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代龍形玉器淺說

歷代龍形玉器淺說 ——卓倫 在中國,龍的標誌最早出現在象形文字期間,或刻在動物的骨頭與海龜的外殼上,或雕刻成瑰麗多姿的玉器,歷經千年,滲透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它是一種符號,是一種意緒,是一種血脈相聯的民族情感!通過古代玉器上雕刻著大量的龍紋圖案,使我們更多地了解到龍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探討和研究歷代龍型玉器,對於古代玉器的鑒定和斷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據。龍和玉之間具有的深厚的淵源關係,是自古以來華人對龍和玉的崇尚與喜愛,「玉雕龍,錦繡鳳,好兆頭,喜心中」,所以古人使用玉雕龍型飾品的風尚由來已久。 古代的中國到底存在過哪些龍型玉器?在這裡,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玉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型玉器的奧秘…… 第一章 龍角龍耳的演變 由龍型玉器演變的歷史可以發現,商前C形龍,發展到戰國和兩漢時期的幾形龍,再發展到以後的爬形龍,不論形體怎麼變,龍角、龍耳基本特徵大體是存在的。從龍的角、耳的特徵來分析,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到商代的龍角龍耳區別分明,以商代青銅器和玉器上的龍為代表; 第二個階段是西周到戰國,龍角和龍耳的造型趨於混淆。這些我們可以從大量的玉龍佩飾中深刻的認識; 第三個階段是秦到宋代,宋代是龍紋發展的一個定型期,它繼承戰國時期的蛇狀條形,頭部增添了附加物。龍的造型集鱷嘴、鹿角、牛鼻、馬耳、蛇身、魚鱗、鷹爪等於一身的奇特複合體。 經過漫長而複雜的演變過程,朝代的更迭,文明的發展,觀念的演變,在封建時代,龍的角和耳朵終於又分開,似乎成了帝王的威嚴和睿智兼聽的象徵。 商王的昏庸無道,周王舉方國反之。周王即位後,恐商龍有耳不辨清濁之聲,不明事理,所以將商代玉龍的耳和角的造型給淡化了,給後代留下了龍無耳的猜想。以此推測雖屬荒誕,但縱觀西周后到戰國晚期西漢初的玉龍,玉龍頭上的耳和角沒有能夠分得清楚。以此佐證龍耳的蛻變和當時造字時的權貴政治色彩,存在著政治文化避諱的關聯。 凌家灘玉龍除了兩個向上的犄角,還有兩隻牛耳朵樣的東西,在龍角下方。即使到了商代,取自青銅紋樣的玉龍蘑菇狀耳角的下面,我們還是可以分辨出龍耳的紋飾特徵。那麼西周到戰國晚期至西漢初,玉龍的耳朵又跑到了哪裡去了,玉龍的耳朵又是在何時恢復出現了?我們不妨先對歷代玉龍的造型特徵研究一下。第二章 歷代龍型玉器的特徵和藝術表現形式 歷代龍型古玉器的雕琢紋飾,或樸實無華,或精雕細琢;或簡單幾刀的簡練勾劃,或繁縟到無以復加。其雕刻技、構圖、表現的主題常常為鑒賞家們所重視。龍型紋飾的種類和演變過程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時代特徵。第一節 石器時代簡約的龍玉器 玉龍的雕刻歷史源遠流長,龍型玉器,最早出現在中原和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據考證,最早是在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為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的玉龍,被譽為中華第一龍,其玉質為岫岩玉。該玉龍呈綠色,高21厘米,整體形態細長,身體為環形,形似玉玦;龍身無紋飾,只是把頭部刻畫出來,頭部有簡單紋飾,為玉器中的珍品。龍首長,似馬頭;口似豬、長吻前伸、略上翹,額及額下陰刻著細密的方格網紋,網紋為規正的小菱形,菱形眼,頸脊長鬣上揚,無角、無耳、無腿、無足、無爪。素身向前蜷曲成「C」狀;斷面呈橢圓形,邊緣有刃;頭部較大,眼睛隱約凸起,觸角邊棱處不明顯;頸背部向後飄動一寬頻式龍發,厚實古樸,背部正中有一穿孔,用於配掛,屬於裝飾玉器類。玉龍、玉獸飾的細陰刻直線網,用堅硬的石頭刻出,線條極細、極淺。這個時代的玉器製造,表現出一定的幾何知識,動物造型側重於形狀而忽視動作,重視對稱型體的表現,具有一定的靜態感、穩重感。