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豬疫病流行狀況與防控對策
2011年豬疫病流行狀況與防控對策(同心公司)
萬遂如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 長春市130122)
目前,我國豬群中發生的疫病,由於存在多種病原(病毒、細菌、寄生蟲)混合感染,加之病原發生變異,毒力增強;免疫抑制因素廣泛存在;飼餵發霉變質的飼料造成黴菌毒素中毒;濫用抗生素,誘發病原體抗藥性的增高;不合理不科學的亂打疫苗,造成免疫失敗;以及飼養環境的污染與病死豬只的流動等,致使豬病的疫情越來越嚴重,病情越來越複雜,發病率與死亡率至高不下,防控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養豬生產造成重大的威脅。本文就當前我國豬疫病流行狀況、應採取哪些對策,防控豬疫病的發生與流行,談點意見,僅供同仁參考。
1、當前我國豬疫病流行狀況
1.1 豬口蹄疫(FMD)
口蹄疫病毒(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無囊膜,其核苷酸變異頻率很高,具有高度變異的特性。現在世界上口蹄疫病毒共有A、O、C型、亞洲1型和南非1、2、3型等7個主型,100多個血清亞型。各主型病毒之間無免疫交叉反應,同型口蹄疫病毒不同亞型毒株之間,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就造成疫苗的研發速度跟不上病毒的變異;血清型的過多,相互免疫交叉保護力低,因此不可能使用一種疫苗讓其獲得完全保護。
牛、羊、豬等動物的口蹄疫,主要是由O型、A型和亞洲1型口蹄疫引起的,豬主要是O型口蹄疫。當前O型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廣泛流行,共有10個亞型。我國豬群中發生的O型口蹄疫主要流行毒株(優勢毒株)是古典中國毒株(cathay),其次是泛亞株(pan- Asia)。近年來,在強大的免疫高壓下,古典中國毒株也發生了變異,其毒力增強,致病力增高,應引起高度關注。由於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變異、病毒的多宿主型、病毒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抑制,致使病毒逃脫宿主的免疫監控系統,導致病毒在宿主體內長期存在,甚至終生帶毒,引發動物持續性感染。
2009~2010年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O型口蹄疫東南亞譜系(耿馬譜系),主要是由緬甸(98譜系)、寮國與越南傳入的。東南亞譜系毒力很強,致病力很高。使用我國目前使用的O型口蹄疫高效滅活疫苗,對東南亞譜系毒株不能達到有效保護,因為我國使用的O型口蹄疫高效滅活疫苗是選用泛亞毒株和古典中國毒株生產的,與東南亞譜系免疫交叉保護力低。
在發生口蹄疫的豬群中檢出亞洲1型口蹄疫,並與O型口蹄疫在豬群中混合感染,使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增高,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近年來亞洲1型口蹄疫在豬群中有擴大蔓延的趨勢,應引起高度重視。
1.2 蘭耳病(PRRS)
1.2.1 蘭耳病病毒的變異特性(PRRSV)
PRRSV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在已知的RNA病毒中,PRRSV是變異率較高的病毒之一。當前我國豬群中流行的PRRSV流行株呈現多樣化趨勢,不同毒株之間出現基因重組,活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重組,一個豬場、一個豬群同時存在經典蘭耳病病毒與高致病性蘭耳病病毒(HP- PRRSV),並同屬於美洲型。兩個病毒株之間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HP-PRRSV在NSP2蛋白中存在30個氨基酸的缺失,其毒力增強,致病力增高,以病毒接種健康實驗豬死亡率高達40%-100%,病豬發熱、肺炎癥狀明顯,並有神經癥狀;而經典PRRSV致病性較溫和,死亡率不高。
經典蘭耳病病毒代表毒株有CH-1a株、BJ-4株、YA1株等;高致病性蘭耳病病毒(HP- PRRSV)代表株有JxA1株、HuN4株、SYO608株等。近來研究證實HP-PRRSV是由國內經典蘭耳病CH-1a毒株逐步演變而來的,已成為當前我國豬群中引發蘭耳病的主要流行毒株,佔據絕對優勢。HP-PRRSV隨著免疫力的增大,還在逐步變異,這種變異主要表現在個別核苷酸發生突變與基因缺失等。2010年楊漢春教授報道:對PRRSV監測發現,豬群中高致病性蘭耳病病毒出現變異,其氨基酸出現缺失與插入,並導致其毒力增強。這必將會增加我國豬蘭耳病發生的複雜性,加重了防控本病的難度。
1.2.2 蘭耳病的免疫
1.2.2.1 疫苗產生免疫的滯緩性:接種疫苗後14天產生體液免疫抗體,25天後達到最高值,35天後消失。儘管PRRSV能誘導機體產生較高水平的體液抗體,但由於中和抗體出現緩慢,臨床上PRRSV仍表現為長期的持續性感染,說明體液免疫保護作用並不完全。
PRRSV感染豬體後,28天出現抗原特異性的淋巴細胞增生,在第49天達到高峰,第77天開始下降;病毒還能刺激輔助性T細胞(TH)和殺傷性細胞(TC)產生,說明PRRSV可以誘導豬體產生強烈的細胞免疫反應。但由於中和抗體出現緩慢,影響機體獲得免疫保護。
蘭耳病疫苗的免疫,同源性疫苗免疫力比異源性疫苗的免疫力要高,交叉保護作用,不同的毒株有高有低,差別很大。這就造成用蘭耳病弱毒活疫苗免疫接種,有的豬場效果很好,有的豬場效果不理想。但由於中和抗體出現緩慢,嚴重影響機體獲得免疫保護。
1.2.2.2 蘭耳病病毒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DE)
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ADE)即當體液抗體存在時,蘭耳病病毒在細胞上複製病毒的能力反而增強。當豬體感染病毒後,產生的體液抗體,不但不能干擾病毒繁殖,體液抗體對PRRSV的感染還具有促進作用,使PRRSV的增殖與複製反而得到加強,說明體液免疫不能有效地保護豬只不發病。
1.2.2.3 蘭耳病病毒具有超強的逃避或調控機體免疫監視的能力
