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譜知識培訓教材

修譜知識培訓教材

編寫:孟令保

目錄

前言

一、家譜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二、家譜續修的目的

2-1、尋根、留本

2-2、清源、備查

2-3、教化、育人

2-4、承前、啟後

三、歷史各階段家譜的功能

3-1、先秦以遠:「甲骨銘記、鼎彝鑄文」

3-2、秦漢以來:「九品門第,譜局籍庫」

3-3、降自隋唐:「追述本系,秉承先哲」

3-4、趙宋至清:「私家修譜,卷帙浩繁」

3-5、近代至今:「尋根問祖,普連宗親」

四、現代修譜的價值

4-1、家族繁衍發展史的價值

4-2、人口自然狀況統計價值

4-3、對歷史人物考察的價值

4-4、對下層社會研究的價值

4-5、對婦女史研究的價值

4-6、對地方史志的幫助

五、譜牒概念及輩分用字

5-1、什麼叫「譜牒」

5-2、什麼叫「宗譜」

5-3、什麼叫「族譜」

5-4、什麼叫「支譜」

5-5、什麼叫「輩分用字」

5-6、我們亞聖孟氏的輩分用字是哪五十個字

5-7、這五十個輩分用字是怎麼來的

六、傳統家譜的內容結構

6-1、譜名

6-2、譜序

6-3、修譜名目與修譜職名

6-4、領譜字型大小

6-5、修譜凡例

6-6、字輩

6-7、目次

6-8、始祖故里圖

6-9、宗祠祖廟圖

6-10、祖墳塋圖

6-11、始祖像、贊

6-12、恩榮錄

6-13、姓氏源流

6-14、世系錄

6-15、人物傳記

6-16、祖訓家戒

6-17、大事記

6-18、捐輸名目

七、當今修譜概述

7-1、家譜內容結構要變化

7-2、修譜名目和職名要變化

7-3、經費來源要變化

7-4、修譜指導思想要變化

7-5、家譜版式和裝幀要變化

7-6、譜書形式要變化

7-7、世系錄信息載量要變化

八、怎樣撰寫好世系錄

8-1、祖居地、遷徙地

8-2、人物事件的載記

8-3、世系的上承下接

8-4、怎樣記載女性

8-5、譜中故丁的稱謂

8-6、人丁數目的記載

一、家譜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最受國人關注,影響人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大概非家譜莫屬了。從遙遠的三代到21世紀的今天,無論是帝王諸侯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飽讀詩書的文人雅士還是目不識丁的鄉野農夫,無論是浪跡天涯的海外遊子還是世居鄉間連縣城都未曾履跡的山民,家譜都是他們心中無法釋懷的牽掛。多少次,倉皇辭廟日,背井離鄉的人們拋卻了萬貫家財,卻懷揣著家譜不忍捨棄;多少次,肩負著父祖的鄉愁夙願,天涯浪子回到故土,尋尋覓覓,訪求自己的根之所載-----家譜。家譜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夠讓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對其視若珍寶?這是因為,「一個中國人,不管他在什麼地方,不管他漂泊多遠,編入宗譜,列入門牆,祭先祭祖,託庇於列祖列宗的福蔭之下,總是他最大的心愿。這種生生不息的尋根意識,使這個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認同感。」

讓我們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居住在東北瀋陽的年過花甲的族人孟慶久,逢人便講,早在300多年前,說他的先祖是明末清初從山東乘船遷過來的,定居在遼寧庄河,但究竟是哪一代先祖遷徙的,卻說不清。懷著一種期盼,瀋陽孟氏每次召開宗親聯誼會,他都逢場必到,渴望能夠從宗親聯誼會活動上,得到希望。正逢09年初夏,瀋陽孟氏宗親會應宗親修譜的願望,決定成立《孟氏家譜》修譜服務中心。這個消息,使他興奮不已。他即刻找到修譜服務中心,訴說了自己家族支脈的情況。服務中心依據多年考查資料,確切地告訴他,其始遷祖是孟子六十三代裔孫,以及始遷祖的墳塋埋葬處,這是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最新、最重要的消息。他急切想要知道這些消息的依據,修譜中心拿出了一部家譜打開給他看,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他支始遷祖的名諱。孟慶久急迫想看到始遷祖的墳塋的心情,修譜中心滿足了他的願望,擇吉日乘車前往始遷祖墳塋埋葬的地方-----遼寧撫順縣驛馬站村的東山坡。

