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長老講攝大乘論0150
06-22
「無住涅盤,說名彼果斷體;前面從唯識觀入所知相,從這裡開始就是在修行,一直;「無住」是什麼意思呢?「住」,也就是「著」的意思;在廣度眾生的時候,當然是在世俗諦這個地方;可是在;「說名彼果斷體」,這叫做「彼果斷」;「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這以下解釋「彼果智體」;「自性身」,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佛為度化;「受用身」,是為了度化法「無住涅盤,說名彼果斷體。」前面從唯識觀入所知相,從這裡開始就是在修行,一直到增上慧,這都是修行;這是說到大乘佛法的菩薩修行的次第。這以下「無住涅盤」和「彼果智體」,彼果斷、彼果智,這是說所得的果。在唯識宗現成的名字,叫做境、行、果。所知依、所知相,是「境」;第三個入所知相,一直到增上慧,這就是由第三到第八,這是「行」,是修行;第九、第十是「果」。 「無住涅盤,說名彼果斷體」,這個無住涅盤是什麼呢?就是無餘涅盤。但是在佛的境界,無餘涅盤就是無住涅盤;若是阿羅漢,就是入於無餘涅盤,他不度眾生了,所以他不如佛那麼圓滿。「無住」是什麼意思呢?「住」,也就是「著」的意思,無著。若阿羅漢,他就安住在涅盤裡面不動了;或者用我們凡夫的話來說,就是休息了,他在那裡休息不動了。現在佛因為有大悲心,他觀察到眾生的苦,流轉生死的苦,他的心不能在那裡住,一定還要回到世俗諦這裡來度化眾生的,所以叫「無住」。他不住在涅盤那裡,也就是不執著涅盤那裡;也就是在涅盤那裡,同時還能夠現起種種方便廣度眾生的,這叫「無住」。在廣度眾生的時候,當然是在世俗諦這個地方;可是在佛的心裏面,世俗諦就是第一義諦,就是涅盤,所以又不住生死。佛的般若波羅蜜的境界是不住生死,佛的大悲心的境界也不住涅盤,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佛也在生死那裡,也在涅盤那裡,廣度眾生的,是名「無住涅盤」。「說名彼果斷體」,這叫做「彼果斷」。就是他斷了煩惱障、所知障,一切法都是寂滅相的,叫做「彼果斷」,也就是無住涅盤。「斷」,就是在他得到無住涅盤的果的時候,他斷除去一切的戲論、一切惑業苦的障礙,得大自在了,那麼這也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增上慧,無住涅盤也是無分別智。佛的無分別智到無住涅盤是究竟圓滿了,如果你還沒有成佛,你那個增上慧的無分別智還沒有圓滿。「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說名彼果智體。」這以下解釋「彼果智體」。「三種佛身」,佛有三種身:第一個就是「自性身」,第二個「受用身」,第三個「變化身」。「自性身」,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是佛為度化眾生所現的身體,不是佛的真面目;佛的真面目是「自性身」,這是佛本身殊勝的境界,所以叫「自性身」,即佛真面目的體相的身體。「受用身」,是為了度化法身菩薩(舍掉了肉身得了法身的這些菩薩),這些菩薩他們的功德還沒圓滿,他們還要向佛學習,聽佛說法的。那麼這些菩薩所看見的那個佛,叫做「受用身」。就是佛在度化這些菩薩,予他們受用大法樂,所以叫做「受用身」。這個「受用身」,就是初地菩薩所見的佛和二地就不一樣,二地所見的佛和三地也不一樣,乃至到第十地所見的受用身也不同於第九地、第八地的;就是本身的程度有進步了,所見的佛就不一樣,有這種事情,那麼這就叫做「受用身」。「變化身」,就是在三界內一切的佛教徒、非佛教徒,所看見的那位佛,那是佛的「變化身」。或者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或者看見是老比丘,那就叫「變化身」。或者變化其它的身相廣度眾生的,也包括在內。但是「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究竟是什麼呢?這個無性菩薩他說「無垢無罣礙智,名自性身」。無垢無罣礙智,就是斷除去一切的煩惱垢,煩惱障、所知障的垢染,其心清凈了,無分別的智慧,就是佛的根本智,叫做無垢無罣礙智,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叫做自性身。這個受用身和變化身就是佛的後得智;無垢無罣礙智就是根本智。這個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我們通常說「轉八識成四智」,其中這個妙觀察智其實就是後得智,成所作智也是後得智,那麼這一部分的後得智就是受用身和變化身,是這樣來解釋的。「說名彼果智體」,這個彼果智,因為有清凈的這種智慧斷除一切障,就叫做「彼果斷」;而這大智慧的光明,就叫做「智」,它也是不分離的。其實佛得了無上菩提所成就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但這裡面就標出兩種:一個是斷,一個是智。