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的鄉愁》 :探訪心靈故鄉的詩意旅程|遊記|散文|書評
《流浪者的鄉愁》
艾小柯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3月
初夏的陽光下,捧讀艾小柯的這本書,心靈彷彿一條清澈的小河,靜靜地流向遠方。那遠方,就是作者筆下所描繪的精彩世界。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遊記,而是作者於人生旅途中且歌且吟,邊走邊想的思想結晶。這本書,文筆簡潔而詩意。同時,自始至終,一直帶著一縷淡淡的愁思。鄉愁縈心,讓作者對每個所到之處都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關於故鄉,關於人生的意義,關於生命的價值所在。
艾小柯從中國北方的一座小城來到美國,在澳大利亞留學並旅居多年。她用一雙細緻的慧眼、一顆純真的心靈,認真地觀察著異國的大千世界,探索異鄉的歷史、文化和城市氣質。她不作走馬觀花式的獵奇記錄,而是在認識這些城市的過程中堅定地成長,在緩慢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摸索人與空間的關係,在異鄉與故鄉之間冷靜地思考人生。她在文字的叢林里尋根溯源,從異鄉的角度反思流浪,尋找心靈的棲息地。因此,這本書不僅是作者的心靈之旅,也是一場源自異鄉而終於走向故鄉的文化之旅。
在書中艾小柯這樣寫道:「人在異鄉,時光流淌,故鄉的臉也在改變。歸去,尋得的也許只是別人的故鄉。也許,每個離開故鄉尋夢的旅人不肯明白承認的一點,大概便是故鄉的貧瘠,貧瘠到不能讓夢想開花結果,貧瘠到我們需要逃避逃脫逃離,於是,三毛才唱著永恆的《橄欖樹》,將萬水千山走遍。我想,一個人遠離故土去遠方流浪,那份對生命的好奇在根莖的起點上,也該是讓人疼痛的喜悅。我們奮力想看清楚這世界裡更多的風景,解開更多的謎題,我們想通過景色的不斷變換來對抗孤獨,然而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落敗。可一個又一個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還是不斷地去嘗試,去流浪,用腳步去一次次驗證生命的價值。原來這就是橄欖樹的疼痛感啊,與喜悅並行的生長的疼痛。正是因為這樣的疼痛與喜悅,人們才會終於走到一起,去愛,去尋找,去流浪。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疼痛與喜悅,我們才會創作,會歌唱,會流淚。在追尋真與美的過程里,我們永遠都在路上。」原來,作為出生地的故鄉極易尋找,因為它就在那裡,時刻等待遊子歸來。而一個人心靈的故鄉,卻不易尋找。但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地方,用以安放自己疲憊的靈魂。心靈的故鄉,是支撐每個人精神大廈的基石。
因此,探訪心靈故鄉的詩意旅程,其實不止作者一個人在獨自進行。其實,生活中的每個人,也都一直奔走在上下求索、不斷尋找的路上。
推薦閱讀:
※流浪者群歌 明暘法師著
※美餐館老闆提供流浪者免費餐 曾窮得上不起學|美國|流浪者|感恩節
※印度電影《流浪者》拉茲扮演者92歲,歌聲依然動聽
※英國王室出售哈里王子大婚紀念品 幫助流浪者Royal wedding memorabilia goes on sale to raise money for Windsors homeless
※經典歌庫 | 曾風靡全國的印度電影《流浪者》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