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三 (15)
寅六、作意
云何作意?謂七種作意。了相等如前說。
現在的文是聞所成地。聞所成地裡面就是說的五明,現在先解釋內明處。內明裡面分四大科,第一科事施設建立說過了。現在第二科就是想差別施設建立。這一科裡面有四個頌,現在是第四個頌。這第四個頌裡面分十科,現在是第六科作意。
「云何作意?」第六科作意。前面是第五科,第四科、第五科說的是止觀,現在第六科說作意。「作意」,在前面文說過,就是有「七種作意」。「作意」就是在內心裏面修禪定的時候,從未到地定開始修這七種作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所有處定都是要修這七種作意才能向前進步的,這是修禪的一種方法。就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一共七個作意,在前面已經說過了,但是後文還有解釋的。
寅七、教授
云何教授?謂五種教授。一、教教授。二、證教授。三、次第教授。四、無倒教授。五、神變教授。
「云何教授?謂五種教授」。這個教授是師長教授學徒的,對學徒的教授。這裡分五種的不同:第一個是「教教授」,就是這個補特伽羅,他所學習的佛陀的教法,能夠不增不減的教授給學徒,就是將語言文字的佛法教授給他。「二、證教授」,第二個就是修學止觀,修學止觀才能證悟真理,所以它叫做證教授。「三、次第教授」,次第教授就是所學習的不管是教,也不管是證,都是有深、有淺,有前後的差別,所以按照次第去教授的。比如說是修止觀,修這個現觀,那就應該是觀察這個苦集滅道四諦,先應該教授這苦諦,然後集諦、滅諦、道諦這樣教授。比如說要修禪定,先應該修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也是要按照次第來教授的。
「四、無倒教授」就是在前面這三種教授,都是應該沒有錯誤的、如法的來教授這位學徒,所以叫無倒教授。不應該其中有錯誤。這個地方,就是人容易有一種問題,好為人師,就是有這種問題。所以若能無倒教授,那就好一點;你一知半解的,不可能能夠不犯錯誤。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彌勒菩薩慈悲開示我們,要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弘揚佛法,使令三寶不斷,要好好學習,要好好修行,你達到了程度的時候,你才能夠無倒教授,不然的話就容易錯誤。「五、神變教授」神通變化也不是自己能夠通達的,也是要依賴師長來教授,你才知道怎麼修天眼通,怎麼修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也要教授的,但是這是最後的教授。
寅八、德
云何德?謂無量、解脫等,如句中已說。
「云何德?」第八科是德。「謂無量、解脫等」就是四無量心、八解脫、四無礙解、無諍三昧,很多很多的功德,殊勝的勝德。「如句中已說」,第一個頌裡面已經說過。這是佛教徒所應該成就的勝德。
寅九、菩提
云何菩提?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云何菩提?」這是第九科。「謂三種菩提。一、聲聞菩提,二、獨覺菩提,三、阿耨多羅藐三菩提。」這是三乘聖人所成就的功德。聲聞菩提,若是論根性來說,菩薩是因,佛是果,這是根性最利的。其次是獨覺,其次就是聲聞。聲聞菩提和獨覺菩提,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覺悟第一義諦,都是這麼多,都是這一樣。但是智慧有深淺,所以所得到的菩提也就有高下了。「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這樣意思。但是都是覺悟的第一義諦,所以都能夠了脫生死,但是道力還是有差別。「菩提」是一個智慧,就是清凈無漏的智慧。「佛陀」這個字,翻作中國話翻作「覺」,也是智慧,但是那個是約人說的,這個是約所成就的法說的。也就是一切聖人所成就的無量無邊的功德,裡邊最重要的一個功德就是智慧,所以特別的標出來,叫做「菩提」。
寅十、聖教
云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凈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讚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凈品法。