研究表明,蘭耳病病毒氨基酸第N44糖鏈與其前一個N糖鏈之間正好是病毒的中和表位,由於存在空間位阻作用而影響中和抗體對中和表位的有效識別,從而降低了中和抗體的中和作用,使蘭耳病病毒能夠逃避機體的清除作用與免疫保護,致使病毒在豬群中長期存在,帶毒達2~3年之久,呈現持續性感染,長期向外排毒,難於根除,增大了本病的防控難度。
1.2.3 免疫抑制
病毒能降低肺泡巨噬細胞的功能,誘導肺部巨噬細胞、血液內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等發生凋亡;引發外周淋巴細胞中的T細胞亞群發生異常改變;對B細胞的功能和體內細胞因子的生產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因而造成了豬體免疫抑制、免疫力下降,易誘發多種病原的混合感染與繼發感染,致使豬只發病死亡。
2010年在韓國、俄羅斯等國發生歐洲型PRRSV流行,香港特區的豬場也分離到歐洲型PRRSV毒株,我國也將面臨著歐洲型PRRSV的威脅。
1.3 豬瘟(CSF)
1.3.1 豬瘟流行態勢
據有關報道,我國豬群中豬瘟病毒的感染率為15.3%,豬瘟抗體的合格率為77.8%。當前豬瘟在各地都有發生,疫情呈全國性分布,散發病例常年不斷,典型病例經常發生,並有上升的態勢。表現在臨床上典型豬瘟增多(占豬瘟病例的50%),感染強度增強,發病率與病死率增高,免疫失敗普遍存在,應引起高度重視。
1.3.2豬瘟的持續性感染
種豬帶毒非常普遍,據王在時研究員報告:妊娠母豬帶毒率為43%,成為豬場傳播豬瘟的主要傳播源。母豬隱性感染豬瘟病毒,不出現臨床癥狀,妊娠後病毒通過母體胎盤傳給仔豬,引起仔豬先天性感染病毒,造成仔豬免疫耐受,哺乳仔豬與保育豬發病死亡。由於母豬持續性感染病毒,造成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同時存在一個豬舍或一個豬群內反覆交替的進行傳播,在豬場形成豬瘟感染傳播的惡性循環鏈。當前,我國種豬中豬瘟病毒的持續性感染是種豬發生豬瘟的一種主要形式,造成妊娠母豬帶毒綜合征,引發母豬流產、產死胎與弱仔,並導致仔豬終生帶毒。
後備種豬與育肥豬先天感染病毒後,成為隱性感染或帶毒者,然後通過流通與交易而造成豬瘟病毒的傳播,成為其他豬群發生豬瘟的傳染源。
1.3.3 豬瘟的免疫
豬瘟兔化弱毒細胞疫苗是我國研發的、世界上質量最好的疫苗。但近年來,造成豬瘟免疫失敗的事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在豬瘟牛睾丸細胞弱毒疫苗被牛粘膜病病毒污染(BVDV)以及豬瘟脾淋苗摻假污染疫苗兩個方面,造成豬瘟疫苗質量不穩定,免疫效果不佳。用污染BVDV的疫苗給豬免疫接種,不僅會造成BVDV干擾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其抗體產量低,造成免疫失敗,誘發非典型豬瘟的發生;而且BVDV還可直接引起豬只發病,2-4周齡的仔豬發病率為50%,臨床表現為貧血、被毛粗亂、生長緩慢、消瘦、結膜炎、關節炎、腹瀉等,發病豬只多數會發生死亡。剖檢可見扣狀腫,類似慢性豬瘟的病理變化。BVDV還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發生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與弱仔等。
1.4 圓環病毒2型感染(PCV2)
目前我國豬群中圓環病毒2型呈現多基因態勢,包括PCV2A、PCV2B 、PCV2D 、PCV2C。1999~2000年我國PCV2分離株為PCV2A,2001~2002年豬群感染仍以PCV2A為主,但也出現了PCV2B毒株。從2003年開始PCV2B毒株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到2007年-2009年,分離株中PCV2B高達95%以上,佔據絕對的優勢。目前我國豬群中主要流行毒株為PCV2B,而且毒力很強,致病力增高,比PCV2A毒株的毒力強很多倍。不同的國家與地區PCV2型的基因型也存在地區差異。比如河南省流行的PCV2毒株與歐洲流行株同源性較高,可能是80年代以來從法國引入種豬帶入的;山東與甘肅分離株與台灣毒株同源性較高;國內多數分離株則與北美洲地區毒株相近;廣東毒株與丹麥和法國毒株親緣關係相近;新疆主要流行毒株為PCV2C與PCV2A毒株。
全國豬場平均PCV2型檢出陽性率為58.75%,豬群中感染PCV2型的平均陽性率為38.74%,平均發病死亡率為14%,如有蘭耳病、豬瘟或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死亡率可達20%-50%。PCV2型也存在持續性感染與免疫抑制,並能引發新生仔豬先天性震顫(CT)、仔豬腹瀉、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增生性壞死性肺炎(PNP)、育肥豬皮炎與腎病綜合征(PDNS)、豬呼吸道病綜合征(PRDC)以及母豬繁殖障礙等多種疾病,危害很大。本病已成為嚴重影響全球養豬業的主要疾病之一,應嚴防嚴控。
1.5 豬流感
我國豬群中發生的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H1N1、H3N2、H9N2等型病毒引發的。據有關報道:以H1N1為主要,其檢出陽性率為47%,其次為H3N2,其陽性檢出率為28%。H1N1流感病毒是由豬、鳥類與人類的病毒基因在豬體內雜交而成的,禽流感病毒是產生新的人流感病毒變異毒株的基因庫,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又可通過不同的受體進入豬體細胞內,在豬體內複製病毒,通過基因重組,產生新的流感病毒,豬可成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加工廠」。因此,防控好豬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就是變異頻繁、血清亞型眾多。病毒主要是通過抗原漂移(drift)和抗原轉變(shift)兩個方面突變,產生新的亞型毒株和毒株毒力的變異,對人和動物構成嚴重威脅。
豬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與流行,但多數病例的發生常與氣候變化、應激因素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本病發病快,傳播迅速,2~3天內可波及全群,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很低。由於本病具有免疫抑制的特性,常見其與蘭耳病病毒、圓環病毒2型、豬瘟病毒及偽狂犬病毒混合感染,並繼發多種經呼吸道感染的細菌,如多殺性巴氏桿菌、支原體、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副豬嗜血桿菌、波氏桿菌、大腸桿菌等,使病情加重,並增大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1.6 豬偽狂犬病(PR)
