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余和祥:中國姓名文化概說

姓氏是標誌社會結構中一種血緣關係的符號。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社會成員賦予它某些規定性,用以調整和維持某種社會結構。於是形成一種姓氏制度。由於民族、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等因素的不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姓氏制度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西方國家的姓氏更多地帶有宗教色彩,而中國的姓氏則主要是宗法色彩。因此,姓氏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它所包含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作為一種制度文化,它的綜合性的文化特徵又是非常明顯的。中國的姓氏制度也不例外。

這裡所說的中國的姓氏制度,是指以漢族人民為主體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採用的姓氏制度。它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它是氏族血緣關係的產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現,其歷史淵源非常久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如果某個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數千年以前,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見的。

(二)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它與封建禮制相結合,標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門大族,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晉時期盛行的「門閥制度」那樣。

(三)它雖然以漢族原有的姓氏為主,但是也吸收和容納了許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經成為民族團結和融合的象徵。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姓張的不一定都是漢族,姓慕容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數民族。

一、姓氏的產生與發展

中國的姓氏產生於什麼時候?一般認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那時的人們按母系血緣分成若干氏族,每個氏族都以圖騰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區別的族號,這個族號就是「姓」。據《說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所謂「感天而生」,其實就是知母不知父的意思。如傳說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簡狄吞玄烏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氏踩了天帝的腳印感孕而生。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會的婚姻狀況。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他們的姓都帶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黃帝姬姓,少吳嬴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等等。「氏」的產生比姓要晚一些,這是因為同一母系血統的氏族子孫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為若干支族遷徙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個支族都要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支族的稱號,這個稱號就是「氏」。一個氏族分成多少個支族,就有多少個氏。因此可以說,姓代表母系血統,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姓區別血統,氏區別子孫。這就是姓與氏在最初階段的根本區別。

進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區別以外,又帶上了濃厚的階級色彩,特別是氏,都是由統治者賜封而得來的。正如《左傳·隱公八年》所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氏,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氏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說,天子立那些有功的人為諸侯,根據他的出生賜姓,分封給他土地,並且由此確定他的氏號。諸侯以字作為國號,他的後人就用他的國號作氏;世代為官而且有功績,他的後人就以官名為氏;有封邑的就以邑號作氏。可見,這時的氏已經是貴族地位的標誌,貴者有氏,賤者無氏。這時的貴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女子無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職或居住地發生變化,他的氏也就會跟著變化。如商鞅原為衛國貴族,可稱「公孫鞅」,也可稱「衛鞅」,後來他被封於商,故而又稱「商鞅」。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男子稱氏以別貴賤」。至於女子,她們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稱。另外,夏、商、周三代,嚴格實行「同姓不婚」的調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時都要用姓標明血統,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人們所說的「孟姜女」,並不是姓孟名姜女,而是姜姓長女的意思。女子出嫁後,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國國名,如周幽王的寵妃衰姒,本人姓姒,來自褒國;如果所嫁之人為國君,則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國的國名,比如衛庄公的妻子姓姜,來自齊國,她可以叫「齊姜」,也可以叫「衛姜」,甚至在衛庄公死後還可以因衛庄公的謚號而被稱做「庄姜」或「衛庄姜」。周代的晉、魯兩國不能通婚,因為都姓姬;但秦、晉兩國卻可世代通婚,因為秦國姓嬴,成語「秦晉之好」因此而成為婚姻的代用詞。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女子稱姓以別婚姻」。

姓與氏混合為一,大約在秦漢時代。到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候,二者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如說秦始皇因生於趙,故姓趙氏:項羽先世封於項,故姓項氏,等等,這都表明在進入封建的大一統社會以後,姓氏原有的區別已經毫無意義了。

二、姓氏的主要來源

姓氏的來源相當複雜,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最早產生的姓,即真正意義上的姓,後人以姓為氏。它們多帶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傳說中的大禹姓姒,其姒姓子孫在今浙江省紹興市仍有遺存,至今已傳至144代,其142代裔孫姒元翼為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

