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紅:約1.5億國人患此病,它被稱「萬病之源」,有多可怕?
頸椎病又稱頸肩部綜合症,是由於頸椎與頸部軟組織發生退變,椎體骨質增生或椎體位移失穩引起頸椎內外平衡失調,使頸神經根,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而引起的頭頸,肩臂或胸部疼痛以及肢體功能失常等綜合症候群。
據媒體報道統計,我國近1.5億人患有頸椎病。60歲以上老人中,82%患有頸椎病。而且頸椎病日趨年輕化,20-40歲的青壯年頸椎病患病率高達59.1%。
從中醫角度看,頸椎位於人體督脈的位置。督脈又稱陽脈之海,是奇經八脈之一,它起自會陰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線向上,經過後頸部,越過頭頂部,止於顏面部。它在循行過程中與脊髓、腦和諸陽經相連,是陽經經脈的總綱。因此,頸椎不好,脈絡就可能出問題。
中醫認為頸椎病病系外感風寒濕邪,客與太陰經,而是太陽經輸不利,經脈不通,或有扭挫損傷,氣血郁滯,使經脈痹阻不通,或由於老年老體弱,勞損等造成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致。
頸椎病主要有這幾種類型:
1、頸型,以頸項疼痛為主要表現,多發生於一側頸項部,類似落枕,有壓迫痛點,可觸及條索狀鈍厚改變。
2、神經根型,主要癥狀為神經根性疼痛。
3、脊髓型,椎體後緣骨贅或變性的椎間盤突出向椎管內壓迫脊髓可出現,上下肢感覺和運動障礙。
4、椎動脈型,頸肩痛或頸枕痛,頭暈,噁心嘔吐,頭頸位置性眩暈,甚至猝倒,以及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臨床癥狀。
5、交感神經型,頸椎發生退變,直接或反射性刺激頸部交感神經時出現枕部痛,頭暈或偏頭痛,一側瞳孔散大,皮膚溫度降低,局部或一側肢體多汗或少汗,以及心前區不適,心慌,胸悶等,假性心絞痛癥狀。
6、混合型。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是上述某兩種或多型頸椎病癥狀同時存在,亦有伴發高血壓,低血壓,吞咽困難等癥狀。
有些疾病看似與頸椎關係不大,實際可能是頸椎所引起。例如由於頸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損傷胃黏膜,引起頸椎性胃炎;因為頸椎神經根受到損害,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出現心絞痛;當咽喉部或頸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時,因周圍組織的炎性水腫,很容易誘發頸椎病癥狀出現或使病情加重。此外,還可能引起視力模糊等。在做出診斷之前,這些疾病要明確排除臟器本身病變後,才考慮可能與頸椎有關。
出診記:「三位一體療法」這樣治療
臨床上遇到的頸椎病患者太多了,基本上十人有九個是頸椎病人。由於平時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不活動脖子,往往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或半天或一整天,再加上背包、扛東西等對頸椎壓力山大,這些諸多因素造成了頸椎病。最重要的是,脖子受涼是很關鍵的因素,夏天喜歡吹空調,冬天不戴圍巾,導致脖子部位經脈痹阻不通、氣滯血瘀。
治療頸椎病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三位一體療法」。包括湯藥、針灸和放血。此外,還可以塗抹祛痛藥酒。藥酒的作用是溫陽散寒、化淤通絡、祛風止痛,效果比較好。一般針灸之後我都會給患者塗抹一些。
我曾收治一男性患者,26歲,右側頸肩痛三天,並伴有手指麻木,頸項活動受限等癥狀。通過檢查頸4一5有條索狀壓痛點。我用二寸針在他的右手的三里穴針刺,留針15分鐘,並配合其他穴位扎針。後面再埋線治療,幾次下來頸椎病痊癒。
兩個穴位沒事可以經常按壓
按壓兩個穴位也可以緩解頸椎疼。一個是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中,與耳垂齊平。低頭伏案後按揉5分鐘,可以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消除頭暈、頭悶等癥狀。
另一個是肩井穴,在乳頭正上方與肩線的交接處,用食指和中指併攏按揉,可放鬆頸椎。
「飛燕點水」法:俯卧床上,兩臂平放身體兩側,雙腿伸直,頭和上下肢同時用力向上挺起,上下肢伸直,然後放鬆,每次5至10下。
李鐵紅:北京陽光萬物中醫研究院院長,北京健行中醫醫院專家,首都知名中醫特診部特約專家。可關注微信 李鐵紅大夫,或加微信beijinglitiehong
推薦閱讀:
TAG:李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