偽狂犬病在豬群中常年呈散發性的發生,免疫接種不好的種豬群母源抗體水平低,常引發哺乳仔豬發病,表現為體溫升高,不吃乳,眼瞼腫脹,興奮不安,四肢抽搐,呈昏睡狀態,有的拉稀、嘔吐、發出尖叫聲,成窩發生,死亡率高達100%。成年豬隱性感染,不表現出臨床癥狀,陽性感染率達37.2%。母豬持續性感染,有的發生流產、產死胎或弱仔。生產母豬不發情,屢配不孕,返情率高達90%。種公豬發病後喪失配種能力,精液質量差。豬只感染病毒後可終身帶毒,並向外排毒,呈現免疫抑制,導致豬體免疫耐受,故在臨床上常見本病與豬瘟或蘭耳病、流感等病毒混合感染,並繼發多種細菌感染,使病情複雜化,增大發病率與死亡率,造成嚴重後果。
1.7 關於細菌性疾病
在豬疫病發生與流行過程中,細菌主要是由外源性感染與內源性感染二個方面進入豬體,誘發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夏秋季節多見繼發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病、弓形體病、沙門氏菌病等;冬季與早春季節多見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豬肺疫、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傳染性萎縮性鼻炎、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病等。豬群常由於發生病毒混合感染,又有多種細菌的繼發感染,致使病原體多元化,臨床癥狀複雜化,不僅增大了疫病的防控難度,而且增高了發病率與死亡率,應高度重視細菌性疾病的防治。
1.7.1 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病
據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報道:2004~2007年從全國各地發病豬只的病理材料中分離出315株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經O血清分型鑒定,分離出34個不同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其中以O161、O8、O11、O138、O101和O26為多,共計為157株菌株,占定型菌株的49.8%。證實了一些能引起人和家禽的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血清型在豬群中流行。種系分群研究顯示:97株(佔30.8%)屬於A群、92株(29.2%)屬於B1群、55株(佔17.5%)屬於B2群、71株(佔22.5%)屬於D群。說明我國豬群中優勢種系群為A群和B1群。毒力試驗證實:血清型中的B2群和D群的菌株,其毒力與致病力明顯高於A群和B1群的菌株。
引起仔豬拉稀時,糞便顏色有黃白色、乳白色、綠色、灰色、水樣,嚴重血便,用多種抗生素防治無效。哺乳仔豬死亡率90%左右,斷奶豬達40%~60%。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出現,抗藥性越來越強,其危害性也就越來越嚴重,應引起業內高度關注。世界上「超級細菌」的出現,值得深思。在獸醫臨床上不要濫用抗生素,以免造成嚴重的惡果。
1.7.2 副豬嗜血桿菌病
副豬嗜血桿菌病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我國豬群中普遍存在,已成為全球性危害養豬業的一大重要細菌性疾病。本菌共有15個血清型,各種血清型之間的致病力差異較大,不同血清型或不同菌株之間的免疫交叉保護力較低。血清1、5、10、12、13和14型毒力最強;2、4、8和15型為中等毒力株;3、6、7、9和11型為低毒力株。當前我國流行的副豬嗜血桿菌的優勢血清型為4、5、12、13與1型。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多呈地方流行性。主要危害2周齡至4月齡的豬只。特別是斷奶前後和保育期的仔豬發病多見,發病死亡率高達80%左右,育肥前期的豬發病率為20%,母豬發病可誘發流產或死亡,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豬場管理水平低,各種應激因素的存在,飼養環境的污染,空氣不流通,飼餵發霉變質的飼料或發生其他傳染性疾病等,可誘發本病的發生與流行。本病也可產生免疫抑制,當發生病毒性疫病時(如蘭耳病、豬瘟、圓環病毒病、偽狂犬病、流感等)常見副豬嗜血桿菌繼發感染,或與其他細菌病,如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病、豬肺疫及波氏桿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複雜化,增大其發病率與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危害巨大。
本菌的抗藥性非常強,大多數抗生素對其無效。據華南農業大學研究報告,發現本菌對17種主要抗生素都有很強的耐藥性,可能是一種"超級細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替米考星、林可黴素、氟苯尼考、泰拉菌素、泰樂菌素、易速達、施美芬等防治效果尚佳。
1.7.3 其他細菌病
當前在豬疫發生中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的細菌病還有鏈球菌病、豬肺疫、附紅細胞體病、傳染性胸膜肺炎、萎縮性鼻炎等,本文就不作一一描述。這些細菌病,由於臨床上濫用抗生素,也造成其耐藥性增強,血清型發生改變,致病力增高,對豬群的威脅越來越嚴重,危害越來越大,給防控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要高度重視細菌病的防控,注意流行中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在臨床上採用細胞因子製劑、抗菌中藥製劑與優質抗生素聯合用藥,可有效地防治細菌病的發生,減少發病與死亡,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防控對策
