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家譜嗎?民間修家譜悄然興起 體現國泰民安社會風尚
點擊上方「北方網」訂閱我們!
隨著修譜熱潮在民間的興起,一些從事專業修譜的線上線下機構相繼出現。而修譜者們不惜砸下重金,花費時間輾轉於各地搜尋資料,印證老輩口中關於先人的事迹,其目的,是為了找到「我從哪裡來」和「誰是我最親近的人」。你的家裡有家譜嗎?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書。從家譜的定義不難看出,家譜「發行」主要限定在一家、一族範圍之內。
那麼,家譜所發揮的作用是不是也限於一家一族,不出「深閨」呢?當然不是。我們看到,一些家譜發揮作用早已超出本家本族,比如最初記載於一些家譜中的家訓、家規等不僅在本家本族人群中廣為流傳,而且已經成為家族外更多人齊家修身的格言。這說明,家譜文化雖圍繞一家一族「脈絡」產生,但其更應走出「深閨」。家譜文化走出「深閨」,是不忘「本」的需要。稍有家譜知識的人都知道,修續家譜最「原始」目的是為了讓家族成員記住自己身份、記住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等。換言之,為了讓家族成員「不忘本」。
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包括家族成員在內的人對家族歷史、家族圖譜心知肚明,只有這樣,才能置身家族背景記住自己是誰。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同樣需要包括家族外的人對本家族的家譜給予公認。只有走出「深閨」,面向全社會,自己的家族才能被全社會清晰「定位」。
厚厚的家譜 記錄祖上家風家訓
「拿外人當榜樣,不如拿自家祖先當榜樣更有說服力。」蔣先生從網上找到武漢歡樂大道一家專業修家譜的公司,想將家庭成員的信息匯總,編印成家譜。經過一年多的編印,不久前正式完成,共錄入本族30代成員、2萬人左右,花費120萬元。其中60萬元左右交給了修譜公司,排版印刷了300冊,其餘的60萬元,用於族人四處出差收集資料的成本開支。這套厚厚的家譜,附上了家風家訓,其中,「清正廉明」就是重要的一條,為了勉勵孩子們好好讀書,還將「窮莫丟豬,富莫丟書」這樣的話也列入家風家訓。
◆◆ ◆
短評:尋根問祖催生家譜經濟
中國自古就有「盛世修譜」的說法,很多家族的傳統都是十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因此,「家譜經濟」也是時代發展的影射。相比創造的經濟價值,「家譜經濟」帶來的社會效應更值得推崇。尤其是,在家譜的修繕中,不僅能夠汲取先人的智慧與精神,更能以此激勵後人,使「家精神」發揚光大。於社會文明而言,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修編家譜有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團結,並且修家譜是對孝道等傳統美德的呼喚,對家庭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
創意:手繪畫、章回體、三字經
家譜越來越「會玩」
「中國古代有這樣的傳統,不修家譜,視為不孝。」閆宏偉說,所以現在的館藏品大多是現代的「修訂版」,可內容多是新老結合的「拼接版」。比如,前半冊是老譜掃描列印的,續寫的新譜依然沿用豎版印刷。
這些家譜可謂千譜千面,「改良版「的家譜也是花樣百出。比如一套24卷的方氏家譜,康熙、乾隆、嘉慶、光緒、民國、現代……家譜「翻修」的歷史記錄在案。毛筆字記錄著家族封侯、當宰相的輝煌歷史,手繪畫和文字「圖文並茂」,再現家族大事件。
現代修家譜,創意元素也加入其中。胡氏家譜里,把孝的家風創作成了「新二十四孝彩圖」,插入家譜,每幅圖片還配了口語化的詩。「還有一套家譜,內容像章回小說,還配上了手繪插圖。」閆宏偉說。而《新密馬圈王王氏家譜》讓魏懷習印象深刻,這本「三字家譜」仿「三字經」的模式,所有事迹都用三字短句來描述。
推薦閱讀:
※外科奇難雜症 民間偏方
※民間八字秘訣
※? 民間傳說,準的可怕! ! !
※108個民間實用方,太難找了!為家人留著吧
※民間故事:保家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