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中日韓三國陶瓷的歷史|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陶瓷的歷史

  • 中國陶瓷的視點
  • 韓國陶瓷的歷史
  • 日本陶瓷的譜系
  • 中國陶瓷的視點

    出川 哲朗

    引言

    中國陶瓷具有光輝燦爛的悠久歷史,也仍然存在許多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迄今為止,雖說多數窯址已經過調查,但很多具體完整的報告尚未刊行。因此,根據考古學發掘的新的報告,中國陶瓷史還要被修正甚至改寫。

    話雖如此,現在已知的作品應該說足以顯現中國陶瓷的魅力。它們是在各個時代,凝聚了當時最高的技術和藝術的作品。比如那些反映貴族和宮廷審美趣味的器物、最高級的貿易陶瓷,還有進入20世紀以來考古發掘所得出土品中的精華。這些出土品的時代可從新石器時代延續到宋。它們在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作為通史性陳列的同時,更代表著各個時代的審美,被人們觀賞品鑒。

    新石器時代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的出土地有河南省、河北省、江西省、浙江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判斷其時間大約是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以前。比如說,河北省徐水縣南庄頭出土的陶器中,有距今9700年到10500年的器物;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出土過7600年到9000年以前的器物;河北省武安縣磁山和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的出土品是能夠被複原的,測定其時代是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200年。

    再往後,則大致可以分為黃河中上游流域、黃河下游流域、長江以南的江南地區這三大區域來進行討論。各地生產自己特有風格的陶瓷器物,出現了反映技術進展的眾多窯址。

    先說黃河中上游地區。

    老官台文化(公元前4500年,陝西省)的北首嶺遺迹中出土了灰陶器物。仰韶文化的半坡遺迹(公元前4000年左右,陝西省)和廟底溝遺迹(公元前3300年左右,河南省)等地出土了黑色紋樣的彩陶。公元前3300年左右,繼而出現了附加紅色彩繪的器物,彩陶變得愈加美麗。在中國西部的甘肅省、青海省,出現了甘肅仰韶文化,或者稱其為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000年左右)。之後,是半山文化(公元前2600年左右)、馬廠文化(公元前2200年左右)。而在甘肅省,還有齊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等。彩陶文化一直綿延至戰國時代。

    黃河下游,從山東省到江蘇省的廣大區域內,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400年)得到長足發展。大汶口文化前期以紅陶為中心,中期出現了彩陶,後期的主流是轆轤成型、搭建陶窯燒制的灰陶、黑陶和白陶,均以還原焰燒成。大汶口文化之後出現的的是龍山文化(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造型精巧的蛋殼黑陶廣為人知。

    公元前5000年左右,浙江省興起了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部到江蘇省則是以紅陶灰陶為主體的馬家濱文化(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2700年),和以黑陶為代表的良渚文化(公元前2750年至公元前1890年)。從四川省到湖北省,出現了吸收河姆渡文化影響的大溪文化,以生產紅陶為主。而黑陶文化的後繼者,則是分布在湖北省到河南省這一地區範圍的屈家嶺文化。

    夏、商、周、秦、漢

    公元前1600年左右開始的殷商王朝不僅鑄造精美的青銅器,還燒造白陶。白陶器中一部分明顯可見是仿照青銅器。此時還出現了施釉陶,為灰釉陶,器形繼承灰陶,叫做原始瓷器。從春秋時代(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481年)末期到戰國時代(公元前408年至公元前221年),燒成的是印紋硬陶。印紋硬陶也屬於灰釉陶,其中很多造型也模仿青銅器。

    在華北地區,厚葬的風習始於戰國時代,歷經秦(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0年)、漢(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愈演愈烈。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秦兵馬俑。作為明器,灰陶和加彩灰陶被大量燒造。前者是一種高火度燒成的陶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低火度(攝氏800度至900度)條件下即可燒成的鉛釉陶。鉛釉陶器形多種多樣,有樓閣、水井、壺等。

    直到了東漢,真正的青瓷登上了歷史舞台。主要窯址在浙江省北部的上虞、寧波、永嘉等地。器形有直口的四耳壺等。著名的越窯青瓷從此開始了它的歷史。

    三國、兩晉、南北朝

    從三國時代到西晉,越窯青瓷得到長足發展,形成其獨特的造型,例如神亭壺和天雞壺。前者是在瓷壺上塑造樓閣,再貼塑人物和動物。後者則是以盤口壺為主體,添加把手,再將注口做成雞頭或者羊頭形狀。神亭壺由西漢時期的五聯罐發展而來,存在於公元3世紀後半期到公元4世紀。天雞壺是在公元4世紀出現在東晉。此時的越窯青瓷還多見像生器形,比如羊、獅子、狗、雞舍,還有蛙形水盂等。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三國墓出土了施以鐵繪裝飾的青瓷壺。東晉時代還出現了鐵斑紋裝飾的黑釉天雞壺。而進入南朝,受佛教藝術影響,流行蓮瓣紋。盤口壺是南朝越窯瓷器的典型,這種造型一直延續到隋唐。

    同時,在中國的華北地區,則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北齊(公元550年至公元577年)時出現了白胎、施透明釉、高火度燒成的白瓷。低火度燒成的除了鉛釉陶,還有黃釉器物上再添加綠釉裝飾的陶器,它們也出現在北齊時代的墓葬中。一般認為,後世的唐三彩由此發展而來。當時,流行葡萄紋、忍冬紋、連璧紋等紋樣,顯示出西亞文化的影響,這種藝術傾向一直到隋代仍然存在。在河南省的鞏縣窯和河北省的臨城縣、內丘縣的邢州窯燒成了白瓷。

    到了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6年),文化的國際性色彩愈發濃重,在陶瓷器上出現了許多新器型。公元7世紀的越窯在繼承古越窯盤口壺的造型和釉色的基礎上,繼續燒造這類產品,但窯場不再局限於浙江省北部,而發展到從浙江省南部地區一直延伸至福建、江西等地。華北地區,有耀州窯燒造黑瓷和白瓷,邢州窯等窯口的白瓷生產也逐漸擴大。到了晚唐,定窯(窯址在河北省曲陽縣)開始了它的燒造歷史,並逐漸成為白瓷生產中心。而在河南省、河北省、山東省、安徽省、山西省、陝西省的廣大區域,還出現了不用白色化妝土、在白胎上直接罩以透明釉的白釉陶,代表性的中心窯口有鶴壁窯(窯址在河南省)、密縣窯(窯址在河南省)、登封窯(窯址在河南省)等。進入五代,這些窯口進而開發出了白釉綠彩和釉下鐵繪裝飾。白地剔花的技法則一直發展延續到後來的北宋時期。