來到了這個山坡下,遠遠望去,那片好大的孟氏墳塋,蒼松覆蓋。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300多年遷徙歷史的滄桑。順著小路走上去,墳塋地已經蓬棵蔽冢。最終找到了屬於孟慶久支脈的始遷祖。一把年紀的他站在始遷祖墳前的墓碑旁,好像要說點什麼,卻沒有出聲,他臉上那表情、那眼神已經什麼都告訴了我們。走出墳地好些時候,才發現手臂上不知何時被灌木亂草劃破的道道鱗傷。他懷著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說道:「不但他本人不知,就連始遷祖之下他的各代先人都不知道這個信息。」

屈指算來,六十三代始遷祖傳到孟慶久這裡,相差十代的祖孫今天算是第一次相見。他感謝宗親會,是宗親會為他提供了家譜這一重要依據。他即刻表示,來年清明時節,必定要帶上家人,來這裡祭奠失散了300餘年的始遷先祖。

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家譜的神奇力量,也了解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尋根的意識,以及對家譜的熱衷,甚至崇拜的原因。

二、續修家譜的目的

1、尋根、留本。古人云:「譜諜身之本也。」意思是譜能告訴你,你是誰?你從哪來。人們常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但你並不知道其中的由來,通過修譜追根溯源,你就會知道了你從哪裡來。人從娘腹中十月懷胎,呱(gu)呱墜地,在世上幾十年,但總要靜靜地離開人世。「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個「名」就是人之本,若干年之後自己的子孫連祖先是誰都不知道,你的子孫也就是失去了根本。而幾千年譜書之風,代代相傳」從遠古至歷朝歷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傳至今,這不是修譜的作用嗎?

2、清源、備查。古人云:「子孫不知姓氏所從來,以昧昭穆之序者,禽獸不如也。」意思是說,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標誌,人獸之別,就在於他們對於有血緣關係的本族人,有一種生生相息的尋源意識,使這個大家庭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特別我亞聖孟氏,《孟子世家譜》已有140多年沒有續修了,還有好多散宗孟氏,更談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派,所以這次「合全族之一統,集各支於一本」的家譜續修,意義重大,把你的祖輩、父輩和你一同記載下來,讓你的後人代代相傳,永遠知道你們是他們的先祖,將來和他們一起流芳千古。

3、教化、育人。儒家思想認為:「養不教,父之過。」幾十年來由於對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觀念的教育,導致現在有很多人沒有家庭觀念和人倫的教導,君不行政,臣不司職,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義全無,有老不養,有子不教,用什麼教育他們?家譜是很好的教材,引導後代族人當如何立志?如何敬業?如何治學?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東西在學校里學不到的。家譜能很好的陶冶我們的情操鼓舞我們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為國貢獻,為族爭光。

4、承前、啟後。這裡有雙重含義,一是上對先祖,二是下對後人。先祖千辛萬苦創業、育人,為社會創下了豐功偉績,不能從我們這一代丟掉,必須通過修譜,為他們立傳,把他們的精神,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作為永久的紀念,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對後人來說,我們應該給他們留點什麼?是金錢? 房屋?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先人只能留給後人文化,精神財富,思想財富,留給他們祖宗的品德,兒孫們才能健康發展。這些都溶聚在我們的譜書之中,只有把這些留給他們,才能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人。

綜上所述,修譜何用?簡單回答就是:尋根留本,清緣備查,教化育人,承前啟後。

三、歷史上各階段家譜的功能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家譜是血緣習俗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家譜就是血脈的譜系。家譜在歷史的不同階段,其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隨著歷史上的政治、思想觀念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家譜的功能和作用大體上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1、第一個階段是從有文字記載的「甲骨銘記、鼎彝鑄文」時期。我們稱之為先秦以遠,主要表現為夏、商、周三代的帝繫世本,其功能是「詳世系、溯源流」。由於帝王的王位世襲、嫡子繼承;宗法制下的諸侯、卿大夫等所遵循的世襲遞衍的分封制,譜牒作為以血緣為基礎的載錄,為傳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2、第二個階段是「九品門第,譜局籍庫」時期。秦漢以來,建立了中央集權統治。氏族的宗法組織被官僚制度所取代,所以,譜牒除了帝系承襲外,遂又成了官僚階層必備的籍錄。尤其是東漢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專設史官,是為官修譜。這一階段,譜牒的功能有:一、用於遴選士官。「選人咸登資簿,厘其流品」。官員的選舉必先稽查譜牒,知其祖況身世。以「別貴賤,分士庶,不可易也,於時有司,選舉必稽譜牒,而考其真偽,故官有世胄,譜有世官」。這就意味著,舉官必查譜有譜才有可能入選。於是家譜就成了官僚階層一種特殊的文憑。二、作為婚嫁時,門第選擇的備查資料。凡世族中的新貴舊士,為了門第的光彩榮耀,講究對等,門第相當。三、便於人際交往,熟悉彼此身世家史、名諱、職階,以達到相應的對等交往。綜上可以看出,官修譜時期的譜牒,其作用是承傳備查,為上層社會服務的。