「云何聖教?」這是第十科,怎麼叫做聖教?也就是佛陀,他宣揚教法教化眾生的時候,都講些什麼事情呢?這底下就是大要的說出一個大綱,這樣意思。這是問,底下回答。「謂授以歸依,」這個聖人,就是佛陀教化眾生,先開始來傳授這個歸依,教導我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這樣意思。這個「歸依」就是依止的意思。我們修學聖道,對於這件事我們完全不明白,要依止佛法僧來學習這件事,那就叫做依止。就是開始學習的時候,你一定要依止佛法僧,不然的話,這件事辦不成。可是在學習的時候,要靠佛、靠僧,可是內心學習呢,念念與道相應,那就是第一義諦了,所以就是法。是這樣意思。
「制立學處」,一開始是教授這個歸依,進一步是做什麼呢?就是制立學處。佛為我們,佛陀的大智慧,知人見人,為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比丘、比丘尼,乃至一切佛教徒制立這個學處,所應該學習的就是戒,學習戒法。「施設說聽」,前面學處是戒,這底下就學習教義了。「施設」也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性,為他安排什麼樣的佛法,為他教授,是這樣的意思。這個「說聽」,我這麼想,是依義發言名之為「說」,根據這個道理來說話,依義發言,叫做說。你說了老半天,沒有道理,那不能算是說。這個「聽」呢?就是聞說而能得義,是名為聽。你是聽到了。如果只是聽那幾句話,而沒有明白什麼道理,那你和沒有聽到有什麼不同呢?這叫「施設說聽」。
「建立師徒」,建立師徒就是學習佛法的人,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師,由這個師來教導這個學徒。由師長的教導才能引發一切聖道,不然的話這個聖道很難現前,所以一定有師,初開始學習的人就是徒,要這樣。也就像一個團體,社會上的事業也是一樣,我們出家人的寺廟也是一樣,每一件事要有人負責,要有一個人負責,這一件事才可以做的。說是我要學習佛法也是一樣,你也要有一個師,不然這件事也是做不成。
「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建立師徒,前面這一段,就是學習戒定慧,向師長學習戒定慧。這底下是說這個聖教中,一般性地宣揚的時候,倒不是一定要說第一義諦,說苦集滅道,都不是這個,而是說這個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這樣的佛法。先告訴這個人發慈悲心,「施論、戒論」就是發慈悲心的意思。我所有的這些財富,我應該發慈悲心,對於貧困的人應該有同情心,那麼叫施論。戒呢,也是要發慈悲心不要做這些令眾生苦惱的事情,也是慈悲心的意思。生天之論,施論、戒論都是生天之論,就是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能生到天上去。
「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這又一樣,就是要呵斥欲的愛味。我們眾生對於五欲,染著這個欲的事情,要呵斥這件事。「示欲過失」,開示我們,我們對於染著這個欲是有過失的,要這樣講解這件事。「顯說雜染及清凈法。」這個「顯」就是要說的非常明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什麼是雜染法,什麼是清凈法,要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比如殺盜淫妄這是染污法,十種惡法是染污法,「及清凈法」修學五戒十善,乃至到出世間的聖道,這是清凈法。
「教導出離及與遠離」,聖教是教導我們從欲裡面,從這個雜染法裡面出離,從那裡面解脫出來。「及與遠離」,遠離就是不要親近,不要親近這些染污法。「稱讚功德」稱讚出離、遠離是有功德的;不出離、不遠離,染著於欲,在生死里流轉是有過失的。看出這個聖教說的什麼事情,就是說的戒定慧,說要發慈悲心利益人,說這個事情。沒有說我叫你發財,我叫你富貴榮華去發財,沒說這個話。但是這個施論、戒論,也就是發財之道。但是這個是由慈悲心,用慈悲心來愛護別人,而不是自己有想要發財,而去施論、戒論;用慈悲心,只是想別人好,沒有去想自己怎麼怎麼的,只是用這樣的心來愛護別人。佛法這個聖教是這樣意思,聖教是這樣。聖教,沒有說是你布施十塊錢,我叫你得一百塊,不是這樣說話的。
「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凈法。」這就是無量無邊的出世間聖道,或者四諦、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一切佛法,這樣意思。
壬三、攝聖教義相(分二科) 癸一、征起
云何攝聖教義相?
前面這一段一共是十科講完了。這第四個頌的十科講完了。這底下是第三科,攝聖教義相。內明處一共分四科,第二科想差別施設建立相講完了。現在這底下第三科,攝聖教義相。其實前邊十科最後一科,云何聖教,很簡要的說了,但是這裡邊又重說,當然說的是由廣而略,說出這個聖教的相貌。這第一科是征起,第二科列釋,也是分十科。第一科能修習法。
「云何攝聖教義相?」怎麼樣由淵博的聖教把它略略地說出來它的義相呢?