    作為明器,彩繪陶俑仍然流行,並被繼續大量生產,出現了很多造型精美的產品。曾經是鉛釉陶的一種的三彩陶開始進入盛期。唐三彩基本上都是明器,生產集中在邢州窯、耀州窯、鞏縣窯等處。唐朝的貴族文化從初唐一直延續到盛唐,但是因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走向衰退。大唐帝國的貴族文化可謂五光十色,唐三彩正可與之交相輝映。這一時期的青瓷生產繼承古越窯並繼續發展。從公元8世紀到公元9世紀後半期,有越窯燒造玉璧底的碗,而這種瓷碗也見於邢州窯等各地其他窯口。

    陸羽在《茶經》(成書於公元761年左右)里提到的青瓷窯口有越州窯(窯址在浙江省慈溪)、鼎州窯(即陝西省的耀州窯)、婺州窯(窯址在浙江省金華)、岳州窯(窯址在湖南省湘陰)、壽州窯(窯址在安徽省淮南)、洪州窯(窯址在江西省豐城)等。論及白瓷時,他講到了當時由邢州窯燒造的白瓷碗。後來,越州窯開始燒造所謂的「秘色」青瓷,力證就是法門寺地宮的出土品,紀年為公元874年。秘色青瓷的生產中心位於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畔,吳越錢氏也在這一帶主持生產了大量的秘色貢瓷。

    此時,憑藉銅或者鐵呈色的釉下彩繪瓷盛行於長沙窯(窯址在湖南省)。另外,以鈷元素呈色的藍釉器物也見於唐三彩,甚至有為數不多的幾件所謂的「青花」瓷器。這些人們稱為「唐青花」的器物出土於江蘇省揚州唐城遺址和河南洛陽,被視為青花瓷的先驅。但是,目前一般認為,真正的青花瓷的出現要等到元代。

    眾所周知,宋代生產白瓷的代表性窯口是定窯,其生產從晚唐一直延續到金,中心窯址在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定窯產品有以刻花、印花裝飾的象牙色白瓷,還有綠釉、黑釉和褐釉瓷器。裝飾紋樣中出現了被宮廷使用的龍紋和鳳凰紋等高級紋樣。定窯器物胎質緻密堅硬,呈白色,器壁很薄,造型洗鍊且頗具穩重感。由於採用覆燒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同時,也是產品口沿部分不能施釉,出現金屬加釦。

    五代,江西景德鎮的楊梅亭、黃泥頭、湖田等地的窯口燒造青瓷和純白色的白瓷。這裡的青瓷產品屬越窯系統。而白瓷生產則從11世紀左右開始,其中心轉向釉色白中泛青的青白瓷。公元12世紀左右,景德鎮諸窯也開始像定窯那樣,使用覆燒技術。生產青白瓷的窯口除了景德鎮,還有江西省的吉州窯、南豐窯、福建省的德化窯、建窯、浦城窯等,以及廣東省、安徽省、浙江省的眾多窯場,它們共同形成了青白瓷系。

    耀州窯從唐代開始就作為磁州窯系的一處窯場,燒造白釉陶和唐三彩,同時也受越州窯的影響,生產青瓷。五代的耀州窯青瓷不論釉色還是造型都非常精彩,被稱作「東窯」。進入北宋,其產品中開始出現以刻劃花裝飾的青瓷,釉色呈橄欖綠。耀州窯中心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的黃堡鎮,在那裡,大量生產刻花、印花裝飾的碗、盤。宋代耀州窯的燃料不再是木柴,已經變成了煤炭。其影響波及河南省的臨汝窯、寶豐窯等,它們的產品也呈現出類似的面貌,形成耀州窯系。五代耀州窯的生產受越窯秘色青瓷影響,它和後來的汝窯相繼進入了中國青瓷對理想釉色追求的生產譜系。

    汝窯的中心窯址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當地也燒造鈞窯系和耀州窯系的產品。典型的汝窯器物被描述為帶有細小的開片,常見針尖大小的支釘痕,製作精巧,傳世極少。公元1127年,宋廷被迫遷都臨安(今杭州),設南宋官窯。根據文獻記載,南宋官窯有修內司窯和郊壇下窯。如今,郊壇下窯(窯址在浙江省杭州的烏龜山)的考古發掘報告已經出版。近些年來,針對修內司窯的相關考古發掘調查也在推進,主要發掘成果是鳳凰山的老虎洞窯址。南宋官窯產品的主要特徵是厚釉,胎土由於富含鐵成分而呈現黑色。南宋官窯風格的青瓷也見於龍泉窯和越州窯。

    龍泉窯一直到北宋中期都在同處於浙江省的越州窯、甌窯、婺州窯影響下生產類似的產品。但龍泉窯自身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西晉,屬於越州窯系。南宋龍泉窯獲得飛躍性的發展。龍泉的大窯、金村、溪口、安福、山頭、大白岸、上岩兒、安仁口等地,星星點點,分布著數百處瓷窯。溪口的產品中包含與南宋官窯造型類似的黑胎青瓷。從南宋到元,品質優良的高級龍泉青瓷傳至日本,存世至今,考古發掘也見有出土。紀年為1323年的韓國新安沖沉船遺物中有一萬多件龍泉青瓷。1991年發現的四川省遂寧窖藏中,除了大量南宋末期的青白瓷,還有許多龍泉窯青瓷,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南宋後期,龍泉窯生產具有代表性的粉青,釉色粹美,釉層很厚,往往有2至3層。這種龍泉粉青瓷器在日本被稱作「砧青瓷」。

    天目是南宋時代在中國各地窯場生產的黑釉茶碗。黑釉出現於漢代的德清窯(窯址位於浙江省)和古越窯,北宋時期定窯也燒造黑釉瓷碗。在中國全國範圍內,生產天目茶碗的幾處中心窯場是磁州窯、耀州窯、吉州窯和建窯。南宋時期,大量燒造黑釉茶碗的是建窯。建盞有兔毫、油滴、曜變等,享有盛譽。吉州窯(窯址在江西省吉安永和鎮)的黑釉茶碗則以剪紙紋樣和木葉貼花紋的裝飾為特徵,也有玳瑁釉的產品。磁州窯的黑釉茶碗則以口沿部位留有一圈白色釦口著稱。