這一時期扁平器物的數量很多,遠遠超過立體器物。 十餘年考古中發現的20多條玉龍器,據其形象,或豬首,或牛首,或蛇體,皆似後世的龍,但又是原始狀態的非龍形象。 浙江餘杭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玉鐲上的龍首紋,採用高浮雕和陰刻技法雕刻。龍首正面,咧嘴露齒,眼和牙近似牛,兩眼上方有一對短角,後方為方形雙耳。在喀左東山嘴遺址出土的雙龍首玉璜,兩端的龍首與「c」形豬龍的首部十分相似。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在l6號墓中出土的環形玉龍:蛇形,首尾相連,頭生兩角,兩耳屏後。這種南北龍耳、龍角的有無差異,存在著南有牛首、北有豬首、蛇身共有的形象構圖特徵。在新石器時代,龍角和龍耳尚未形成商代時期的圖案化形式。這種氏族的動物圖騰,屬於原始動物的崇拜範疇。 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的加工製作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手工業。在紅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的遺址中,均有精美的龍型玉器出土。當時的玉環、玉璜、玉塊一類是裝飾用玉,為人所共知;而玉龍、玉鳥等則成為圖騰神物。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的玉器,禮玉漸少,而佩玉增多。這段時期是中國古代玉器發展的高峰時期,鏤空、浮雕等手法普遍應用。當時,由玉璧、玉環、玉龍等帶有政治、道德和迷信色彩的組玉佩玉器非常盛行。 第二節 商朝時期種類繁多的龍玉器 商代玉龍器,多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文化遺址,以「婦好墓」墓中出土的玉龍最為典型。 商代玉龍形體常呈片狀,也有少數為筒狀,還有圓雕的龍,圓雕龍特點是:前足著地,長尾盤卷。「婦好墓」出土的玉龍就是圓身。這一時期的玉龍,龍身短小,呈璜狀,玦形或璧形,身體滿飾單鉤、雙鉤或陽線的單一的雲雷紋、谷紋、皿紋、重環紋、菱形紋等裝飾,有的背部長出嵴齒;龍頭近似方形、較大;龍角呈柱形,或腦後有緊貼頸部倒伏狀的蘑菇形獨角;玉龍器的眼部,商早期多為雙陰線刻方形「臣」眼或菱形眼,中期以後只有「臣」字形眼;圓雕龍口微張,露齒,有足、無爪,龍尾似刃,薄而鋒利,神態兇猛威武。商代玉龍以側身形態居多;一腿一足,陰刻線將身與腿分開;玉龍的穿孔多在尾部或闊口部,便於繫繩攜帶,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商代玉雕龍器中形狀多樣,即使在同一時期、同一墓中出土的玉龍形狀,紋理也各不相同。這些玉龍或有足,或無足;或有角,或無角;或蛇身,或獸身,形狀各異。 第一類為玦形龍(玦,用以贈人表示決斷)。尾端較細,首尾相對但不相接。無足,有些龍背出齒,身飾重環紋或折線紋。 第二類為璜形龍(璜,禮器,半璧為璜)。即在弧狀扇面形玉上雕出龍紋。這類龍多帶有背鰭,身飾雙陽線重環紋,「臣」字眼或方形眼,多數僅一隻前足。 第三類為獸形龍。這類龍為側面剪影式,獨角,角似蘑菇;頂端有圓形槌,僅一隻後足,有些龍身有很複雜的飾紋,尾部捲曲變化也很多。 雖然玉龍在史前時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特殊而神奇的功能價值,但在造型和製作工藝上卻顯得較為簡單。玉工僅從總體上把握對象的形式,少見裝飾紋,龍的頭部和五官部位,也只是用少量陰線加以表示,體現出原始樸拙的風貌。 在玉器史上最早出現的龍紋是「夔龍紋」,簡稱「夔紋」,始於商、周,為獨腳龍的側面圖紋,線條比青銅器上的要柔和一些,並且紋飾大都與人面結合在一起。 商代玉器的龍紋雖變化多端,但基本上仍保持著怪異神獸的體態。有的龍紋根據「混合式組合」的需要而進行了較大變形:誇大頭部、簡化軀幹,有的軀幹甚至簡化為沒有任何特點的頭部延長物,增加了神秘的色彩,顯示出「龍」具有超越世間的權威性。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河南安陽出土商代晚期黃玉龍紋飾,玉龍頭部的角,形似磨菇頭,向上豎立,磨菇角內有勾連紋,用以表示耳,與「臣」字眼形成一組裝飾圖案。