾。 」使服柴胡薑桂湯,不過數帖,疾去如失。按語:此患者所得之病為瘧疾,符合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6.2湯本求真案(選自《日醫應用漢方釋義》 ) 一四十五歲之男子,自數年前患胃痛吐食, 遍治無效而來院。 脈診數弱無力, 身體瘦削,面色污穢,帶褐黃白之色,口唇紫黑,舌有灰白色之胎,舌尖及舌緣帶有紫藍色。據述口苦而渴、食機不振、胃痛嘔吐、心悸亢進、惡寒、下肢厥冷、小溲頻數、倦怠脫力等自覺癥狀,安眠溫覆,雖覺輕快,然若疾行或觸寒氣劇增劇雲。心臟雖不見器質的變化,然心動疾數,腹大動脈搏動著明。腹診,左脅下有胸脅苦滿證,腹壁軟弱,兩側腹筋攣急,按之痛,左側更為著明。臍下有淤血塊,胃弛緩抵臍,有振水音。上腹部有微弱之蠕動運動,腹部及下肢撫之甚冷。 據此與柴胡桂枝幹薑湯(二倍)、大建中湯、桂枝加術附湯、當歸芍藥散(三倍)四方合用,兼用大黃蟅蟲丸一錢五分,二回;下淤血丸一錢五分,一回。三日,嘔吐全止。後九日,發痔疾舊病,疼痛甚,乃七倍當歸芍藥散,增至附子一錢,其他用如前,三日,痔痛少安。自此附子漸次增量(最終用附子達一錢五分) , 續服前方二周日,多年宿痾,脫然而祛。按語:本案選用的是柴桂乾薑湯、大建中湯、桂枝加術附湯以及當歸芍藥散的合方。但柴胡桂枝幹薑湯的方證亦比較明顯,如「口渴、胸脅苦滿」等。7 結語 柴胡桂枝幹薑湯是傷寒論中的一張名方,在臨床應用甚廣,為很多名家所推崇。稻葉克說:「凡見病人胸脅滿、腹中動氣者,輒用此方,多不審其表裡虛實, 宜乎其效不著,學者思焉。」日本漢方醫講究方證對應,只要有此方的證據,就 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張仲景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日本漢方醫學在理論上以《傷寒論》為基本框架,重視古方方證與 「方證對應」,將腹診發展成為一種較為獨特的診斷方式,並形成了完整的診療 體系,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借鑒。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轉載】《年月日》說課稿
※[轉載]印格用殺喜財得富貴 左大左/文
※【轉載】誰在時光深處仰望
※[轉載]「印堂」風水大全
※【轉載】《進舞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