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記宗旨 建立目標 不忘發心
北京龍泉寺
諸位得到了人身,願意學習佛法,甚至出家修行,是具備了相當好的暇滿!怎樣讓我們的暇滿人身發揮作用呢?那就要深入地學修佛法。如《出曜經》說:「人身難得,佛世難遇,生值中國亦復難遭,諸根完具亦復難得;於賢聖法中求作沙門,亦不可得;聞真法言,復不可得。有智之人,能解此者,當念精進,求於道果。」
佛法是許許多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大德們,舍頭目腦髓,真真實實修行修出來的。然後通過歷代的傳承祖師,一代一代傳下來,延續至今,我們才能夠聽聞佛法、安住道場、親近三寶。這說明我們是很有善根和福報的,應該要倍加珍惜,把握難得的因緣。
我們遇到佛法,就要真正把它當成寶,時時刻刻,念念不忘。比如,家裡有黃金、鑽石、古畫,最珍貴、最值錢的東西,一出門,心裡時時刻刻就會惦念,擔心這些寶物會被人偷走。我們所修學的佛法,比起世間上面的任何物品都要珍貴,甚至比我們的生命還要珍貴。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我們沒有學佛法,有可能會在世間做不少壞事、錯事,對自己、對別人、對國家、對社會都是不好與無益的。反過來說,自己學了佛法以後,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幫助社會,通過自己的身心實踐佛法,自利利他,積聚資糧。這樣,自己的道業也就一天一天在增長,資糧也就一天一天在積聚,最終能夠圓滿功德,使自他究竟離苦得樂。
但是,無論是初學佛法的,還是學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人,往往可能感覺自己對佛法不是很了解,甚至學得越久的人好像對佛法的了解越不夠,覺得自己對佛法的了解還是在非常表面、非常淺顯的層次。這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也常常會發生的問題。
佛法到底是什麼?我們要怎麼學,才真正能夠領會佛法真諦,讓佛法在內在生命中發生作用?從而改變自己的生命方向,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發揮暇滿人身的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呢?其原因就是:我們迷惑、無明、顛倒。迷惑,是不明白,不知道路往哪裡走,不知道將要去做什麼,當下要去做什麼,甚至今生今世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自己都還不清楚。迷惑的原因是對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虛幻的、假的這個身體誤認為就是自己。而後,時時刻刻以五蘊和合身所產生出來的種種情緒、感受與自己的一些經驗和認知來看待我們的生命,來看待發生在周圍的人和事,甚至以自己的感受、情緒、認知來認識佛法,久而久之,佛法就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佛法要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也就是破迷惑、破無明,啟發我們內心的自性光明。無明需要一分一分來破除,漸漸地我們就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明晰,對所學的佛法、所要走的路、自己的下手處,越來越有體會,越來越篤定。世間一般不學佛的人,他一生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做事情,都在努力工作。但是,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僅僅是一些生活方面的問題,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養家糊口的問題。當然,在解決自己的生活基本條件的同時,也能夠給別人帶來一些利益。但是這些利益,也僅僅是物質層面的、人的情緒方面的。佛法要解決的問題,是生命的終極苦樂和人的心靈深處的問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透過自己對佛法正知見的培養、對生命真實離苦得樂的追求和內在煩惱的凈化,使我們的所作所為有明確的方向,擁有真實的佛法力量。靠著自己的發心、以及佛法僧三寶的加持、感應,這種力量就會越來越強,所產生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大。
沒有學佛法以前,我們的認識和追求都是世間上面的一些知見和習慣,很多是顛倒的、錯誤的,雖然求快樂,往往得到的是痛苦。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用佛法的知見來改變我們對世間的種種觀念和認識,使生命的質量得到改善,生命的價值得到提升。
生命價值的提升是一個漸次改善的過程。一般來說,菩薩初發心以後,要用很長的時間來積聚資糧。所以我們可以說,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在培養和積聚資糧。但有人不喜歡積聚資糧,沒意樂、沒心情,這說明我們內在的無明煩惱、業障塵垢在起作用,內在的問題在發生,需要對治,需要懺悔,把內在業障消除以後,我們積資糧才有可能。不然,我們一邊資糧在增長,一邊業障也在增長。有時業障多過自己的資糧的時候,用功就用不上去了,修行修不上去了,聞法聞不進去了。所以,我們常常說要如理如法聽聞,要如理如法修行,要具足正知正見。
例如許多居士說自己在家的時候不願意幹活,不願意做事情,不願意做家務,但是來到寺廟就很願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家的時候,覺得幹活很臟、很累,對自己的身體會有影響。來到寺廟後,認為越臟、越累的活,越是自己積累成佛資糧的機會和條件。因為內心有這樣的認識,自然而然就非常喜歡做,越做越有味道,越做越有信心和動力。這就是人的思想認識問題,用佛法的語言來講,就是知見。因為樹立了一個正確的知見,所以做之前比較清楚,做的時候比較有動力。我們學佛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和樹立正確的知見,破除內在的無明、迷惑,然後讓所走的路越來越清楚,越來越寬廣。
