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和約下的德國
1918年11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國瓦解,一戰以德奧同盟國集團失敗告終。
對德國民眾來說,戰敗顯得有些突然,在急於尋找失敗借口的軍政人物鼓吹下,「背後一刀」陰謀論誕生,並在未來對「反猶太主義」推波助瀾。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使德國民眾反感,以至於他們對和約締結後誕生的魏瑪共和國始終心存不滿。
上世紀20年代末的大蕭條,令背負賠償壓力的德國經濟被重創,社會矛盾突顯,這一切,為納粹主義集權政治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2010年10月3日是兩德宣布統一的二十周年紀念日。除此以外,這一天在德國歷史上還有一層不多為人知的意義:根據德意志聯邦財政部的報告,截至這一天,德國完全還清了凡爾賽和約中籤訂的戰敗賠償金。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92年後,這場戰爭給德國帶來的後續影響,至少在財政上,才畫上了一個句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的,不僅僅是戰爭結束後的十年二十年。它足足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因此,德國歷史界將它公認為「20世紀的原始性災難」(the great seminal catastrophe of this century,美國學者喬治·凱南語)。尤其在德國,一戰的結束,成了另一場更大的災難的開始。
作為遮羞布的「背後一刀說」
1918年9月底,德軍最高陸軍指揮(Oberste Heeresleitung,簡稱OHL)向政府提交的關於考慮停火協議的建議在德國國內引發了轟動。美國提出的停火協議中要求德國的「民主化」。為能與美國達成協議,德國最高陸軍指揮要求政府修改憲法,並讓社會民主黨(簡稱SPD)參與政府決議。11月,德國爆發革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帝國瓦解。
然而就在同年3月,德國才與年輕的蘇聯政府簽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可以算取得了東線的勝利。從東線退下20萬德國士兵成了西線戰場有力後援,對身處後方的普通民眾而言,這似乎昭示著德國全勝。這時卻突然宣布投降了?
於是,「背後一刀」的傳說流傳開來:德國軍隊在戰場上壓根沒有輸,之所以宣布停火完全是由於後方的政治人士,最主要的是社會民主人士的出賣。支持這一謠傳的包括當時的德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以及將軍埃里希·魯登道夫。當然,1918年的德國軍隊早已人心渙散,共計七十多萬名士兵在沒有獲得任何許可的情況下擅自走上了繳槍回家的路。戰敗其實已成定局,所謂「背後一刀」只是德國政客們耍的陰謀論而已。
後來,德國戰敗又被歸咎於猶太人的破壞,「背後一刀」陰謀論又為反猶主義及納粹上台推波助瀾。
戰爭反思僅限於「不使用毒氣」
本就不相信自己軍隊戰敗的德國人民對於德國政府作為戰敗國被迫簽署的凡爾賽和約的不滿可想而知。右派人士打心底抵制新生的魏瑪共和國,就因為它多少是戰勝國對德國作為戰敗國所提要求的產物,不夠純正的「德意志」。而左派人士則因十一月革命後社會大局未變而大失所望。社會民主人士與共產主義者在多個政治方面的分道揚鑣導致了工人運動的聲勢漸衰。在魏瑪共和國最初幾年間,人們在德國政界看到的,是戰爭中遺留下的暴力。直到「黃金的1920年代」(Goldene 20er)中期,究竟是民主主義還是極端國家主義會在德國的土地上蓬勃發展,都還難見分曉。而此後掌控德國國家命運十二年之久的那個人—阿道夫·希特勒,也曾經歷過一戰的洗禮。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時,希特勒也與許多當時的歐洲人一樣熱血沸騰了。雖然當時仍持奧地利國籍,但他在慕尼黑自願報名參軍,亢奮地表示「自己能夠生活在這個時代,是上天的恩賜」。此後,他在《我的奮鬥》中所描寫因自己能夠服務、效忠於德國,為德國而戰的亢奮,是書中為數不多的符合事實的描述之一。
這場人類歷史上首場高度機械化的世界戰爭給通訊兵希特勒留下的,也是多數倖存士兵共有的心理陰影。1915年,德軍首次在戰場上置國際公約於不顧,使用了毒氣彈。很快,其他軍隊也以此進行反擊。化學戰進行到最白熱化的時期,戰場上所有炮彈中的三分之一都是充有毒氣的,整個一戰中因毒氣中毒死亡的士兵多達10萬,傷者近120萬。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在比利時南部城市韋爾菲克(Wervicq)附近執行任務時也被芥子氣毒傷,導致了短暫性失明。這也是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至少在戰場前線不曾使用這一高殺傷性武器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不留情的戰爭」一直在醞釀
1939年的德國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備階段。此時的大多德國人失去了1914年一戰前的激昂情緒。25年前的男女老少在他們對於戰爭的渴望終於被實現時所爆發出的歡呼已不再,只還有孩子們沖著滿載士兵出城的列車揮手。而那些參加過一戰的老兵們對於這新一輪戰爭的態度卻成兩極:一部分人在經歷了戰爭有可能帶予人類的創傷後成了和平主義者,發起了和平主義運動,呼籲停止戰爭;而另一部分人則大聲呼喊道:「新一輪的戰爭,我們要打得更猛,更迅速,更不留情!」這一部分人中,也包括希特勒。
一戰中,德英海軍在北海上的海戰導致了德國海上物資運輸的癱瘓。德國短缺的物資中的三分之二被統一分配至前線,只有三分之一分配給國內的平民。伴隨著德國嚴冬一起降臨的,是饑荒和傳染病。據估算,德國在一戰中由於饑荒和疾病喪生的平民人數高達近七十萬,幾乎是二戰中因空襲喪生的平民人數的兩倍。與一戰時期相比,德國在二戰六年間幾乎沒有出現過一次真正緊急的物資供應危機—這當然是建立在毫不留情地剝削德軍佔領區一切物源的政策基礎之上的。
「這場戰爭是我的大學……是我生命中最難忘的、最偉大的時期。」希特勒後來談到一戰時這樣說。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希特勒在一戰中的經歷對他後來領導納粹德國引發一場全然不同的、更加極端的戰爭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一戰結束時德國的境況更加堅定了他將新的一場戰爭徹徹底底打到最後一兵一炮的決心。他在《我的奮鬥》以及其他場合的演講中說道:「這場新的戰爭之於德國,要麼意味著全勝,要麼意味著徹底的毀滅(der Untergang)。」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世界共睹。
麻辣tongue(旅德學者、翻譯者)
點擊查看原文推薦閱讀:
※德國藝術家Bob Rutman個展即將開幕!
※Paypal免費退貨之後又出了免費旅遊意外險。。。
※從被歧視到被認可,「德國製造」是怎樣成功逆襲的?
※德國會前行納粹禮,這是犯罪行為 錢江晚報
※德意志尋覓 - 魏瑪
TAG: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