這樣的磨菇角由早期的豎立逐漸向晚期的傾斜發展,直至逐步貼到後頸之上。這個時期的龍角和龍耳刻畫的是非常明確的。但到了西周,1984年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村157號墓出土的西周玉透雕龍鳳人物飾,此器透雕三龍一鳳二人,龍角開始發生了變化。龍角雖然保持著商代勾連紋形態,但龍角基本都為腦後傾斜式的單耳形,此時的玉龍的耳和角的造型,出現了結構混淆的趨勢。第三節 周朝玉龍特徵和表現形式 西周王朝前後四百年,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進步,手工業發展更為繁榮,「玉府」是當時專門設立的玉器製作工場。周王朝非常崇尚禮儀,在封官拜爵時都要給受封官員一件玉器,作為官爵證明,在《周禮》中稱此種器物為「瑞」。《周禮》是周朝的重要法規,它賦予玉以德的思想和內涵,開闢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時代,使得玉器的文化發展到了一個時代的高峰。 西周時期的龍型玉器的時代特徵:玉龍的龍身較商代瘦長,一般呈環狀或半圓璜形;額上突出一個像大括弧狀的小尖頭,後面有一綹向上飄揚的鬃毛,也可以作為角或耳。眼多為「臣」字形,另有橢圓形眼和委角方形眼出現;龍口上唇呈鉞形,上唇上卷,下唇向內翻卷,張口吐出下卷的長舌;龍背部出現鋸齒狀的脊;龍尾比商代厚且無刃;大多數玉龍不雕琢腿和足。採用大斜刀或者大斜刀與陰線相結合(一面斜入刀,另一面陰刻線,從產生陰紋凸起的效果,俗稱"一面坡"法)的技法表現紋飾,龍體基本為側視的片狀雕,尚未見圓雕的龍。 周代玉龍的裝飾較商代複雜,出現簡單的組合形紋飾,陰陽線並用,多採用彎曲形線。直線雕琢紋較少。 傳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隻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圭落在周人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祥瑞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對鳳的刻畫形象非常突出。西周早期不僅大興鳳紋,龍紋也多帶有鳳形,龍角多仿鳳冠,頸部彎曲上揚,頭部多見回顧式,龍口不再大張而改作平張,上下唇常有捲曲,尾部亦多旋卷。周朝龍紋主要分為:爬行龍紋、雙體龍紋、卷龍紋和夔紋,不再像前代商朝那樣狂熱地表現猙獰神秘的內涵,簡化了前代龍體複雜的形態,轉而使用較為柔和的線條,並添加了鳳冠和尾部,出現了地依從美學規律朝著藝術化、圖案化發展的趨向。 第四節 春秋時期的龍型玉佩 公元前八世紀下半葉,隨著周王朝的衰落,奴隸社會在走向沒落時產生了新的生產關係,玉雕業隨即有了專業性的變化,因為鐵器的廣泛使用,導致了磨具的改革,加之「解玉砂」(即水砂)的應用,促進了琢玉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 這時,儒家思想將君子之德與玉之特性相比較,即所謂的「君子比德如玉」,使佩玉之風一時盛行風靡。春秋時期的玉龍大多為佩飾,雖然繼承了西周玉龍器的裝飾意味,但也創出了特有的時代風格。在造型上以璜形器為主,兩端作對稱龍首,中間雕琢成曲折盤繞的蟠螭紋。紋飾繁簡相結合。雕琢時並用陰陽線但以陰刻線為主。此時的玉龍,邊角處理圓潤,特別重視玉器表面的質地拋光,選料比商、周時期更為精良,極少使用劣質玉材,常見的玉質為白王和青玉。 1957年河南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1662號墓出土的玉龍飾,C狀,龍首寬大,眼額突、大耳向後上方豎立。它與殷虛婦好墓的玉龍在器形上有一定的傳承關係,但龍耳和龍角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春秋時期開始,龍頭上的磨菇角徹底地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平立帶狀,或者彎曲呈雲形飄帶狀似耳非耳、似角非角的裝飾紋樣。 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繼續和發展,早期仍善用雙陰線來刻劃圖紋,在裝飾上進一步強化西周晚期出現的在某一造型內雕琢單一的或相互交纏同體的龍紋圖樣,從而使細小變形且糾集在一起的眾多龍紋,經常出現在同體造型內,同時布局繁密,幾乎不留餘地。