佛法正知見是對宇宙人生深廣、正確的認識,有三寶、業果、緣起等等眾多方面的內容,這些知見都能在不同層面推動我們斷惡修善,將這些知見用來不斷拓展生命的域限,不斷升華生命的境界。
社會上有許多人,習慣了盲目的追逐,過慣了忙亂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怎樣生活才能活得充實、過得有意義。尤其是有的年輕人,雖然文化程度很高,但煩惱很重,內心很迷茫。他們從早到晚,一年到頭都在盲、忙、茫當中度過,缺少明確的人生宗旨和堅定的生命方向。若再遇上身體的病痛、心靈的創傷、家庭的變故、事業的不順、環境的不適、社會的逼迫,這苦難的現實、無奈的人生,就會使其對生活失去信心,對未來失去希望。人生是苦的,是不清凈、不圓滿的,但苦難的人生是可以改善的。要改善有缺陷的人生,凈化有雜染的世間,需要有佛法正知見的指引。
作為佛陀的弟子,就要信佛、學佛、修行成佛。成佛是四眾弟子的人生宗旨,我們應該努力在內心明確這個宗旨。
對佛弟子而言,再沒有比佛陀更圓滿的生命楷模,再沒有比成佛更究竟的人生宗旨。佛陀的化身雖然示現了涅槃,但佛陀圓滿的報身寂然常在,無量的悲智功德並沒有因此而消失;佛陀的化身雖然示現了涅槃,但佛陀的指骨、牙齒等真身舍利卻留在了人間,永遠攝受著我們;佛陀的化身雖然示現了涅槃,但佛陀清凈的法身周遍沙界,聖者的教授、教誡仍然輾轉流傳,引導著我們離苦得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圓滿菩提、成就佛道,這是我們一生的宗旨,也是無限生命的宗旨。
釋迦牟尼佛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比如面對眼前的佛像,只要恭敬頂禮,就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清靜、身體健康、家庭平安、工作順利等等。無論世間上什麼人,來到佛陀面前,都能夠產生力量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有力量悔過、認錯。我們可能在許多場合,在許多人面前不願意認錯,但是願意在佛陀面前認錯,願意懺悔往昔的罪業,這些都是佛陀的功德。因為佛陀具有這樣大的功德,所以面對佛陀的時候,願意懺悔我們的業障。
佛陀一生講了很多佛法,這些佛法變成了佛經流傳至今。我們只要根據佛經裡面的內容,根據釋迦牟尼佛的教授和教誡學習、修行,內心就會越來越清靜、越來越善良。我們讀誦佛經,會有很多對生命的真實感受,這是世間其它著作難以比擬的,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加持、給我們的信心、給我們的力量、給我們的幫助。不然,佛經是文字,世間的書籍也是文字,字雖然都是一樣,但是組合起來的意思卻不同,境界也不一樣。我們很虔誠地念經,很虔誠地學習佛法的教理,許許多多不可能的事情都會變成有可能,許許多多人間的奇蹟都可能發生,許許多多生命當中的閃光點都能夠顯露出來,這些都是佛陀對我們的恩德。
同樣,我們想過的事情、做過的事情、發生過的事情,佛陀具有無量無邊的神通、無量無邊的功德,悉知悉見,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關注著所有的眾生。佛陀了解我們、看得到我們,但我們業障很重,看不到佛陀,所以需要懺悔。如《大智度論》說:「問曰:『若現在十方多有諸佛菩薩,今一切眾生罪惡苦惱,何以不來度之?』答曰:『眾生無量阿僧祇劫罪垢深厚,雖有種種余福,無見佛功德故不見佛。如偈說:好福報未近,衰罪未除卻,現在不能見,大德有力人。大德諸聖人,心亦無分別,慈悲一切人,一時令欲度。眾生福德熟,智慧根亦利,若為現度緣,即時得解脫。譬如大龍王,隨願雨眾雨,罪福隨本行,各各如所受。』」如果我們具足福德和信心,一心一意皈投依靠祈求三寶,就會得到佛陀的加持和庇護,有求必應。這種感應故事不僅在佛教經典里有很多記載,在歷史書籍中也俯拾皆是。如《魏書》:「(北魏)高祖延興二年,……詔曰:夫信誠則應遠,行篤則感深。歷觀先世靈瑞,乃有禽獸易色、草木移性。濟州東平郡靈像發輝,變成金銅之色,殊常之事,絕於往古,熙隆妙法,理在當今。有司與沙門統曇曜令州送像達都(朝廷官與『沙門統』曇曜法師使令濟州僧俗送靈像到達皇都),使道俗咸睹實相之容。普告天下,皆使聞知。」又如《明通紀》:「(明成祖)永樂十七年秋,御制佛曲成,並刊佛經以傳。九月十二日欽頒佛經,至大報恩寺。當日夜,本寺塔見舍利光如寶珠。十三日現五色毫光,卿雲捧日,千佛、觀音菩薩、羅漢妙相畢集。續頒佛經佛曲,至淮安給散,又現五色圓光,彩雲滿天,雲中現菩薩羅漢、天花寶塔、龍鳳獅象,又有紅鳥白鶴,盤旋飛繞。續又命尚書呂震、都御史王彰,齎捧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往陝西、河南頒給,神明協應,屢現卿雲、圓光寶塔之祥。文武群臣上表稱賀,上甚喜悅。中官因是益重佛禮僧、建立梵剎以祈福者,遍兩京城內外雲。」《梁書·滕曇恭傳》說:「曇恭,豫章南昌人也。年五歲,母楊氏患熱,思食寒瓜,土俗所不產。曇恭歷訪不能得,銜悲哀切。俄值一桑門(沙門)問其故,曇恭具以告。桑門曰:『我有兩瓜,分一相遺。』曇恭拜謝,因捧瓜還,以薦其母。舉室驚異,尋訪桑門,莫知所在。及父母卒,曇恭水漿不入口者旬日,感慟嘔血,絕而復甦,隆冬不著璽絮,蔬食終身,每至忌日,思慕不自堪,晝夜哀慟。其門外有冬生樹二株,時忽有神光,自樹而起,俄見佛像及夾侍之儀容光顯著,自門而入,曇恭家人大小,咸共禮拜,久之乃滅。遠近道俗咸傳之。」可能在座的許多同學也有這方面不可思議的感應。
我們要從種種角度和途徑來了解、感知、思考、體悟佛陀的功德和恩德,發起真實的敬仰心、希求心,認識到只要我們生生世世照著佛法一步一步實踐,必定能夠成佛,這樣就會在內心真實地建立起成佛的宗旨。
以成佛作為生命的宗旨,有著無比的作用和價值,使得我們不會淺嘗輒止、故步自封,更不會一味追求下劣的東西。這個宗旨是非常高遠的,怎麼才能到達呢?古來祖師大德們示現出一言開悟、一念頓超,一般人往往不容易做到,這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祖師大德已經積累了豐厚的福德、智慧資糧,如《大智度論》說:「【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致地。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論】釋曰:……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