    磁州窯是華北地區民窯的代表。產品的特色是施白色化妝土並用剔花裝飾,紋樣瀟洒自由,也有施白色化妝土,再加以鐵繪,或者附加剔花裝飾的產品。磁州窯的中心窯場位於河北省南部的磁縣。而磁州窯系是以河南省為中心,廣泛分布於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宋代,華北地區的陶瓷生產非常興盛,分布著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定窯系,而且它們並不孤立存在,彼此有所交集,以應合當時的市場需求。之後的金代和元代,河北省的磁州窯、河南省的鶴壁窯、登封窯、禹縣扒村窯、山東省淄博窯、山西省長治窯等構成的磁州窯系,還生產釉上紅綠彩瓷。紅彩的磁州窯風格的器物也見於元代的景德鎮窯。

    青花與五彩

    青花瓷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北宋、五代甚至唐代。但根據現有的出土資料和紀年銘文,直到元,青花器物才大量出現。這是一種新興的瓷器樣式,在白瓷底子上施以鮮艷的藍色紋樣,花紋細密,以繪畫為主要的裝飾手段,而且逐漸形成規模。

    從南宋發展到元,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是以刻花和印花裝飾為主的青白瓷,同時也可見紅釉刻花的產品。有青白瓷上施以細小連珠勾勒出開光,也存在帶有綴珠文開光的釉里紅瓷器。技法方面,使用毛筆,蘸鈷料進行釉下彩繪。這樣可以自由繪畫表現各種紋樣,裝飾題材也因此得以拓展。青花紋樣往往細緻綿密,色調濃淡有致,具有相當豐富的藝術表現力,使產品在裝飾上體現了過去從未有過的寫實風格。而另一方面,與技術的發展進步相呼應,出現很多體型很大的盤壺類器物,也使裝飾面積得以擴大。另外,純白色的陶瓷器胎也成為映襯青花紋樣的最好背景。以上幾方面,共同促成了元青花的發展和興盛。

    元青花在器形方面的特徵是,既有繼承宋代器形的梅瓶和玉壺春瓶,又有進入元代新出現的高足杯、僧帽壺等新器形。 裝飾的主紋樣有龍紋、鳳紋、麒麟、鴛鴦、魚蟲等動物紋,也有牡丹、瓜、芭蕉、蓮花等植物紋。主紋周圍的輔助紋樣有波濤紋、如意雲頭紋、喇嘛教樣式的蓮瓣紋、寶相蓮花捲草紋、牡丹卷草紋、雜寶紋等。

    江西省九江市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墓出土一件青花塔式蓋罐,為釉下彩青白瓷,繪有如意頭紋、牡丹紋、蓮瓣紋。紀年為後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的墓葬出土的釉里紅四神紋蓋罐和青花釉里紅樓閣也都是青白瓷施釉下彩的產品。帶有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紀年銘文的那對青花龍紋象耳瓶,現由倫敦大學的戴維德基金會收藏,這對青花瓷瓶就是成熟的元青花的典型代表,即所謂的「至正樣式」、「至正型」元青花。此時大概就是元青花大發展的歷史時期了。當時,出現了多種技法來滿足紋樣表現的需求,技法的成熟又使紋樣更夠表現得更加細緻繁密,青花色調的濃淡又豐富並提高了產品的藝術表現力。在元代,中國的青花色料的鈷料是從伊斯蘭世界傳入的。而元青花的多段紋樣裝飾帶的構成方式和器形,也常體現伊斯蘭金屬器的影響。因此,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也成為青花瓷在元代景德鎮誕生的要因之一。

    景德鎮的元代窯址主要集中分布於市區和郊外的湖田。後者也盛產青白瓷,考古發掘出的器物既有帶有連珠圈文開光的青白瓷壺殘片,還有與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普卡普宮殿收藏的傳世元青花大盤紋樣完全一致的青花瓷片。

    元朝於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隸屬於將作院,在將作院下,還設有畫局,負責設計青花紋樣,有為數眾多的伊斯蘭工匠在畫局供職。這一點從托普卡普宮藏品中那些幾何紋樣的青花瓷器就可以看出。

    中國境內出土元青花和元代釉里紅器物的有河北保定以及江西高安的兩處窖藏。元青花作為貿易瓷器,在世界各地也多見出土和收藏。重要的幾處分別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普宮、伊朗的阿爾德比神廟、印度的圖格拉克宮殿遺址以及印度沿海各地、中近東的大馬士革、霍爾木茲島、埃及的福斯塔特、日本的沖繩、福井。在東南亞地區還出土了大量不同於至正樣式的元代青花瓷器。但值得注意的是,元青花應該有很多被皇帝使用的產品,但現在它不見於故宮的皇家收藏,反而多見國外的傳世品。由此可以推測,元青花作為貿易陶瓷被大量輸出,是為其一大特徵,而明清時代對元青花的評價也略見一斑。

    這一時期,釉上彩繪產品也見於金代的磁州窯,也就是磁州窯的紅綠彩瓷。彩繪紋樣有紅色、綠色、黃色,繪畫簡略,意筆草草。典型的代表器物是帶有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墨書紀年銘文的紅綠彩瓷碗,那是一件在綠釉黃釉的三彩白瓷碗上進一步施加紅色彩繪的器物。元代景德鎮也燒造類似的彩繪產品。單從景德鎮出土的陶瓷殘片,我們無法看出官窯管理的嚴格,反倒多見磁州窯風格的產品,反映出磁州窯系的影響。雖然至正樣式的器物表現出元代青花瓷器獲得了飛躍性發展,但是準確地來講,當時彩繪技法尚不成熟。

    近些年,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對位於景德鎮市珠山的御器廠址進行了發掘。1995年,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組織舉辦《皇帝的瓷器——新發現的景德鎮官窯》特展,介紹了最新的發掘成果。御器廠是明代初期的官窯,由皇帝派遣宦官任督造官主持當地的陶瓷生產。關於御器廠的設置年代,史書記載多有不同。《景德鎮陶錄》記載是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江西大志》記載是在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還有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之說,眾說紛紜。

