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中國2

4、從稱謂看漢族人的親族分別  大家都知道,漢族人關於親族稱謂的複雜程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還有種種複雜的稱呼,比起英文世界來要麻煩得多。像祖父(爺爺、太公)、祖母(奶奶、大母)、外祖父(姥爺)、外祖母(姥姥),在西文中只有一個grandfather/grandmother,西文中的一個uncle,我們就有伯、叔、舅、姑父、姨父的區別,一個aunt,就有伯母、嬸嬸、舅母、姑姑、姨媽這麼多的稱呼,更何況我們還有姑奶奶、姨奶奶、堂兄弟、表兄弟、表嫂、表姐(妹)夫、堂姐妹、表姐妹、侄子、外甥、嫂子、弟妹、姐夫、妹夫,此外還有什麼「妯娌」、「連襟」等,看上去很麻煩。可是,看起來看看,西洋人並沒有那麼清楚和複雜,甚至和我們很近、受漢族文化影響很大的日本、朝鮮人的稱謂都沒有那麼細,像日文中的ぁぃきん、ぁほきん就很籠統。可是中國人呢?姑姑、阿姨、嬸嬸、伯母、叔叔、伯父、舅舅、舅媽,實在是複雜得很。

  為什麼要那麼複雜?當然是要把彼此的親戚關係分清楚。不過,要分清楚就要有原則,於是複雜裡面也有簡單。如果注意分辨,漢族人這些非常複雜的稱呼裡面,又有一個很清楚的界限和原則:  第一,中國人對於父親家的親人有一種稱呼,對於母親家的人又有另一種稱呼;  第二,對於大的有一種稱呼,對於小的又有一種稱呼。

  當然了,在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嫡庶之間還有不同的稱呼,太太生的長子叫「元子」、「冢子」、「嫡子」,妾所生的叫「庶子」、「支子」,如果妾生了大兒子,只能叫「長庶男」,分得很清楚。中國人常說「三親六戚」,什麼是「三親」呢?

  第一就是「宗親」,就是與自己同一禱告的親人,以及他們的配偶,像父母、祖父母、叔伯以及嬸嬸、兄弟姐妹,這是與自己同一姓氏最新近的血緣關係。  第二是「外親」,就是指母親家裡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們雖然與自己不同姓氏,但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已經結成血緣關係了,所以是第二重要的親族。  第三則是「妻親」,就是妻子的直系親屬,這種親緣關係是後天的,是由於婚姻的關係組成的,所以最遠。

  而中國關於親族的稱呼,實在是非常複雜,甚至成了一門學問。古代最早的字典《爾雅》裡面專門有「釋親」一節,後來又有李因篤專門寫了《儀小經》,把父母、子婦、岳父母、繼母等親族的稱呼,給不同親人寫信的格式、描寫的詩文,見面時各種行禮,死後的奉祀方法,寫在書里讓人學習。稍後又專門有人寫了叫做《稱謂錄》的書,書里不厭其煩地解釋各種親族的叫法,包括對自己家的如何稱呼,對別人家的如何稱呼,對父親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稱呼,對母親家的兄弟姐妹如何稱呼,對這些人的妻子甚至他們的妻子的各種親戚又如何稱呼。舉一個例子,比如「母之兄弟」統稱「舅」,但「母之兄」是「伯舅」、「母之弟」叫「仲舅」、「母之從父昆弟」叫「從舅」、「後母之兄弟」叫「繼舅」,你要分得一清二楚,可是這很難。

  那麼,古代中國為什麼要把親屬的稱謂分得這麼清楚呢?分得那麼清楚又有什麼用處呢?

5、從男女有別看同姓與不同姓  上面說過,在這些複雜的稱謂中,可以看到的是漢族中國人對待親屬的兩個重要原則,簡單來說,一是男女有別,二是長幼有序。現在先說第一個,就是同姓的父黨與不同姓的母黨之間,有明顯的等級或價值差別。

  什麼是「姓」呢?《百家姓》中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中國有好多姓,每個姓都有自己的譜系,追溯到古代的源頭,像姓李的一定要追到唐代的隴西李氏,姓趙的一定要追溯到宋代皇族,總之要攀上名人,這成了寫家譜的習慣。比如姓岳的,總是說自己是岳飛的後代,總不會說自己的祖先是《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姓秦的家譜總是追溯到秦叔寶、秦少游,決不會追溯到秦檜。按照漢族人的想像,同一個「姓」意味著也許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同姓意味著是同一血脈的延續,是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血緣關係的滋蔓衍生,它是一個認同的標誌,在某種意義上說,同一個「姓」,是一家人的象徵。當然,「姓」是很廣的,並不一定都是可以認同的一家人,老話說:「滿天張,遍地楊,旮旮角有都姓王」,現在姓李的所說成了第一大姓了,一個姓幾千萬人。