如河南光山縣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玉虎,造型為扁平體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雖說此虎神態有些呆板,沒有太強的動感,但虎身上的裝飾卻格外引人注目。它除了在腹部、腮部、雙肢列有少許幾何紋外,通體滿飾變形的龍紋,上下交錯,左右呼應。這種獨特的「形中有形」的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裝飾中極為流行。 春秋中期以後,繁密的陰刻裝飾線紋逐漸變得稀疏,大多以較寬的斜刀進行雕琢。至晚期,線刻工藝逐漸少,取代而之的是隱起的淺浮雕的盛行。比如山西太原金勝村晉卿趙氏墓出土的玉龍、玉佩等,不但工藝精細,琢磨光潤,而且由於採用淺浮雕的工藝技法和更加抽象簡化的龍紋圖案,使繁密的畫面通過高低起伏和有序的布局,別具一種寓意深遠的立體效果。 這種在春秋時期流行的寄生於同體造型內的繁密且抽象的龍紋裝飾,後來隨著人們審美意識和文化觀念的改變,逐漸消失。正如吳棠海先生在《認識古玉》中所說: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盛行的龍紋眼睛退化,解體成雲、谷相雜紋,並逐漸發展為谷紋、蒲紋、乳釘紋等工整規律的幾何紋樣。第五節 戰國時代龍型玉器的表現形式 玉雕工藝發展至戰國時期,創作與表現手法更加獨特,一切為了迎合儒家的玉德理論,產品數量較前代成倍增長。此時的玉器也更加重視選料,鏤雕和套環技術日趨成熟,紋樣裝飾豐富多彩,雕工精細巧妙,生動傳神,琢雕水平幾近極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春秋戰國玉器在500多年的發展變化中日益進步,展現出了不同的藝術風貌。當然這種藝術風貌決不會是隨著歷史年代的劃分而斷然隔開的,比如戰國早期的玉器依然遺留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風格,甚至有些作品十分相似,難以區別。但是當新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時尚一旦穩定之後,在整個藝術創作上便會出現一種潮流、一種趨勢。 戰國玉器則稜角剛勁明確,線條清晰利落,同時鏤空技法的使用較春秋更加普遍,並且技藝格外精湛細緻,就連鏤空之外的內壁也琢磨的光潔明亮,一絲不苟。 戰國時期玉龍器的龍身很長,婉蜒曲折,龍體造型大多為片狀,龍身造型呈「弓」形、「S」形、雙「S」形、「Ω」形、「M」形;頭小;張嘴,上唇翹、下唇內卷,無齒;角變成雲紋或耳朵;龍眼多琢雕成圓形代梢、菱形、渾圓方眼、丹鳳眼。有足、無爪。龍體成對出現,製作技法大量使用鏤空、淺浮雕的技法,使龍體造型剛勁秀美,變化多姿。龍身上的裝飾以谷紋或連雲紋為主。並在一些空白部位裝飾水滴紋,紐絲紋,花蕾紋、二字紋、雲雷紋、柳條紋、前狀滴水紋、丁字紋、工字紋等輔助紋飾,也有素麵。還出現了一條陰刻線,橫穿在兩三個小圓圈中間的極為特殊的紋飾。製作上運用了新的「減地突雕法」,工藝即先將谷紋形狀大致突現,再將四周地子減低,然後把谷紋出芽彎曲的尾部慢慢地用心琢磨,使每條尾巴均無痕迹,達到了完美無缺的程度,戰國時期的玉器在拋光技術的運用上也非常獨特,邊角處理鋒潤,玉器的表面打磨平滑,拋光均勻,經過二千多年的流傳,至今表面光亮度極高,被後世讚譽為「玻璃光」。玉龍多裝飾在組佩飾的組件上,並多見相同的器型成對出現,造型中飽含著一種緊張的氣勢,大大增強了內在的精神韻律,充分顯示了戰國時期各路諸侯躇躊滿志、意欲爭霸的凌雲氣概,例如戰國中晚期的玉龍或玉虎,口形相似,均為大張口,形象兇猛,兩個鉗狀獠牙對峙,下唇琢成鉞形,頭部近似馬頭;具有神態極強的動感 。 社會的變革、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儒家賦予玉的種種道德文化內涵,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崇尚。戰國玉器較之春秋玉器的品種更加豐富,突破了春秋時期多以小件為主的裝飾玉、葬玉等,出現了大型的龍形佩、帶鉤等。 戰國早期玉器以山東魯國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為代表。