3、第三個階段是「追述本系,秉承先哲」時期。降至隋唐,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開始以才選人,推行科舉新制,在政治上限制了門閥士族勢力的發展,為庶族地主打開了晉仕之門。舊有的士族大姓,部分地淪為「貧賤」,封建王朝的任官,不以家譜為依據。家譜為門閥居官的作用漸趨下降。但是,舊的「士族門閥觀念」積重難返,仍舊「紀其先烈,貽闕後來」,而「蓽門寒族,百代無聞,一朝暴貴,無不追述本系,秉承先哲」。從此,私纂家譜逐漸興盛起來。所以說,唐代是我國譜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交錯轉折時期。

4、第四個階段是「私家修譜,卷帙浩繁」時期。自宋代以來直到清代時期。譜牒的功能緣於時代的政治變革而發生了巨大變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大部分功能。「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以至於到了其子不傳的地步」。官修譜止,而私修譜興。以宋代歐陽修、蘇洵為代表,這時有再造譜牒盛況之舉。譜牒的功能轉變為:第一、「辨昭穆、別親疏」。把譜牒的意義定為「譜牒之作,以述往事,示將來,俾子孫知祖之所自始,且知一本萬殊之義」;第二、作族譜,以敦祖睦族。「有族者皆睦,則天下孰與不善;不善者不得肆」。「有人倫然後有風俗,有風俗然後有政事,有政事然後有國家」。由愛族而愛國,由各族團結而全國團結。尊敬先祖是族人的優秀品德,和睦族人是團結安定的社會基礎;第三、「以忠事君,以孝事親,以廉為吏,以學立身」。藉助譜牒這一形式,規範族人的行為準則;第四、譜牒中的家規、宗戒用於約束族人的不軌行為。

從譜牒纂修的發展過程看,由官修到私修;由上層社會進入到各個階層社會;由少數人擁有,擴大到民眾所有。因此,譜牒就有了服務、規約、表彰和監督全體族人的社會性作用。

5、第五階段就是當今社會。家譜在發展和延續的過程中,由於時代的變遷,它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作為現代社會的家族,尤其是廣大農村,由於各個村落仍與姓氏和家族有著緊密的聯繫,因而仍然存在著較強的族群觀念。續修家譜仍然是一個不可忘卻和忽略的大事。那麼,現代修譜還具有那些功能呢?除了詳世系、溯源流之外,一般認為至少還有以下幾點:第一、聯親疏。將鬆散的家族關係,以譜牒的方式,連成一個血緣關係的統一體,明確本族人之間的親疏輩分關係;第二、把「永久崇拜共同的先祖」作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含有尊祖敬宗的倫理意義,並以先祖為本,敦宗親之誼;第三、為後嗣續昭穆。及時不斷地反映本族人丁的繁衍、生存發展狀況;第四、為遷居移民,有史地為證等一系列的現實作用。

四、現代修譜的價值

一部優秀的家譜,記載著一個家族的發源,生息、繁衍的無止無終的過程(如果這個家族從來沒有停止過修譜的話),可以說是一部與時間並存的生命史,活在譜中的一代代子孫,作為一個文化載體,無不反映出他所處的時代種種特徵。透過家譜,可以看出它包含有如下幾種價值:

