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纖雲 | 熱鬧的是生活,孤獨的是人心

作者:素手纖雲 插圖: Vicki Sun

小長假後,有人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站在麗江的古鎮,熙攘的人群將我向前推,再向前推,一種寂寞突然從內心裡泛起,並蔓延到了腳底」配了一幅她站在木棧橋的背影圖。

可以說,那一刻我是懂她的,喧囂的人群里,孤獨的存在感比一個人的時侯更加寂寥與落寞。

這種感覺我也有過,剛調進的新單位,女人喜歡扎堆一起評頭論足,那摸不出真假的友情往往誇張的令人咋舌:你今天衣服好看,你的妝化得好精緻,你的包包好潮啊......太假聽起來總不太真實,言不由衷的符合,帶著敷衍的應酬。如果躲起來安靜一下,人家會說你清冷不合群,那種近了無益,遠了又無害的處境一時很難讓人把握相處的尺度。

久了,嘻哈過後是心靈的空虛,因為熱鬧的一直是生活,內心的孤獨並不是環境造成的,只不過有時環境更能襯托內心的無助罷了。

相反,內心若充實,寧靜的獨處倒是一種享受。

想起年少的自己,在如花的年紀逃開同齡的熱鬧,一個人在家裡捧舊冊子讀書的日子,現在想來清新美好,只是那時太年輕,總認為孤獨很矯情,矯情的讀不懂張愛玲筆下的句子――孤獨的人更孤獨,現在看來,這就是她一生的縮影罷了!

愛情里,孤獨甚重,尤其女人,一旦愛了,一生再也走不出來了。

因為張愛玲的孤獨,讀<禪是一枝花>時我想在胡蘭成的書里尋他的心情,滿書的信手拈來與笑語晏晏,哪裡尋得到他丁點的孤獨,倒是這個愛了他半生的女人,生前孤獨,死後寂寞,唯獨她留下的半世作品,他像毒藥一樣藏在她的每一本書里,在孤獨的時光里侵蝕著我們這些女人的心。

記得看過周星弛一部《算死草》的電影,挺爛的片子,卻被一句高深的對白所吸引:「老婆,我很孤獨,英文怎麼說?」而他的夫人說:「 I love you 」——隨後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如此深情的對白告訴我愛對了一個人就不會孤獨。

即使偶爾孤獨也只是他們生活的調劑品罷了。

有一陣子,我厭倦生活,無從說起的寂寥感蔓延在四肢百骸,內心荒蕪消沉的折磨總是難熬,歸家的路上,我總戴著耳機聽鄧濤的那首<煙花易冷>,旋律清冷空靈,「聽青春迎來笑聲,羨霎許多人,那冊史溫柔不肯,下筆都太狠,煙花易冷人事易分,而你在問我是否還認真......」總是按下循環鍵,一遍又一遍。

我明白,孤獨就是一個人單曲循環聽過的那些歌;是一個人寂寞走在那條青石板路的時光;是晚上回到家後沒有亮燈的屋子,和深夜裡在鍵盤上敲下的這些字,這些孤獨是可以享受的,並不是真正的寂寞。

而無人懂的歲月里,那從內心絕望到無助的寂寥,那些暗夜裡流著的淚與醒著的時光,才是你涼到骨頭的凄涼,即使走在人群里,孤獨感也仍是無法排遣。

如果真是這樣,結婚好了,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後,日子開始活色生香你就沒有孤獨的理由了。人間煙火,紅塵浮生一下子都變得具體而瑣碎,妻子與母親的世界不再是詩意而美好的,一個男人的吃喝拉撒與一個小娃娃帶來的嬉笑啼哭讓你甚是嚮往曾經一個人安靜的孤獨。

這時的孤獨對女人來說自是人間清歡的嚮往和享受。

只是生活里熱鬧久了,也就庸俗了,如果靈魂里那殘存的文藝氣息還在,對自已更是一種折磨,原來那讀書寫字的女人也會在菜場斤斤計較?那平日軟語溫存的人也會作河東獅吼?那妝容優雅的自己就是在周末里忙得蓬頭垢面,帶著隔夜起床氣的婦人?

當然是,因為熱鬧的永遠是生活。

只是如果一個人在婚姻里孤獨,那就真是無藥可救了。

我見過那樣冷冷的夫妻,失去了愛的激情與相濡以沫的依戀,人前客氣,人後冷漠,美其名曰為了孩子,或其他原因再將就餘生。那冷漠足以讓一顆心涼了再死去,最後再將孤獨一同帶到墳墓里去了。

孤獨,有時也是靈魂的皈依,一般人,承受不起。

生活,只是趕走孤獨的一個理由罷了,沒有誰會永遠充實快樂,相反誰也不會永遠孤獨,所以要學會享受孤獨,因為馬德也說過:「孤獨成就著人生,也圓滿著人生。」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


推薦閱讀: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周國平:論孤獨
∞╬═★★╭☆╯寂寞的滋味,孤獨做主╰☆╮★★═╬∞
愛與孤獨
總感覺世界上就剩自己,讓十二星座倍感孤獨原因 ...

TAG:生活 | 孤獨 | 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