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式太極拳與和諧型人才-張新明

當今社會,培養和諧型的人才是大勢所趨。所謂和諧型人才,是指不僅具有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與自己的身心、生活、事業、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相關聯的知識與技能,能夠與社會、自然,與周邊各種類型的人和睦相處的人才。這種人學習能力強,最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因而與社會的關係最和諧。然而,近年來校園內的不和諧因素和現象凸顯出來,尤其是高校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問題愈顯嚴重。據統計,2003年我國有數以萬計的青少年由於身體、心理不健康而自殺。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成為擺在我們高校教師面前的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筆者作為已故武術大師、孫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孫叔容老師(孫存周之女、孫祿堂之孫女)的弟子,修習孫式太極拳二十餘年來,堅持不輟,不論身心都獲益匪淺,深感在高校中推廣中華傳統武學之必要,故而不揣淺陋,將教授孫式太極拳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寫成下文,不足之處,請大雅斧正。

孫式太極拳是一代武學宗師孫祿堂先生以他自己登峰造極的武功為基礎,通過數十年修悟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運用易理,參以丹經,對這三門武學之精髓進行有機融合後的自然升華之品,改革開放後,孫叔容老師為弘揚國粹,遵照孫祿堂先生「強國壽民」之旨,開始在高校內普傳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的特點是:步法靈活多變,拳架緊湊精巧,邁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轉身以開合相接,勢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練習孫式太極拳,最講究中和之氣。外練其身,內養其心,動中求靜、孫祿堂先生曾言:「拳術一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無它妙也。」它一是理氣機,增強肺腑功能:二是通百脈,增強肝臟功能。「於後天中返先天,復歸初元」,引導中和之氣,使陰陽調和。

孫式太極拳除具有與其他太極拳相同之虛實、開合、動靜,往複變化外,尚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1)融形意、八卦、太極於一爐,參《易經》和《洗髓》之真訣。

(2)傳統套路只有一套拳架,且簡單平易。

(3)畫圈弧度皆很小。也即是說,孫式太極拳所畫之圓皆是大圓。此於拳經所云「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之理相合,易於大眾入門。

(4)步法多變,虛實轉換靈活,一套拳,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不易使太極初學者困於雙重,虛實陰陽轉換不明。

(5)無極樁,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心中空空洞洞,內無所思,外無所視,好比雨天屋檐下之流水,似直而曲,如沐人浴,靜中求動,與太極動中求靜相輔相成。

(6)開合手,為養氣行血,練氣化神之法門。學練過程中氣感之強為初學者所驚嘆。

(7)運動量適中,每次練完,微熱微汗。老少婦孺皆可練習,人人都能從中獲益。且對神經系統,心腦血管之調節效果尤佳。習者常言每練一次,總比前一次頭腦清爽,渾身舒服,於是一遍又一遍練之不厭。當練完一遍之後,並不是渾身流汗,神疲體倦,再不思練,而是更加想練。

(8)守持中庸之道,不求勝人,但求不敗。身形步伐退多進少,體現老子「不敢為天下先」之思想。且無門戶之見,提倡對其他拳種的尊重,傳有緣之人。

正是以上筆者所談的孫式太極拳,使得孫式太極拳的健身養身、修行養性之效果尤佳,適於在群眾中廣為流傳。高校是和諧型人才的生產基地,讓這些有知識、有頭腦的高校教師、教授、科研人員以及廣大學生去了解、練習、熱愛孫式太極拳,可以達到很好的改善身心狀況的效果。

高校擴招,普及高等教育,是一件好事。但隨之帶來了教師科研壓力加大,學生就業困難增多。筆者在高校內教授孫式太極拳,廣大師生受益頗多,孫式太極拳逐漸為大家接受並喜愛。身為一名孫式太極拳繼承者,能為創造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心中實感喜悅。下面舉的例子可以說明練習孫式太極拳之後確實存在著出乎人們意料的效果。