癸二、列釋(分十科) 子一、能修習法
此中有能修習法。謂於諸善法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方便勤修。
這分十科,這是第一科。「此中有能修習法。」這聖教裡邊……佛陀教導我們的有能修學聖道的方法。「謂於諸善法專志所作」就是對於三十七道品,或者是其它的一切法門,「專志所作」你修學的時候,你要專一、心要專一。要專一的來作這件事,要這樣子,這件事才容易成就。你若是作這作一點,又作其他的事情,又作什麼什麼事情,那樣不行。「相續所作」不但是專志而且還要相續不斷的來作這件事。譬如修四念處,不是一個短時期可以成功的,你一定要相續不間斷,不要懈怠才可以。「方便勤修」以專志、相續為方便,精進地去修行,要這樣子才可以。這底下《披尋記》的這段文:
《披尋記》四七八頁:
有能修習法等者:謂能勤修諸善方便。是名能修習法。方便有二:一、殷重,二、無間。如次名為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應知。
「有能修習法等者:謂能勤修諸善方便,是名能修習法」。這樣就是說出兩件事,我們怎麼樣來修學這個四念處呢?這個方便有兩個:一個就是殷重,第二個就是無間。「如次名為專志所作,相續所作應知。」這樣講呢,殷重所作就是專志的意思,專一其心。「志」也可以說是願,願望。願望……可能很多的願望,在佛法裡面,我又想要讀經,我又想要念咒,我又想要得神通,我又想要什麼什麼地,當然願望可以很多,但是你現在修學這個法門的時候,要一樣一樣修,要專志。現在要修四念處,要專一的作這件事。我現在若是想要得神通,你就專一的修這神通,要專志,然後相續不斷的這樣子。這樣說的倒是非常的簡要,一個專志,一個相續,這兩個方法。專志就叫做殷重,相續就是無間了。
子二、所修習法
有所修習法,謂所有諸善法。
現在第二段,所修習的佛法是什麼呢?「謂所有諸善法」善法很多很多的。《披尋記》上說:
《披尋記》四七八頁:
有所修習法等者:此中善法,通世出世應知。
「有所修習法等者:此中善法,通世出世應知」。通常說十善法,要具備了五戒十善的基礎,然後你或者是修世間的禪定,或者修出世間的四念處,就是這樣的世出世善法。
子三、有過患法
有有過患法,謂應遍知法。
這是第三科,有過患法。這種事情是有過失的、是有災患的。什麼呢?謂應遍知的事情。遍知是什麼呢?就是苦、集、滅、道這個苦諦,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它是一個有災難的東西。
《披尋記》四七八頁:
謂應遍知法者:此說苦諦所攝諸法應知。
「謂應遍知法者:此說苦諦所攝諸法應知」。這個苦諦,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生苦、老苦、病苦,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還有個五取蘊苦,很多很多的苦,很多的災難都從這裡出來的,並不是從外邊來的,所以應該知道我們這個生命體是個過患法,不是個好東西。但是我們修行還是要假借它。
子四、有染污法
有有染污法。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
「有有染污法」這是第四科。「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應該是不著,應該制伏,這是「初應斷法」。一開始修行的時候就應該斷掉的,把它消滅了它,這件事,那就是染污法。
《披尋記》四七八頁:
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者:此說集諦所攝諸法應知。應正思擇,厭壞對治,名應不著。應正修習,伏斷對治,名應制伏。