我們應該積累福德、智慧資糧。積累什麼樣的福德、智慧資糧呢?要積累到什麼程度,怎麼積累呢?其實,福德、智慧圓滿即是佛,成佛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福德、智慧而輾轉增上的過程,如《大智度論》說:「從福德、智慧故有佛。」又說:「有人言福德成就故得佛道,有人言但得清凈實智慧得佛道,如是等說皆是非因緣、少因緣,須菩提所不讚歎。今佛舍非因緣,亦舍不具足因緣,說是具足因緣,所謂六波羅蜜,三世菩薩學是乘,具足得成佛道。……五波羅蜜是福德,般若波羅蜜是智慧。」我們可以將成佛的過程分解為系統的、有次第的階段目標,然後一步步努力實踐,積累相應的福德、智慧。例如初地的菩薩尚且需要了解成佛過程中各階段目標的細緻情況,然後穩步實踐,如《華嚴經》說:「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凈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凈,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
除了認識長遠過程的次第目標,如果還能細緻地明確近期目標,即後世今生的人生目標,乃至一年、一月、一周、一天的目標,那做起來就會更加容易,更加切實、有力。相反地,如果不知道後世今生的人生目標,每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者所做的事與宗旨不相干,或者只是低水平重複,看不到自己進步的痕迹,久而久之,可能退失信心、放棄宗旨。打個比喻,世間人上學,想要成為博士,必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各年級有系統、有次第的學習,每個學期的學習任務都比較明確而且能夠認真完成,這樣自然而然一步步達成最終目標,否則是很難的,或者說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個剛學佛的人說:「成佛很簡單,只要咬咬牙,在菩提樹下坐七天七夜,然後抬頭看星星,就可以像釋迦牟尼佛一樣證悟成佛了!」我想,大家會把這種想法看作笑話的。
我們怎樣將宗旨分解成系統的、有次第的目標呢?可以從自身教證功德、弘法利生事業、今生後世學修條件等方面來設立系統而有次第的目標,這需要對佛法整體有全面的認識並結合現在社會與自身的因緣條件。對佛法整體的全面認識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對社會與自身因緣條件的確切認識也更需要一個過程。隨各人的因緣條件,可以選擇不同的法門,各人設立的今生後世的目標也會有差別,但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設立一個比較共通的近期目標:尋找和建立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這個和合的團體包括僧俗二眾。不管哪個法門的修學者,不管初學的人或久學的人,這個目標有著正面的作用,甚至是必要的條件。
首先對個人自身學修來說,初學的人需要良師益友的指導和帶動,從而學習佛法正知見和認識自己的習氣;久學的人也需要良好師友環境的保護和影響,因為一般人都會「心隨境轉」,容易受環境中惡法的影響,只有大力菩薩才不受惡環境的影響而能夠轉化惡環境。如《大智度論》說:「問曰:是菩薩大福德智慧力,應生邊地、邪見家而教化之,何以畏而不生?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成就大力菩薩,二者屬因緣新發心菩薩。大菩薩為眾生隨所應度受身,不避邊地、邪見;新發意菩薩若生是處,既不能度人,又自敗壞,是故不生。譬如真金在泥,終不敗壞;銅鐵則壞。」智者大師在《凈土十疑論》說:「問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業,若欲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塗中救苦眾生,因何求生凈土,自安其身,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專為自利,障菩提道!答曰:菩薩有二種,一者久修行菩薩道,得無生忍者,實當所責;二者未得已還及初發心凡夫。……具縛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惡世界煩惱強,自無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塗,焉能救眾生?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國王、大臣,富貴自在,縱遇善知識,不肯信用,貪迷放逸,廣造眾罪,乘此惡業,一入三塗,經無量劫,從地獄出,受貧賤身,若不逢善知識,還墮地獄,如此輪迴,至於今日。」其實凈土也是一個圓滿、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這個團體是佛菩薩已經建設好的,我們只要具備一定條件,加入進去就可以了。
因為一般人容易「心隨境轉」,有基於此,為避免負面影響,發揮正面作用,要尋找和建設良好的師法友環境,使自己的心常常隨著善境轉。比如一個人念經,跟參加寺院法會一百個人、一千個人同時念經的作用和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在法會之中,能感受到身邊的同行善友,內心是那麼清凈、那麼善良、那麼和諧。雖然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學佛的程度和層次也是參差不齊,但是內心是能夠相通的,大家都能夠很好地發心,參與法會當中的每個環節:做早晚功課也好、念經也好、研討也好、交流也好、護持也好,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滿心的歡喜快樂。這說明什麼呢?佛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在自己身心上的落實,不論出家僧眾還是在家居士,在法會中都容易感受到三寶對自己的加持。這點很重要、很重要!