  但是,如果說這批同「姓」的人們有同一明確的祖先,有同一生活地域,有同一祠堂,那就不同了,這些人關係會更緊密。這種同姓的人,會葬在同一片山坡上,會記載在同一部譜牒里,會住在同一個村寨區域,人常說「一筆寫不出兩個某字」、「五百年前一個鍋里吃飯」,就是說這種特別的認同關係。中國人常常會說「香火」,「香火」是指在家族祠堂里有人祭祀,有人紀念,會點上香火,這意味著同一姓的後代的祭祀活動在延續,自己的生命和血脈也就在繼續。

6、古代漢族人的婚禮  首先,有一點兒很重要:「同姓不婚」,這是古代中國很早就確立的原則,血脈也好,「香火」也好,這種延續,畢竟需要與另一個姓氏通婚,生下孩子才行。所以,古代中國人把人倫之始算在「夫婦」頭上是有道理的,因為有了婚姻,才能繁衍後代,繁衍了後代,才會有綿綿不絕的家庭。

  正因為如此,古人把婚禮看得格外重要,大概在古代中國僅次於喪禮,民間就把婚禮和喪禮說成是紅、白喜事。在古代,一個男子或女子,到了成年行過「冠禮」或「及笄禮」之後,就進入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古人很隆重地進行婚禮,要經過很多儀式。完全按照古代經典來複原當時的場景是很繁瑣和複雜的!

  下面就來簡單地歸納一下,粗略來說就是「六禮」,即:六個步驟:  第一、「納采」,即:下聘禮,納採的時候禮物要用雁。  第二、「問名」。  第三、「納吉」,就是占卜吉凶,看兩人是否合適,禮物仍然是用雁。  第四、「納徵」,就是確認這一門親事。這時的禮物要用黑絲、一匹四十丈帛以及兩張鹿皮。  第五、「請期」,就是確定婚事的日期,這時的禮物還是雁。  第六、「親迎」。這就是隆重的婚禮高潮,男家要擺上三鼎、陳設祭品,在北窗下設玄酒,新姑爺乘黑色車,穿著禮服去迎接新人。到這個時候,算是禮儀完成,然後就是媳婦拜見舅姑,行合巹----夫婦成禮。

  古代的婚禮很隆重,也很複雜,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你會問:「這麼複雜幹什麼呢」?因為這是要給人留下記憶。莊重的婚禮,本身暗示著一種鄭重的承諾,也留下一個人生重大事件的歷史記憶。可是,現在這種標準的古代傳統婚禮已經很少見了。我曾經在貴州苗族地區看見過相當完整的傳統婚禮,甚至新媳婦第二天給公婆做飯、第三天回門都保留下來了。而在韓國首爾我也看到過,新人穿著傳統漢族的禮服,要坐轎子,真是讓人覺得古人說得對:「雖夷狄之邦,而俎豆之象存。中國失禮,求之四夷」,就是說:「禮失求諸野」,未必漢族人就一定最重視傳統和禮儀。

  有了夫婦,延續了血脈,和合了二姓,可是,原本同一的親族擴大了,一姓成了二姓,那麼如何處理這裡邊的互相關係,建立一個共同相處的秩序?恰恰是在夫婦關係上展開的一種異常複雜但又非常嚴格的家庭、家族、親族共同體的關係,才顯示了古代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個特點:「內」與「外」的區分,即:父母兩族之間的差異。比如,站在男性中國的立場上,妻子的父母即岳父母與自己的父母,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換言之,站在女性立場上,則是公婆與父母也不可同日而語,表兄弟與兄弟是不同的,姨與姑是不同的,舅舅與伯伯叔叔是不同的,外甥與侄兒也是不同的,外公外婆與爺爺奶奶是不同的……在古代中國,凡是屬於「同姓」,也就是父系一族的親族,其親疏地位都要高於母系一族親族,這是沒有疑問的一個原則。

推薦閱讀:

古典辭賦網◆中華辭賦家聯合會◆中國辭皇◆賦帝司馬呈祥◆9號台
中國80年代美女圖冊
中國名茶之一銀針白毫茶
中國道教文化的祖師爺!第一代天師張道陵!
中國花鳥畫美之欣賞

TAG:中國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