2.1 加強科學的飼養管理,全面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防制疫病的發生與流行
2.1.1 搞好「三管」:管理好飼養人員:飼養員進出生產區要淋浴,要更換工作服;定向流動,不準串舍、不準隨意帶入非生產物品進入豬舍;搞好飼養與消毒和保健工作。管理好豬群:豬群要實行分群隔離飼養(後備舍、配種妊娠舍、產房、保育舍、育肥舍、種公豬舍、隔離舍),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防制疫病交叉傳播。當一批豬只全部出舍後,要及時清掃豬舍,安裝好飲水器與料槽,修理好損壞的門窗、豬欄、豬圈、保溫箱、天棚、牆壁、地面、通道及排污溝等。然後用高壓水槍沖洗2次,乾燥後用1:800衛康、1:800消毒威、1:300菌毒敵、1:1000百毒殺或0.2%過氧乙酸溶液等交叉反覆消毒3次,空舍3天後再進入下一批豬只。管理好飼養環境:清除豬舍內外的各種雜物、雜草、污物、污水、定期消毒,建築沼氣池,改變養豬的生態環境,確保豬只健康的生長。外環境每月消毒一次,豬舍每周1次,發生疫情時每日1次。可選用衛康、消毒威、菌毒敵、消滅威、強力消毒靈、百毒殺或火鹼與過氧乙酸等進行交叉臨換消毒。
2.1.2 豬舍要保證「三度」(保證豬舍內的正常溫度、濕度與飼養密度)、保持「兩干」(舍內要清潔乾淨與乾燥)、堅持「一通」(舍內四季通風,空氣流動)。豬只生長最適宜的環境溫度一般為22~26℃(仔豬出生時要求30℃)、相對濕度為60%—70%。天氣炎熱與寒冷要防止熱應激與冷應激,避免高熱綜合征與呼吸道綜合征的發生。
2.1.3 做好「五定」:定期消毒、定期驅蟲,定期滅鼠、定期殺蟲、定期對疫病進行檢驗與監控。
2.1.4 豬場只養豬,不要養犬、貓、牛、羊等動物,防止相互傳染各種疫病。犬與貓可傳播豬流感與偽狂犬病等。
2.1.5 種豬的配種,母豬的分娩、轉群、接產,仔豬出生後斷尾、剪牙、去勢、斷奶、免疫接種等環節,要注意降低各種應急反應,保持豬只的自體穩定,可避免誘發豬只各種疫病的發生。
2.2 嚴禁飼餵發霉變質的飼料
供給豬只的飼料一定要營養全價,科學搭配,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確保豬只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這是保障豬只的免疫力與抗病力的物質基礎,只有把豬只飼養好,「養重於防」,才能有效的提高豬只的免疫力與防制各種疫病的發生。
目前飼料中存在黴菌毒素污染比較普遍,對豬只的健康生長造成嚴重威脅。據調查,動物飼料及其原料黴菌毒素污染率高達30%—40%,南方各地還更為嚴重。黴菌毒素可溶解淋巴細胞,使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機能受到抑制;毒素能損害抗原呈遞細胞和噬菌細胞的功能,減少抗體的產量;毒素還可以抑制免疫細胞的分裂和蛋白的分解,影響核酸的複製,降低機體的免疫應答等,致使豬只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下降。接種疫苗不產生抗體,誘發各種疫病的發生。
飼料霉變嚴重者應廢棄,輕度霉變者可用清水沖洗3次,再用0.1%漂白粉水浸泡3小時,然後再用清水沖洗3次,可除去毒素的60%—90%。烘乾或晒乾後,粉碎並拌入除酶劑或脫酶劑再餵豬。只能喂育肥豬,不準喂種豬和哺乳仔豬。除酶劑或脫酶劑要使用複合型的防霉劑,不僅其吸附毒素的能力強,而且對豬無毒副作用,安全效果好。如大連三儀集團研發的複合生物驅黴素(益生菌代謝蛋白酶、進口納米級高純度複合礦物質,抗毒素抗體、細胞因子、益生菌等),第四代脫霉技術,具有吸附毒素、中和毒素、分解毒素、排除毒素、提高免疫力、改善腸道之功能作用,保育豬與育肥豬,每噸料中加入400-500克;種豬,每噸料中加500-600克。
平時可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如大連三儀集團研發的金唯肽C231(育肥豬和種豬用)、金唯肽C211(仔豬專用)200克拌料1噸,可長期飼餵,能有效的抑制腸道中有害菌的生長繁殖,保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機體對飼料的利用率與營養成分的吸收率,促生長,提前出欄;增加非特異性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力;減少氨氣與氮氣以及硫化氫、吲哚、腐胺、組胺、酚等有害氣體的排出量、降低其濃度而除臭,優化養豬的生態環境。
2.3 針對疫病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
在豬病防控中要避免使用易造成機體免疫抑制於產生耐藥性的各類抗生素藥物,特別是不要濫用或長期使用劣質的抗生素,如氯黴素、痢特靈、鏈黴素、新黴素、四環素、土霉素、地塞米松、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糠皮質激素、潑尼松、可的松、雄激素、睾丸激素、磺胺類藥物等。這些藥物不僅對機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易產生耐藥性與藥物殘留,影響預防與治療疫病的效果,威脅公共衛生的安全。
因此,在豬病防控中,一定要根據病情科學合理的選擇安全、優質、高效的抗生素對症使用。首先要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再對症的選擇藥物,最好是先做葯敏試驗,再根據藥物的性質與作用選用最敏感的抗生素進行對症治療或預防,方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妊娠母豬禁止使用磺胺類藥物,抗菌增效劑、四環素、紅霉素、替米考星、新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環丙沙星、多粘菌素、制酶菌素、古黴素及硝基咪唑類等藥物。這些藥物對妊娠與胎兒發育有不良影響。
妊娠母豬禁止使用的中藥有:巴豆、牽牛、大戟、班螯、啇陸、三枝、麝香、莪術、水蛭、紅花、大黃、枳實、附子、乾薑、肉桂、桃仁、瞿麥等,這些藥物有的是毒性較強、有的是藥物作用激烈,造成流產等。
2.4 堅持對豬群進行免疫檢測與疫病監控
豬場每季度進行免疫監測1次,每半年對疫病監控1次。以了解豬群的免疫狀況與抗體水平,找出隱性感染的帶毒豬只,凈化豬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清除傳染源,確保豬群的健康。
2.5 搞好免疫預防,提高豬群的特異性免疫力
