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養生和防治
06-22
下面我們講第八章,(中基-4-64)養生和防治。這一章的目的要求是:一、掌握天年、衰老和養生的概念;二、掌握衰老的發生機制和養生的基本原則;三、掌握治則與治法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四、掌握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標本緩急、正治反治、調整陰陽、調和氣血和調整臟腑的基本原則;五、熟悉因時、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則;六、了解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第一節 養生 下面講第一節,養生。第一個問題講養生的基本概念,第一、養生的含義。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保生,是指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頤養心身,增強體質,祛病延年。什麼是適當的措施?按照中醫理論所確定的一些措施,中醫養生的許多措施,常見的是做什麼?頤養心身,注意頤養心身體現了中醫學的形神合一的攝神觀。生命觀是形神合一、健康觀是形神合一、疾病觀還是形神合一、養生觀還是形神合一。最終的目的,增強體質,提高生命質量,達到祛病延年,使人們能夠活到自然壽命,這個就叫攝生。 第二、養生學說,什麼叫養生學說?中醫學的養生學說是指根據中醫學理論,研究人類生命規律,探索衰老機制以及健身防病、抗老延壽的理論和方法的學問,是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之一。這個定義,學說,它是一種系統的學問。一、第一個要素是根據中醫學理論;二、研究生命的規律和衰老的機制;三、研究健身防病、延緩衰老、延壽延年的理論。就是用中醫理論來闡述它的機制、機理,並且確定攝生的方法,把這類學問叫中醫攝生學說。既有理論的意義,又有實踐意義。現在,中醫的攝生,我們在講《中醫基礎理論》作為學說體現出來,將來在後期課程當中,還有專門一門課程叫《中醫攝生學》。講兩個概念,什麼叫天年?什麼叫衰老?天年,在中醫文獻裡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又叫年壽,是人的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就是自然壽命。我前面說這個(是)120歲到150歲是自然壽命,活到這個年齡,就是壽限了,是自然壽命。天年和壽命還不完全相同,壽命是指機體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時間,一般以年齡作為衡量的尺度。它倆有區別,這個衡量實際也是以年齡來衡量,但是它是自然的,應該活多長時間。而這個壽命,是指的不管你是自然死亡也好,病理死亡也好,把你這個時間,出生到死亡(的)時間,表達這個概念用壽命來表達,活多大歲數。在中醫文獻中,還講了個壽限,是指的人們自然壽命的最高限度,120到125歲,最高限度。這幾個概念,什麼叫天年、壽命、壽限,還要區別開來,它們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衰老,衰老這個概念,中醫叫又衰又老,衰老也是現代醫學重點研究的課題。就衰老這個定義,從衰老的定義,據我所查到的文獻,衰老的定義現在不下二十餘種。將來同學們到後期學習的時候再去進一步自己參閱學習。隨著時代的不同,科學發展水平不同,人們認識的水平不同,從不同角度給衰老下定義。所以到現在為止,衰老這個定義,仍然是大家還不是滿意的,還在不斷變化,這是一。咱們從中醫學的角度怎麼下衰老這個定義呢?所謂衰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生理功能全面地逐漸降低的過程。衰老是個動態過程。它強調,其一、隨著增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具體表現為機體的臟腑經絡各個系統的功能全面的消退。注意,這是全面的而且是漸進性的降低的過程,把這個過程稱之為衰老,它是一個動態過程,這是衰老的概念。注意,衰老是生命的一個動態變化過程,和老區別開來。老年,我們說老,是人的生命歷程中一個年齡階段,指75歲以上,75歲進入老年期。我現在是老年前期,74歲以下,60歲以上,我現在不到70歲,68歲是老年前期。講這個老年期,這個老,是指在人生歷程中某一個年齡階段,老並不一定衰,注意這一點,老並不一定衰。剛才我舉了一個例子,活到120歲壽限,自然的死亡,老而不衰。注意,衰老和老年區別開來。但是,有的時候,老年又表現出衰老的特徵。