(二)以國邑為氏。如周朝建立後,天子大封諸侯,包括同姓宗族和異姓功臣以及夏、商王朝的子孫。這些人得到大小不同的土地,建立了許多諸侯國,魯、衛、晉、滕、虞等姬姓國;齊、宋、陳、焦等異姓國。諸侯國的君主還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再分封給卿大夫,稱為「采邑」。這些卿大夫勢力逐漸壯大,又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如韓、魏、趙等。這些國名後來都成為氏。以趙為例,其祖造父,為周穆王的車夫,本姓嬴,與後來的秦國同祖。相傳穆王西巡,造父趕車,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穆王以趙(在今山西省洪洞縣)地賜封造父,因以為氏。其後商為晉國大夫。京劇〈趙氏孤兒〉即寫晉靈公時趙衰被殺,其妻遺腹生趙武,趙氏家臣公孫杵臼和趙氏友人程嬰為保趙氏遺孤,定計以程嬰之子代趙武受戮,而將趙武藏於山中。後趙衰平反,趙武複位,傳三世而為趙襄子。趙襄子於公元前475年始建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邯鄲,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因此,中國的趙姓起于山西,盛於河北。西漢時的南越王趙佗、三國時的趙雲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今河北人。

(三)以官職為姓。如司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錢、宗、帥等。以司馬為例,與程同出一姓,其遠祖為顓頊的曾孫重、黎。周代封重、黎之後於程(約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以程為氏。周宣王時有程伯休父出任司馬,後人遂以司馬為氏。司馬遷、司馬懿、司馬光均為其後裔。

(四)以祖父或父親的名或字為氏,這是宗法制的明顯特點之一。根據宗法制的規定,天子的兒子稱「王子」,王子的兒子稱「王孫」,王孫的兒子則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諸侯的兒子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孫的兒子也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如周景王為天子,其子為王子,名朝,而王子朝的孫子就以朝為氏,後寫作晁;宋桓公為諸侯,其子為公子,名曰鮫,字子魚,其子為公孫友,公孫友的兩個兒子以魚為氏。這類姓有牛、關、何、豐、樂、仇、虞等。

(五)以排行次第為氏。這也是宗法制的一種體現。周代以孟(伯)、仲、叔、季作為子孫排行的次序,其後裔則可稱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如孟氏,其祖為魯桓公的次子慶父,成語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可見慶父是慣於製造內亂的人,因排行第二,稱為「仲孫」,以其有弒君之罪,後代深以為恥,因他在庶子中排行第一,改稱「孟孫」,以孟為氏,孟子即其後裔。

(六)以爵號、謚號為氏。爵號以王、侯二氏最為突出,特別是王氏的來源不止一處,但都與先祖封王或稱王有關,故有姬姓王,子姓王、姒姓王,還有少數民族的王,在中國成為一個大姓。謚號如文、武、穆、桓、閔、簡等。如宋武公之後人以武為氏,宋穆公之後人以穆為氏,齊桓公之後人以桓為氏,等等。

(七)以居住地為氏。這一類人沒有資格得到封賞的土地,便以所居住的地方為氏。如住在傅岩的人以傅為氏,住在池邊的人以池為氏,住在柳下的人以柳為氏,此外,還有西門、東郭、南宮、東方等。日本的許多姓氏也多學此方法而形成:如松下、山田、松井、渡邊等。

(八)以職業或技能為氏,如張、屠、陶、甄、史、巫等。在夏、商、周時代,這些人屑於低級貴族,不得封土,但可稱氏,當時稱作「百工」,後人即以其從事的職業為氏。

(九)以事件為氏。這類姓氏不多,但卻很有意思,如李氏,其祖為少昊的後裔皋陶,本姓嬴,在堯、舜時任理獄官,掌刑獄,後人以官為氏,稱「理氏」。商末理征因得罪紂王被殺,其子理利真逃注山中隱居,以一種樹的果子為食,即木子,諧「理」的發音,其後人就改為李氏。相傳老子即為理利真的11世孫。又如林氏,其祖為商紂王叔父比干,比干被殺,其妻有孕,逃往林中,產下一子。周代尋封比干之後,以此事賜以林氏。漢武帝時有丞相田千秋,年老而未退休,皇帝特許他乘車入宮,時人稱為「車丞相」,後人即以車為氏。

(十)避諱改氏和皇帝賜姓。這種情況也不少。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姬姓改為周姓;唐憲宗李純即位,淳于姓改為于姓等。皇帝還常常把所謂「國姓」賜給自己的功臣,以示殊榮。如唐代的許多開國功臣都姓李,如徐世責力改為李責力,世字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不稱。宋代西夏李繼遷被賜姓起,明末的鄭成功被賜姓朱等。另外,賜姓也可以作為一種鎮壓手段,如隋代楊玄感謀反被殺,賜其後人為梟氏;武則天即位,賜唐中宗的王皇后為蟒氏。