其工藝較前複雜,造型亦漸舒展,器體邊角尖銳利落,特別是回首挺胸的龍鳳形象也開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動感。 戰國中晚期玉器工藝經過不斷地發展,越發呈現出一派輝煌的景象。此時玉料選擇更加嚴格,潔白溫潤的和田玉比供較前增多。治玉工藝更加成熟,而且由於普近採用了金屬類工具,所以戰國玉器較之早期造型規矩整潔,器物邊角犀利見鋒,紋飾線條幹凈利落,決無拖泥帶水之處。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劃,均琢製得精益求精。特別是張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動軀體的龍鳳造型,表現出一種剛健遒勁、勇往直前的氣勢和力度,如我們常見的鏤空龍形佩。戰國玉器工藝的精細程度,在中國玉器史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淡化了耳與角的玉龍,繼續得以蔓延。在1974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1號墓出土的戰國中期玉透雕三龍環形飾上,玉雕環外雕鏤三條姿態相同的龍。龍做回首,龍角內渦紋向外旋,繼承了商代玉龍內耳勾連紋的特徵,和春秋時期的龍耳風格基本一致。戰國時期個別的由勾連紋變化為大雲朵狀,合龍耳為突角,口部露齒,下頜為斧形,在戰國前是絕無此樣式的。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商至戰國期間的龍角和龍耳,不變的是勾連紋表現龍內耳的特徵,角向耳的外型附會。第六節 秦漢時期神秘的龍型玉器 玉器發展到漢代,由於儒家道德學說從禮制上能維護封建國家制度,故而漢武帝首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而使以禮器、佩飾為主的玉器體系,得到了很大扶持。溝通了西域與中原的交通往來,優質的玉材便源源不斷地從西域而來。漢代玉器以琢工精細,造型靈巧,變化豐富為特徵,併流行一種外緣有鏤雕附飾的出廓玉器。而大件玉器琢工較粗,刀法簡潔有力,有「漢八刀」之譽。 漢代玉龍器的龍體向盤形發展,曲折盤旋,雲紋,短陰刻線飾茸毛;頭長;眼多呈杏核狀,眼稍加長,眼睛基本是外方內圓,有方圓形眼、帶梢橢圓形眼,不論何種龍眼,均炯炯有神;角呈勾雲狀位耳後;四足呈勾雲狀、無爪;龍的頭部似馬頭,龍角似馬鬃,細長尤如寬頻;龍耳極小;此時龍身上還出現了飛翼,神態極具神異感。有的玉龍器紋飾近似蟠螭紋,龍尾呈單尾或分岔尾。龍紋與其它紋飾相組合的圖案頻頻出現,成為漢代玉器的一大特點。 充滿神秘色彩的漢代玉器,追求怪誕不經的龍螭鳩雀。紋飾的首要特點是滿而密,器物表面雕滿紋飾,不留空白,另一個特點是精細,在一些簡單的紋飾中充滿著豐富的想像,最常見的紋飾是勾雲紋,有雙陰線刻、單陰線刻凸起等手法,這些紋樣互相之間正反相連,上下相接,縱橫相連,巧妙地組合成不同的圖樣。 1983年廣州市象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漢青玉龍形帶鉤」,通長15.1厘米,青玉質,局部侵蝕為褐色。鉤體細長,剖斷面呈橢圓形,首尾均為龍頭形飾,腹下有一長方委角形鈕,通體飾勾連雲紋。 從商、周乃至今日,夔紋在玉雕工藝紋飾中都佔據著重要地位,其興盛期是在戰國和漢代。到了西漢,類似現代龍的形象開始確立,頭上有了雙角,與夔紋有了區別。 西漢早期的玉龍,基本與戰國玉龍無多大差異。而到了東漢,龍頭上開始出現耳朵,同時也有角的造型。這種在前代沒有的龍馬紋樣,正是漢代龍的寫照。東漢王充《論衡》說:「世俗畫龍,馬首蛇尾」。有角的龍由單角,逐步向牛角和鹿角形狀發展,而龍耳卻多見馬耳形狀。這種龍形角在漢代的玉璧可見,但數量不多。 玉器中龍與蟠螭紋相配在漢代是常用紋飾。但到了唐代,一件器物上,如有龍紋就沒有蟠螭紋。蟠螭有耳有角,自戰國晚期到漢大為興起,《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蟠螭形象的出現,恐怕與權貴追求辨五聲、別五色之政德有關。如《後漢書·襄楷傳》「引河圖天靈,稱祖龍為趙王政」即將始皇稱為「祖龍」,再看漢高祖是由其母感蛟龍而生等等傳說,足可以看出完善龍的人格化,是帝王稱龍比龍的政治社會需求。 