1、對宗族史和家庭史方面的價值。「家之譜,尤國之史也」。宗譜最直接的反映是該宗族及其成員的歷史。通過對譜牒記載的宗族結構、宗祠組織和祭祀活動、宗族規約和家范、族產和收支用途、宗族的文化教育和訓導思想、婚約的習俗和禮儀、宗族與政府的關係等的研究,可以最完整最真實地了解社會基層民眾的生活面貌,而所有這些研究的內容,譜牒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2、對人口史的價值。譜牒的記載除了世源、宗族規約、禮儀等之外,其最主要的就是人丁和世系,也是記載非常慎重和詳細的部分,從中可以分析研究當時的人口統計、人口增長率、人口壽命、年齡結構、從業狀況、文化程度、居住與遷徙等,通過這些研究可以了解其生存環境和質量,從而反映人們的生活進程和進步。

3、對歷史人物考察的價值。在歷史上有過某些重大影響和作用的人物,這些人在正史、地方志和文集里往往不一定有完整的記載,而譜牒的傳記、履歷、世系,對一些歷史人物及其家世常常可以提供更為詳實的資料,以起到「補史不足」的作用。關於譜牒的這一作用,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被古人所用,例如司馬遷作《史記》,在自序中言道:「維三代尚矣,年紀不可考,蓋取之譜牒舊聞」。

4、對基層社會研究的價值。基層社會家業的興衰,是宗譜傳記中常見的內容。廣大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他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喜怒哀樂,風俗習慣,是歷史研究所不能忽視的對象。特別宋代以後,民間的修纂越來越多,這種性質決定它必然包含大量的廣大群眾的歷史資料。而譜牒的簡歷是以每一個族內男性成員為主的,這些普通群眾的傳記素材,向史學家提供了基層社會活動的史料。而這些史料,又是正史以外難以得到的原始資料。

5、對婦女史研究的價值。女子的家庭生活及其在家庭、宗族中的地位,譜牒有一定分量的記載。主要表現在族權、夫權下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在宗譜的世系部分,雖然以男性的記述為主體,但也涉及婦女的諸多問題。全面探索婦女史,向譜牒索討資料,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6、對地方史志的幫助。我國宗族史的特點是族望與地望的緊密結合。記載宗族史的譜牒,也必然反映宗族與地域的關係,既然有宗族與地方的記錄,則宗族世代的生存活動就是地方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編寫地方志,就利用該地方譜牒史料。現在譜牒研究者論述其研究對象的學術價值時,大都指出它可以彌補地方志資料的功用。譜牒對地方史志研究和今日編寫地方史志起著提供素材的作用,因此,族譜資料對地方史志研究有著重要價值。

通過以上對譜牒的評價,可以看出:第一、真實可靠的譜牒,無疑是人類自己發展與繁衍的家族檔案,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第二、記錄過去和現在,並以此延續,是人類文明的特徵和表現,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延續;第三、人類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只是在文字發明後的幾千年,才有短暫的歷史記載,包括譜牒記錄。這種記錄無論存在什麼問題,從人類學這個角度看,它反映的是人類存在的各種社會關係,是人類自身進步的表現。因此,家譜是祖國文化寶庫的一部分,它蘊藏著大量有關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家庭制度、人物傳記以及地方史志的資料,時至今日,它不但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存在和延續的現實意義。

五、 家譜概念及輩分用字

什麼叫「譜牒」? 「譜牒」是以專門記載和記述本宗族的發源、人物、生平簡歷、本族規約,並按一定規則系統地表述遞衍世系的書。譜牒是宗譜、族譜、家譜、家傳史、家乘的統稱。有時也簡稱為譜。

什麼叫「宗譜」? 宗,本義為祖廟。至於宗譜,則應該是同祖之完全譜牒。如缺一支,或只記一支,均不能稱為宗譜。

什麼叫「族譜」 ?古釋:「族者,屬也。」這個「屬」,就是這個宗下特定的族眾,宗之下有因分衍或遷徙等形成一個族體,所以冠用「族譜」。族譜不是一個完全的譜系,它只記述了這個宗族部分後裔。

什麼叫「支譜」? 意屬為同祖之下分衍的眾多後裔,而後又各有其世系支派。所謂支譜,就非常明確它的譜牒定位,即局限在該祖之下的一個獨立分支。我孟氏宗族除了《孟子世家譜》以外,還有各《孟子世家流寓支譜》。

關於《孟子世家譜》譜名概念,孟繁維宗親那裡做專門說明,這裡從略了。

目前,有相當多的宗親將我們亞聖孟氏的五十個輩分用字錯認為是孟氏家譜,這是一個概念錯誤。

什麼是輩分用字?輩份用字,是用以記錄家族成員代次的排行字語。其方法是用若干個被選定的漢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為確定本族人的世系代次。制定的原則蘊含著對宗族的希望。順便指出,輩分產生於宋代。

我們亞聖孟氏的輩分用字是哪五十個字?