    洪武帝實行海禁政策,海上貿易只限於朝貢,這一政策中止了伊斯蘭鈷料的流入。在青料缺乏的情境下,釉里紅器物得到發展。洪武時期的釉里紅瓷器就是模仿青花瓷的產品。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至1398年),釉里紅器物備受珍視,而作為貿易商品的青花器物數量很少。但是景德鎮珠山的考古發掘證實了洪武年間這裡存在相當規模的生產。洪武樣式的青花和釉里紅器物裝飾的中心主紋有牡丹、菊花、芭蕉、松竹梅這樣的植物紋樣,產品不帶銘款。在主紋周圍的裝飾帶則常見牡丹卷草、菊花捲草、蓮瓣紋、蕉葉紋、靈芝雲紋等。器形有大碗、壺、玉壺春瓶、梅瓶等。南京洪武宮出土的紅彩龍紋碟片是洪武年間的產品,白瓷上用紅彩繪畫五爪龍。一般認為,釉上彩繪的技法完成於明洪武朝,但此時多色彩繪尚屬少見。

    永樂朝(公元1403年至公元1424年)的一件大事是著名的鄭和下西洋,明朝政府組織龐大的船隊出海進行國家性貿易。伊斯蘭鈷料由此再度進入中國,被稱作「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錳較少,發色鮮艷。景德鎮御窯場址出土了永樂年間的褐彩、紅彩、金彩瓷器。釉上彩繪的紋樣清新明快,多見單色紋樣,但那時的產品仍然以青花為中心。向來的觀點是,紅彩和紅釉器物在宣德時期(公元1426年至公元1435年)出現,但是,其實在永樂時期紅彩就已經成形。永樂甜白器物上也會施紅釉或繪紅彩紋樣。這一時期還有黃地綠彩瓷、綠地褐彩瓷。

    永樂白瓷和紅釉器物上可見暗花隸書的「永樂年制」銘文,是它作為官窯產品的特殊記號。宣德中期以後,御器廠產品的一個特徵也是帶有「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的銘款。器形多種多樣,有天球瓶、扁壺、僧帽壺、燭台、大盤等。裝飾紋樣舒展勻稱,常見束蓮紋、卷草紋。另外典型如青花花鳥紋盤那樣,以明顯寫實性繪畫風格裝飾的器物也並不罕見。

    宣德時期,以豆彩為代表,在御窯廠出現了許多新技法新釉彩。景德鎮的出土器物中有宣德時期的豆彩,用青花描畫紋樣的輪廓線,然後在釉上添畫紅彩、黃彩、綠彩、紫彩等,可是至今不見宣德豆彩的傳世品。當時一種以黃彩為地,用青花繪畫牡丹或萱草的典型的裝飾手段成為定型,被後世的成化、弘治、正德所繼承。

    正統(公元1436年至1449年)、景泰(公元1450年至1457年)、天順(公元1457年至1464年)三朝的青花器物不帶官窯銘款。而根據史書記載和景德鎮的考古發掘,可知當時仍然存在活躍的生產活動。珠山的出土品表現出當時的產品大致與宣德產品面貌類似,但是目前也不見像宣德產品那樣相當精緻的器物傳世。同時期景德鎮的民窯產品多以人物紋和雲紋裝飾,就是日本所謂的「雲堂手」。

    成化(公元1465年至1487年)時期的生產繼承宣德,仿製品甚至帶有宣德官窯的銘款。但成化器物往往較小,從傳世品來看,器形種類不多,有製作精美的碗盤。成化時期的官窯碗享有盛譽,被稱作「palace bowl」。

    豆彩器物是成化彩瓷的代表,傳世極少,然而景德鎮御器廠出土的豆彩器物卻很多,僅圈足器物就有幾萬件,可見生產之盛。這巨大比例差顯示出當年御器廠甄選產品相當之嚴格。成化豆彩以杯碗類的小型器物為生產中心。

    明初的紅綠彩的釉上彩繪瓷發展到此時,愈加豐富多彩,不僅出現了單色彩繪,還大量生產黃地青花、黃地紅彩。從景德鎮御器廠的出土情況來看,成化年間釉上彩繪瓷的生產確實相當興盛,產品包括五彩、豆彩、青花紅彩、黃地紫彩、黃地綠彩、黃地青花,還有在嘉靖年間也盛產的紅地綠彩和白瓷綠彩器物。「天」字銘的豆彩壺也比較常見。傳世的成化鬥彩華麗非凡,可謂典型的官窯產品。

    之後是弘治(公元1488年至1505年)和正德(公元1506年至1521年)兩朝,生產應該繼承前朝,但傳世品很少,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黃地綠彩和黃地青花。

    景德鎮不僅有官窯生產,也有民間窯場。從嘉靖朝(公元1522年至1566年)開始,大明朝廷對陶瓷器的需求量激增,除去令御器廠生產之外,也令民窯參與生產,形成了所謂的「官搭民燒」制度。官窯的生產技術及其對產品質量進行控制等管理體制由此流入民間,使民窯的生產水準得到提高,民窯也可以生產出滿足富裕階層需求的高品質的瓷器,比如說一些紅彩器物。嘉靖年間大量出現的是五彩,產品面貌豐富,裝飾華麗。紋樣的種類也大增。龍紋、鳳紋、花鳥紋、魚藻紋、蓮池水禽紋、牡丹紋等,在明代中期曾是官窯產品的常見紋樣,但到嘉靖朝發生了變化。之前的情況是,歷代都恪守傳統設計,風格嚴謹,而到嘉靖朝,則吉祥紋樣大增,體現民間審美傾向。在日本被叫做「金襕手」的這一類彩繪瓷生產一直延續到萬曆年間。

    對隆慶(公元1567年至1572年)年間官窯的記載只有一次,產品的銘款是「大明隆慶年造」。

    後來就是萬曆(公元1573年至1620年),五彩器物的種類大增,相同器形、相同紋樣的青花器物也被生產。產品中比較突出的是尊、香爐、燭台等大型日用器具,和筆箱、硯、筆架等文房用具。萬里朝器物紋樣分布滿密,在繼承嘉靖年間的紋樣的基礎上,增加了百鹿圖、白蝠圖之類的吉祥紋。裝飾手段還多用鏤雕技法。萬曆前期風格相對比較端正,到後半期,由於朝廷苛酷的需索,產品逐漸粗率,質量下降。