就像一棵樹,要有肥沃的土壤、富足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充沛的水分、發達的根系、粗壯的枝幹,才能夠開花、結果。同樣的道理,如果佛是果、菩薩是花,那麼聲聞、緣覺就是枝葉,出家僧眾是樹榦,在家居士是樹根,其他一切眾生,猶如大地、陽光、空氣和水分。佛果的成就,離不開一切眾生,離不開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
求生凈土的修行者在沒有往生之前,如果有良好的師法友環境的保護和影響,更易於斷惡修善、積集資糧、往生凈土、蓮品增上。如果乘願再來娑婆世界繼續學修佛法、積集資糧,就更需要良好的師法友環境,不僅今生需要,來生也需要,因此不但要為今生積極地建設良好的師法友團體,還要為來生打基礎、作鋪墊。
對弘法利生來說,也需要建立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佛在世時,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這就是一個很圓滿的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其中,弟子們的習性、特長千差萬別,如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大迦葉尊者是頭陀第一等等,但他們都能和合相處,共同配合佛陀弘法利生。有的人僅僅靠佛度化不了,因為與佛沒有足夠的因緣,還要靠有較深善緣的佛弟子來度化。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講述佛請羅睺羅度化一位老婦人的故事:
舍衛城中須達長者,有一老母名毗低羅,謹勤家業,長者敕使守執庫鑰,出內取與一切委之。須達長者請佛及僧,供給所須,時病比丘多所求索,老母慳貪,瞋嫌佛法及與眾僧,而作是言:我家長者愚痴迷惑,受沙門術。是諸乞士多求無厭,何道之有?作是語已複發惡願:何時當得不聞佛名、不聞僧名、不見剃髮染衣之人!如是惡聲一人聞已,復聞二人,展轉遍滿舍衛城中。末利夫人聞此語已而作是言:云何須達如好蓮華,人所樂見,云何復有毒蛇護之?作是語已,敕須達言:遣汝婦來,吾欲與語。阿那邠坻(須達長者之婦)馳詣王宮,到作禮畢,卻住一面。末利夫人命令就座,坐已語言:汝家老婢惡口誹謗,何不驅擯?阿那邠坻跪白:夫人!佛日出世,多所潤益,鴦掘摩羅大惡之人,尼提賤人,氣噓栴陀羅,佛能調伏,何況老婢而不能調?末利夫人聞是語已,心大歡喜:我欲請佛,汝遣婢來。明日食時,請佛及僧於宮供養。長者遣婢持滿瓶金摩尼珠蓋,勸助王家供養眾僧,告言:可信!汝持此物貢上王家。婢聞是語,歡喜踴躍,持寶瓶走。末利夫人見彼婢來:此邪見人佛當教化,我見此人受化之時必獲法利。爾時世尊從正門入,難陀在左,阿難在右,羅睺佛後。老母見佛,心驚毛豎:可惡此人,隨我後至!即時欲退從狗竇出,狗竇即閉,四方小巷一時閉塞,惟正路開。老母覆面以扇自障,不喜見佛。佛在其前,令扇如鏡,無所障礙。回頭東視,東方有佛;南視,南方有佛;西視,西方有佛;北視,北方有佛;舉頭仰看,上方有佛;低頭伏地,地化為佛;以手覆面時,手十指皆化為佛。老母閉目,心眼即開,見虛空中一切化佛滿十方界。此相現時,舍衛城中有二十五旃陀羅女、五十婆羅門女及諸雜類,並末利夫人宮中合五百女,心生誹謗,不信佛法,見佛如來足步虛空,為於老母現無數身,心大歡喜,裂邪見網,頭腦頂禮世尊足下。爾時世尊,以梵音聲安慰諸女,告言:諸女!汝今可稱釋迦牟尼。稱我名故,觀我身相,可得解脫!作是語已,諸女同聲稱『南無佛』。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諸女心。女見佛行威儀詳序,足下雨華猶如華蓋,化佛如林不可稱計。