「謂應不著制伏初應斷法者:此說集諦所攝諸法應知。」苦諦、集諦,這是集諦,屬於集諦這一大部份的事情都包括在內了。「應正思擇,厭壞對治,名應不著」,應該正思擇,就是在奢摩他裡面去思惟、觀察,觀察它是無常的、是苦的,有很多的過患,這樣的用功修行來對治自己,名應不著,應不著就是這樣的意思。你不去親近它,這個著也有個親近的意思,不親近它,而觀察它是苦,是無常,是敗壞法,那就叫做不著,這麼講。「應正修習伏斷對治」。你若觀察它是無常、無我的,那就叫做能制伏。觀察它是不凈的、是苦的、是無常的,那叫不著。觀察它是無常、是無我、是空,叫伏斷對治。這個方法能消滅它的過患,能消滅這個染污的煩惱。這個對治就是消滅的意思,名應制伏。這樣子,不著和制伏加起來就是四念處,來對付集諦的染污法。
子五、障礙法
有障礙法,謂違逆現觀究竟法。
「有障礙法」這是第五科。有障礙法是什麼呢?「謂違逆現觀究竟法」,就是它能夠違逆、不隨順,能障礙,障礙這個現觀究竟法。這個究竟是指現觀說的,就是你修這個四念處的現觀,它能究竟的解決這個生死的問題,所以現觀叫究竟法。那麼障礙現觀究竟法的是誰呢?這《披尋記》上的解釋:
《披尋記》四七八頁:
謂違逆現觀究竟法者:此說薩迦耶見,及彼相應諸法應知。
「謂違逆現觀究竟法者:此說薩迦耶見,」就是執著我、我所這個執著。「及彼相應諸法應知」和它相應的一切心、心所法,它是一個大的障礙。
子六、隨順法
有隨順法。謂隨順現觀究竟法。
前面障礙是我、我所。要觀察無我,觀察無我那就是現觀。而這個執著有我正好和它是相對的,所以這是一個障礙法。現在什麼是隨順現觀法呢?「謂隨順現觀究竟法。」
《披尋記》四七八頁:
謂隨順現觀究竟法者:此說道諦所攝諸法應知。
就是戒定慧了,戒定慧是隨順聖道的。
子七、真如所攝法
有真如所攝法。謂應覺悟法。
這是第七科。這個真如所攝法,就是一切法寂滅相。一切法寂滅相屬於這一方面的,這是應該覺悟法。譬如說是所攝法,這個真如是一種理性,所生法,就是佛陀的教法。由佛陀的教法為憑藉,我們才能明、知道有真如的這種佛法,就是諸法的真理了。所以這個真如法、它所攝法應該包括一切的教法在內。那麼,教、行、理這個行法也在內,教法、行法。這個真如是所覺悟法,就是所證法,這就是四諦裡面那個滅諦。
子八、勝德所攝法
有勝德所攝法。謂所應引發法。
這是第八科。「有勝德所攝法」是什麼呢?「謂所應引發法。」我們佛教徒感覺到生死是苦,要重新創造另一個生命,那就是萬德莊嚴的法身。所以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我們佛教徒應該努力修行,引發出來的,引發出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由聖德所攝法。那就是前面說過的這些三明、六通、八解脫,這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底下第九科。
子九、隨順民間法
有隨順世間法。謂應習、應斷、及斷已現行法。
「有隨順世間法。」前面說這些呢,這是出世間的。這底下有世間的隨順法。「謂應習、應斷、及斷已現行法。」這是隨順世間法。
《披尋記》四七九頁:
謂應習應斷等者:世間善法,說名應習,世間染法,說名應斷,若阿羅漢諸漏已盡,彼相續中所有世間善法,名斷已現行法。
「謂應習應斷等者:世間善法,說名應習,」剛才說過,這個五戒十善,這個法也還是很重要,所以也應該修習。世間的染污法,是名應斷,就是十惡法,是名應斷。「若阿羅漢,諸漏已盡,彼相續中所有世間善法,名斷已現行法」。這是「斷已現行法」,這不是凡夫的事情,這是聖人。聖人裡面以阿羅漢為例,就是阿羅漢他是世間上的這一切有漏法都已經滅盡了。「彼相續中」,他的那個生命體裡面,相續他的身體,他的生命體裡面所有的世間的善法,「名斷已現行法」,那就是這一切染污法斷掉了以後,他所出現的那一切善法,叫做「斷已現行法。」其實那個也就是清凈的善法,叫做「斷已現行法。」
子十、得究竟法
有得究竟法。謂究竟自義所應證法。
這第十科。究竟法是什麼?「謂究竟自義所應證法。」這個究竟的自義,這個自義是什麼呢?就是能往現法涅槃的境界叫做自義。就是你現在努力修行就能成就涅槃,這個涅槃叫做自義。這個自義其實也就是那個真如,你初開始憑藉文字去覺悟的時候,名之為真如;等到你入聖道的時候,那就叫做涅槃了。這個法是究竟的自義所應證法。這樣說那個真如還是屬於教法裡邊的,現在涅槃是屬於正法,其實兩個法還是一回事。這是攝聖教義相,從開始能修習法到這裡得究竟法。什麼叫做聖教?就是簡單這樣子叫做聖教。
壬四、佛教所應知處相(分二科) 癸一、征
云何佛教所應知處相?