    明末景德鎮民窯大量生產一種貿易用大瓷盤,在日本叫做「芙蓉手」,經由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大量出口到歐洲。當時民窯生產大大超過官窯。大約從天啟(公元1621年至1627年)開始到崇禎年間(公元1628年至1644年),官窯衰退,產品主要是青花和釉上彩繪瓷。前者在日本被稱作「古染付」(染付即青花瓷),後者叫做「天啟赤繪」(赤繪即釉上彩繪),同時繼續燒造吉祥紋樣的釉上彩繪瓷,叫做「祥瑞」、「色繪祥瑞」。而被稱作「南京赤繪」的彩繪瓷器大量進入歐洲。福建廣東燒造青花和五彩器物。公元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葉,以福建省平和縣為中心的漳州窯等窯場生產一類叫做 「吳州手」「吳州赤繪」的器物,也大量出口。

    清朝初年,景德鎮民窯燒造針對歐洲市場的青花器物,被稱作「過渡期樣式」。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御器廠得到重建,再現活力。見於萬曆年間的三彩瓷器愈加洗鍊,代表性器物是帶有雲龍紋暗花並繪畫石榴紋樣的素三彩盤。五彩器物中,紋樣細緻、滿密、端正的產品逐漸增多。明代釉上彩繪的色料有紅、黃、綠、紫、黑,發展到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至1722年),這些彩色又能夠分出多種色調。另外,鮮紅、天青、嬌黃等單色釉器增多。銅彩、琺琅彩也被用於陶瓷器裝飾,而後者最初是玻璃器的裝飾技法。琺琅彩器物要先在景德鎮做成瓷胎,之後運入北京宮中,在內務府造辦處的琺琅作被施以琺琅彩繪。琺琅彩也促成了景德鎮官窯開發出釉上彩的粉彩。粉彩使用不透明色料,紋樣細密,色調層次豐富,濃淡有致。這一技法始於康熙年間,到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至公元1735年),能夠造出色彩層次愈加豐富的器物,裝飾多見寫實性花鳥紋樣。粉彩瓷實可謂彩繪瓷器的極致。但是,官窯青花在技法上沒有獲得進展,開始走向衰退。

    乾隆朝(公元1736年至公元1795年),繪畫性的裝飾紋樣更加豐富多彩。粉彩技法進一步發展,愈加精緻。五彩瓷器開始模仿漆、石、木器,能夠活靈活現地表現各種異質材料的質感,產品大多供人們賞玩,風格清新明快。但是,從其他角度評價的話,這種現象則是陶瓷器失去了其本身材料的特色,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墮落」,但也可以看成是某種前衛的挑戰,是現代性的一種折射。乾隆時期,帶有「古月軒」名款的產品、以及描繪西洋人物的瓷瓶,都是紫禁城裡琺琅作產品的代表作。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館長)韓國陶瓷的歷史

    伊藤郁太郎

    1

    近些年,朝鮮半島考古學的一大收穫是發現了關於韓國陶器起源的新資料。眾所周知,陶瓷歷史開始於史前的原始陶器。而對於朝鮮半島的陶瓷史,過去一直認為這裡梳紋陶器最為古老。然而1969年到1971年間,在釜山市影島區東三洞貝冢的含有梳紋陶器的文化層的下層,出土了尖底或圓底的無紋陶器以及平底隆線紋陶器,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它們明顯不同於梳紋陶器,而且出土層位伴出有石器,因此判斷比梳紋陶器所屬的文化層要古老。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的結果是,該文化層屬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那麼,這種陶器遠比首西北西伯利亞影響的梳紋土器古老,可以叫做「先梳紋陶器」。除了東三洞遺址,它們還出土於慶尚南道新岩里、咸鏡北道西浦項貝冢等地,推測這一帶應該是朝鮮半島最古老的陶器所廣泛分布的區域。考古發掘出的還有豆粒紋陶,與日本長崎縣泉福寺洞穴和福井洞穴等處發現的被認為日本最古老的豆粒紋陶類似。如此一來,朝鮮半島與日本的交流史也應重新審視。

    2

    梳紋陶是朝鮮半島新石器時代陶器的代表。1930年,日本學者藤田亮策根據這一類型的陶器與亞歐大陸北方器物類型的「Kammekeramik」型相似,直接翻譯過來進而命名。梳紋陶最關鍵的特徵是「必然有兩條以上的線、或者點線平行出現」,但是根據後來的調查,情況也不盡然如此,所以關於命名,就出現「有紋陶器」「幾何紋陶器」等多種稱呼。但不管怎樣,朝鮮半島的梳紋陶器,確實應該是發源於遙遠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越過烏拉爾山傳播到西伯利亞地區與當地文化發生直接作用的產物。在中國東北地區,典型的梳紋陶器文化並不發達,原因大致應該是文化從北向南傳播過於迅速,無暇在此停息吧。這種梳紋陶器因所屬的地域、時代不同多有變化,但基本的形制特徵是尖底、半球形、口沿部位帶有短斜線紋、器體帶有綾格紋等紋樣,紋樣是用貝殼或骨片押捺出來的陰文。推測其時代上限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前1000年初期,這種梳紋陶器在朝新半島全境廣泛分布,十分盛行。

    3

    進入公元前1000年,無紋陶成為主流。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也大致處於青銅器時代。陶器基本上是無紋或者極少紋飾的紅褐色平底器物,尚未使用轆轤成型,幾乎全是手捏或者泥條盤築。分布區域從中國東北開始,西到遼河,東至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形成了不同於梳紋陶器的文化圈。進而東傳直到日本,成為彌生陶的母型。

    從無紋陶器遺址,也時常出土受到中國影響的黑色的研磨陶器以及塗有紅色的研磨陶器。前者應該是受龍山文化影響的器物,以咸鏡北道為中心,出土於半島中部南部,某種程度上說,分布範圍相對較廣,但器物成型不用轆轤,表面經過研磨的例子於龍山文化相比也較少。後者的紅陶可以看作是仰韶文化彩陶的變形,但在半島北部,尤其在面黃海一側的地方几乎不見出土,從這一點來看,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產生影響的路線問題也需要重新考量。

    4

    從紀元前後開始到3世紀末是三韓時代或稱作原三國時代。

    這一時期,陶器發達。為硬質陶器,壓印繩紋、席紋、格子紋等,以高火度燒成。使用龍窯和轆轤成型技術,為新羅陶器的先驅。這一時期也被視為由土器向陶器轉換的時期。

    公元4世紀到公元7世紀後半,朝鮮半島的國家北有高句麗、南有新羅和百濟,三國鼎立,因此被稱作三國時代。但是伽耶政權直到公元6世紀前半期一直存在於洛東江流域,其文化之發達並不遜於其他三國,所以在討論時也不應被忽略。