諸女見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老母見佛,邪見不信,猶能除卻八十萬億劫生死之罪,況復善意恭敬禮拜!爾時老母,以得見佛,巷陌還開,疾走歸家,白大家言:我於今日遇大惡對,沙門瞿曇在王宮門多眾之前,作諸妖幻,身如金山,眾華映飾,目逾青蓮,有萬億光,不可具見。沙門善幻,世間無比,大家年少,可不喜見!作是語已入木籠中,以百張皮覆木籠上,白氎纏頭,卻卧闇處。爾時世尊還祇陀林,末利夫人白言:世尊!願化邪女,莫還精舍!佛告末利:此女罪重,於佛無緣,於羅睺羅有大因緣。佛今日行,為其除罪。作是語已,即還精舍,告羅睺羅:汝詣須達大長者家,度惡老母。作是語時,千二百五十沙門皆作是言:我等今日願欲隨從。爾時,羅睺承佛威神,入如意定,禮拜既畢,繞佛七匝,即自化身作轉輪聖王,阿難侍左,難陀侍右,千二百五十比丘化為千子。阿難為典藏臣,難陀為主兵臣,七寶四兵皆悉具足。時金輪寶在虛空中乘蓮華台,徑往須達大長者家。夜叉唱言:聖王出世,擯諸惡人,宣揚善法。老母聞已,心大歡喜:聖王出者,有如意珠,無所求索,此當可言。爾時,聖王椎鐘鳴鼓,乘大寶輿,至須達家。老母見已,甚大歡喜:聖王出世,多所潤益,識別善惡,必當不為沙門所惑。從木籠出,敬禮聖王。聖王即遣主寶藏臣往至女所告言:姊妹!汝宿有福,應王者相。聖王今者欲以姊妹為玉女寶。老母白言:我身卑賤,猶如糞穢,聖王顧問,喜慶無量,何所堪任應玉女寶?若見念者,敕我大家放我令脫,所賜已多。爾時聖王告須達言:卿家老女眾相巍巍,吾今欲以充玉女寶。須達白言:惟命是從,願上大王。老婢聞放,喜悅非常。聖王即便以如意珠照耀女面,令女自見如玉女寶,倍大歡喜而作是言:諸沙門等高談大語,自言有道,無一效驗。聖王出世,弘利處多,令我老弊如玉女寶!作是語已,五體投地禮於聖王。時典藏臣宣王優令,揚十善法,女聞十善,心大歡喜,即作是念:聖王所說,義無不善。為王作禮,悔過自責,心即調伏。時羅睺羅還複本身,老母舉頭見千二百五十比丘,即作此言:佛法清凈,不舍眾生,如我弊惡,猶尚化度!作是語已,求受五戒。時羅睺羅為說三歸受五戒法,母聞此法,未舉頭頃成須陀洹。地神歡喜從地踴出,告須達言:善哉長者!裂邪見網,如來出世正為此耳!時羅睺羅將此老母詣祇陀林,到已,見佛身相紫金,歡喜合掌為佛作禮,懺悔前罪,求佛出家。佛告羅睺:汝將此母詣憍曇彌。未至中間,羅睺為說苦、空、非常、無我等法,老母聞已,頭髮自落,成比丘尼,三明、六通,具八解脫,身升虛空作十八變。波斯匿王、末利夫人見此變化,心大歡喜:善哉!佛日出現世間,破無明闇,能令邪見得應真道!作是語已,為佛作禮,白言:世尊!如此老母宿有何罪,生卑賤處,為人婢使?復何福慶值遇世尊,如好白氎易受染色,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佛告大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為王分別解說。過去久遠無數劫時,有佛世尊名一寶蓋燈王如來,十號具足。彼佛滅後,於像法中,有王名曰雜寶華光,其王有子名曰快見,求欲出家,父即聽許。王子詣山,到僧坊中求欲出家,時有比丘聰明多智,深解實相,受為弟子;復有比丘名德華光,善說法要,誘進初學。王子比丘雖復出家,猶懷憍慢,和上為說甚深妙法般若波羅蜜大空之義,王子聞已謬解邪說,比丘滅後,即作此言:我大和上空無智慧,但能讚歎虛無空事,願我後生不樂見也!我阿闍梨智慧辯才,願於生生為善知識!王子比丘作是語已,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教諸徒眾皆行邪見。……命終之後,如射箭頃墮阿鼻獄,八十億劫恆受苦惱,罪畢乃出,為貧賤人,五百身中聾痴無目,千二百身恆為人婢。佛說是時,末利夫人有五百婢,懺悔自責,發菩提心,願於來世解深空法。佛告大王:爾時和上者,今我身是;阿闍梨者,今羅睺羅是;王子比丘,此老母是;徒眾弟子,今日邪見女等,發菩提心者是。