這底下就是比前面這個聖教再廣一點去說明佛法的要義。
「云何佛教所應知處相?」我們佛教徒學習佛法,對於佛教來說,我們應該知道的境界究竟是什麼呢?這是問,底下回答。回答就是解釋,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種,一種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列。
癸二、釋(分十科) 子一、一種(分三科) 丑一、標列
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曰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住。
「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這是先說佛法所利益的眾生,這是一種。「一切有情住,有三種不同。」那三種呢?「謂曰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住。」有這三種不同。這是標列,下邊第二科是配釋。
丑二、配釋
初由食增上力,第二、由命行增上力,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
「初由食增上力,」這個日別住就是一天一天的這樣子生存,一天一天的過,過一天又過一天,過了一天又來一天,這一天一天叫做別。這樣子怎麼住的呢?怎麼會有一天一天的生存呢?「由食增上力,」由於這個人他要有飲食,要吃飯,他要有段食,前面解釋過;有段食、有悅意觸食乃至還有一個意思食,還有一個識食。「由食」,由飲食的增上力,所以我們能夠天天的生存,這是第一個住。第二、由命行增上力。這個盡壽住,就是第二個住。第二個住是怎麼能夠盡壽住呢?「由命行增上力,」就是我們過去生中這個業力裡面有一個業力是屬於命行,就是壽命。它這個業力能有這個力量,它能夠使你生存這麼長久,生存兩百歲、生存一千歲、生存一萬歲,就是這個力量能夠支持,叫你生存這麼久。所以雖然是你天天要吃飯,但是還要加上這個命行,這個業力,你才能活得那麼久,這是第二個力量。「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這個第三是說善法可愛生展轉住。由於我們發了好心,主要就是慈悲心,愛護別人,動機是愛護別人,為了別人能夠生活快樂,能夠增長智慧,我們有這樣的好心腸,做一些好事;因此好事我們就會招感一個可愛的生命,得到一個可愛的生命。得到了這個生命以後又繼續的發慈悲心,做好事;做了好事以後又得到一個可愛的生命,所以叫做善法可愛生展轉住。「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所以我們能夠常常的做種種的善事,做善法,我們不放逸;不放縱自己的貪瞋痴,常常發慈悲心做好事,由這樣的力量,所以有第三種住。這是第二科,這底下第三科、料簡。
丑三、料簡
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
「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這是第三科說到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現在簡別這個不放逸不只這麼一種。「於諸不善」我們有的人就是做種種惡事,或者做這個無記的事情,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做這種事情的時候,也有相似的不放逸法。這個做善的不放逸相似。究竟指什麼說的呢?這裡舉個例子,「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就像一個惡人他殺生,或者在做其他的惡事的時候,他能夠審諦而做,認真的做這種惡事,做的很認真,就叫做不放逸。或者威儀,這個行、住、坐、卧的威儀呀,他看上去很好,很有威儀。或者工巧等事,其他的,做這些工巧等事。說一個人做建築工程的這個工程師,他造個房子,他很認真地,他不曠工,認真地到時候就把房子做好了,那也叫做不放逸。那麼這就是相似地不放逸法。但是這是指做惡事不放逸,或者是威儀工巧的不放逸,這是這一種。「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但是這種惡法中不放逸,不是個好事,現在我們要讚歎的是善法中的不放逸。善法中的不放逸有什麼好呢?「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就是你現在的生命中,你若能不放逸住,乃至能得這個入涅槃法,能成就涅槃。「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或者就算是你現生沒得涅槃,但是由於你不放逸,努力的作善法,於後法中往善趣。或者是到天上,人間,不到三惡道去,能夠往善趣去。「多有所作。」就是你能不放逸,作了很多的善事,如果不是往善趣,那就是往涅槃;不是往涅槃,就是往善趣;所以善法的不放逸是我們讚歎的,不是惡法。
子二、二種(分二十一科) 丑一、攝諸戲論
複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
這前面是說一種,就這一種裡面,就是說了三種有情的事情。就是說有情若是能不放逸就可以得涅槃,或者是往生善趣,這是一種。這底下說二種。二種這一科里多,分二十一科,第一科攝諸戲論。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這個有情識的世間就是不是無情物;「及器世間,」就是有情的眾生所居住的地方。依有情世間,依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能夠包括一切戲論的事情。這個戲論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都是戲論,都沒有真實的意義的。這個語言文字的這種語言是由內心的思想發出來的,所以也包括了思想的事情。
「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那兩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呢?就是能取法。就是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能分別、能執著的這個。「及彼所依」所依就是六根。六識要依六根才能活動。所取之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其實就是十八界。