(十一)由少數民族的稱呼轉化而來,成為雙姓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宇文、鮮於、尉遲、慕容、長孫、賀蘭等。北魏孝文帝實行民族融化政策,命令鮮卑人改姓,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其他貴族改為穆、陸、賀、劉、樓、於、尉等;隋唐時有西城九姓小國,歸唐以後以其國名改為康、曹、石、何、史、安等九姓,安祿山、史思明即其中兩姓。事實上,現存的許多姓,如張、王、李、趙、劉、曹、吳、羅、包、何、葛、金、關、佟、康等既是漢族的姓,也是少數民族的姓。

三、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姓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它不但標誌一個人的血統,而且標誌一個人的門第和地位。漢魏以來,盛行門閥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貴賤之分。帝王、功臣、貴戚之姓取得尊貴地位,享有社會的某些特權,可以左右當時的政治局面,逐漸形成一些豪門大族。東漢時,除皇族劉姓為第一大姓外,還有所謂「四姓小侯」,即外威竇、郭、陰、馬四姓。漢明帝曾為四姓子弟單獨設立學校。到東晉時,原來中原地區的一些豪門家族,隨晉元帝到了江南;成為當地的「僑姓」,這主要有王、謝、袁、蕭等;而當地還有朱、張、顧、陸等高門,稱為「吳姓」。兩個貴族集團共同成為南朝二百多年的統治支柱。其中王、謝二姓,門第極高,權勢極大,世代通婚不絕,先後出了許多名人,如王敦、王導兄弟,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謝安、謝玄叔侄,謝靈運、謝月兆兩大詩人。史載,侯景依仗朝中地位,想與王、謝結親,梁武帝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北朝政權也以名門大姓為依託,在山東有「郡性」,王、崔、盧、鄭為大,關中也稱「郡姓」,韋、裴、柳、薛、楊、杜為首,代北則有「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為首。宰相公卿大都出於這些姓氏。隋唐時代,科舉盛行,寒門庶族大量進入統治階層,但門第觀念依然流行。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編修的《大唐氏族志》,雖然把李姓列為第一,但鄭、崔、盧、王仍有很高地位。李姓以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市)為貴,崔姓以博陵(今河北省露縣一帶)為貴,盧姓以范陽(今北京市一帶)為貴,鄭姓以滎陽(今河南省)為貴,王姓則以太原和琅琊(山東臨沂)為貴。五姓之外,還有河東(今山西)裴、薛二姓,與五姓並稱「門閥七大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級官員大都出身於這些高門。〈西廂記〉里崔小姐原本許配給老夫人的侄子鄭公子,但卻愛上了張君瑞。老夫人極力反對,就是因為崔、張二姓門不當戶不對。現在人們見面問「您貴姓」,實質上是從封建社會姓氏有貴賤的情況演化而來。

由於推崇高門大姓,便產生了所謂的「郡望意識」。「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縣而為人們所仰望,實際指某一姓氏的社會影響。人們注重出身,看重門第,是封建社會普通的社會心理。如唐代作家韓愈自稱「昌黎人」,時人稱其為韓昌黎。李白為韓愈之父仲卿作碑稱其為。南陽人」。實際上為何陽(今河南省孟縣)人。這是因為當時韓姓以昌黎為郡望。此外,劉姓以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為郡望,陳姓以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為郡望,張姓以南陽(今河南)為郡望,王姓以太原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陝西省西安市)為郡望,等等。不管這些姓氏分布在什麼地方,他們都會以「彭城劉」、「潁川陳」、「汝南周」、「太原王」、「京兆杜」為榮耀。福建省甫田市。—帶的民宅上總嵌有「彭城流芳」、。潁川流芳」、「太原流芳」等,你一看就知道這家人姓什麼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門閥制度早巳衰亡,郡望意識也早巳談化,但由於某些姓氏在社會經濟文化進程中的特殊表現和作用,它們在近代直至現代仍發生令人矚目的影響。比如江浙一帶的錢氏,至今仍有重大的影殉。江浙錢氏的祖先,為五代吳越國的開國君主錢鏐。他的三十多個兒子分赴各州任職,其後商就在江浙一帶分布開來。明清以來的江浙錢姓如明末清初詩人錢謙益,清代學者錢大昕、錢大昭兄弟,近代學者錢玄同以及現代的錢學森、餞偉長、錢三強、錢基博、錢鍾書、錢正英、錢其琛和在台灣的錢復、錢穆等等,都是這一族系。