亞聖孟氏字輩譜

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56575858596162636465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66676869707172737475

令徳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76777879808182838485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86878889909192939495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96979899 100101102103104105

這五十個輩分用字是怎麼來的?可以驕傲地說,是明清兩代以及北洋政府等歷朝封賜和御批的。具體說,明洪武二年開始封賜58代至65代,加上孔氏先有的「希、訥(言旁)」,共十個輩分用字。我們孟氏正式使用時間是明景泰四年(1451),56代孟希文被朝廷賜封為世襲翰林院博士開始的。而後,於明崇禎二年,又封賜了66代到75代,十代輩分用字;到了清同治二年,又賜封76至85代,十個輩分用字;到了1919年,北洋政府又御批了86代到105代二十個輩分用字。

六、傳統家譜的內容結構

一部完整的譜牒,僅僅表現在家族世系這一個方面內容是不完全的。那麼,一部完整的譜牒,除了宗支世系(世系部分在下一節專門介紹)之外,還應具備哪些內容呢?對於傳統家譜而言,它大體上說應該至少包含有如下項目:

1、譜名;2、譜序;3、修譜名目及職名;4、領譜字型大小;5、修譜凡例;6、字輩(輩分用字);7、目次;8、先祖故里;9、宗祠祖廟;10、先祖墳塋;11、先祖像、贊;12、恩榮錄;13、姓氏源流;14、世系錄、15、人物傳記;16、祖訓家戒;17、大事記;18捐贊名目。

下面簡單解釋這些項目的概念及作用。

譜名

譜名是該譜牒的主題。應有姓氏、地域的準確定位,並且要明確該譜是(宗譜、族譜、支譜)的類別。譬如:《孟子世家流寓奉天府新民廳支譜》,明顯看出是孟氏、地域為遼寧新民,而且是支譜類型。

譜序

譜序有時簡稱「序」。譜序是屬於散文範疇的紀實文體。譜序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主要記述修譜的意義,修譜緣起,修譜目的,家族的歷史淵源及遷徙經歷等內容。並對本族的歷史作出評價、考證、定論等。譜序的撰寫人,大多為族中名人,賦閑官員、文學名士等。另外,也有他姓之社會名流作讚頌或評價性的贈序的。

修譜名目及修譜職名

名目,按現在的稱謂,即為本屆的《孟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以及下設的家譜編修委員會各級等名目。職別明確,各司其職。

修譜職名 即為本屆各個名目下的具體修譜人的名字。

領譜字型大小

古代的家譜只允許在家族內部收藏,嚴謹隨便外傳。為了確保族人能夠悉心收藏,不遺失、不外傳,家譜修成後,每部家譜都編定一個特定的號碼,各房領譜人按號碼領取家譜,稱為領譜字型大小。領譜字型大小就是家譜的編號,與此相對應,家譜上還記載著印譜總數,分發各房譜數以及領譜人姓名等內容。由於領譜字型大小具有唯一性,一旦出現外傳或損壞,就能清楚地找到責任人;領譜字型大小也能有效地防止外族的人偽造家譜,冒認宗親。

修譜凡例

凡例,又稱譜例、例言、修譜章程、修譜條約等。主要闡明家譜的體例、修譜原則、記敘方法等(如收錄範圍、各類可入譜與可不入譜人物的標準,各種著錄結構特點,譜中各類目的設立緣由等)。凡例少則數條,多則數十條,是修譜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輩份用字

輩份用字,又稱派語、班次、班行等。是用以記錄家族成員代次、世次的排行字語。其方法是用若干個被選定的漢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為確定本族人的世系位次輩分而制定的一種方法和原則。有了字輩,每個人在族中所處的世系位置就確定了。字輩的制定和使用,對族人的輩分定位以及族內人際關係與交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凡我孟子後裔所有族人都應遵守孟氏行輩。

目次

顧名思義是指譜書中所載內容的各類、各項題目,依次順序匯錄於此。提綱挈領地揭示主要內容及順序,同時也備分類尋檢查閱。

始祖故里圖

先祖的後裔,特別是遷徙寓居他鄉的後裔,均把先祖出生地稱之為故里。在譜牒中繪製祖居地域故里圖,相當重要,它給後人留下木有本、水有源的踏實感,以及無不之所自出歸根感。