《披尋記》四七九頁: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或異不異及二俱非有相可得,於此若問、若答、若思,是名戲論。諸有為法,是所戲論,名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諸法,非所戲論,唯有為滅之所顯故。(陵本六十五卷十五頁)翻彼,應知有為名戲論事。有情世間。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能取法。有色諸根,名所依法。一切所緣,名所取法。若器世間,諸行所攝唯為所緣,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二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或異不異及二俱非有相可得,於此若問、若答、若思,是名戲論。」就是在一切有為法,就是十八界的一切法,「或異或不異」我們在這裡邊去觀察的時候,就感覺到此法與彼法是異,是不同的;或者「此法與彼法不異」,好像有點相同的意思,所以有異、有不異,「及二俱」,這個異和不異都有,異、不異,亦異、亦不異這二俱,「非有相可得」,非有,非異、非不異這一共是四句。「於此若問、若答」就是在一切有為法上我們這樣問,是異、是不異,是亦異、亦不異,非異、非不異,這樣問、這樣答、這樣思惟是名叫做戲論。因為這些法都是虛妄分別,沒有真實的意義。這個意思是說有漏,世間的有漏法令你白辛苦,都是無常的,過去就沒有了。若是修學聖道呢,常樂我凈永久的得大自在,所以那對於我們才是有意義的。但是你說無意益,還非有這件事不可。比如我們吃飯這件事,你不吃飯還不行。但是吃了就是那麼多時間,還是要再吃,不然還不行。有為法就是這麼回事。唯有出世間法沒有這些過失,「是名戲論」。
「諸有為法,是所戲論。」在一切有染著的、生住異滅的事情,我們凡夫就在這上執著、在這上活動、在這上戲論的,「名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諸法,非所戲論」。這無為的境界不是戲論的境界。「唯有為滅之所顯故。」它是一切有為法滅了才顯示出來無為的境界,那就是聖道了。「(陵本六十五卷十五頁)翻彼,應知有為名戲論事。」就是把那無為法相翻過來,所以我們知道有為就是戲論事,無為不是戲論的。
「有情世間,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能取法。」這解釋那個能取。有情世間這一切的諸行所攝,屬於行所攝的。是什麼呢?就是心心所法名能取法。能夠活動的,在一切有為法能活動的,就是心心所法。這個心能活動,它是能取法,能取著的。「有色諸根,名所依法。」這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是有色諸根,有色諸根是心心所法所依止的地方。那麼等無間滅意根不是色法,它就包括在心法裡面了。「一切所緣,名所取法。若器世間,諸行所攝,唯為所緣,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二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丑二、雜染根本(分二科) 寅一、世間攝
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希求無義。
「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二法中分二十一科,第一科是攝諸戲論,現在第二科是雜染根本。分兩科,第一科是世間攝。
「又諸世間」就是這一切有漏的世間,簡要的說有兩種雜染的根本。雜染法很多很多,現在說雜染法的根本。根本是怎麼回事情呢?雜染的根本是怎麼回事情呢?「能引無義無利雜染」,你若常常從事於這種雜染的、根本的活動的話呢,就能令你引發出來無義無利的雜染法。就是不令你安樂,令你苦惱的事情。這無義是現在令你無義;無利是令將來無利,將來是無利的。總而言之在生死里流轉,現在也多諸過患,將來也多諸苦惱,無義無利。
「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希求無義」這個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這句話,是二種雜染根本的結果。但是究竟什麼是二種雜染呢?還沒說,這底下說了。「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就是有意義的聖道叫真實。「無正解行」你不能夠不顛倒的通達,也不能無顛倒的去修行,這是一個雜染根本。「及彼為先,希求無義」。謂於真實無正解行,這是無明。「及彼為先」就是以無明為先,「希求無義」,就是我們糊塗不明白道理,先有這樣的無明、這樣的心情,這個迷昧的心、心所法就是無明,這個無明為先,先有這個無明,然後「希求無義」,希求世間上的榮華富貴。希求這個,希求人天的這個……凡做種種這些惑業苦的事情;這些惑業苦的事情都是無義,不是有真實義利的,這個也就是愛。前面「於真實無正解行」是無明。「及彼為先,希求無義」是愛。一個無明,一個愛。無明,我們自己不感覺,不感覺有無明;但是自己有愛自己知道,這個是能夠感覺到的,因為粗顯了。這是兩種雜染的根本,就是一個無明、一個愛,能引無義無利的雜染。
寅二、外道攝
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兩種雜染根本。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推求我常,推求我斷。
「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這是第二科,外道攝。前面是世間……所有的世間人都有這個問題。但是外道也是世間,但是他又有一點不同,他在正法之外,就是在佛法之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這兩種人,沙門是所有的宗教裡面出家了,出了家的叫沙門,沒有出家的叫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是什麼呢?「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就是執著我、我所,執著有我論,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
「推求我常,推求我斷。」若執著有我呢,實在他沒有得聖慧,心情都是猶豫不決的,只有聖慧才是決定的,其他的凡夫沒有聖慧,雖然有所執著,心裡還是疑疑惑惑的。所以「推求我常」他就觀察這個我,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但是裡邊那個我是常住的,就是這樣子去思惟、觀察。「推求我斷」他若觀察呢,但是又有的不同思想的這些外道,認為我不是常住而是斷的,死了就完了。那麼這叫「推求我斷」。
《披尋記》四八○頁:
略有二種雜染根本等者:此中二種,謂無明、愛。謂於真實,無正解行,是即無明。及彼為先,希求無義,是即為愛。
當然這是站在佛教的立場說,以無明為先,在社會上有所活動,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在佛法來說,這是無義。