2.5.1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不要盲目接種疫苗
免疫預防要根據疫病監測情況、疫病流行的規律,結合當地的動物疫情和疫苗的性質與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符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有計劃的實施免疫接種。不要盲目的使用疫苗,不要把疫苗接種看成是萬能的。疫苗接種的種類過度、接種的次數頻繁、超大劑量的長期使用疫苗接種,都有可能造成豬體產生免疫麻痹或免疫不全,疫苗相互之間產生干擾,而導致免疫失敗。
2.5.2 疫苗接種參考程序
2.5.2.1 豬瘟的免疫
2.5.2.1.1 豬瘟脾淋活疫苗(兔源)
仔豬:23—28日齡首免,每頭肌注1頭份;65—70日齡2免,每頭2頭份。
後備種豬:發情配種前15天加強免疫1次,每頭2頭份。
生產母豬:產仔後與哺乳仔豬首免豬瘟疫苗同步進行,加強免疫1次,每頭2頭份。
種公豬: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次每頭肌注2頭份。妊娠期間不接種豬瘟弱毒疫苗。
由於大耳白兔滿足不了脾淋疫苗生產的需要,少數廠家在豬瘟脾淋苗中摻入污染粘膜病毒的細胞苗,2009年中國獸葯監察所用ELISA方法檢查22批豬瘟脾淋苗,發現其中有5批摻入了污染的弱毒細胞苗,注意選擇疫苗廠家。
2.5.2.1.2 豬瘟弱毒活疫苗(牛睾丸細胞苗)
免疫程序與豬瘟脾淋苗相同。
我國牛群感染粘膜病病毒(BVDV)幾乎達100%,很少檢出陰性牛群。使用牛睾丸細胞生產豬瘟疫苗,非常容易造成BVDV污染,用污染的細胞苗給豬接種,不僅能干擾豬瘟疫苗抗體的產生,造成免疫失敗;而且BVDV還可引起母豬發生繁殖障礙,病毒通過胎盤傳給仔豬,引起仔豬發病,發病率高達50%,其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與豬瘟十分相似,鑒別檢測非常困難。
2009年中國獸葯監察所用PCR方法對23個批次的豬瘟牛睾丸細胞苗進行了檢測,發現有5批疫苗污染有BVDV,污染率為21.74%。許多豬場使用豬瘟細胞苗免疫豬只後,仍然發生豬瘟,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2.5.2.1.3 ST豬瘟傳代細胞活疫苗
免疫程序與豬瘟脾淋苗相同,其特點是病毒滴度高,生產工藝穩定,質量易控制;批間差異小;免疫效力高;安全、效果確切;無外源病毒污染,減少了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的干擾作用。
2.5.2.2 蘭耳病的免疫
2.5.2.2.1 蘭耳病弱毒活疫苗
仔豬:14日齡首免,每頭肌注1頭份;2周後2免,每頭1頭份。
後備種豬:第一次發情前3周加強免疫1次,每頭肌注2頭份。
生產種豬:每四個月免疫1次,每次於配種前15天免疫,每頭肌注2頭份。妊娠母豬不準接種蘭耳病弱毒活苗。
2.5.2.2.2 高致病性蘭耳病弱毒活疫苗
仔豬:3周齡首免,每頭肌注1頭份;4個月後加強免疫1次,每頭1頭份;
生產母豬:配種前15天免疫1次,每頭肌注1頭份,保護期為4個月。
種公豬與妊娠母豬不接種高致病性蘭耳病弱毒活疫苗。
2.5.2.2.3 蘭耳病自然弱毒活疫苗
仔豬:18日齡每頭肌注1頭份;
後備種豬:配種前6周與3周各免疫1次,每次每頭肌注1頭份;
種豬:全群普免,1年3次,每次每頭肌注1頭份。
2.5.2.3 豬偽狂犬病的免疫
偽狂犬病雙基因缺失活疫苗:
仔豬:出生後2日齡滴鼻免疫,每個鼻孔滴0.5毫升。35日齡加強免疫1次,每頭肌注1頭份。
後備種豬:第一次發情配種前7天免疫1次,每頭2頭份。
生產母豬:每4個月免疫1次,每次肌注2頭份,可一刀切。妊娠初期15天,產前15天,不免疫,其他時間都可接種,對母豬和胎兒無影響,安全。
種公豬:第一次配種前10天免疫1次,以後每四個月接種1次,,每次每頭肌注2頭份。
發生本病時,可用本疫苗進行緊急接種,小豬每頭2頭份,大豬每頭3頭份。
2.5.2.4 豬口蹄疫的免疫
2.5.2.4.1 口蹄疫O型高效滅活疫苗:
仔豬:40日齡首免,每頭肌注1毫升;80日齡2免,100日齡3免,每頭肌注2毫升。
種豬:每3個月免疫1次,每次每頭肌注2毫升。
2.5.2.4.2 豬口蹄疫O型與亞洲Ⅰ型雙價滅活疫苗:(JMS株+AKT/03株)
仔豬:30日齡首免,間隔28天後2免,120日齡3免,每次每頭肌注2毫升。
2.5.2.5 圓環病毒滅活疫苗:仔豬14日齡肌注1頭份,間隔3周後加強免疫1次,每頭1毫升;後備母豬配種前免疫2次,中間間隔3周,每頭肌注2毫升;生產母豬產前1個月免疫1次,每頭肌注2毫升。
2.5.2.6 豬細小病毒病的免疫
細小病毒活疫苗:後備種豬發情配種前1個月首免,12天後2免,產第一胎仔豬後的15天加強免疫1次,每次每頭1頭份。3次免疫以後可不再接種疫苗,能獲得終生免疫。
2.5.2.7 豬乙型腦炎的免疫
乙型腦炎弱毒活疫苗:種豬和後備母豬,每年4月份接種1次,每頭肌注2毫升,免疫期為9個月。
2.5.2.8 豬喘氣病的免疫
喘氣病弱毒活疫苗:仔豬8日齡免疫1次,每頭肌注1毫升(作肥豬用可不再免疫),如作後備種豬用,應在60日齡加強免疫1次,每頭肌注1毫升。
2.5.2.9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免疫
副豬嗜血桿菌多價血清滅活疫苗:仔豬12日齡首免,間隔3周後2免,每次每頭肌注2毫升。本菌含有15個血清型,我國當前常發的血清型有1、2、4、5、7、10、13型等。其中1、5、10、12、13、14型毒力最強,可引起豬只發病急性死亡;2、4、8、15型為中等毒力,引起豬只出現關節炎和漿膜炎癥狀。由於各個血清型之間交叉保護力很低、耐藥性很強,除了注射疫苗外,還應進行藥物保健,否則很難控制本病的發生與流行。
2.5.2.10 豬鏈球菌病的免疫
豬鏈球菌病滅活菌苗(二聯六價):仔豬20日齡首免,20天後2免,每次每頭肌注2毫升。
2.5.3 育肥豬的免疫
2.5.3.1 自繁自養的豬只,從哺乳仔豬到保育期已免疫接種應該免疫的疫苗後,育肥期一般不再接種疫苗。只需加強飼養管理,育肥初期與育肥中期各用藥物保健1次,並驅蟲1次,其他飼養階段可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製劑,直至出欄上市。
2.5.3.2 外購仔豬(育肥或作後備種豬用),可從引入仔豬的第一天開始,在飲水中添加藥物保健5天(如多維、黃芪多糖粉、板蘭根粉、干擾肽、轉移肽、排疫肽、抗菌肽、溶菌酶等),可有效地控制應激,防止拉稀以及誘發多種疫病的發生。觀察仔豬無異常表現,於第六天開始補註疫苗:豬瘟脾淋苗、偽狂犬病雙基因缺失活疫苗、蘭耳病弱毒活疫苗,口蹄疫O型高效滅活疫苗等。每頭每種疫苗均肌注2頭份,每種疫苗相隔4天接種1種,直至補註完畢。