宗祠祖廟圖

宗祠祖廟是朝拜祖先,舉行宗族重要儀式之所。宗祠祖廟,是族人們的精神聖地。因此是家譜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家譜中居重要位置。

先祖墳塋圖

根據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旨需要,先祖墳塋在譜牒中居重要位置。在支譜中除始祖墳塋外,還記載有本支支祖墳塋。墳塋的記載,是永祀「先祖之所棲」、「報本追源」。當然更有始遷考據的作用。

先祖像、贊

家譜中載有家族先祖的畫像,並配有押韻的讚詞。以此提高族人凝聚力。主要是為了讓後世子孫了解先祖的功績,培養後世子孫對先賢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有光耀家族門望的目的。

恩榮錄

恩榮錄是指歷代朝廷皇帝批准給予的賞賜、贈與、表彰、榮任、加爵等。譜中所載的恩榮錄,即是本族的文官武將、賢達處士、烈女節婦等受到過這種恩澤的記錄。恩榮錄的記載,既能顯示本族的榮耀光彩,同時也能激發子孫修身立志、成就事業。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是指從始至終連貫地表述本族自始祖起依次下衍的人物世系,重點人物的世職業績;重大事件和遷徙定居、分支的起點人物。因此,世源就是當代族人共同先祖的源流總述。我亞聖孟氏家譜以孟子為始祖,孟子先系稱為世源,因它有得姓之源,也叫姓源。

世系錄

世系部分是家譜的主體,它所擔負的作用:是記載從一世祖開始,直至纂修該譜時,歷代家族成員的名字、生卒年月、職官科第、妻室子女、藏地墳塋等諸多內容;是謁祖尋根的主要線索;是區別地方史志的主要依據。

人物傳記

與世系錄有點相似,不同的是世系錄本家族每成員都有,而傳記類則是家族中有功名賢能、特殊事迹、豐功偉業,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傳。

祖訓家戒

祖訓家戒是家族制定的約束和教化族人的規章和希望。大約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強制性的法規,主要是要告誡族人絕對不可逾越;另一類則是誘導性的說教,其內容大體上立足於忠、孝、仁、義、禮、耕、讀等,以此告誡族人達到「祖宗之德傳家久,家風之規繼世垂」的目的。

始祖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繼承發展者,其地位隨歷史的發展越顯重要。千百年來在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同時,也傳承著列祖列宗儒家思想的倫理教化

大事記

宗族的大事記除在譜序中表述之外,有的專編大事記。所涉及和記載的內容主要有:始祖業績要事;遷徙定居;宗祠營造;德行善事;恩榮誥封;兵荒遭遇;盛衰變故;名人榮枯等等。其中所事應直書事實原委,因大事記是為後人或從事譜牒研究的學者提供鮮為人知的史料,這一部分是極有價值的。

捐輸名目

捐輸名目是本屆修譜時,除規定派收丁名費以外的另一種捐贈集資的人名記錄。所謂捐輸,即捐獻、捐贈的意思。捐輸大多出於兩種情況:一是本屆收入名丁費不足以支付修譜的總費,勸告本族仕官、名人、殷實大戶捐資助修;二是有些人是要為本族做貢獻,主動贊資。這些捐贊了的人士,刊載在譜,也是一種榮譽,可為後人提供示範鼓舞作用。

除了以上所列的十八條要素外,還有不同情況出現。譬如家譜中還列出諸如:世系圖;雜記;後記等等內容,這裡不一一介紹了。

七、當今修譜概述

新中國建立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生活逐漸穩定富裕起來。續修家譜觀念在復甦。尋根問祖、興修家譜風起雲湧的同時,在譜牒內容結構等方面也應更新變化。在傳統家譜基礎上,去其封建糟粕、取其傳統精華,重優秀文化傳承,要與時俱進,要突出時代烙印,並且要加大家譜所載信息量。

1、譜牒結構內容上要發生變化。在弘揚孟氏優秀傳統文化前提下,要與時俱進,薄古厚今。所修家譜,則更重視歷史、傳承、遷徙等內容的考訂和現狀的描述。

2、修譜名目與職名要發生變化。首先是組織架構,家譜纂修要體現新的特徵,就是各級宗親會介入修譜。第二是修譜人,應由知識淵博的人、熱心公益事業無私奉獻的人、以及有較高威望的人擔任。