    三國時代的陶器,尚存資料未經整理的部分。但大致看來,分為兩大類是不錯的。一類是軟質灰青色陶,一類是硬質灰青色陶。它們作為主流,在半島各國盛行。

    1) 高句麗

    高句麗建都平壤。由於地理位置,與其他三國相比,受到漢式陶器影響最深。器物主流是灰青色軟質陶器,兼有黑色研磨陶器,表面帶有彩色紋飾的彩陶雖少但也存在。最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黃釉陶,它又以四耳壺最多為特徵。

    2)百濟

    百濟最初建都在漢城(首爾)附近,後來相繼遷都公州、扶余。在此期間,其陶器生產的主流是由陶質土器演變而來的灰青色軟質陶。除此之外,還有赤褐色軟質陶器和黑色研磨陶器,而後者也見於高句麗。扶余時代後半期,大約是進入公元7世紀的時候,開始生產綠釉陶器,代表器物是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那件綠釉長頸瓶,釉色美麗,其器形、紋樣均顯示出當時的技術水平。百濟的古墳中也出土中國的越州窯青瓷,如忠清南道天安市城南棉花城裡出土的天雞壺和盤口壺、江原道原州市富論面法泉里二號墳出土的羊形器、忠清南道公州郡公州邑宋山裡武寧王陵出土的廣口六耳壺、盤口長頸四耳壺和燈盞等器物。它們正是百濟和當時中國的南朝之間積極交流的有力證據。

    3)古新羅·伽耶

    古新羅以慶州一帶為中心發展,而伽耶以洛東江流域為中心。兩地陶器生產多有共通之處,但不同於高句麗和百濟。普遍可見的是軟質紅陶,同時大量製作的還有硬質灰青色陶器。器形、紋樣多樣,製作精巧,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陶俑和異形器物,有鴨、騎馬人物、車輪等,它們作為陪葬品存在,造型獨特,在古代陶器世界裡獨放異彩。

    5

    公元668年,新羅吞併了伽耶,高句麗收服了百濟,朝鮮半島進入走向統一的時代。直到公元935年,新羅末代帝王敬順王向高麗降服,統一新羅時代延續了270多年。這一時期,朝鮮半島受中國唐文化影響很深,形成了文化大國,同時也是佛教發揮作用的時代,於公元8世紀迎來全盛期。有佛國寺、石窟庵等典型的佛教建築,作為新羅美術的精粹,保留至今。在陶器上也多見佛教影響,典型的例子就是火葬納骨器,即骨灰罐。公元8世紀左右的骨灰罐,是無釉的灰青色硬質陶器,器表整體覆蓋各種印花紋樣,裝飾風格獨特。另外也存在數量很少的黃褐釉或綠釉的低火度鉛釉陶骨灰罐。作為陪葬品的陶器出土遺物尚且不多,因此其發展變化還不明了。但在此,需要特別提出的是20世紀70年代,作為「慶州綜合開發計劃」環節之一的雁鴨池的發掘調查。該發掘從1975年開始,持續到1976年,對象是位於慶州市仁旺洞的雁鴨池,發掘出土遺物達20000件,其中近2000件是陶器。這些陶器大半為日常用容器,還有一些從未見過的器形,大大豐富了統一新羅時代陶器的研究資料。

    6

    高麗從公元918年開始其王朝歷史,一直到公元1392年滅亡,長達475年。在此期間,陶瓷技術日益進步,構築起韓國陶瓷史的黃金時代,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以青瓷為中心的制瓷技術的確立。對於高麗青瓷起源問題,至今還存有幾處疑點,但受到中國的越州窯青瓷影響而走向發達是毋庸置疑的。高麗青瓷盛期的一處中心窯址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附近一帶有150多處窯址遺迹,顯示著當地從高麗青瓷的初期到末期持續不斷的生產歷史,也顯示著這裡的生產變遷史。其中最古老的窯址在大口面龍雲里,出土了類似越州窯青瓷的遺物,典型的例子是帶有玉璧底和線刻鸚鵡紋樣的器物。這類產品與當時也就是公元8世紀左右到五代時候的越窯青瓷很難區分,由此可以推測出越州窯的生產技術傳播到朝鮮半島的時間。但具體而言,也存有多種說法,有認為是在9世紀前半期,也有認為是在11世紀前半期,等等,尚無定論。現在,從一系列可以信認的資料判斷,10世紀前半的說法比較妥當。高麗時代,陶瓷等特殊產品由王室直轄的生產組織也就是所謂的諸「所」負責調配,負責陶瓷生產的就是「瓷器所」。近些年研究顯示,「所」的成立時間大約是公元10世紀中期。據此進一步推論,高麗的成熟的青瓷生產,其完成與確立應該在10世紀。

    公元11世紀後半期,高麗恢復了與宋朝的關係,而之前則顧及契丹而一度中斷交往。宋朝的文化和物資等隨之大量進入高麗。陶瓷也不再局限于越窯器物,出現了汝窯、定窯等窯場的產品,同時傳入的還有諸多技術,參與奠定了當地陶瓷生產的基礎。終於,高麗陶瓷在公元12世紀進入最盛期。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朝派使團出使高麗都城開城。作為使團成員之一的宋人徐兢留下了名為《高麗圖經》(《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的旅行見聞錄,其中有多處關於陶瓷的描述。當時的高麗的高級瓷器中,釉色美麗有如翡翠的,被稱作「翡色」,比塗金器物和銀器都要貴重,紋樣精緻,用「精絕」一詞來形容,產品面貌與中國的汝窯、定窯產品相近。現在根據高麗王陵的考古發掘,也出土了公元12世紀前半期的翡色青瓷。大約在同時代,還出現了高麗獨有的鑲嵌青瓷。所謂的鑲嵌技法,其實早在中國唐代的陶瓷上就已經出現,但很少。從進入到公元12世紀中期開始到公元14世紀末,鑲嵌青瓷一直佔據著朝鮮半島陶瓷生產的主流。鑲嵌可以說是高麗所特有的青瓷裝飾技法。這種產品在青瓷釉下是黑白色的紋樣,裝飾效果鮮明美麗,風格沉靜優美,具有典雅的藝術氣質。高級翡色青瓷和鑲嵌青瓷的重要生產中心有兩處,分別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羅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公元12世紀到公元13世紀,鐵鏽花和白泥繪畫裝飾的器物也被生產,叫做「鐵繪」和「白泥彩」。同時還存在用含氧化銅的彩料進行繪畫裝飾的「辰砂」,在青瓷釉下用鐵泥裝飾的「鐵地」,和三色絞胎器物、金彩瓷器等。總之,青瓷產品多種多樣。在柳川里燒造的,還有數量雖少但品質優良的白瓷。