漢代不再流行春秋戰國多見的單體玉龍,龍紋主要附飾於出廓璧,透雕璧,蛇形佩等玉器上,其時代特徵:杏仁形眼,身似四足獸形或隨器體而變形;龍頭似馬頭,額頭凸出一尖角,腦後有雲形耳和飄帶形長角;龍口大張,上唇上卷,下唇下卷,似斧形或魚尾形,有的口露利牙,個別的還吐舌;龍紋多以透雕結合細陰線刻的技法來表現。 漢代玉器種類的組合經歷了一個由多變到穩定,器物的型式由繁到簡的過程。 另一方面在原來的器型上又派生出—些新式樣,東漢時期玉器的型式進一步簡化,主要器類的組合基本穩定。這一時期墓葬出土的玉器在種類和數量上雖多寡不一,但基本組合及型式沒有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玉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大型玉器增多,如座屏、案、玉枕等.反映了治玉水平的提高。第七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型玉龍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社會動蕩,故這一時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並且玉飾的體積極小,大型玉禮器和成組玉佩飾幾乎沒有發現。所以研究玉器的古書中極少見到這一時期玉器的著錄,幾乎形成了斷谷期。從迄今所見到的少量玉雕龍飾看,其基本延續了漢代玉龍的風格。 南北朝時期的玉龍,龍身細長,一般都刻有細麟紋;頭部呈方形,龍眼往往運用重疊的陰刻線紋表現。棍棒形長龍角,葉形耳;小腿細長,琢勾一二條陰刻線,突出表現龍的筋骨;龍爪寬厚,龍指尖利;龍尾呈虎尾形。第八節 唐宋世俗化的玉雕龍作品 從魏晉到唐,玉器產量銳減,這是由於青瓷突起及染織刺繡、金屬細加工等工藝的迅速發展,取代了青銅器及玉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唐玉器在品種和藝術風格上卻有新的發展,帶有明顯的承前啟後的特色,最大的藝術特點就是寫實。 隋唐玉器在繼承前代玉雕工藝的基礎上,力求在寫實的基礎上做出一些藝術描繪:玉龍的嘴角更長,爪子顯得臃腫,尾部似蛇,無紋飾,又叫禿尾,腿部有兩根陰刻線,顯示突出的筋骨。這時的玉雕品種中,實用器占很大比重。 唐代龍是後代所有龍紋的基礎,與前代龍有了明顯的區別。唐代的玉龍龍身以兩種形式出現: 一種體形粗壯,圓潤豐滿,身上無紋,腹部似蛇腹,用一節節紋線表示身軀,背部琢雕出脊;另一種身軀細長,接近蛇形,從上至下龍身飾斜方格狀魚鱗紋。龍頭較長,頭部出現雙角,龍角有單岔鹿形角和花葉型角兩種,角根是從鼻樑處長出,雲形耳和毛髮,雙耳屏後。丹鳳眼,口大張,嘴角超過眼角,頭部下額處雕有龍鬚。龍嘴大張向上翹,如梳子背狀。龍的大腿肌肉粗壯豐滿,小腿細瘦,呈跪卧狀,後腿特長,小腿與大腿之間成九十度彎曲,腿關節處雕琢成片腿毛,足為三爪。呈飄佛狀。龍尾部似蛇的禿尾,一足與尾相交纏繞,唐代玉龍常伴以火珠或雲紋,火珠光焰雕琢短小,同時並發出五至七個火舌。 技法上採用淺浮雕與細陰線結合技術來裝飾在器型表面,也有鏤空技法,與龍同時出現紋飾的有火焰珠紋,流雲紋,水草紋,山石圖案等。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刻有南朝宋元嘉七年款的玉帶飾,龍做爬行狀,通身滿飾蛇鱗紋,頭上有一對鹿角,腦後有一綹毛髮,關節處有彎鉤形腿毛,菱形眼眶,口微張,露齒,四腿粗短,三爪足,此龍與漢代龍的形象有異,而與唐代以後的龍接近,是後世玉龍的雛形。第九節 遼宋金元時期的素身龍 這個時代龍玉器的特點是,龍身較唐龍短小,頸部細長而身體較粗,大多素身,兩側勾勒陰刻輪廓線;宋代龍頭與唐基本相同,延續唐代龍的雙鹿角,龍頭窄長,誇大了嘴和眼的表現力度,雙鳳眼,形態威武。龍嘴較唐龍小,張口稍小下唇上卷;嘴角大,上下唇較薄,長唇端翹起,下顎開始上翹,多側面表現,正面表現很少。頭髮變濃,出現了龍鬚,龍鬚為後代龍腦後飄逸的發毛提供了紋飾對應上的美觀處理需求。眼細長,眼角與嘴角相併,發向後飄,腿細長彎曲,腿毛也較長,有肘毛,爪很臃腫,三爪,似鳥爪,其中素身龍多少有網格狀魚鱗紋,大多數龍的後足與尾部不相交。龍身兩側各有一條陰刻線。採用高浮雕與多層鏤空相結合技法,多以雲朵,海水或花草作襯景,雕成雲中飛龍,降龍,行龍或蹲龍,更具立體感。 宋代是中國玉雕工藝的發達時期,這時玉雕行業初具規模,玉雕市場應運而生,出現了專門販賣玉器的店鋪,朝廷也選一些民間高水準的琢玉工場作為皇家「玉院」,由宮廷指定其製作一些玉器。