有的眾生瞋慢等煩惱強盛,佛以某種特定的面貌和方式結緣,還需要佛弟子以其它的面貌和方式來啟發和度化,如《阿育王傳》講述優波鞠多尊者度化魔王波旬的因緣:
優波鞠多亦如諸佛次第說法欲、說四諦。魔即雨真珠、珍寶壞亂眾心,使無一得道。……初雨真珠,第二雨金寶,第三日魔王化作天女,作天伎樂,惑亂人心,未得道者心皆惑著於天樂,乃至無有一人得道。如是魔大歡喜而作是言:我能破壞優波鞠多說法!尊者優波鞠多在樹下坐,入定觀察是誰所作,魔便以曼陀羅花作花鬘,著優波鞠多項上,尊者即觀是誰所作,方乃知是魔之所作。尊者優波鞠多作是念:魔數數壞亂我說法,佛何以不降伏?彼觀佛本意欲使優波鞠多而調伏之,以是故佛不降伏。尊者觀魔可調伏時至未,即知今正是時。尊者優波鞠多以三種死屍:一者死蛇,二者死狗,三者死人,以此三種化作花鬘即往魔所。魔見歡喜而作是言:優波鞠多於我亦不得自在!魔即伸頭受其花鬘,優波鞠多以三屍結於魔項。魔見三屍著項而作是言:豈應捉是死屍著我項許耶?尊者言:如比丘不應著花鬘而汝著之,亦如汝不應以死屍結項而我結之,今可隨汝力所作。汝今何為而與佛子共斗,如大海波浪觸頗梨山!魔即自欲挽此屍卻,如似蚊子欲移須彌不能令動,魔欲解項死屍亦復如是。魔大瞋恚,踴身虛空而作是言:我雖自不能得解脫,我諸天足能解之!優波鞠多語魔言:汝向梵天釋提桓因、毗沙門天,向魔醯首羅天、婆樓那天,乃至入於大火,不能令燒,入於大水,不能爛,彼諸天等欲解汝縛永不能得。於時魔王不用尊者之言,尋至彼諸天所,欲求解縛,然諸天等皆云:我不能!乃至到梵天所,合掌言:為我解卻!梵天答言:十力世尊弟子所作,我力微弱,終不能解。假使毗嵐猛風不能吹卻,寧以藕根懸須彌山?欲解此縛,無有是處!魔語梵王言:汝不能解,我當歸誰?梵王語言:汝疾歸依優波鞠多,乃可得脫。如因地而倒,還扶地得起。若不歸依,則壞汝天上之樂,壞汝名辱尊貴一切諸樂。魔見如來弟子勢力大,梵天王猶言語恭敬:佛之勢力何可度量?若欲加惱於我,何事不能?大悲憐愍故,不加惱於我。今日始知如來具足大悲、成就大慈、得真解脫。我為無明所盲,處處觸惱,然佛慈悲平等,未曾惡語加我!受梵王語已,即時破除憍慢之心,往優波鞠多所,五體投地,長跪合掌,白尊者言:大家!汝可不知我欲菩提樹下乃至涅槃,於如來所多作惱亂?尊者問言:汝作何事?答言:昔佛於婆羅門聚落乞食,我掩蔽眾心,便不得食。佛以不得食故即說此偈:快樂無著積,身體安輕便,若能於飲食,心不生貪著,其心常歡喜,猶如光音天。復於耆闍崛山化作大牛,破五百比丘缽,唯有佛缽飛在虛空。我更於異時化作龍形,纏縛佛身七日七夜。佛臨涅槃時,我化作五百乘車,擾濁河水,令佛不得飲。略而言之,乃至數百觸惱。如來慈愍,乃至未以一惡言而見輕毀。汝阿羅漢無悲忍心,於天、人、阿修羅前毀辱於我!優波鞠多答言:波旬,汝無知見,捉我聲聞比度如來!不可以芥子同彼須彌、螢火之光等於日月、一滴之水同於大海,如來大悲聲聞所無。佛大慈悲故不治汝,聲聞之人不同於佛,故我治汝。魔言:以何因緣,我從忍辱仙人已來乃至成佛所作惱亂,恆見慈愍而不加害?答言:有不善因緣,於佛造噁心,此罪雖積,佛不毀汝,所以爾者,意欲令我調伏於汝,使汝於佛得信敬心,由是心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佛以是事故,初不曾以一言毀汝,是故於汝恒生悲心。佛以善巧方便,欲使汝生於信心,由是少信因緣能得涅槃。略而言之,汝若於佛生少信心,以此信心洗除昔來數於佛所惱觸之罪,悉皆得滅。魔聞是語,身心踴躍,如迦曇花樹從根次莖乃至條枝,魔王歡喜,舉身毛豎:佛為大慈!從樹王下乃至涅槃,慈忍於我,如父母念子,原除我過。魔王於佛法生歡喜心,即起合掌,白尊者言:汝能使我生歡喜心,是汝大恩!今日當為我解是三屍。答言:先當與汝作要,然後乃當為汝解之。從今日後至於法盡,更不聽汝惱亂比丘。魔言:當受尊教!