3、經費來源發生變化。過去修譜,經費來自於祠堂公產、家族公攤、字數或領譜數目分攤、自願捐獻四個方面。如今,祠堂公產基本不存在其經費來源主要是捐資贊助、族人入譜名丁費、企業家投資、貸款等渠道。

4、修譜指導思想發生變化。過去修譜,是以封建宗法觀念為指導。現在修譜,一般以平等思想為指導,提倡現代人倫的思想文化取向,發揚先祖優秀傳統精神,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其具體體現於:男女入譜權利平等、大宗小宗一律平等。

5、譜書版式和裝幀也要發生變化。就紙型載體而言,過去是木板雕刻製版印刷。當今排版技術早已革命為電腦版式。其形式可分為精裝、簡裝;在文字方面,可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以滿足海外於大路不同層面人們的需求。除此之外,還有光碟版、網路版等等。將其家譜信息多元化,以方便族人尋根查閱。

6、譜書的形式也要變化。具體表現在故里的山川地貌等方面,採用航拍技術加以展示。譬如三孟圖,以彩色照片替代木刻板模式;亞聖始祖畫像,應在我族優秀畫家中去徵集我族認可的、充分體現出孟子的浩然正氣、睿智謙和的、具有現代感的畫像。並且將增加亞聖奉祀照片。

7、世系錄信息載量也要變化。譬如:除了描述世系外,其族人的生年、卒年;職務職稱;出生地及現住址等均要載列其中,為後續子孫續修家譜時提供方便。

八、怎樣撰寫好世系錄

世系部分是家譜的主體,由圖表和世系錄構成。圖表,又稱世表、世系表、世系圖等,是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家族成員的世系,反應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如下圖所示:)

傳承一世

||

繼義繼仁二世

||

廣信廣智廣禮三世

|||

|||||||

昭啟昭家昭興昭德昭秀昭祖昭先四世

|||||||

| || |||| ||||| ||

憲宗 敬主 尊嘉 琦紳修儉勤尚崇業 為 篤 庚 五世

世系錄,又稱世錄。包括父名、行次、字型大小、生卒年月、功名、墓地、妻妾、子女等內容。我孟氏世系錄例舉如下:

始遷祖

亞聖六十八代:(計一人)

傳承(字*,號*,生、歿、葬,娶*氏,)生子二:繼仁,繼義

亞聖六十九代:(計二人)

繼仁(記事例上略)生子一:廣禮

繼義(記事例上略)生子二:廣智、廣信

亞聖七十代:(計三人)

廣禮(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昭先、昭祖、昭修

廣智(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昭德、昭家

廣信(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昭興、昭旺

亞聖七十一代:(計七人)

昭先(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憲庚、憲篤、憲為

昭祖(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業、憲崇

昭秀(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憲尚、憲勤、憲儉

昭德(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修、憲身

昭興(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齊、憲嘉

昭家(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尊、憲主

昭啟(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敬、憲宗

(以下類同,從略)

一部譜牒是否具有考據價值,取決於纂修譜人是否有求實態度、世系派衍是否分接可稽、族人事迹是否客觀屬實等因素。就其「世系」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張簡單的世系名丁傳承表冊,還應包含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內容。諸如:祖居地及遷徙地;人物事件的記載;出繼與承繼;世系的上承下接;家族女性的記載;對故丁的稱謂;本屆修譜的人丁數目載記等等。

通過家譜纂修,讓族眾及其後人在了解家族系脈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家族每一代的歷史、了解列祖列宗的事迹,了解宗范家風、了解一個宗族的優良傳統等,將家族世系中的血脈傳承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有機結合起來,豈不更有價值?這是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家庭始終社會的最基層的單元,只有家庭和諧、文明、穩定、興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發展繁榮才有深厚的基礎。在當今社會形勢下修譜,不只是能達到弘揚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目的,而且對於參加撰修家譜的成員來說,通過參與編修自己家族歷史的活動,也能促進其更加熱愛家庭、熱愛家鄉,從而更加熱愛祖國。

1、祖居地、遷徙地

一部宗族譜諜,必有該姓氏的始祖。一般都有 「本譜以※※為始祖」 的約定,譬如《孟子世家譜》以及《孟子世家流寓支譜》中,都是以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孟軻為始祖的。那麼,始祖的出生居住之地即為祖居地(故里)。在譜諜的世系錄中要明確書寫清楚祖居地位於何處。