四、全國姓氏數量

宋代初年,錢塘(今杭州市)的一位讀書人編過一本《百家姓》,內收當時常見的單姓408個,複姓76個。由於宋朝皇帝姓趙,錢塘所在的吳越國皇帝姓錢,其后妃姓孫姓李,因此《百家姓》以「趙錢孫李」開頭。但〈百家性〉所收姓氏甚少,不足以反映全國姓氏的狀況。其後又有許多有關姓氏的書出現,所收姓氏數目各不相同。明代陳士元編《姓綜》一書,共錄單複姓3625個。近代臧勵和所編《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4129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姓氏彙編》收錄達5730個。據最新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統計,中國歷史上共有姓氏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雙姓4329個,其他姓氏2313個,可是現在常用的姓氏不過200個左右,其中最常用的單姓只有100個。據1987年5月3日《人民日報》公布的資料顯示,全國漢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約佔漢族人口的7.9%;其次為王姓和張姓,分別約佔7.4%和71%。此外為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這19個姓佔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前50個姓氏,則可佔全中國人口的85%以上。

五、中國人的名、字與號

中國人注重姓氏,以姓氏為自己的根基和歸屬;但是中國人也注重名字,因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國人為了表示自己的某種理念和追求,還往往要取一個或幾個「號」。然而,我們現在說酌「名字」,其實只是古代的「名」,現行社會已不大流行「字「了,「號」當然更屬於歷史的範疇了。

「名」的概念極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會就已經出現了。據《說文解字》云:「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具也,其不相見,故以口自名。」這種「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名」(乳名)。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交往的擴大,才產生了後世通行的「大名」(學名)。

自古以來,中國人很講究命名,而命名的出發點與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已知的商代社會迷信盛行,社會生活十分單純,人們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三十個商王幾乎全以天干為名,其他人則以地支為名。周朝建立,禮制規範,如何命名也有了許多規定。如《左傳》所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即以出生時的情況命名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為「義」.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為「象」,借用某一物體的名稱為「假」,取嬰兒與其父相同之處命名為「類」。此外還規定不以國名、官名、山川、隱疾、畜牲、器帛等六種事物命名。這些規定在古人命名時都有體現,如孔子的兒子出生時,魯昭公贈送一條鯉魚,即命名為孔鯉,字伯魚。春秋戰國以後,社會禮制急劇變化,其命名現象更多反映了社會下層的風貌,以賤、丑命名.如晉惠公的女兒叫「妾」,魯文公的兒子則取名「惡」,等等。這時的人們還喜歡在姓和名之間加一毫天意義的助詞,如燭之武、介之推、申不害、呂不韋等,其中的「之」、「不」都是助詞。漢代國力強盛,祈求長生不老,人們取名也多用「安國」、「延年」、「延壽」、「千秋」、「去病」等。西漢末年復古,王莽禁取複名,人們多取單名,宣到東漢、三國,單名依舊盛行,因此一部《三國志》,人物幾乎都是單名。到魏晉南北朝,因單名重複太多,複名又興盛起來,由於受士大夫們清高風氣的影響,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如祖沖之、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裴松之、楊銜之、劉牢之、顏延之、寇謙之等等;其時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語,如王僧辯、王僧官、柳僧景、柳伯習、崔僧護、崔僧佑等。以後數代,取名均受時代影響。近世即以新中國成立後而言,人們取名多用「建國」、「愛國」,「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多用「衛東」、「習東」、「向東」、「向紅」、「立新」、「文革」等。

古代的中國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來,所以統稱為「名字」。由於古人注重禮儀,因此稱名稱字大有講究,在人際交校中,名一般用于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而字則用於下對上、少對長或對他人尊稱,在多數情況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禮貌的。從歷代的取字情況看,名與字有密切關係,也可以說是「因名取字」、古人稱為「名之與字,義相比附」.這「義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條原別。總括名與字的關係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是名與字意義相同。如楚國大詩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干與原同義;魯國漆雕啟字子開,開與啟同義;漢代夏恭,字敬公,恭與敬同義;三國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庸代柳公綽字寬,寬與綽同義;元代周權字衡之,權與衡同義;清代學者方東樹字植之,樹與植同義,蔣介石字中正,毛澤東字潤之,等等。

二是名與字的意義相關。如魯國孔丘字仲尼,丘即山,7L子生於尼山,又屑名二,故字仲尼;曾參字於輿,參即驗,一車駕三馬之意,馬與車(輿)有關;晉代山濤字巨源,山中波濤自然是巨大源頭;三國趙雲字子龍,古人認為「雲從龍,風從虎」,雲與龍因此相關;宋代陸遊字務觀;而秦觀字少游,游與觀相關;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字鵬舉,飛與鵬相關;清代學者潘耒字次耕,耒與耕相關,等等。

三是名與字意義相反。如鄭公孫黑字子皙,皙為膚色白,黑與白字意相反;晉國趙衰字子余,衰意為減少,余則為豐余,衰與余字意相反;庸代詩人羅隱字昭諫,隱與昭意義相反;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殊與同意義相反,等等。