由此可見,清凈和合的團體才會有深廣的業緣和力量來廣度眾生。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眾生共業的力量非常強盛,更需要以清凈共業來改善和凈化強大的雜染共業,否則就像防風治沙,兩三棵樹擋不住狂風猛沙,即使很多樹,如果間距太大也難以奏效。因此不僅要建設清凈、和合、增上的僧團,還要建設清凈、和合、增上的居士隊伍,形成僧俗互動、緊密配合的良好局面。
就弘法利生來說,求生凈土的修行者不急於今生弘法利生,也需要培養較廣大的師法友業緣,這樣不但今生能一定程度上較容易地弘法利生,積累往生資糧,而且以後「倒駕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時,在人間容易有廣大的師法友業緣,因為今生種了相應的業因。建設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體,如果擴展開來,便是建設人間凈土,能夠更好地弘法利生。因此不論修學哪個法門,不論初學者還是久修者,對自利利他來說,都需要確立這個目標。
怎樣做到師、法、友的清凈、和合、增上呢?需要我們緊緊稟持成佛的宗旨,依止善知識,依靠同行善友,共同學習佛法、護持僧團、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經示現了涅槃。佛法,不僅記載在經典上,更重要的是納受在佛弟子的心中,通過身心的實踐、言語的表達而流露出來。這就需要向師長請益,同時也要向同行善友學習。佛教的團體就像一所大學,寺院住持像大學的校長,出家法師就像老師,在家居士就像學生,大家相互和合,共同增上。老師不斷向校長學習,同時引導、帶動學生,教學相長;在家居士不僅要向法師學習,還要向其他居士學習,把所學到的佛法傳授給寺院以外更多的人。僧俗配合,在佛法的引導上更加系統、完整,以便讓更多的人一起來修學佛法,利益他們,利益他們的家人,利益他們的親戚朋友,造福社會,和諧社會。這是佛法真正價值之所在,也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一滴小小的水珠,只有放在浩瀚的大海里才不會幹枯。同樣的道理,每一個人的生命,只有跟團體的生命、跟佛教的生命、跟所有眾生的生命連成一體,才會有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才能體現無窮無盡的人生價值。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容易生活在固執自我的小圈圈裡,做起事情常常感到細微瑣碎,個人生活往往覺得乏味無趣,孤單的生命顯得既脆弱又蒼白,寂寞的人生每每茫然無從。
順應宗旨的發心即是發大悲心、菩提心。《華嚴經》裡面講到了發心的重要:「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但是,怎樣才算髮大悲心、發菩提心?比如一個人患了大病,卻不願意吃藥,只是看著醫生開的藥單,盼望著病能趕快好。這樣的話,就是再高明的醫生、再好的藥物,也起不了作用。無論把藥單看了多少遍,內心裏面有多麼焦急,也於事無補。只有真正將葯吃下去,病情才會好轉。同樣的道理,真實發大悲心、發菩提心,不是口頭上的空話,也不是內心裡的想像,而是真正融入其中,願意承擔,能夠付出,不僅要有願心,還要具有行心。
大悲心、菩提心是深廣、高遠的,不容易一下子發起來,我們可以將它們分解為有系統、有次第的發心,也即是順應目標發心,對眼前每一天的人、事、物因緣發心。
比如在寺院法會中,就可好好地檢驗發心、策勵發心。大家一起誦經、聽課、研討、做事,彼此溝通,相互磨合,可用心反省煩惱、對治習氣,破除小我而融入團體。不僅如此,還要承擔三寶的事業,與師友達成默契,將自己的發心投入到團體的運作當中。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每個人都這樣發心、努力、付出,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依靠團體的力量,幫助社會上更多的人,將三寶的溫暖和光明傳遞給更多生活在痛苦、迷茫中的人們。與此同時,在團體的帶動下,不分親疏、不論貴賤、平等助人的過程當中,狹隘的心胸就容易敞開,大悲心、菩提心便容易長養。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如果缺乏一定的正因善緣,往往會發生要想表達的話說不出口的情況。發心要在正因和善緣上著力,否則時間長了會走不下去。即要常常檢查自己在發什麼心?種什麼因?如果違緣日見增多,正因就可能會很難發生勢用,所以還要想方設法創造隨順正因的增上緣。
對正因的盲目與無知,對善緣的忽視與難遇,都是修行走不上路的相狀。事不會做,教理不通,行持不來,得不到法樂,是很多出家人常遇到的問題。有著良好的外緣,而自己又不好好地種正因,時過境遷,想好好用功的時候,又沒有較好的外緣條件,這樣怎麼能行呢?
出家人在修學道路上要想長期走下去,走得穩、走得好,應該要從多方面注意正因善緣的調整與把握。積極而有耐心地種正因、聚善緣,髮長遠心,發不退心,穩定情緒,調伏六根,講威儀、有規矩,然後慢慢學會做事。沒有良好品格和道德修養,在學佛過程中勢必困難重重。從做人的基礎漸次做起,就會有殊勝的果報。
正因重在內心的清凈。心垢要及時清掃乾淨,時間長了愈積愈厚,很難處理。懺悔是最好的掃帚,可以掃除煩惱的污垢。戒律凈化內心,是內在的莊嚴,而不是裝門面用的。以戒律己,逐漸解決存在的問題與煩惱。另外,善觀緣起、機教相扣,替人著想,對什麼緣講什麼話,常作自他相換想,外緣就會慢慢好起來。戒律能夠幫助我們培養良好的外緣,促使自己與僧團融為一體,正所謂「攝受於僧,令僧歡喜,令僧安樂,令僧調伏」,也即是令僧清凈、和合。因此作為出家人,應該發心學戒、持戒。
在具體建設師法友團體上,如何發心和行持促進團體的和合、增上呢?要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是團體中重要的一份子,發心突破個人觀念,融入團體、關照團體。
