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小架「攬擦衣」的練法及要求
第一步:接金剛搗碓第五步,動作不停,重心繼續沿後弧線移動,移至重心分配為右六左四時,再沿後弧線向左移動完全至左腳;左掌右拳隨重心之移動,向上向右向下向左轉一個小圈,在向上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左掌右拳漸漸翻轉至左掌在上,掌心向下,右拳在下,拳心向下。
第二步:左掌繼續向左下劃弧,右拳漸變掌,掌心自然向下,同時右腳向右開步。
第三步:重心由左沿後弧線向右移動,至重心分配至右六左四止,兩手隨重心的移動同時向上向右劃弧。當重心移動完成時,正好左手叉於腰間,右手移至右體側。左手四指在前,大指在後,左肘向前微合,右掌高與肩平,掌心向左。
行拳要求
一、 與預備式同。
二、 重心平移(詳見金剛搗碓行拳要求)。
三、 眼神隨手。眼神隨兩手向上向右弧注視右手中指。
名稱初探《圖說》(上海書店1986年影印出版的版本,其標明:「本書根據開明印刷局1933年版複印」字樣,可依此認為是1933年版的原樣,未改動版)中對攬擦衣之相關名稱有三個,一是在理論部分中關於「著」的記述中稱為「懶插衣」;二是在同部分關於「神」在記述中,稱為「懶擦衣」;三是在拳法部分,稱之為「攬擦衣」。據陳東山先生在《陳氏太極拳圖說》再版序和改版說明中均提到1933年出版的《圖說》並非陳鑫先生的原稿,而是編輯者、修訂者在陳鑫先生寫書時形成的草稿的基礎之上修訂、補寫而成,由此可以解釋為何一本書中同一動作三個名稱了。
陳子明先生作為陳鑫先生的早年弟子,在其著作(1932年出版)中表述為:「懶扎衣(今名攬擦衣)」,與《圖說》相結合可以確定,陳鑫先生傳承的陳氏太極拳小架中的動作名稱應當為:攬擦衣。至於,在該動作創編之初,是依戚繼光《拳經》中的懶扎衣,還是以兩儀堂本中的懶插衣,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在此略過。
拳架推敲
兩手劃弧的高度
《圖說》中講:「左手運行轉圈…左手居中與鳩尾平,在左肋中間,其轉圈頗難」,「(右手)高不過鼻,低不過肩」。在定式圖例中又表述為:「前手從右肋先繞一圈,從鼻外運過,至九分展開」。既說高不過鼻,又說要從鼻外運過,而不是從鼻下運過,說明這裡的「鼻」不是指鼻尖,而是指鼻樑(與眼平,在眉之下)。因此,如果將「高不過鼻」表述為「高不過眉」亦無不妥。
綜上所述,攬擦衣中兩手劃弧的高度為:左手自下向上劃弧高度最高處與鳩尾(劍突)平,最終定式叉腰;右手劃弧最高處與眼平,最終定式手與肩平。
拳理探討知
陳氏太極拳之「圈」及拳架的重心分配:
陳家溝一直有「大圈不如小圈,小圈不如無圈」的拳諺,《圖說》中講:「欲從開後收得好,惟有兩手圈轉小」,「越小小到沒圈時,方歸太極真神妙」。因此,陳氏太極拳小架又稱為「小圈」,其行拳軌跡、發力方法更加隱秘,更趨近於實戰,被陳氏稱之為「功夫架」。也正是這一特點,使初學者在學習小架拳時,非經老師口傳身教,難以入門。
陳子明先生說:「聞諸先嚴太極功夫以沒圈為登峰造極,非一蹴而及,必須循序漸進,由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沒圈,復以內勁為其統馭聯貫,變化運用神妙,技至於斯,形式上無從捉摸之矣」。
以上論述說明兩個道理:
其一,上述之「圈」為人體外在之運動軌跡,外在之圈謂之圈,內在之圈才叫「纏絲勁」;
其二,拳之練習,是動態的過程,須循序漸進,剛開始動作軌跡可相對較大,即大圈,進而依標準規矩練習,即小圈,用功刻苦,細細體會,漸至沒圈。
《圖說》中講:「學者或學一二年,或學三四年,淺嘗輒止,終是門外漢,旨味未之嘗耳」。很多人一開始以大圈之軌跡練習,熟練之後,自以為出師,實際尚未入門,終究出不了功夫。
拳架的重心分配決定了行拳時重心移動幅度的大小,進而體現了練習太極拳架時外形之圈的大小。行拳說明中的四六分配即是小架拳標準規矩,但對於初學者則可以從一九、二八分配開始練習,以便體會拳架細節。熟練之後,且不可滿足現狀,必須將重心分配練習到四六,才達到小架拳的基本入門要求。
既然四六重心已經達到了標準規矩,又為何說只是入門要求?陳伯祥先生說:「一層架在我們家(族)又叫挨打架,動作要求是練功夫用的,還不完全符合實戰的要求」,「一層架在四六之間完成蓄勁;二層架要求重心微微後引即完成蓄勁;三層架要求重心不動,在呼吸之間、一個松沉就要完成蓄勁」。至此,關於「由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沒圈」的解釋詳盡矣!
推薦閱讀:
※太極拳中「領勁」
※為何內家拳不練肌肉力量?他有更好的實戰發力方式
※太極拳修鍊十七句金言
※(4450)·楊氏太極拳·金雞獨立式 攻防含義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