隨著增齡的結果,他又表現出衰老。老年人有的衰,有的不衰,他出現衰老了,生理功能全面地漸進性衰退,那他叫做又老又衰,通稱衰老。只老沒出現生理功能全面地漸進性衰退,那就不能稱之為(衰老),僅僅是個老齡而已,這是一。 其二、現在咱們中醫學又提出一條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的概念。中醫學在這方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老,將來大家可以查《說文解字》,你看老怎麼解釋?衰怎麼解釋?強調老是一個年齡階段,並不意味著衰。可現在的醫學,(有)兩種不同的看法,1.認為衰老本身是生理自然的結果,就是自然生命運動的結果。一種認為既然是定義為組織器官功能的全面漸進性衰退,功能減退意味著非健康狀態,即病理狀態。因此又認為衰老就是一個病理性衰老,不存在生理性衰老。如果下健康的定義,按照健康的定義,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意味著健康;「陰陽失調,疾病乃成」,是疾病。那麼衰老是機體各臟腑經絡的陰陽氣血發生漸進性的功能減退,如果不作疾病狀態考察,那就是說陰陽處於一個低水平的平衡狀態,應該是這樣的。低水平平衡狀態意味著生理功能開始進入衰退,而沒有出現陰陽失調。一旦出現陰陽失調,那就意味著有病。所以咱們現在中醫學沒有去按照這個傳統的界定方法定義衰老。2.老可以老而不衰。你沒老還可以未老先衰。為什麼未老先衰呢?你出現了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功能的全面漸進性消退。少年老成,過去講少年老成,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這個人成熟得像老年人、壯年人一樣,血氣方剛,(胸)有成竹,可是少年老成,成府很深,這是一種表達的(方法)。再有一種呢,少年老成,就是從面貌、形態、形神看,像個老年人一樣,意味著他功能減退的表現,是一種病態。總之,中醫學所說的衰老(的)定義,掌握了以後,再一個記住老不一定都得衰,把它嚴格區分開來。這樣就和現代醫學的界定,現在正在討論衰老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還是生理(性)和病理(性)同時存在,正在從不同角度來討論。咱們中醫記住,老可以不衰,老並不一定衰。中醫學在傳統上劃分年齡的階段有好多字:嬰、兒、孩、童、耆、老、耄、耋等那天我給同學們說,有時間你們念念《幼學瓊林》、《說文》、《爾雅》等,古書裡面的年齡劃分,基本上差不多的。初生小孩叫什麼?初語初生叫什麼,開始走叫什麼?什麼叫童?什麼叫青年、壯年、強年、中年?什麼叫老、耄、耋?什麼叫壽考?那都有年齡規定的。咱們現在給同學們講這個,講既然衰老,咱們講老年,就是衰老,老齡年齡界限。一般來說,傳統中稱以60歲為界限,為老年的開始,60歲以下不算老年。現代劃分年齡的標準,注意現代劃分,就是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劃分標準,和過去劃分標準還不一樣。界限(為)60歲,老年之始,就是剛開始。把60歲到74歲就叫老年前期,有的人現在40幾歲,50歲到處裝老,我老了,你老了,50歲老了。50歲正當年,50歲老了。75歲到80歲,80歲階段才真正地進入老年期。我都沒到老年,進入老年期。你實際多大歲數了,你說老了,記憶力不好,學習太費勁了。90歲以上稱為長壽。就是這麼劃分,誰再敢說老?你按照(劃分標準)衡量衡量。李老師,我好辛苦好累,上有老下有小,我老了,我也不能再學習了,那能行嗎?記住按照這個來劃。現在全世界,咱們國家也修訂了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確定這個最新的標準,它還和人們自然壽命延長有關係,老齡化,按照這個來定。 第二、講一講衰老的機制。咱們中醫學的衰老機制很多,歷代醫家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我們這裡面講的是選擇最常用的,就是最有普遍意義,對指導養生最有意義的講幾個學說。 一、陰陽失調說。既然陰陽是生命變化的總規律,是世界變化的總規律,我們從陰陽學說來界定健康、疾病和亞健康,按照陰陽運動來看待生命,那麼我們也可以用陰陽運動來看待衰老。衰老,用陰陽學說來說,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臟腑經絡,陰陽它所反映出的功能全面地逐漸減低過程,陰陽之間的關係逐漸逐漸衰減。那就是說,衰老就是陰陽失去生理性的平衡,而表現出低水平的平衡,或者出現低水平的偏盛偏衰的結果,這樣來解釋。所以這樣一個機制就產生了中醫學養生的第一個學說,就是燮理陰陽,就是調和陰陽,「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就是為了調節陰陽,始終保持陰陽的平衡,以此來延緩衰老。