斷除一切障礙,顯現寂滅相,那麼就叫做斷;那個大光明的境界,就叫做智。這合起來,就是這十大章的一個要義。這是在「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的佛法,這是最殊勝的。「由此所說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前面把十大章的要義標出來略加解釋,這底下來讚歎。「由此」,由於在大乘裡面所說的這十種事情。「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就可以看出來大乘佛法是不同於小乘佛法的,小乘佛法裡面沒有說這件事。小乘佛法,阿羅漢就入無餘涅盤了,再不發生作用了;小乘佛法裡面說佛也是這樣子,入了無餘涅盤以後再沒有事情了,也不度眾生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為彌勒菩薩受記,彌勒菩薩將來成佛來度化眾生,釋迦佛沒有事了,這在小乘佛法是這樣說的。 我現在又想到一件事,說是我們出家人過齋堂的時候,要設立一個聖僧位。這裡面有什麼事情呢?為什麼不供佛呢?小乘的比丘他不供佛,只是立個聖僧位,這表示什麼?因為這個賓頭盧頗羅墮尊者沒有入涅盤,他還在,所以我們就供養。其它的佛和阿羅漢都入無餘涅盤了,就好像是沒那件事了,有這個味道。《大毘婆沙論》說,就是他已經不是有情數了,說過這話。以前我也曾經這樣想過:這個出家人過齋堂的時候,五個聖僧位,就只是他,那佛呢?佛的位子怎麼不立呢?不明白,不知怎麼回事。後來想到,喔!小乘佛法是這樣意思。這樣與大乘佛法就是不合,不合道理。所以我們是所有的佛都要供,十方佛、過去佛、現在佛統統都要供,因為他沒有入無餘涅盤。所以這想法不一樣,思想不同。這裡面說,佛有自性身、又有受用身、有變化身,盡未來際的廣度眾生。在《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窺基大師他說到一件事,他說:過去的迦葉佛,乃至未來的彌勒佛,都是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別的人。彌勒菩薩成佛就是慈氏如來,慈氏如來就是釋迦佛,還是釋迦佛,他這樣解釋。智者大師似乎不同意這個解釋。那麼不管怎麼解釋,總之大乘佛法裡面說佛是有自性身、有受用身、有變化身,盡未來際的廣度眾生,他不入無餘涅盤的。《攝大乘論》後面,關於這件事還有解釋的;這些解釋的地方,是我們平常很少遇到的一種道理,因為我們學習佛法還是很少的。「由此所說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和聲聞乘的佛法不同。這個不同的地方,主要的一點就是大悲心,重視大悲心。佛菩薩有大悲心,這眾生還在那流轉生死,要去度化他嘛,怎麼能夠棄捨了他們,自己入無餘涅盤,不管了呢?所以和小乘佛法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特別值得讚歎的地方。這個大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我們沒解脫的人,佛有大悲心對我們是太重要了。「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薩宣說。」前面這句話是說它不同於小乘。這底下「又顯最勝」,又顯這十大章的佛法,這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令人成佛的,我們這樣學習就可以成佛,當然這件事是最殊勝了。「世尊但為菩薩宣說」,因為菩薩有大悲心,他能契合,與此法門能相契合。聲聞人感覺生死太苦了,這個身體是個毒氣,它滅了是最好,到無餘涅盤那裡安樂自在,所以不為聲聞人說,「但為菩薩宣說」。但是在《阿毘達磨大乘經》上看,是在薄伽梵前的菩薩說的,這十大章是菩薩說的。可是這上面說「世尊但為菩薩宣說」,那就是「菩薩但為菩薩宣說」,應該是這麼說。可是因為是在佛的面前說的,為佛所開許的,那也就等於是佛說了。所以說「世尊但為菩薩宣說」,不為小乘人說,所以這是最殊勝的佛法。「是故應知但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所以我們應該知道,是但依大乘佛法裡面,諸佛世尊才有這十種殊勝殊勝語的,小乘佛法里是沒有的,是不合適的。這是結束這一段文。第一項是略標,第二項顯大乘殊勝,這底下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複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乘性?」 又,怎麼知道「由此十相殊勝殊勝」佛的法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大乘佛法真實是佛說的?「遮聲聞乘是大乘性?」不同意聲聞乘的佛法是大乘佛法,聲聞乘是小乘,它不是大乘。