四是名與字的意義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為水,辛為金,名壬字辛,取水生於金之意;明代帝王則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明仁宗朱允熾(火),其孫明宣宗朱瞻基(土),其後為明英宗朱祁鎮(金),明憲宗朱見深(水),等等。

五是以伯、仲、叔、季排行為字,如魯公於慶父字仲,漢高祖劉邦字季,漢代文學家班固字孟堅(堅與固同義),宋歐陽修字永叔,明馮從吾字仲好;清代文學家薛福成字叔耘,等等。

此外,還有取於古語和成語等情況。

古人在名字之外還有「號」,這又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獨特現象。號的起源雖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後,明清時為盛,這與唐宋以來的文學發達不無關係,也與儒道文化對文人的性格影響直接相關。一方面,是社會對文人學士有一種推祟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騷人墨客企圖用一種委婉曲折的手法表達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為如此,「自號」極為流行,取號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愛好及其居處環境而定。但其含義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環境,顯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學意境,表現自身才能和專業等,這些自號,或用於本人,或用於齋名,如唐代大詩人杜甫號「少陵野老」,南宋史學家鄭樵號「西濱遺民」,元代馮子振號「怪怪道人」,明末朱耷號「八大山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因生長於青蓮鄉而號「青蓮居士」,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因貶黃州居於東坡而號「東坡居士」,黃庭堅號「山谷道人」,清代畫家金農以其藏硯豐富而號「二百硯田富翁」,明代畫家祝允明因其有十一指而號「枝增生」清代詩僧寄禪則號「八指頭陀」,清代詩人朱彝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陳鴻壽則自號「夢飼千八百鶴齋」,而明代畫家唐寅號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徐渭則號「水田月老人」,清代畫家鄭板橋自號「青藤門下走狗」。等等。

六、少數民族的姓氏和名字

下面我們再談談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姓氏和名字問題。自古至今,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許多的兄弟民族在接受漢族文化的同時,也主動使用了漢字姓氏,如漢代的匈奴,單于家族為攣羝氏,貴族中還有呼延氏、須卜氏、蘭氏。到東漢以後,匈奴人紛紛改用漢姓,呼韓邪單于的子孫,至三國時改姓為「劉」;此外還有呼延、卜、蘭、喬等四大漢姓。羌族人後代後來多改用漢姓,但名字仍然保持本族特色,如石勒的父親姓周,名曷朱。鮮卑族姓氏最常見的是宇文氏、慕容氏、拓拔氏等,至北魏時,進一步把複姓改為音近的單字漢姓,如拓拔氏改為元,丘穆陵改為穆,步六孤改為陸,賀賴改為賀,獨孤改為劉,賀樓改為樓。尉遲改為尉。唐代的突厥族,阿史那是其大姓,後來有的改姓「史」,有的被唐朝賜姓「李」。南詔國王姓蒙,此外南詔的大姓還有孟、庄、楊、趙、段等。契丹族耶律氏建立遼國,女真族完顏氏建立金國,蒙古族孛兒只斤氏建立元朝,於是又出現了許多新姓氏,如薩、賽、石抹、蒲察等。清朝以後的滿族人,近二百年以來,也往往改用漢字的姓氏,如愛新覺羅氏有不少改姓「羅」,關爾佳氏改姓關,鈕鈷祿氏改姓鈕、那拉氏改姓那。滿族人常見的姓氏還有佟、桂、舒、傅、郎;而回族常見的姓氏有白、馬、石、海等;壯族常見的姓氏是覃、韋、楊、閉等,朝鮮族則多用朴、崔、金、李為姓,據統計這四大姓幾乎佔了朝鮮族人的一半!當然,有的少數民族姓氏,仍然保持著原有的本族風貌,如維吾爾、哈薩克、藏族、蒙古族等多數仍然是複音轉寫形式,如烏蘭、賽福鼎、阿沛等等。

余和祥,男,1962年生,湖北武漢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文化學系客座教授,師從著名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文化史。先後任湖北省「三楚學術研究中心」幹事長,《楚天都市報》專欄作家,湖北經濟台特約主持人。大型電視片《百年武漢》《往事中國》等總撰稿或歷史顧問;湖北省國學研究會副會長。

來源:QQ空間「把欄杆拍遍」,經作者授權「中山國學堂」刊發。

推薦閱讀:

中國反對聯大核裁軍草案 稱日本公器私用
(中國影人)中國第一代著名影星默片「四大名旦」之一楊耐梅
中國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9?18反思——中國為何三日亡國
中國境內的陸生有毒蛇類

TAG:中國 | 文化 | 姓名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