丑三、眾苦根本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這是第三科,眾苦根本。「略有二種」有兩種的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憂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這二種,眾苦的根本有這麼兩種。「有漏法喜憂俱行所有期願」這個有漏法實在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對這個有漏法……包括一切的所緣境,所緣慮的可愛的境界,對這些境界有喜愛心、有喜,有歡喜心。這個愛,就是享受這些有漏的事情生染著心,叫做愛。「於喜愛俱行」在一起活動的這個期願,就是願,還有願望,所有的希望心,就是希望我所喜愛的,繼續的增長廣大。過去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也不一定能把握的住,希望繼續的、將來還能夠,不斷的能滿我意,那麼這叫做所有的期願,這是一個眾苦根本之一、其實這就是愛。「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這些有漏法裡面,有些人當然是如意的,但是也有些人不如意,就是有重大的苦受,重大的苦惱現前了的時候。苦惱的時候,對自己的生命體遭受了很大的苦的時候,他有「非理所引厭離俱行」不合道理的這種想法,所引出來的「厭離俱行」,厭離這個苦,也是厭離這個生命體,他引出來的一種所有的期願,這個期願和他的苦惱在一起的時候,他有一個不合道理的希望,就是希望我趕快死掉了,再也不要有這樣的生命。這就是類似自殺的行為,類似這種事情。這為什麼是非理,不合道理呢?你厭離這個苦,你一定要做善事,由慈悲心來做一切善事的時候,你才能夠得到可愛的境界。你說是我把這個苦惱,把它消滅了,你消滅不來的,這個業力若是在的時候,你把自己這個苦惱的果報消滅了,消滅了,但是業力還在,還繼續苦,你滅不掉,這果報不可以滅的。只有那個招感果報的業力結束了,這個苦就不現了。你說你要把它殺死了,殺死了還不行,那個業力在,他還再現一個苦,還是有苦的。所以有的人……我們前面講過,我若是受了苦呢,我就會把自己的罪業就消滅盡了,這個不合乎道理。這個苦,由罪業引發的苦,這個苦,它消滅了,這個罪業也就沒有了。若你自己製造一個苦,不是那個業力招感的苦,那個苦,你受苦,你白受了,受了沒有用,你還是無濟於事的。所以這個地方「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這是不合道理。你把這個身體滅了,滅了,也不行,這個苦還不能完的,還是不行。所以叫做「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
丑四、教授教誡相違順法(分二科) 寅一、學相違
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 及師倒見,習行邪行。
這是第四科,教授教誡相違順法,有相違、有相順。分兩科,第一科舉相違。「又有二種師及弟子」,兩種師和兩種弟子,師及弟子是怎麼回事呢?有「教授教誡相違之法。」就是這個師教授弟子、教誡弟子,但是不合道理。「相違之法」。
「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謂這個跟師父學習的這個弟子,他受不了他師長的教誡、教誨的這種語言,他受不了,那麼這是一個相違之法。
「及師倒見,習行邪行。」第二種呢?就是這個師長,有邪知邪見,這個師長,邪行,「習行邪行」,他學習這種錯誤的一種行為,這個「見」是一回事;「習行邪行」是一回事。有的人有邪知邪見呢?但是行為還過得去,行為還過得去,這「見」和「行」不一定是一致的;有的人他的行為不好,但是還有正知正見,人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地方呢,這個地方,說是這個師長,他有邪知邪見,而他的行為也是很染污的。所以叫做……是兩種:一個是師長沒有邪知邪見,行為也是好的,來教導這個弟子,弟子不接受,這是一種「相違之法」。一種是呢,這個師長有邪知邪見,「習行邪行」,那當然他這樣子教導他的弟子,這也是不對的,這是錯誤。
寅二、例相順
於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若是與這個「相違」的,和這個不同的,那就是善法了。就是師長呢,有正知正見,而行為也是良善的,而弟子又接受他的教導,這是最好的子,是這樣子。
丑五、違順正行(分二科) 寅一、舉違越
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及於現法他所殺縳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
「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這是第五科,違順正行。分兩科,第一科舉違越。
又有兩種事情「甚能」,就是很能夠違越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違越世間的正行境界,違越出世間的正行境界。世間的正行境界就是增上生,出世間的正行就是決定勝。
「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這是一件事。「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就是這個補特伽羅這個人,他對於自己不合法的力量造的惡業,自己這個不合法的這個煩惱所造的罪業,將來會得到一個很恐怖的果報,「無有顧慮」,他不顧慮這件事,我這樣做了這種罪業,將來會得到可恐怖的果報,他一點不怕「無有顧慮」,他不怕這件事,這是一件事。「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對於將來的那種可怕的果報,他不怕;而現在造了罪的時候沒有羞恥心,他感覺到合道理,這是一個違越的,是不合道理的情形。
「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前面那句話是指將來,現在是指現在。「及於現法」就是現在這生命存在的時候,你做了這種罪,會得到什麼樣的遭遇呢?是為「他」人「所殺」,為他人所「縛」,這種不吉祥的事情,「衰退等事」,就是這些不吉祥的事情。為人所毀、所喝斥等等的事情。就是或者受到國家的刑罰的制裁等事情,「無有顧慮」,他不怕,他說我能跑,你抓我,我就跑了,有這種事情。
「於所作罪無有羞恥」造了這種惡事,他不感覺到是不對的,沒有羞恥心。這是舉違越這裡面的。
寅二、例隨順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這是善法了。
丑六、無倒建立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一、正立學處。若要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這是第六科,無倒建立。又有兩種沒有顛倒的建立的功德,能令修行的人少少的用點功力,就能安住在梵行的境界裡邊。「終不唐捐」,不會令你白辛苦的。什麼呢?