2.5.4 免疫接種應配合使用基因工程免疫增強劑,其理由如下:
①當前我國豬用疫苗有部分廠家生產質量不佳,穩定性差,甚至有外源性病原污染,影響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敗。
②豬群中存在很多免疫抑制因素和免疫抑制性疫病,造成豬體免疫麻痹與免疫耐受,影響抗體的產生,造成免疫失敗。
③接種疫苗時有的出現過敏反應或發生應激,也可造成免疫失敗。
接種疫苗時,配合使用大連三儀集團研發的細胞因子製劑,如特福(轉移因子)、倍康肽(白細胞介素-4)、好伴侶(轉移因子、白細胞介素-2、活性肽、組織相容性複合體),配合疫苗注射,可有效的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使其抗原傳遞快,產生抗體快,抗體均勻度好,抗體持續時間長;能有效的降低與減少免疫抑制所造成的免疫麻痹與免疫耐受的發生;能誘導機體產生細胞因子,降低應激反應,提高機體的抗病力等。
2.6、重視藥物保健,增強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
平時要根據豬只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可能發生的各種疾病,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選用某些有效藥物通過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進行藥物保健,可有效的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與抗病力,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與流行,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防控技術措施。
2.6.1 選用保健藥物的原則(要求):
2.6.1.1 藥物對動物沒有毒副作用,安全第一。
2.6.1.2 不產生藥物殘留。
2.6.1.3 不產生耐藥性(抗藥性)。
2.6.1.4 藥物必須具有抗病毒、抗細菌、抗應激以及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2.6.2 常用於動物的保健藥物
2.6.2.1 細胞因子製劑:干擾素(干擾肽)、轉移因子(轉移肽)、溶菌酶、細菌素、免疫核糖核酸、白細胞介素-4、抗菌肽、排疫肽等。
2.6.2.2 中藥製劑:黃芪多糖、人蔘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紅花多糖、茯苓多糖、豬苓多糖、板蘭根、柴胡、穿心蓮、魚腥草、雙黃連、金銀花、連翹、大青葉、野菊花、射乾等。
2.6.2.3 高效抗菌藥物:頭孢類、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林可黴素、泰樂菌素、泰拉菌素、易速達(頭孢噻呋晶體液)、施美芬、地米考星、支原凈、強力黴素、沙星類藥物等。
上述藥物聯合用藥,特別是細胞因子製劑與中藥製劑聯合使用,可有效地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與促進作用,提高預防與治療效果。
細胞因子製劑與中藥製劑和抗菌藥物共同組方的葯則是:
首先要針對引發疾病的病原和病因選葯;
第二是針對病原導致的病理變化(恢復其生理機能)選葯;
其次是針對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選葯。
2.6.3 藥物保健方案
藥物保健方案推薦如下:
2.6.3.1哺乳仔豬的藥物保健
方案1:仔豬出生後,1日齡與4日齡各肌注排疫肽(五種高免球蛋白)每次每頭0.25毫升;同時1、2日齡各口服「桿諾泰」(含益生菌、抗毒素抗體、菌體結構蛋白),第一天吃初乳前每頭噴2毫升,第二天每頭再噴2毫升;可有效的預防紅、黃、白痢和病毒性腹瀉,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力。
方案2: 3日齡每頭仔豬肌注牲血素1毫升、0.1%亞硒酸鈉-VE注射液0.5毫升,補鐵、補硒,防止發生缺鐵性貧血和拉稀。
2.6.3.2 保育仔豬的藥物保健
仔豬斷奶時(23-28日齡斷奶),斷奶後母豬下產床,仔豬在產房停留5天後再轉到保育舍飼養。因此,仔豬斷奶前後各7天應進行藥物保健,以減少斷奶應激、飼料應激、營養應激、溫度應激及環境應激。因為應激易誘發保育仔豬腹瀉、發生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征、蘭耳病、慢性豬瘟、水腫病、鏈球菌病及喘氣病等。
方案1:喘束治(泰樂菌素、多西環素、微囊包被的干擾素與排疫肽,大連三儀公司研發)500克,溶菌酶400克、奇健粉(45%黃芪多糖粉、轉移因子)600克,板蘭根粉8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7天。
方案2:清開靈粉2000克、干擾肽800克、轉移肽4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7天。
方案3:顆粒料不好添加藥物,可改為飲水。電解質多維(200克兌水1000升),加葡萄糖粉(200克兌水1噸),加斷奶寶(益生菌、20%轉移因子、促生長因子等)100克兌水400斤,加溶菌酶(400克兌水1噸),加干擾肽800克,連續飲水12天。
方案4:保育仔豬轉入育肥舍之前7天驅蟲1次,丙硫苯咪唑,每公斤體重10~20毫克,口服1次。
2.6.3.3 育肥豬與後備種豬的藥物保健
保育豬轉群到育肥舍開始保健1次,育肥中期再保健1次、驅蟲1次,直至出欄上市不再用藥;後備種豬配種前保健7天,並驅蟲1次。
方案1:福樂(10%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干擾素,轉移因子)600克,溶菌酶400克,奇健粉(45%黃芪多糖粉、轉移因子)700克,板蘭根粉15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7天。
方案2:喘束治(泰樂菌素、鹽酸多西環素,微囊包被干擾素、轉移因子)500克,奇健粉(45%黃芪多糖粉、轉移因子)700克,板蘭根粉15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7天。
方案3:舒長寧(微囊包被替米考星)500克,溶菌酶400克,奇健粉(45%黃芪多糖粉、轉移因子)700克,拌料1噸,飼餵7天。
