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後感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後,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鬆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游或是遊走於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說,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並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並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裡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裡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麼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麼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佔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 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 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儘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儘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後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後, 馮友蘭 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採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 於 君主。盛極必衰,由於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採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係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聖人。墨子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並卒葬於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並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直到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佔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並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希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推薦閱讀:
※老徐時評:帶動中國經濟輝煌的香港為何沒落熄火了?
※美軍陷入阿富汗17年無法脫身,為尋求中國幫忙而打擊「東伊運」?
※中國式愛情 (抒情散文)
※獲得念佛的真實利益:真為生死 中國佛教凈土網
※扒一扒世界各國法定結婚 中國結婚偏晚 伊朗居然只要滿9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