我們常講,某人手腳很利索,眼睛很好使,但手、腳和眼睛如果離開身體就起不了作用。在叢林當中,打鐘、打板、煮飯、掃地等,樣樣事情都有人做,衣、食、住、行都不犯愁,大家彼此分工,相互協作,病了有人照顧,累了可以休息,如果單獨一個人住就不同了。可見,個人的生命只有和團體的命運聯結在一起,才更有意義;個人的價值只有通過承擔團體的事業,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個人的力量只有融入團體當中,才不容易衰竭。同時,如果團體中某個人的某一部分工作沒有做好,也會影響到整個團體的運作。
所以,無論是佛學院里的法師、學僧,還是寺院里的執事、清眾,每個人都是團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家相互幫助、彼此策勵、共同上進,整個團體就會不斷進步。要發心去了解和接納團體的宗旨、理念和目標,以法為中心,與師友同心同願。打開心扉與同修們交流,剔除內心的污垢,納受清凈的正法。同時,好的經驗也應當與別人分享,否則內心封閉,被煩惱束縛住,不願與人分享心得,怎麼可能做到與同修一起和合增上呢?與師友相處,要發心學習替人著想。替人著想在於將自己之心與他人之心相通相應。學佛先從做人開始,凡夫最大毛病在於我執,人我分別,主客對立,如果替人著想,則執著就會減輕。你、我、他,乃假名安立,但凡夫眾生執變化為不變、無常為常,一直執著就會有障礙。想到的總是自己,反讓自己執著更牢固。學了佛法以後,必須拿來凈化自己的內心,否則用法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則會很苦。幫助別人即是幫助自己,所以必須發心度眾生。如果這個過程中起慢心,首先要觀察自己有什麼值得自大的地方,慢慢再來體會我慢的特點與心相。「我慢高山,法水不入」,棄除慢心,需要經常冷靜思惟自己的缺點及問題。時刻善觀緣起,把握緣起,依靠師友修學。在日常生活中,多的是可學的人、可學的事,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參、同修、同行,是指有共同目標的人,願意為續佛慧命努力的都是同行。《攝大乘論釋》說:「若人持戒、破戒,不觀其過,但取其德。若未得彼德,則依彼修學;若已得彼德,則共彼數習令堅固;若自有德,令彼修學,同我所得。此彼互相事故,言為善友無二。」
第二,發心視團體事業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神聖事業,滿心歡喜地為弘法利生而承擔。
在做事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候好不容易做好一件事情,卻遭到別人的誤解,自己就會覺得很麻煩,感到很痛苦,甚至產生畏縮的心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慣就是時時刻刻緣著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沒辦法擴大心量、拓寬格局,牢牢堅守著自我的執著。可是,刀要在石頭上磨才能越來越鋒利,棉花里是磨不出刀刃來的;人也是一樣,要在艱難的境界里才容易成長。因此,最好的對治辦法就是勇於承擔團體的事業,透過境界的磨礪,將自我消融於團體當中,把負擔轉化為學佛的資糧。
第三,髮長遠心、堅持不懈地培養善巧方便的做事能力。
除了不斷提升內在素質,還要培養因應外在事務的能力。有問題的時候,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有一個,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卻可以有許多種。要善巧處理問題,就必須針對問題的核心,從許多辦法中找出最好的辦法。這就需要運用所學的佛法來抉擇取捨,從中培養善巧做事的能力。問題的呈現是苦果,苦因則是惑、業。世間大部分人往往只看到問題的表象,所用的辦法自然不能真正根除苦果。而佛所講的每一種法門,都是從苦因上下手,徹底解決我們的問題。比如,今天生病了,病是一種結果,只有找到先前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夠遏制病情的發展,甚至拔除病根。同樣,今天出現了問題,我們要運用業果的理則來分析形成問題的種種因緣,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如此,學修和做事就容易結合在一起,輾轉相因、彼此增上。
總之,我們得到人身,又能信佛學佛,是很難得的,要常常想怎樣才能不浪費暇滿人身。關鍵要樹立正見,明確宗旨、目標,同時發心發願,趣入正行。不是形式上做得好看,必須要有一個宗旨:學佛的目的在於成佛,所以我們必須盡未來際地精進用功。有時叢林里放香,學院里放假,都是有目的的:是為了讓大眾調整身心,反省三業,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用功修行,不是去放逸、享樂。作為出家人一定要發心作人天師表,點點滴滴涵養聖胎,對自己要有崇高的期許。剛剛進入佛門就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威儀,解行相應,努力改進自己的習氣毛病,勇敢荷擔如來家業!一定要對佛陀有無比的恭敬心、無限的虔誠心。我們要一心一意信仰佛陀、跟隨佛陀、效學佛陀,根據佛陀告訴我們的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進行取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根據佛陀的理念努力實踐,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在一起,跟佛陀的心相通,這樣,佛法才能夠在身心上得到真正的落實,才能夠稱得上是承擔如來家業。特別要落實到清凈的師法友和合增上團體的建設中,落實到眼前人、事、法的境界中發心和行持,種正因、結善緣。只要我們明記宗旨、建立目標、不忘發心,時時精進,就能在無限生命里不斷增上,穩速成就福慧資糧和圓滿利他!【學誠法師文選】
文:摘自《法音》雜誌
圖:摘自【龍泉論壇】
推薦閱讀:
※佛法教學的總目標
※而立之年以前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胰島素治療不達標,能與促泌劑能聯用嗎?降糖目標重要嗎?
※中產家庭如何理財實現換房養老目標
※【2018】我的小目標
TAG: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