方案4:每一噸水中加雙黃連浸膏粉(金銀花、黃芩、連翹等)400克,服而舒(多西環素、干擾素、排疫肽)100克兌水1200升,溶菌酶100克兌水300升,連續飲水12天。
以上方案能有效的預防高熱綜合征、呼吸道綜合征以及各種細菌的繼發感染,如副豬嗜血桿菌病、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高致病性大腸桿菌病等。
2.6.3.4 生產母豬的藥物保健
母豬妊娠中期與產仔前後各7天應進行藥物保健,有利於母豬與胎兒的健康發育,以及產仔安全,減少母豬「三炎症」即,子宮內膜炎、陰道炎、乳房炎)及出生仔豬多種疾病的發生。
方案1:清開靈粉2000克,干擾肽(干擾素)1000克,轉移肽(轉移因子)10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14天。也可用喘束治方案進行保健。
方案2:魚腥草粉4公斤,母豬寶(益生菌、代謝產物、轉移因子)10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14天。
方案3:5%愛樂新800克,溶菌酶400克,干擾肽1000克,轉移肽500克、奇健粉(黃芪多糖粉)6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14天。
2.6.3.5 口蹄疫的預防
方案1:洗心清毒散(含有金銀花、青黛、沙參、麥冬、柴胡、葛根、甘草等中藥)5公斤、干擾肽1000克、轉移肽800克、溶菌酶400克,拌入1噸料中連續飼餵7天。具有清熱解毒、養心生津、解肌開胃、抗病毒、抗細菌、抗應激,提高免疫力、防止心肌炎有特效。
方案2:洗心清毒散濃縮液100毫升(兌水50公斤)、干擾肽700克、轉移肽500克、溶菌酶400克、電解多維500克,兌水1噸,連續飲用12天。
2.7 病豬的治療
臨床上治療本病難度很大,如果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用藥對路、方法科學、方案可行,藥量足,療程夠,是可以治癒的。由於疫病是由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與繼發感染而引起的,在臨床上多見因發生病毒血症和細菌性敗血症而引起急性死亡,故發病率與死亡率很高。因此,臨床上治療首先用藥要側重提高機體的整體免疫力,採用細胞因子療法(應用重組細胞因子作為藥物用於疾病的治療的一種方法)與抗病毒療法、抗細菌療法和對症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方法進行治療,方可收到滿意的療效。
治療方案推薦如下:
2.7.1 高熱病與呼吸道病的治療
方案l :清開靈注射,小豬每次10-15毫升,中豬15-20毫升,大豬20-30毫升,加干擾素(40 公斤體重1 毫升,重症加量),加轉移因子(每50 公斤體重1 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一次,連用3 一4 天;同時肌注頭孢噻呋鈉(每公斤體重5 毫克)或頭孢拉啶注射液,每日一次,連用3 一4 天。飲用電解多維(200 克兌水1000升)加葡萄粉(200 克兌水1 噸)加奇健粉(黃芪多糖粉,400 克兌水1 噸),加溶菌酶(400 克兌水1 噸),連續飲水7 天。下午肌注1 次複合維生素B 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 毫升),每日l 次,連用2 次。
方案2: 黃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每40公斤體重1 毫升,重症加量)加排疫肽(每50公斤體重1 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 次,連用3 一4 天;同時肌注30 %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一4 次。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粉、加板藍根粉、加溶菌酶,混合飲水7天;同時下午肌注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2次。
2.7.2 豬高熱不退(43℃)、不食、精神沉鬱,皮膚髮紫、糞乾等治療。
方案l :柴胡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 次,連用3 一4 次;同時肌注長效多西環素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 .05毫升),每2 天一次,連用2次。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粉,加板藍根粉,加溶菌酶,飲水7天;下午肌注複合維生素B,每日1 次,連用2次;一般3天即可吃料。
方案2:銀黃注射液(金銀花、黃芪、柴胡、連翹等),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 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泰拉菌素,每40公斤體重1毫升,每2天一次,連用2次,或者肌注施美芬(第四代頭孢類),每25公斤體重2毫升,每日1次,連用3-4次。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粉加奇健粉400克兌水1噸,混合飲水7天,同時下午肌注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2次。
2.7.3豬高熱不退、呼吸道癥狀嚴重、流鼻涕、咳嗽、喘氣、腹式呼吸、不食等的治療
方案1:板藍根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加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天;同時肌注泰樂菌素注射液或者頭孢類藥物,每日1次,連用3-4次。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奇健粉、溶菌酶,混合飲水7天;同時下午肌注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2次。
方案2:射干注射液(射干、茵陳、金銀花、板藍根、黃芪、蒲公英、靈芝多糖、党參等),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天。同時肌注頭孢類藥物,或林可黴素(每公斤體重10毫克),每日1次,連用3-4天。飲水與調整胃腸機能用藥同方案1。