    之後,從公元1231年開始,由於蒙古入侵,高麗被迫遷都江華島,經歷了長達30年左右的苦難時期。可是鑲嵌青瓷的生產並沒有因此停滯,其大量的生產一直延續到公元14世紀末。至少在1365年到1374年末,官窯的瓷器所還一直存續。這一點,高麗恭愍王王妃陵墓出土的帶有「正陵」銘文的青瓷盤可以證明。但到這一時期,高麗青瓷不論材質、成型、施紋裝飾,還是燒造,都不如從前,呈現頹勢,終於被後來演變出的朝鮮時代的粉青所取代。

    7

    公元1392年到公元1910年,是漫長的朝鮮王朝。關於其陶瓷生產的展開與盛衰演變,現有資料還不充分,因此無法得知其全貌。但如果縱觀這500多年的歷史,簡單陳述的話,則一開始有粉青、白瓷、鑲嵌白瓷、青花、黑釉、灰釉、泥釉等多種品類,其中以粉青和白瓷最為突出,粉青生產一直延續到朝鮮王朝結束,白瓷則逐漸演變出青花、鐵砂、辰砂幾種。

    朝鮮時代前期,陶瓷的代表性產品是粉青。粉青是「粉妝灰青砂器」的簡稱,1940年由韓國的美術史家高裕燮命名,如今這一名稱在歐美也被廣泛使用。而在日本,這種樣式的器物統稱為「三島」,有時又細分為「三島」和「刷毛目」。粉青器物胎土含有鐵分,呈灰黑色,釉與青瓷釉類似,高溫燒成,基本上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高麗青瓷的生產技術。事實上,這類器物如果帶有鑲嵌紋樣的話,就會很難與高麗時代的鑲嵌青瓷區分開來。因此,隨著研究的推進,現在對二者的一些編年、論斷可能會被修整甚至改寫。朝鮮時代的粉青器物大部分在釉下施有白泥化妝土,然後再進一步施加各種裝飾。從這一方面來看,它與高麗青瓷的區別則很明顯。而且朝鮮粉青在紋樣器形上都獲得了發展,出現了眾多極具活力的新設計,體現出新時代的藝術魅力。根據裝飾手段的不同,這一時期的粉青瓷器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1.鑲嵌(線鑲嵌·面鑲嵌·逆鑲嵌)
  • 2.印花
  • 3.白地(剔花、線刻、鐵繪、刷毛目)
  • 4.粉引
  • 據《世宗實錄地理志》記載,15世紀前半期,朝鮮的陶瓷生產由名為「司院」的官府機構負責。司院下屬有磁器所139處、陶器所185處,合計324處。兩處分別生產哪些品類的器物,現在還沒有定論,但磁器所生產一部分白瓷是基本能夠肯定的。

    公元15世紀,朝鮮引進了中國的白瓷生產技術,白瓷器物顏色純白,富有光澤,品質精良,在朝鮮宮廷內使用,或者進貢中國。15世紀後半葉的一本隨筆《慵齋叢話》記載了「世宗朝御器皆用白磁」。燒造這一類高檔白瓷的應該是139處磁器所中的某處或某些處,還有就是在京畿道的廣州、慶尚道的尚州以及高靈,大致有這三個生產中心。然而,到15世紀後半期,由於缺乏優質的白瓷土,朝鮮嚴禁民間使用白瓷。另一方面,從15世紀中期開始,廣州官窯之一的廣州郡中部面道馬里等地開始在白瓷的基礎上用釉下彩繪技術生產青花瓷器。史書中說,當時官窯青花由都城派遣畫院畫家親手彩繪。從存世作品來看,題材多見松竹梅等,確實畫技高超,格調清新高雅。但因為是宮廷用品,產量畢竟有限。

    公元1592年和1597年是壬辰、丁酉之亂,1627年、1636年又先後發生丁卯、丙子之亂,這大約40年間是朝鮮歷史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幾乎全面近於停滯的黑暗時期。陶瓷生產也相應地出現一處巨大斷裂,前後面貌迥異。最突出的表現是,前期盛產的粉青器消失,白瓷成為主流產品,大行其道。不僅在各地興建白瓷窯場大量燒造粗白瓷,而集中分布在在京畿道廣州一帶的官窯的生產也令人矚目。新時代的產品器形、釉調、紋樣都不同以往。同時燒造的還有青花器物。此時的青花產品沉靜而質樸,已經完全脫離了中國影響,開拓出朝鮮時代獨特的審美領域。近些年,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鄭良謨、尹龍二兩位學者對17世紀前半期到18世紀的廣州官窯進行了綿密的調查與研究,為朝鮮時代中期陶瓷生產狀況的進一步明晰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進入17世紀,廣州和忠清北道槐山等處盛產釉下鐵鏽花的鐵砂器物。公元18世紀,出現用含銅的彩料進行繪畫裝飾的辰砂器,但目前產地不明。

    公元1752年官窯從京畿道廣州郡南中面金沙里移至分院里,1883年分院里窯被民窯移管,這一段時間是朝鮮時代的後期。這一時期的分院里窯開發出了許多新生產技術,其原因大概是一來受清乾隆朝文化的影響,二來當時在位的是英祖、正祖這兩位朝鮮史上有所作為的明君。同時,得益於鈷料從中國大量輸入,青花盛極一時。那時的陶瓷器主要是酒器、食器、文房用品、化妝用具,還有枕側板、燭台、鐘錶、量具、花盆、煙具等等,品類繁多,紋樣也多種多樣,描繪繁縟。有鐵砂、辰砂、琉璃釉多種手法,有時還會幾種混用,偏重裝飾性,陶瓷器進一步向工藝品轉化。進入公元19世紀後半期,隨著美國、法國、日本等外國勢力的侵入,朝鮮國政混亂。1883年,廣州官窯的最後一處窯口分院里窯也終於無法維持,被民窯移管,朝鮮王朝長達500年的光輝的陶瓷史於是落下了帷幕。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名譽館長)陶瓷的歷史