宋朝以現實主義思想潮流影響著玉龍的表現題材和造型。 遼代有坐龍和魚龍。元代龍細頸肥身(更象唐而不象宋),飄拂關的毛髮出現,腿部亦有了「露盤露骨」的紋飾。宋代,最大的特徵是在鼻子下有一條很寬的陰線,極富立體感。 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時代,元代時期的玉雕沿著宋代開拓的世俗化、裝飾化方向發展,雕技有推陳出新之處,作品風格獨樹一幟。 元代的玉龍大體模仿唐代玉龍,但身軀比唐細長,婉蜒遊動,顯得威武而有生氣;角琢雕為勾角或單岔鹿形角;張口、嘴角在眼角前,有的帶火焰紋肉嗜;眼睛細長,如丹鳳眼,緊貼在粗眉下,眉骨突起,顯得很有神氣;另外,嘴、鼻、眼佔頭部的三分一。元代玉龍頭型細長,頭額寬而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個面部的下方,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頸項低下,許多地方已被發毛掩住,發毛呈飄拂狀,有的為一綹;有的分成兩股,飄拂在龍頭部的左右兩邊或上下,極富有生氣。此時玉龍尾多自後腿下穿過,尾尖上翹;元早期為禿尾,後期出現帶五至七個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壯而長,關節處有細長腿毛向後飄拂;龍掌較厚實,玉龍的爪子有三爪、四爪、五爪不等,龍爪鋒利以三爪為多,爪部多團成球狀;小腿上有表示「露筋露骨」的短小陰刻線紋,這一特徵為元代龍及其它獸紋的共同之處。另外,元代玉龍在脖頸部,大腿與身軀連接處都留有深雕的痕迹,呈上升、伏地、盤旋等形象,其氣勢磅礴,形態美觀,體現了元代玉雕技藝粗獷有力的風格。第九節 工於鏤雕的明清龍型玉器 元統治者繼承了漢儒用玉傳統,利用宋代制玉技術,設置專門的機構督辦制玉事宜,在玉器製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元代玉器中既有大量的璧、琮、螭、龍紋飾件等傳統物,也有為數眾多的帶有虎鹿、天鵝紋飾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這些直接影響到了明代玉器。 明代玉龍的頭部線條刻劃很深,鼻子上翹,似如意雲頭形,鼻孔兩側出現兩條彎曲狀的鬍鬚;龍頭多呈四分之上的側面,均刻雙目;雙目為小圓點眼(蝦米眼),依龍頭上下排列,或斜排列。玉龍的髮型隨時間推移而演變:早期向後飄拂,中期向上沖,後期為前沖(俗稱怒髮衝冠)。身軀細長如蛇,多刻劃網狀鱗紋,頸,腹,尾大致等寬。龍尾分若唐龍式的禿尾和本朝典型的捲雲式長須尾兩種,明代龍腿較長,小脛細瘦,並布滿了密集短小的直線,排列整齊。龍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龍居多,呈風車球狀,為明特有。龍腿關節處毛表現手法有許多種,如刻小雲頭。雲頭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線等。明晚期的龍紋在神韻上有一種呆板蒼老感,缺乏宋元時期龍的生氣和活力。 明早期特點是:採用高浮雕和鏤空技法雕琢,上唇長而上翹,濃眉鳳眼,頸細身粗,但其腦後的頭髮向上飄揚,則體現了宋元晚期玉龍的特點,是由宋元向明晚期過度的龍紋。 明中晚期龍玉器,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龍玉器粗而渾厚。 南方玉器作品精細規整,鏤空雕刻更加複雜細緻,出現了"三層透雕法"、並繼承了宋、元開創的「花下壓花」的技法;元代使用的多向打孔的管鑽鏤空法,在明代時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最典型的是透雕玉龍游於眾多花葉之間。工藝複雜,手法巧妙,令人嘆為觀止。明代晚期的嘉靖、隆慶、萬曆時期,龍紋形式多樣,以游龍為多。這時的龍紋已大不如前期,玉器做工簡單草率,神氣也差。晚明的龍紋,正如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衰退一樣,顯得蒼老、無力。 此外,作為視覺符號,從傳播信息功能這一角度來看,明清龍紋造型複雜繁冗,並且建立了與之相應的複雜的象徵意義體系。由於繁冗的造型結構和象徵含義難於被簡化和記憶,因此嚴重阻礙了龍紋造型的傳播和應用,在清朝末期,許多龍紋因此消失或衰落。