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首先認識你自己
06-22
很多人嚮往做一個不看別人臉色行事的自由職業者,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自由職業者,著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及青年擇業指導專家汪大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認識你自己」應該是每個希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汪大正認為,想成為自由職業者,首先要對自己的個性、素質、習慣、心理、人際交往能力知識技能等綜合因素做清晰全面的了解和判斷,要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然後根據以往的工作經歷選擇感興趣和最擅長的工作作為自己的工作首選,也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並結合自己的特點重新開創一片新天地。總之,要做到知己知彼,而不能孤芳自賞和閉門造車。 別拿「自由」砸了自己的品牌 自由職業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以及合作夥伴和服務對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開發個人的潛能和人力資本最大化成為現實。但是任何自由都是相對而言的,汪大正指出,真正能夠獲得職場自由的人,一定是那些自律、自覺、自強而且信守承諾、口碑極佳的人。真正的自由不會賦予自私、自負、自我的人。如果以為職場自由人就可以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不遵守時間、不履行承諾,以一句「不好意思」搪塞自己所有失信行為的話,那自由人離不自由就不遠了。 對一個職場自由人來說,你自己就是品牌,你的每個行為都是個人品牌質量的表現。一個公司員工的個人行為未必能夠毀掉一個公司的品牌,但職場自由人自己的個人行為卻可以毀掉個人品牌。因為員工的個人行為不全代表公司行為,而你的個人行為卻等於「公司」行為。在別人眼裡,你就是公司。應該記住的是:自由是以自律、自覺為前提的,一味放縱自己的所謂「自由」無異於自殘。 降低風險從提高競爭力入手 汪大正表示,自由職業者必須對自己的品牌、市場知名度、服務質量、知識更新以及自己今後的生計等一攬子問題全面負責。與全職工作者相比,他們的個人風險是顯而易見的。所以要想在自己開創的職業生涯中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第一是要把握好「市場需要、我最擅長、能者不多」的定位原則,使自己或自己的產品具有市場性、競爭性和獨特性;靠拷貝別人現買現賣是沒有競爭力的。同樣,能夠被別人輕易拷貝的東西也說明你沒有別人不能取代的核心競爭力;第二是為防止自己知識和技能的老化,你必須具有不斷學習和創造的能力,而不是抱著個「祖傳秘方」吃一輩子。在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學習能力已經演變成為新的生存能力;第三是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要有維權意識,注意用法律和規則保護自己,以防「客大欺店」和遭小人暗算;同時也應儘早地為自己在醫療、意外和養老方面投入必要的保險資金,做到晴天也防連陰雨。 資深職業顧問也提出,對於一個人的保障來源於幾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是社會提供的各方面的保障,如各種保險等,此外是所在組織(工作單位)提供給你的保障和福利,而第三個層面則是個人內心的依賴感和歸屬感。而作為自由職業者,後兩者是幾乎沒有的。在選擇做自由職業者的最初,其實就已經意味著要放棄一些保障。目前大多數自由職業者應買一些保險或注意儲蓄,以備不測。同時,還應將自己的簡歷和介紹放到人才網站設為「公開」級別,不放棄更好的工作機會。 更應懂得職業規劃 自由只是自由職業的一種心態,這與實際工作中縝密的工作思維、認真的工作方式是不衝突的,因為自由職業也是一種創業,因此自由職業者同樣需要有嚴謹的職業習慣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如果不做好生涯規劃,不僅自己的業務做不大,即使哪一天重新返回職場時,也難以有更勝人一籌的資歷。 著名心理諮詢師韓三奇稱,其實,相比一般的工作者,自由職業者更應該懂得職業生涯的規劃。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自由職業者應對不確定因素的最重要手段。自由職業者也有相對穩定的職業方向,比如自由撰稿人、自由教師、自由註冊會計師等等,因此要隨時關注整個職業動態新聞,把握自己的職業方向。 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切忌好高騖遠,本來自己的未來較上班族更不確定,所以規劃一定結合自己的年齡、個性特點、人脈資源、家庭情況、社會保障因素、重大事件干預辦法等,尤其是需要細化近期職業規劃,遠期的規劃可以虛一些,留下彈性空間。有人把遠期規劃制定得很「實際」,結果卻落入自己的陷阱,因為距離自己太遠,變數更多,虛一些正好可以靈活調整。這是職業規劃的關鍵所在,很多的規劃之所以失去指導作用,就是沒有虛實結合。 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很容易被主流生活邊緣化 自由職業者要警惕「自由病」 資深職業顧問說道,「跳槽」對於自由職業者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或者說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跳槽。由於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因此會給各種有需求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自由職業者更多的情況下是炒掉老闆或客戶。自由職業者正逐漸從保守觀念中的「不務正業者」轉變為令人羨慕的「不受束縛者」。但是,他們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大多是心理問題,比如患上自由綜合征,即所謂的「自由病」。 做一個自由職業者,除了自己,沒有別人會來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一天工作幾個小時、創出多大實績,完全取決於自控能力。但大家都知道自由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必然面臨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心理壓力。而其中生活壓力的影響力無疑是最大的,也是最現實、最難以避免的。比如萬一生了大病怎麼辦?年齡大了怎麼辦?這是很現實的壓力。這些現實壓力往往會使自由職業者更加忘我工作,甚至趁著年輕瘋狂工作,以期積累資本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自由職業者沒有勞保,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要自己買,生活的壓力到一定程度就成了重負。自由職業者當初在選擇這條路時自然充滿信心,認為憑自己的才能,不愁沒有出頭之日,但自由了也就失去了穩定、有依靠的感覺。 韓三奇指出,由於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很容易被主流生活邊緣化,適當約束自己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畢竟,過於鬆散的自我管理反而不了解大眾生活,而大眾生活是每個人生存的最堅實基礎。對於自由職業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從這個角度說,比普通上班族更需要懂得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自由職業者,一定要學會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制定詳細的日程表格,使自己的工作更富效率和節奏,生活規律化可以給人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是自由職業從業者,我是一名旅行臟辮師,聊聊您否合適自由職業
※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真的就自由了嗎
※職己而立
※原來,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被侵權」!
※公司用自由職業者平台,需要面臨的5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