生息派衍,必有後代由因外遷於某地而定居。稱之為遷徙地。在世系錄中,都要在外遷先祖的名諱下書寫清楚何年、何因、由何地遷徙到何地。

遷徙地具有承上啟下銜接作用,是分衍、合族的結點,顯得非常關鍵。例如:

按:奉天府新民廳教化縣白銀河村支,其始遷祖諱傳承,系亞聖孟子六十八代裔孫。先系亞聖五十代得義公,於元初由鄒縣初遷青州益都縣西孟家莊,傳至六十七代毓周公,生三子傳永、傳丞、傳承。清雍正年間因災荒,傳承挑擔由西孟家莊闖關東至奉天教化白銀河村,嗣後子孫繁衍遂家焉。

2、人物事件的載記

若世系表冊中,某某族人若有何事件,在其名下都要敘述清楚事件的時間、地點及事件原委、經過和結論。記載事件要求實事求是,好事不虛華,壞事不隱沒,追求歷史本來面貌,顯現其史料價值。記載人物事件不提倡過多的虛華讚頌,洋洋千言而又空洞無物。反對無中生有、移花接木等不良纂修作風。

3、世系的上承與下接

第一,在譜牒內的世繫上下銜接,力求書寫完整無缺(如:某人有無子嗣。若有子,則書明有几子,其中有無外遷,外遷於何地;若無子,則有無承繼嗣子等等)。第二,宗譜與支譜的銜接,其關鍵是某人何時外遷於何地寓居的事件,應在宗譜與支譜中同時記載,以備尋根查詢。第三,支譜與支譜的銜接。表現在某人生有多子,他們又分別、或先後外遷各自寓居地(適而不返),此時應該在各自支譜之中均有記載(當然宗譜更應記載),以便日後互證。

4、怎樣記載女性

千百年以來,譜牒都是以父係為主體世代相傳的。而宗族的細胞結構是家庭,家庭的形成則是以夫妻為基礎的,所以在譜牒之中,無疑有女性的記載,否則,無以形成家庭和家族。女性的記載主要表現在:完成婚姻關係後,其配偶載錄娶配某氏(現在可錄全名);夫妻若生女,則在父親名下記載生女名字;女成人若嫁,則書適婿某某。

5、對譜中的故丁怎樣稱謂

對亡故者按其年齡、身份、業績等有各自所別的稱謂,民間家譜修譜時對故者的界定稱謂一般有如下幾種:八歲以下稱幼。幼死,為夭,或早夭;八至十六歲死,為殤;一般族丁死,稱為歿、或稱卒。現代修譜,因對國家有貢獻者,根據其生平事迹特點,也可用如下稱謂:為國家生存和民族危亡獻身者,稱殉國;為正義而獻身者,稱就義;為國為民戰亡者,稱犧牲;對無劣跡之成人亡故者均可稱逝世。另外,族丁對享年的稱謂,也有規則:六十歲以下成年人亡者,可稱享年,不稱壽年;自六十歲以上,既可稱享年,又可稱壽年。

6、人丁數目的記載

每屆修譜,均應有本屆人丁統計數目。人丁總數統計可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按各門、各房的人丁數目之和;第二種是按每一代的人丁數目之和。第三種是現丁與故丁的數目之和等等。統計人丁數目。不外乎有以下幾點作用:第一,掌握每屆修譜的宗族各支各代生息繁衍情況;第二,每屆修譜力求人丁收全,但由於各種原因所致而往往不可能收全,本屆為給下屆修譜做一交待;第三,為正本清源,人丁數目與世系承接緊密結合,嚴防紊冒。

此次「集各支於大統,合全族之一本」的《孟子世家譜》續修,範圍之廣,工作量之大。為了高效率在有限的計劃時間內完成續修任務,必須統一思想、統一領導、統一要求、統一步調。關於怎樣填寫好《入譜登記表》以及續修政策怎樣要求和布署,後面繼續講解。

謝謝大家。

生命延續的載體

遷徙繁衍的銘記

祖德家范的傳承

民族文化的寶庫


推薦閱讀:

藍火分享丨受益一生的七點理財知識
【超級知識貼】典出帝王的50個成語及其典故
常用型材的有關實用知識
【藥物知識】頭孢噻肟Cefotaxime
周易六爻類項知識

TAG:知識 | 教材 | 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