「一、正立學處」你能夠很合道理的,將你的身口意安住在戒法裡面,這樣子,安住在戒法裡面。「若有違越,便獲大罪;」你若是不安住在這個毗奈耶裡面呢,就是得罪了。「若不違越,便生大福」,就可以享受很大的福德。就是持戒就是有大福。
「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正立出離」是什麼?就是懺悔。說我受了戒,我有時候犯了。犯了,你要「正立出離」。「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你發露懺悔。你懺悔了呢,使令這個犯戒的人就很迅速的從那個大罪裡邊,解脫出來了,就沒有罪了,這樣意思!
《披尋記》四八一頁:
又有二種無倒建立等者:此中正立學處,謂增上戒學。正立出離,謂發露悔法。
丑七、得自他利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二、居憒鬧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能得到自利,也能得到他利。是什麼呢?「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居住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寂靜處,有身遠離,有心遠離;那你就能夠成就「心常安定現法樂住」,得到禪定了,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現法樂住」,就是現在就成就了禪定的現法樂住。
「二、居憒鬧者,」就是在這個憒鬧的地方居住,你這位法師在憒鬧的地方居住,有來求法的人呢,時時為他講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這是這樣子。這兩種情形都是有利益的。
丑八、令入現觀或諸根熟
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
又有兩件事「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你內心裏面能夠正作意,就是如理作意,如理叫做正。如理地去觀察思惟,這是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呢,在外邊能聽聞佛法的法音、聽聞法語,這兩個條件。「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生命體裡面,你現在生存的時候,就「能入諦現觀」,就能得聖道,能觀諸法實相了。「或令當來諸根成熟」或者現在沒得聖道,由於你現在能夠有這兩種因緣的關係,你將來可以得入現觀。「入諦現觀」。將來諸善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也入諦現觀了,這樣子。這一段還沒講完,這地方說是或者現在入諦現觀,或者將來入諦現觀。這是說,這二法的功能,究竟那兩法還沒說,這底下說。
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
「於因所生法」就是於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因緣所生,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上帝創造的,是各式各樣的因緣所生法。你能夠沒有錯誤的通達這些因緣所生法,你要有這個條件。這個意思是什麼呢?通達了,你能這樣通達因緣所生法,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我若不創造就沒有果報。別人創造是別人的果報,我還是沒有;他做善也是他的果報,做惡也是他的果報,我若不創造,我沒有;我若創造就非有不可,這是因緣所生法。這樣說呢,我要努力的修學善法,會有這麼一個結論,這是第一義。
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
「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對於佛所說的,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這個所有甚深當然是很廣了。這個「相似」前面解釋過,佛說語言文字的佛法,和佛所證悟的佛法是相似的,叫做「相似」。這個相似的佛法是什麼呢?什麼法呢?是甚深空相應經,空是甚深的,這樣的經。這樣的佛法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大般若經》。
「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這個甚深空相應經,就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就是因緣。一切法是因緣生,因緣有這麼四種: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有這四個。由這四緣生起一切法。這些法「隨順作意」,你能夠隨順它,你不要違犯它,去思惟觀察,「數數思惟」。你能這樣做呢,你將來就是……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現在得無生法忍,一個是將來得無生法忍,就是這樣的意思。
這個「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是得正見的意思。第「二、於如來所說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是修止觀的意思。先得正見,而後修止觀,就是一個解,一個行。你常常這樣栽培自己,於現法中就有可能得無生法忍。再不然就是將來、來生了,得無生法忍。就是有這樣的功德。
推薦閱讀:
※瑜伽體式--卧蝴蝶式
※瑜伽練習為什麼會腰疼?是這幾點沒做到!
※腿型不夠纖細?6式瑜伽練出「有縫兒」的大腿
※如何運用雙人瑜伽加深練習?(簡明教程,經典收藏)*
※讓私密空間成為你的「瑜伽秀場」,不管怎樣拉伸都可以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