2.7.4 發生病毒混合感染後繼發鏈球菌(有神經癥狀)和弓形蟲病等的治療
方案1:清開靈注射液加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天;同時肌注30%磺胺間甲氧嘧啶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4天;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粉、穿心蓮粉、溶菌酶混合飲水7天;有神經癥狀者,加註氯丙嗪注射液(每公斤體重1-3毫克),每日1次,連用2次。
方案2:穿心蓮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加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天;同時肌注磺胺六甲氧嘧啶(每公斤體重0.05克),每日2次,連用3-4次,飲用電解多維加葡萄糖粉、板藍根粉、溶菌酶混合飲水7天;下午肌注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2次。
2.7.5 發生病毒混合感染後繼發副豬嗜血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肺疫、喘氣病等治療
方案1:清開靈注射液加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泰樂菌素或10%氟苯尼考(或林可黴素),每日1次,連用3-4次。飲水與開胃進食用藥同高熱病的治療方案。
方案2:仙方活命三聯注射液(板藍根、大青葉、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施美芬注射液或林可黴素注射液(每公斤體重10毫克),每日1次,連用3-4次,飲水與開胃進食用藥同高熱病的治療。
2.7.6 豬發生多病原感染後繼發嚴重的附紅細胞體病時的治療
方案1:香菇多糖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復方強力黴素(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4次或者肌注長效多西環素注射液;下午肌注血蟲凈(每公斤體重5-7毫克),每日1次,連用2次。飲水:電解多維+葡萄糖粉+板藍根粉+溶菌酶,連飲用7天。
方案2:靈芝多糖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長效土霉素(每公斤體重10-20毫克),每日1次,連用3次。下午肌注復方三氮脒(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次。飲水:電解多維+葡萄糖粉+溶菌酶+奇健粉,連飲用7天。
2.7.7 母豬產前高熱不食、流產、產死胎或弱仔;產後高熱不食,乳水不足等的治療。
方案1:魚腥草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頭孢噻呋鈉注射液(每公斤體重5毫克),每日1次,連用3-4天,不食者下午加註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1次,連用2次。飲水:電解多維+葡萄糖粉+奇健粉+溶菌酶,連續飲用7天。
方案2:雙黃連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加干擾素+轉移因子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次;同時肌注復方阿齊黴素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每日1次,連用3-4次。飲水:電解多維+葡萄糖粉+溶菌酶+板藍根粉,連飲用7天;開胃用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日下午肌注1次,連用2天。
2.7.8 豬病毒性腹瀉(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與輪狀病毒病)的治療
方案1:黃芪多糖注射液+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肌注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2-5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口服楊樹花溶液(中藥製劑),或者桿諾泰口服液加口服補鹽液,每日2次,連用3天。
方案2:香菇多糖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口服溶菌酶,或者桿諾泰口服液加口服補鹽液,每日2次,連用3天。
2.7.9 豬細菌性腹瀉
方案1:穿心蓮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轉移因子+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口服溶菌酶或者桿諾泰口服液+口服補鹽液,每日2次,連用3天。
方案2:雙黃連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2毫升)+干擾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口服桿諾泰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3-5毫升;口服補鹽液,連用3天。
2.7.10 豬口蹄疫的治療
方案1:洗心清毒散注射液(每120公斤體重肌注10毫升),加干擾肽(每40公斤體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排疫肽(50公斤體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肌注頭孢噻呋鈉(每公斤體重5毫克),連用3天。
方案2:口與蹄部創口按外科方法對症處理,飲水改為電解質多維加葡萄糖、加溶菌酶、加維生素C,飲用7天
推薦閱讀:
※2011最給力的30條讓人噴飯的句子
※【我的2011
※微博每日精選20110715
※2011-23T《關公》特種郵票
※2011星座超強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