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人物專題|張仁芝書畫作品欣賞
京海墨韻藝術館推薦藝術家 / 張仁芝
藝術家簡介張仁芝,1935年10月生於河北興隆,祖籍天津市薊縣。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同年到北京畫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李可染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
作品入選第三、四、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及各類重大畫展、綜合藝術展、學術邀請展,多次獲獎。各類美術類畫集及多家報刊有作品發表,作品為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國家畫院、釣魚台賓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及部分省市藝術博物館、名人紀念館收藏。
作品欣賞
京北咽喉居庸關 145cm×366.5cm 2016年?
?人如漫步畫中游 124cm×247.5 cm 2016年
松柏幽亭 105cm ×156.5cm 2016年?
檻影清潭 105cm×156.5cm 2016年?
峽江征帆 137cm×70cm 2016年?
?峽江秋韻 136cm×68cm 2016 年
古寺飛流 135cm×69cm 2016年?
橋樓松影 68.5cm×53cm 2016年?
諧趣園消夏圖 68cm×53cm 2016年?
濃蔭 68cm×68cm 2015年?
松風 68cm×68cm 2015年?
小院清幽 68cm×45cm 2015年?
景山冬雪 70cm×68cm 2014年?
雪域之晨 178cm×96cm 2014年
巧奪天工 法隨我變
張仁芝寫意山水畫的狀態
文/賈德江
張仁芝先生是當代中國畫壇具有重要影響的山水畫家。一九六二年畢業於中央美院的他,曾是中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學生。從李可染的藝術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即以外出寫生為標誌的山水畫創作,幾乎是他作品的全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創作歷程,張仁芝作品顯示了作為中國畫家思想開闊、氣勢宏大的特徵。他的作品個人風格突出,蒼潤沉雄,縱橫自如,神與物游,韻味天成。在傳統中國山水畫的現代精神表現上,他有廣泛的探索,或回歸傳統借古開今,或融西潤中推陳出新,在擷取與整合中,他強調藝術的時代感與民族性,力圖表現對自然的關愛以及表達人與自然精神上的高度和諧,從中追尋美的蹤跡,創造精神寄託的家園。
在前人開闢的中國畫發展道路上延伸拓展,堅持從寫生到創作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使張仁芝筆下的山水內容越來越寬泛,面貌越來越多樣,山川圖式在不斷變化,筆墨程式在不斷翻新。張仁芝正是在吸收了傳統、現代的多方營養之後,立足於寫生,獲得了表現題材的拓展和具體形象的鮮活,得以將掌握的筆墨語言運用到新的對象創建中。他的畫風始終在「變」,不同的表現對象、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情感投入是他「變」的依據。他用筆可以松,可以緊,可以澀,可以暢;他的用墨可以蒼,可以潤,可以渾,可以清;他的用色,可以艷,可以雅,可以灰,可以亮。他的畫有的偏重於寫實,有的以水墨為主,有的則彩墨並舉;有的枯筆散點,虛中求實,有的規整嚴謹,實中求虛;有的點線交響,在輕鬆率意中顯現山體跌宕的美質,有的層層積墨,在大氣磅礴中追求雄強渾厚的品格;有時潑墨壯寫,有時淡墨輕嵐;有時追求光影效果,以求黑白之變,有時引入現代西法,以取抽象表現之美。因為他筆墨功力深、寫實能力強、傳統修養高、西畫底子厚,所以他的創作路子很寬,可以達到「巧奪天工」、「法隨我變」的高度和境界。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從中華大地到域外風光,從名山大川到鄉村田野,從古迹勝地到河山新貌,他以開闊的視角擁抱大自然,容千山萬壑於筆下,蓄萬種風情於筆端,不論是《大同雲岡石窟》的宏偉輝煌,還是《煙雨灕江》的朦朧嫵媚,不論是《峽江征帆圖》的如畫江山,還是《雲涌太華》的千秋屹立,無不是源自寫生求得匠心獨運的丘壑意象,無不展示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壯麗山河,無不呈現出一種大家風範的大氣魄、大視野、大境界的多角度多層面探索的藝術追求。
張仁芝先生是一位思想者、實踐者、探索者。他長期艱辛地跋涉在藝術的崎嶇大道上,一步一步地趨於完善,其意趣之深與氣質之厚以及他精湛大氣的筆墨,正是他日積月累的歷練而成。面對他的作品,會深切地感受到畫家精湛的筆墨技巧、經典的文化樣式和純正的藝術格調,體悟到的是他與天地往來的浩然之氣、獨立化的繪畫語言、風格化的山水圖式、美學化的自然景觀,領略到他的睿智、膽識和持之以恆的求索精神以及善於消化傳統和對待外來藝術「海納百川」的氣度和胸懷。可以說,張仁芝由寫生而得來的水墨文本,以自己對傳統筆墨語言方式的承傳與把握,以自己對生活的敏感和對山川形象的提煉,以自己對西方造型因素的中國化運用,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繪畫語言,賦予了中國山水畫筆墨新的文化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說,張仁芝的藝術創造,推動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而具有學術貢獻的意義。
推薦閱讀:
※信者解老——老子和孔子如何定義中國文化的價值觀?
※中國文化品牌走出國門 泰一泰山玉綻放時尚巴黎
※除了物質,我們能否擁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食說
※日本人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