也就是說,陰陽失調說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核心,由它所確定,好多方法都是調整陰陽。大家看學習太極拳,太極拳一動一靜,體現陰陽學說。五禽戲、太極拳,甚至中國的武術,這些動靜的方法,養生的方法,都體現了陰陽對立互根思想。這是第一個學說。 第二個學說,叫臟腑虛衰說,又叫臟腑學說。五臟系統是人體的結構理論當中最核心的中心,五臟系統為生命的根本,強調五臟系統的生命作用。陰陽失調是通過臟腑經絡出現的,特別是通過臟腑表現出來的。基於此,產生了臟腑衰竭說,臟腑虛衰說。就是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出現了全面地漸進性的功能衰退,多表現為虛的病理改變,它會加速衰老。臟腑功能衰退,加速衰老。剛才舉了個例子,少年老成,說功能低下,速度很快,很快表現出來衰老的徵象,這就是臟腑衰竭說。臟腑衰竭說當中首要的學說。明代以後,及到道家學說的思想,強調了腎精虧虛說,強調腎命在衰老當中的作用。就是腎陰腎陽為人體諸陰諸陽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腎的陰陽失調最容易導致衰老。基於這樣的腎和命門學說對於生命的重要作用,提出來首先強調了腎。因此,歷代養生的方劑,延緩衰老的方劑,就是延壽益年的方劑,永保青春的方劑三分之二、統計一下是從腎入手的,補腎的方劑,這是一個。那麼除了強調腎為先天之本之外,中醫學的臟腑學說又突出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就是人出生以後,到死亡的這段歷程,和脾胃的功能關係非常密切。人的生長發育,維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就是水谷精微。就這個意義講,強調脾胃在延緩衰老(中)的重要作用。把兩種學說結合起來,又出現一個脾腎虛衰說。在歷代的延緩衰老的方劑當中,調理脾胃,補益脾胃的方劑僅次於補腎的方劑。所以講到這裡,那麼想研究中醫延緩衰老的方葯僅僅從腎入手就不夠了,那麼也必須從脾來入手,就是從調理脾胃來入手。除此之外,和五臟都相關,但是最主要的益脾益腎,益先天後天。當前,咱們研究延緩衰老用這個學術思想,這個理論指導,採用的方劑正是以它為主。我們現在研究的中醫藥延緩衰老,我講叫抗衰老這個詞是不確切的。衰老是必然發展的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李老師我永遠不衰老,那是不現實的,而且是不可逆的過程。你只能延緩它,給它條件,延緩它進程而已,提高它的生命質量而已。所以確切來說,應該是延緩衰老,就是減緩它發展的速度,提高生命質量。現在,中醫藥研究延緩衰老也是一個重大課題。目前,多數是從腎入手,也有的從脾入手,現在是這兩種學說並存。 我們講了中醫衰老學說中的陰陽失調說和五臟虛衰說。現在講第三個學說,叫精氣衰竭說。這個學說是基於精、氣、神這三者,(是)建立在哲學上的精氣神學說,中醫學也有個精氣神學說,強調精在衰老當中的重要作用。它和我們前面講的五臟衰竭的時候腎氣虛衰說,它倆(有)相同的地方。腎氣虛衰說強調的是從腎陰陽氣血失調來講的,而這個精氣衰竭說則著重強調的是腎精的作用。它的理論依(據):精是人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人壽命的長短決定於精的盛衰盈虧,稱精、氣、神為人生的三寶,強調人從生命的開始,人體的精轉化為氣,構成生命的功能,以神的形式表現出來。精、氣、神,精和氣同屬物質,那麼就人來說,首先有精,「媾父母之精,胎孕乃成」,有了胎孕的形體。就生命(的)物質性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氣,它的物質性,稱為形體,這個形體反映出的生理功能,人反映出的生命功能,功能抽象出來就是「神」,就這三者的關係而言,強調腎精的虧虛在衰老當中(的)重要作用。這個學說的意義在於中醫攝生學派,過去講腎精的時候我們曾提到了腎藏精說有個惜精學派珍惜人的腎精,這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延緩衰老都從補腎入手的,這是理論依據之一。它是從精、氣、神學說來強調精、氣的盛衰、盈虧在衰老當中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學說,比如,現代有個氣虛血瘀說,說補氣活血化瘀可延緩衰老。學說很多,我們這裡面選的具有代表性的給同學們介紹以上三種學說。 第三、養生的基本原則 一、順應自然。我們前面講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那就是從天地人三才一體出發,使人體的陰陽與天地的陰陽相應,所以叫順應自然,最終的目的叫適應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間的變化,始終保持天地人三才一體。