有人寫文章,說是天台智者大師判《阿含經》是小乘,說這是不對的。其實,大小乘,印度佛教就是這麼說嘛,不是中國歷代高僧說的;中國歷代高僧都是根據印度佛教說的,所以這個人就是亂說。「遮聲聞乘是大乘性」,不同意聲聞乘是大乘性。我昨天說過,就是有的小乘佛教學者,如果他碰到了大乘佛教學者問:「你說大乘非佛說,那麼佛是怎麼成就的?」那麼小乘佛教學者說:「就是學習阿含經,就這樣修習久了,就成佛了,所以阿含經就是大乘」,這小乘佛教學者這麼回答。現在說「遮聲聞乘是大乘性」,無著菩薩不同意這種說法,這個聲聞乘不是大乘行,你學習阿含經是不能成佛,你只可以得到阿羅漢果,成佛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同意。 這文上說:你不同意聲聞小乘佛法是大乘,認為大乘是佛說的大乘,這才是大乘,怎麼知道呢?這是問,底下就回答。「由此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因為這十大章所說的佛法,在聲聞乘裡面曾不看見佛說過,唯獨大乘佛法裡面才有說。所以聲聞乘是小乘,這十大章是大乘,這是成佛的法門。這成佛的法門這樣高深,那就是佛說的,別人說不來,別人沒那個智慧能說出這樣的佛法。「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隨順無違;為能證得一切智智。」前面是標出來這十大章,這是大乘經裡面處處見說。那麼怎麼知道它就是成佛的法門,它一定是佛說的呢?「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菩提性」,這十大章的法門,它最能引發大菩提。「大菩提」就是無上菩提;能夠引發大菩提的因性,這個「能引」就是因,你學習了這樣的佛法,你就成就了無上菩提的因了,它有這種能力,從這十大章的內容來看它有這種功能。大菩提的因性,主要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的因是什麼?就是要發願,願得無上菩提,要有這樣的願。 「是善成立」,就是「能引大菩提性」這件事是能成立的,是能立得住的。這個道理是非常圓滿的,是不可破壞的,是能立得住的,所以是「善成立」。「隨順無違」,你按照這十大章去修行,它能隨順無上菩提,能趣向於無上菩提,能向於無上菩提那裡去了。「無違」,沒有障礙的,沒有違背,沒有矛盾的事情。「為能證得一切智智」,你這樣修行,就能夠證得無上菩提,所以這是大乘,所以這就是佛說。如果這不是佛說,另外還哪有呢?另外沒有了,所以這一定是佛說,而一切智智決定是成佛的法門。這樣說,「能引大菩提性」是因,是發無上菩提心;這個「隨順無違」,就是你隨順它去修行,這是行。前面是發願,發菩提願;這底下是修行六波羅蜜;「能證得一切智智」就是果了。願、行、果。「能證得一切智」是根本智,第二個「智」就是後得智。根本智、後得智圓滿了,就是無上菩提了。這就可以明白「大乘是佛說」,你不可以誹謗說是非佛說,不可以。第四項、重頌「此中二頌: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異,三學,彼果斷及智,最上乘攝是殊勝。此說此余見不見,由此最勝菩提因,故許大乘真佛語,由說十處故殊勝。」前面第三項「顯大乘是佛說」,現在是第四項「重頌」。「重頌」,就是用少的文字能總攝多義,前面那一段文的義都含攝在少少的文字裡面,能使令你容易受持,是這樣意思。 此中有兩個頌:「所知依」,第一章就是所知依。「及所知相」,是第二章。「彼入因果」,第三是入所知相,第四是彼入因果。第五彼因果修差別,這就是「彼修異」。「三學」,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就是六七八。「彼果斷及」彼果「智」,就是最後兩個。「最上乘攝是殊勝」,這十大章是屬於最上乘,就是一佛乘,所以是最殊勝的。「此說此余見不見」,這裡所說的十大章:「此見」,此大乘裡面是處處得見。「余不見」,其它的小乘佛法裡面是看不見的。「由此最勝菩提因」,就是前面「能引大菩提性」,由此十大章是最殊勝菩提的因,你按它來學習,你就有了菩提的因了。「故許大乘真佛語」,真是佛的法語。「由說十處故殊勝」,用這兩個頌來說前面這一段文的要義。第二節、攝大乘「複次,云何如是次第說此十處?」前面第一節「成立大乘是佛說」,大乘是佛說的法語,你不可以毀謗的。現在這二節「攝大乘」,這十大章能統攝一切大乘佛法,是說這樣意思。什麼理由,你說出來這樣的次第?用這樣的次第說這十大章呢?為什麼一定先要說所知依,而後又所知相,第三是入所知相呢?乃至到第十是彼果斷,彼果智?這是問,為什麼是這樣的次第。「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善巧。」佛法裡面的意思,來到佛法裡面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得到正知正見,你先要成就這一個功德。那麼這個功德怎麼樣成就呢?「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就是你先要對一切法是怎麼有的?