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生薑的姜 漢字之美 「舌尖上的夏天系列」
「舌尖上的夏天系列」今天開始啦。
第一次採用投票的方式,請大家幫忙遴選要解的字。
姜是得票最多的。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
姜真的是夏天舌尖的常客呢。
我是四川人,炒菜放姜是常態。北方朋友似乎不怎麼吃薑?不過,喝薑糖水,我是到北方才學會的呢。
小兒對菜里的姜甚有意見,每次不小心嚼到,都哇啦哇啦要扒拉出來。但也多次被我請喝薑糖水,從最初的無感覺,到後來覺得不好喝也能喝下去,因為有用。進入自覺階段,真好。
希望你也慢慢了解姜的好。
先來猜一猜,甲骨文的姜是什麼意思?
1、生薑
2、姓氏
3、牧羊女
4、河水名
答案是什麼呢?注意說的是甲骨文的姜的本意。
答案是3、牧羊女。
其實另外三個選項,跟姜後來的意思都有關。
怎麼講呢?我們還是從頭來講。
先看甲骨文時期的「姜」字——
下面畫的是一個摟手跪坐的人形,很熟悉,對嗎?我們講「女」字時,見過,甲骨文里「女」字就是畫成這樣。
再看「姜」的上面,是不是跟下面這個字像呢?
這個字也很形象,畫的是羊。
上面兩個小山狀的東西,畫的是羊角。
我們把上下兩部分合起來看下——
頭頂長著羊角的女子?
沒有這類神話傳說。
長得像美女的漂亮的羊?
不對。
解釋為牧羊的女子,是比較妥當的吧。
米勒 牧羊女
到了金文時期,「姜」字有些變化,但還是看的出來是「羊」+「女」。
小篆時期,寫成下面這樣——
到隸書時期,上面出現了兩點,下面的字形也演變得像現在的「女」字。
上面的兩點緊挨一橫,看上去似乎和小篆時上面的寫法,差別也不大。
但是字形進一步演變,到楷書時期,兩點的關係和下面的橫日漸稀薄,遊離,並且由形態相對的兩個短斜線,到兩個點狀,再到楷書時左點右短撇,字形本身有一個因美學標準不同而不斷變化的微妙過程(也可以說是以訛傳訛的過程),也就看不出和小篆時的關聯了。
《說文解字》解釋「姜」:神農居姜水,以為姓。
可見許先生寫《說文解字》時,姜的本意「牧羊女」已經湮沒,以姜命名的,有一條河,也出現了姜姓。
今日關於姜水究竟是哪條河,還有分歧,一說是清江河,一說是岐水。不過兩條河都在寶雞,此地也被成為炎帝故里。
《國語》里說:黃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
清江河
這些意思,跟生薑都沒有關係。
今天的「姜」字之所以指生薑,是因為「姜」字太強大了,從指代牧羊女,發展到指養育了一個部落的母親河,後來又成為了偉大的姓氏之一,更兼并了下面這個字,從而有了生薑之意。
這才是生薑的「姜」的本字。
看著非常陌生對吧?
那看看下面這個字吧,或許有啟發。
「畺」是「僵」的本字,僵硬,失去活力的意思。加草字頭,指一種植物,可以去寒化僵。
但是這個字,已經很久不用了,所以,大家不認識它了。
再來看一眼吧。
好了,我們測試一下吧。
關於「姜」,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單選)0人0%姜的本意不是生薑0人0%姜本意是炎帝居住的江水流域0人0%姜作為姓氏是後來的派生意之一0人0%姜字後來合併了薑字姜是一種著名的調料。
姜,味道辛辣,正因為如此,可以去除魚腥,也可調和海鮮的寒涼。
清蒸鱸魚時碼上蔥絲薑絲,四川人還會放幾個辣椒,北方的朋友請自行忽略後者。。。
基圍蝦放薑片也是必要的。
到吃大閘蟹的時候,配個薑末醬油碟。
這兩天呢,倒是吃嫩姜的好時候。
吃得慣姜這一口味的,可以來個仔姜炒肉。
吃不慣姜辛辣味道的,可以等著吃腌嫩姜。
糖醋嫩姜芽
甜菜根梅汁腌嫩姜
就是實在不喜歡吃生薑,涼拌菜里放一些,吃的時候撥開了也可以。
生薑末松花蛋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夏天細菌繁殖非常活躍,適當吃些生薑,可以起到預防腸胃疾病的益處。
夏季若因空調寒氣受涼,也可及時喝薑糖水驅寒,效果非常好。不過勝在及時,一般一打噴嚏,就該警惕了。
切薑片熬水,或者買現成的薑糖水沖兌,都可以。
連孔子都說「不撤姜食」呢。
但是用姜也要注意一點,古代醫書中就有說: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就是說秋天氣候乾燥,就不宜多用姜。晚上要休息了,就不要再用姜提陽氣。
那一般什麼時候吃呢?民間有說法:「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作為佐料放在菜里的生薑,晚餐時吃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尤其在四川菜里,姜、蔥、蒜、辣椒、花椒,都是常用的調料。
各種調料:薑末,蒜末,小蔥,大蔥,蒜苗
我覺得凡事因人因時而異。小兒有時晨起打噴嚏,我會讓他喝薑糖水。晚間出現類似情況,我就會謹慎考慮是否要用薑糖水。不輕易用,但也不是絕對不能用。
生薑還是傳統治療噁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葯」之譽。
中醫認為生薑能「通神明」,大概因為生薑能提神醒腦,促進血液循環。
可見過長在地里的生薑?我們在陽台的花盤裡種過,大家可以試試呢。好養。
姜的葉,有點竹子的風格呢。
拔起來才能看到姜。
來個全景。
好了,該說再見啦。
今天吃點姜?
我們也明天再見!
上期《蜻 篇》測試答案:1 / 本期測試答案下期揭曉 / 敬請期待明日新篇《綠 綠豆的綠》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 一塊璞玉寫字的手藝人。
文學碩士,臨床心理博士生。歷任記者、編輯、主編。五四新聞獎獲得者。團體心理治療師,樹木投射分析師。
關於每天一個字
每天一個字,每天五分鐘,為父母提供素材,和孩子一起親近漢字。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每天一個字,訂閱閱讀。
版權聲明
本文由一塊璞玉原創,每天一個字獨家發布
推薦閱讀: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杉」這個字能如何讀?
※中國堪稱史上最牛的10個漢字:99%國人都不認識
※家長國學堂|漢字|魯
※簡體漢字 礙---繁體漢字 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