第十節 清代的龍紋特徵和藝術形式 中國玉器的發展,直至清代進入顛峰時期,出現了以前各個時代所未有的獨特紋飾。 這時,以宮廷玉器為代表的清代玉雕,數量之多,品種之全,加工技術之高,裝飾之華美,達到空前絕後的地步。 清代宮廷玉器的造型不僅豐富多彩,而且變化無窮,形成了整個玉雕發展的鼎盛之勢。但在造型、琢磨、風格特點上已經失去古樸之意,在材料上較多使用了翡翠,加工特點可用「精」、「細」二字概括,地子平,線條直,方圓合乎規矩,不拖泥帶水。其中的仿漢玉佩飾是一特點。漢代玉佩以片狀鏤雕表現。清宮廷佩玉大部分都摹仿漢代風格並採用鏤雕手法。同古玉相比,結構、圖案顯得繁瑣,但同現代玉雕相比尚屬簡約。 入清以後,龍紋形象還未離開明末的遺風,但龍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龍爪緊緊相*,而是距離較大,向雞爪形狀發展。故人們稱清代的龍爪為「雞爪」。 清代的玉龍,正面龍特別多,形象較明代更為蒼老,頭形較明代短而見方,頭部發毛雜多蓬亂而無規律,飄向腦後,根根豎起,有粗有細,有分*,呈披頭散髮狀,致使各種各樣的角型,由散發中伸出,雙角粗壯如松枝;雙目的眼形及排列如明代,以上下排列為多;龍眼多為蝦米眼,一對眼睛向外高凸,比明代更為突出;清代的龍眉,眉毛呈鋸齒狀,兩條龍鬚下垂,額下長滿鬍鬚;龍身軀短粗,雕琢笨拙;腿尾多為鋸齒狀,有的雕為一綹;龍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尾端分出許多尖*。龍爪是一爪在後四爪在前,雕琢不如明代的有力;腿毛較短,製作較獃滯,不見飄拂狀,尾部延用明代,但較明式龍尾寬大,尾部多呈秋葉形的裝飾。此時還盛行仿古玉雕,儘管刻畫細膩如微,但缺乏神韻和氣勢,造型與紋飾都顯呆板。 因龍頭的發毛飄逸,而使耳朵的藝術表現,採取了淡化處理。至此龍耳和龍角又真正地回到了龍身。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龍紋以新的形象出現:這時的龍首變化很大,過去長長的「豬嘴」收縮了,顯得下顎比上顎長。康熙時龍口形略帶圓,雍正時則顯方形,張口的龍,舌隨下顎伸出,舌尖上卷,不像明初的戟狀,也不像明後期的匕首狀。上下顎的須,康熙時呈鋸齒狀,以後則分兩邊,或分成兩束長密的羊須狀。上顎鼻翼的兩側,長出特別長而捲曲的須。頭部的角,長而顯直且分*,比過去顯大,雍乾後期角的分*則成山字形。明代龍頭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後斜上沖勢;這時的頭毛細密成蓬(康熙時還有向後斜沖,後期則向後垂或向兩側分向),為了繪成老龍形,下顎都有細密鬃須。龍的眼睛,康熙時略長形,雍乾後則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成「風車」狀。其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元、明時的三角形那種鋒利感。因此,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 雍正以後各朝,仿明代龍紋也有,但僅將龍嘴繪成豬嘴,其它則是清代形態。 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以前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第十一節 明清龍紋較商周龍紋圖案具有典型性特徵

商周時期的龍紋圖案更像是蛇形或牛頭形狀,象徵不可知的神秘力量,那時的龍紋特徵是模糊、不確定的,還不具有統一的形象特徵。經過後代人們的推理和演化,不斷賦予它新的形象特徵或者去除一些不明確的特徵,龍紋逐漸形成較為明確、典型的形象,至明清時期的龍紋:龍身盤曲有鱗,龍爪多為五爪,上顎長於下顎,上唇似如意狀,鼻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發曲上沖等,這些圖形要素的組合構成了當代龍紋圖案的典型特徵。


推薦閱讀:

10條!佩戴玉器的禁忌,切記了!
翡翠鑲嵌為什麼用18K?
望山橋1號楚墓棺內珍寶重見天日 玉器琳琅滿目
【玉器】
[轉載]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一

TAG: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