大三一名學生練孫式太極拳有一年多的時間,感受很深。他說:「我由於學習壓力大,兩年前得了神經衰弱。晚上失眠,白天上課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本來就脾氣不好的我,弄得心情極差,幾欲輕生。自從開始學練孫式太極拳,睡眠狀況日益好轉,身體素質日益提高,學習成績慢慢回升,心性也得到了陶冶每當回想往事,如芒針在背,不寒而慄實感自己心胸氣量之狹窄,愧對長輩,師友。如今,孫式太極拳已不只是我健身的手段,我更願終身修習孫式太極拳,並竭盡所能使之發揚光大。」

另外,由於練習孫式太極拳而好轉治癒的心臟病、肝臟病、腦血管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患者很多。不少人是在絕望中練習孫式太極拳,從而給生活帶來了希望和生存下去的勇氣。例如我校文學院教授張子辰先生,由於工作繁忙,壓力巨大,患了心臟病,並且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單。他出院後拜孫叔容老師為師,開始練習孫式太極拳。二十年來,童顏鶴髮,身體十分健康。他不止一次地說,是孫式太極拳救了他,是孫老師救了他。

孫式太極拳主張「天人合一」。它以順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觀念行拳,使人在精神上處於一種空明的「無人之境」,與大自然靜靜地進行心靈的交流,從而排遣憂鬱,忘掉煩惱,拋卻浮躁。孫式太極拳在行拳過程中還強調「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講究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柔中寓剛,動中求靜,陰陽相生,渾然一體,達到一種中和的完美;讓人在開合鼓盪的縱橫捭闔間體味人生的陰陽消長,盈虛有數;告誡人們在成功時謙虛謹慎,在苦難中堅韌不拔,以柔弱勝剛強。

孫式太極拳體現著「拳與道合」。它不僅在認識上而且在實際經驗感受上能自然使自身與「道」融為一體,立於不敗之地。在現實生活中,完全避世修行以體驗宇宙的本源——「道」,這種只有「體」的生活,恰恰是對現實存在本身的一種否定,是一種不完全的生活;反之,只注重現實生活中的成敗得失——這種完全專於「用」的生活,則將喪失對現實存在本身意義的把握,從而導致否定了生活自身。我們要積極進取,奮力競爭,不以勝敗論英雄,恬淡達觀。

和諧型人才,除了要有和諧的心態,首先還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正所謂「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體全而知識之事以全」。健康的身體是生活、學習、工作的物質基礎,只有好的身體,才能體會出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幸福,才會有完善的性格品質,才會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一樣,有著燦爛輝煌的未來。

值得欣慰的是,高校師生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心理、身體健康方面出現的眾多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和諧社會所倡導的校園文化應該有和諧型人才創造,這些和諧型人才有朝一日走向社會,就會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古人云「有文事必有武備,」「文物之道,一張一弛」。文武缺一,豈可謂道?和諧型人才不僅要學文,更要習武。李太白十四歲仗劍出蜀遊歷名山大川;岳武穆二十年縱橫文武雙全精忠報國;許多革命老前輩、資深科學家,對傳統武術也是情有獨鍾。我泱泱中華,習武之風,尚武之氣,幾時曾匱乏?

作為一名傳統武術修習者,像千千萬萬同道中人一樣,誠願喚起社會各界,喚起全民大眾健身習武,興國安邦。讓失意少年早日走出身體心理疾病的陰霾,成為和諧型人才,擔負起民族國家復興的使命,振興中華!讓中華武術尚武之魂魄再度融入龍的傳人的血脈!不要再讓孤弱受欺,不要再讓雛鷹折翅!願我中華大地,少一些少年百頭,未老先衰,中道夭亡,英年早逝;多一些意氣風發,英姿颯爽,寶刀不老,鶴髮童顏!


推薦閱讀:

楊式太極拳『摟膝拗步』在套路中各種不同的含義
關於楊式太極拳大架步法的虛實分明問題
5)最高境界的格鬥術--張志俊解密太極拳
學練太極步
太極拳中「摺疊」釋義及其價值

TAG:太極拳 | 人才 | 和諧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