我們在這講原則,不講具體方法,適應自然,適應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有許多方法,將來同學們在學習養生學的時候進一步學習。比如,中醫有一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強調合理的膳食,起居有常等等,將來在(學習)養生學的時候進一步學習。在這裡面記住一條最基本的原則,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變化,達到天地人三才一體,陰陽和合,這個就叫做順應自然社會。這是一、它體現了中醫學的整體觀念。 二、形神兼養。這是根據中醫學的攝生觀、健康觀、生命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形神統一、基於這個思想,要想養生,既要養形又要養神。養形,形,中醫強調動形,強調運動,中醫養生學派有個學派叫動形學派,咱們現在看公園裡面打太極拳、五禽戲,練武術,通過運動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這叫從形入手的,動。那麼神呢?主要是調節人的精神情志,大家現在看老年人怡養天年,養花,要求老年人要保持好的心態,這些都是調神,從神入手的,最後最終強調形和神合一。那麼形、神這兩者以哪個為主啊?咱們前面講了內傷七情是疾病發生的最首要因素,第一個方面,那怎麼辦呢?調神,調和七情,始終保持心情愉悅,就能健康,就能長壽。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保持健康和長壽的一個最重要因素,中醫強調「神」的重要,這是第二個原則。 三、保精護腎。精氣神學說,腎精衰竭說,這是第一;第二、五臟衰竭,我們強調腎精的重要作用。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精氣轉化為生命,有形有神,就這個意義講腎所藏的精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根反映了腎精在延緩衰老當中一個重要作用,(占)重要地位。基於這樣一個思想,中醫養生學提出來叫「節慾保精」。這裡面那個「節慾」,主要是指的人的性生活而言的。這個在中醫古書上有房勞,食色慾也,房勞(08:10)就是產育過多或性生活不節,容易損傷腎精,提出來一個「節慾保精」這樣一種方法。它有葯的方法,有調節七情的方法,還有運動的方法,就是珍惜腎精。 四、調養脾胃。前面講臟腑學說的時候講了,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人體的功能的盛衰,生命的壽夭與氣血之源關係甚為密切,就這個意義講,脾胃與衰老,與生命壽夭有密切關係,因此養生以脾胃為先。張景岳在《景岳全書》講「人以水谷為本,故脾胃為養生之本」。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是以養生家當以脾胃為先。基於這樣一個思想,歷代的養生家強調,調理脾胃,保護胃氣,以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從食療入手,根據這個思想在養生學的方法當中有個食餌學派,強調調整合理的膳食結構,葯補不如食補,(把)調整膳食作為養生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在歷史上中醫養生學有個食餌學派,它不講的就是調理脾胃。通過膳食的結構調理,中醫藥學裡面有許多是葯食同源的。如何合理地搭配膳食結構來調理脾胃,達到養生的作用?咱們北方不太喜歡煲湯,南方的同學應該知道,南方人善於煲湯,那咱們用理論解釋就是調理脾胃。為什麼煲湯呢?永葆青春,益壽延年,它有它的科學道理,以養脾胃為先。上述這些是中醫養生的最基本的原則。在這個前提下,形成了不同的養生學派,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寶貴的養生方法。將來同學們在養生學裡面去進一步學習,在這裡只要求同學們掌握養生的基本原則就可以了。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把它搞(清楚),講到這裡就可以了。這節課就到這裡。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驚蟄養生運動——內養功
※春 分|養生大招天天做,活到百歲不顯老
※武當內功養生與技擊淺議
※太極傳人的養生經(中)
※學習古人睡覺養生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