這個原因你要先要通達,就是要通達一切法的緣起。你要知道一切法各有各的因緣,主要就是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因。所以第一章就需要說明,什麼叫做阿賴耶識了。 「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善巧」,你若通達了阿賴耶識為諸法因的道理,你就能知道一切法緣起,緣起的事情就明白了。「應得善巧」,你就會得到善巧。「善巧」,就是通達了一切法的緣起,而能夠沒有錯誤的想法;對於一切法的緣起通達了,沒有其它的邪知邪見,有正確的知見了,就叫做善巧。你先應該得到善巧的正知正見,叫做「應得善巧」。佛教是主張一切法是緣起的,那麼非佛教徒有兩種錯誤的說法:第一個就是不平等因,第二個就是無因。第一個「不平等因」怎麼講呢?譬如:印度的宗教,說世間上的一切眾生、一切的山河大地是梵天創造的,那麼世間上的萬事萬物,世間上的一切有情,都是有因的;梵天是一切萬物的因。那麼梵天怎麼有的?梵天是無因的,沒有人能創造梵天,梵天是自然有的,這就是「不平等」。喔!我有因,你無因,這不一樣,不平等。這不平等,所以就不能成立的,一定要平等才可以。這個印度的婆羅門教,相信梵天的人就是這樣說法。第二個是「無因」,就是世界上宇宙萬物是沒有因緣,自然就是這樣子的。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善巧,都是不合道理,所以來到佛教裡面的佛教徒,「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善巧」。你要明白一切法各有各的因緣,善有善的因緣,惡有惡的因緣,人有人的因緣,天有天的因緣,三惡道有三惡道的因緣;而不是一個因能生一切法的,是各有各的因緣的。這樣子,你才能得到善巧的智慧,而不犯錯誤的。這個「緣起」和「緣生」有一點不同。「緣生」是在果上講的,「緣起」是在因上講的。這個因緣能生起一切法,就是「因」能生起一切法。若是「緣生」,就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所生的一切法就是果了。在果上講,叫「緣生」;在因上講,叫「緣起」。現在是,「於緣起」就是諸法因;諸法因「應得善巧」,你先得到正知正見,你先要有這樣的思想。所以第一就先要說這個「所知依」。「次後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於諸法因應得善巧了以後,「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你要善能了別它的體相,還是要知道的。「於緣所生諸法」就是果了,所生諸法的果「應善其相」。這個「緣所生諸法」,就是依他起相;依他起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的,染緣起、凈緣起都是因緣所生,那麼這就是依他起。這個遍計執,遍計執是沒有體性的。我們執著因緣生法裡面有我可得,有一切法可得的,其實都是虛妄分別,沒有那件事,那麼是遍計執了。遍計執是怎麼一回事呢?就是無中生有。沒有我,而執著有一個我,這是無中生有,就是增益的,叫做增益。下面說「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沒有那件事,你增加上去了,那叫做增益的過失。這個損減過失怎麼講呢?就是本來是有的,你認為沒有,這就是損減,去掉了,這是錯誤,這是一種過失。這個增益的過失,就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在一切虛妄法上,身、口、意、蘊、處、界,這一切法上面是沒有我可得的,沒有這個補特伽羅的我,我們就認為是有,所以叫增益執。這個聖人所見的第一義諦、圓成實的境界是有的,但是我們凡夫看不見,就認為是沒有,所以就是損減的過失。這樣說呢,「遍計執」是增益的過失,你去掉了它,這是最好了,這不犯損減的過失。「圓成實性」,我們若覺悟了,那就沒有損減的過失;而認為有圓成實性的體性,那不是增益,因為本來是有嘛!你說是有,就是對了。這是「遍計執」和「圓成實」這兩部分的情形。這個「依他起」是怎麼一個情形呢?「依他起自性」,在《辯中邊論》上說:「非實有全無」,這樣解釋。這個因緣所生法,它不是真實有,不是真實的。譬如我們這個身體也好,山河大地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大乘止觀述記(二)
※攝大乘論釋四十八卷(第三譯十卷)下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净空法师讲述 2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上)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第四十六頁)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