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群像譜(三)
伊藤博文:以戰止爭知進退
一個顯然的誤解是:伊藤博文是鴿派,他並不想和中國開戰。實際上,伊藤博文談不上是什麼鴿派。在開戰的1894年3月,伊藤博文內閣甚至還處在倒閣危機中。
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出身薩摩和長州兩地的「藩閥」主導了政府,在明治初年的政府要員中,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黑田清隆等人都出身薩摩,而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出身長州。特別是在明治時代最初十年,經過一系列的政治變動,原本和薩、長分享權力的土佐、肥前等藩出身的人紛紛被排除出政權核心。在西南戰爭以後,日本興起了自由民權運動。這一運動的實質其實是在明治時代最初十年中被排除出中央的政治勢力要求與薩長藩閥分享政權甚至爭奪政治主導權的一次政治鬥爭。自由民權派中的許多人把他們的論點說得冠冕堂皇,當他們獲得政權以後,他們的施政形式和綱領其實和薩長藩閥別無二致。所以在內閣制度建立後,日本國會中就出現了政黨與政府之間的對抗。山縣有朋和松方正義擔任首相期間,政府就在預算案等問題上和國會的政黨斗得精疲力竭。最終是伊藤博文出面組閣收拾殘局。在1892年末的議會會議中,伊藤內閣的預算案被國會要求削減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883萬日元。議會甚至提出了彈劾內閣的議案。政府最終不得不採取相對聰明的辦法,伊藤博文向天皇上奏,請天皇同意以皇室的內帑「下賜」給政府,並削減政府官員俸祿的1/10以經營海軍,天皇還下詔要求議會和政府「和衷共濟」。在戰前的1894年,議會和政府風波再起,議會部分黨派提出的修正彈劾內閣案得到了通過,伊藤內閣陷入了危機中。
最能使政府和政黨找到共同語言的事件——對外戰爭恰在此時發生了,1894年5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6月2日,剛剛召開18天第六屆議會,被政府以「戰爭將即」為借口解散;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全面爆發,9月1日,在戰爭中舉行的日本第四次眾議院大選在一片和諧中完成,,10月,第七屆議會(1894年10月18日-21日)在廣島召開,政府提出的增加臨時軍費1億5千萬日元的要求竟然得到了議會破天荒的全票通過,這與之前議會頻頻借預算與政府生事的情況大相徑庭。究其原因,在於在野的黨派或人士,都希望借對外戰爭擴大自身影響,政府通過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和視線就成為後來日本政壇慣用的伎倆。
伊藤博文的另一個出色的地方就是「知進退」,他在加入戰時大本營以後,立刻以自身影響制訂為防止列強幹預速戰速決的決策。在戰爭中,他約束住了山縣有朋、川上操六等軍方人士擴大戰局的企圖,因為一旦日軍戰線拉長,不但日本脆弱的戰時補給無力支持,而且還有可能造成國際干預。在日軍逼近山海關時,山縣有朋極力主張進攻直隸,攻佔北京。參謀次長川上操六和軍令部長樺山資紀也支持山縣,在軍方一片樂觀時,伊藤博文卻憂心忡忡,他很擔心一旦進入直隸,如果導致清國「土崩瓦解並陷入無政府狀態」,可能導致列強幹涉,屆時,日軍的主力都已經在中國戰場,本土空虛,且失去了和談對手,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將處於不利的境地。因此伊藤博文建議:佔領遼東半島,派陸軍一部南下佔領威海衛,殲滅北洋艦隊,造成和談的有利條件。事實證明,伊藤的決策是對的。而在最後的馬關談判中,伊藤也竭力約束住了國內的各種好戰因素,為日本奪取了最大利益。站在這個角度去看,伊藤博文確實是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且在戰後獲取侵略權益的第一「功臣」,這不能不說是「知己」的結果。
推薦閱讀:
※《孫子兵法》讀書筆記
※士兵打仗的時候,該如何選擇恰當的單兵輕武器?
※隨想錄:911是一場醒目的觀念戰爭
※戰史: 印第安人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靠從中國引進的這一神器,痛擊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