  • 中國陶瓷的視點
  • 韓國陶瓷的歷史
  • 日本陶瓷的譜系
  • 日本陶瓷的譜系

    小林 仁

    1. 土器

    繩紋土器

    日本陶瓷的歷史開始於繩紋土器。一般認為,繩紋土器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土器。這一名稱由「Cord marked pottery」發展而來,是大森貝塚的發掘者美國學者Edward Sylvester Morse最先使用的。根據放射性碳十四的測定結果,繩紋土器最早可以上溯到12000年以前,存續時間達一萬年以上。其器形變化大體可以分為六期: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晚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根據地域來細緻劃分、編年研究。總而言之,繩紋土器多種多樣。草創期有豆粒紋、隆線紋的器物,中期為火焰型,後期有龜岡式,從中期到晚期的代表性器物還有土偶等。繩紋器一般用粘土泥條盤築而成,野燒,即燒成時不用窯室,燒成溫度在800度到900度。

    彌生土器

    繩紋器之後出現的是彌生器,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以北九州為中心展開。這一類器物最早出土於1884年東京都本鄉彌生町的向丘貝塚(彌生町遺迹),因此得名「彌生」。彌生器誕生的一大原因是生活方式的變化,由以狩獵採集為主的生活向農耕生活。開始出現的是多種適於農耕生活的器形,比如貯藏用的壺、煮水用的甕、作為食器的高杯等,它們構成了這類器物的基本組合。地域不同,則彌生器物的種類、裝飾也會變化,有時會表現出來自繩紋器的影響。彌生器發展過程大致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以遠賀川式為代表,中期則以須九式為代表。

    土師器

    繼承彌生土器出現的是古墳時代的土師器,名稱來源於平安時代的《倭名類聚抄》和《延喜式》等文獻。土師器是古墳時代以降日本古代素燒陶器的總稱。古墳時代的土師器和繩紋土器、彌生土器一樣,都是用粘土泥條盤築成型的,在氧化焰條件下低溫燒成。器物的種類構成基本承襲彌生器,用途大致分祭祀用和日用兩種。土師器的出現受須惠器影響很深,一般來說,貯藏用的是須惠器,烹煮用的是土師器。

    須惠器

    須惠器屬於朝鮮半島陶器的系統,在初期器形上來自朝鮮半島的影響尤其明顯。須惠器的出現代表著日本陶瓷史上最早的技術革新,包括開始使用龍窯和轆轤成型技術,並以此為基礎,獲得了高溫的還原火焰,開始大量生產。這些從朝鮮半島傳入的新技術可以上溯至中國商代的灰陶技術。須惠器的主要窯場是大阪府南部丘陵地區廣泛分布的陶邑古窯址群,其生產活動開始於古墳時代的公元5世紀初,後來這裡的技術向全國各地傳播。到7世紀,須惠器的器形發生變化,出現了仿照中國和朝鮮金屬器的產品。奈良時代末期,流行新出現的灰釉陶器和施釉陶器,須惠器走向衰退,但其技術繼續存在,並成為後來中世陶器生產的基礎。有時也歸於炻器一類(Stoneware,日語翻譯為「炻器」)。

    中世·近世的土器

    大約從公元6世紀開始,一種應該由土師器發展而來的黑色土陶在東部日本出現,須惠器從8世紀開始衰落後,這類陶器又出現在近畿以西的地區。發展到11世紀以降,從這類土器中演變出一類以碗盤為主要品類的瓦質土器,在西日本被大量生產。在進入中世以後的土師器多為膳食用的小盤、土鍋、釜,而從中世開始到近代甚至現在,瓦和烘烤板也一直是土師器的主要品類。

    2. 陶器

    古代的陶器

    日本陶器始於7世紀後半期,這時出現的是以綠釉陶為代表的施釉陶器。這既是日本受到的中國和朝鮮半島影響的結果,更體現了古代日本在國家草創時期的活力,那時的日本對中國、朝鮮半島文化滿懷憧憬,積極吸收。奈良·平安時代(公元538年至公元794年)的陶器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三彩和綠釉的低溫鉛釉陶,一類是高溫灰釉陶器。前一種是中國唐三彩和朝鮮半島綠釉陶器影響下的產物,主要有以正倉院三彩為代表的奈良三彩和綠釉陶器等彩釉陶。文獻記載它們在當時被稱作「瓷」、「瓷器」或者「青瓷」。後一種則是從8世紀後半期開始,出現在日本愛知縣的猿投窯,在當時被叫做「白瓷」。它們是日本最早的施釉陶瓷器。

    (1)彩釉陶器

    彩釉陶器是在鉛釉的基礎上加入銅、鐵、白石等作呈色劑進而獲得綠色、黃色、白色等彩釉的陶器。依據迄今為止的考古發掘成果,日本最早的彩釉陶是7世紀後半期開始出現的綠釉陶,之後才是三彩,其影響來自朝鮮半島。而朝鮮半島在公元5世紀時受中國影響燒造出綠釉陶器。

    奈良三彩的原型是中國的唐三彩。唐三彩在中國主要是陪葬品,而在日本,三彩陶器多出土於寺院遺迹,則可見主要用作佛器。奈良三彩有多種器形,多出土於和祭祀相關的遺迹,可見其用途特殊。比如著名的正倉院三彩,就有史料記載其曾用於東大寺儀式,在天平聖寶4年(公元752年)在大佛開眼儀式上就被使用。另外,三彩的火葬納骨器,也就是骨灰罐,出土的例子也很多,特點在於器形,被叫做「葯壺」,非常獨特。研究推測這些奈良三彩器物由當時都城的官營工房製作。

    到公元8世紀後半期,奈良三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二彩和綠彩器物成為生產的中心,但質量下降。大約是在9世紀初,進入平安時代(公元794年至公元1185年),就只有綠釉這種單彩釉陶盛行了,產地是愛知縣的猿投窯、尾北窯和山口縣的長門窯。產品造型多仿金屬器,也仿當時開始輸入的中國越窯系青瓷,可見那時日本對金屬器皿以及中國青瓷的喜愛。平安時代流行的綠釉陶到11世紀前半期就退出歷史舞台了。

    (2)灰釉陶器

    灰釉陶是一種高溫燒成的硬質施釉陶,釉藥中含有草木灰。灰釉陶最早出現在8世紀後半期的愛知縣的猿投窯,以須惠器的製作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其實,在須惠器上已經偶有自然釉出現,由燒造過程中落灰造成。隨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這種自然釉現象進行生產。這一階段的自然釉被稱作原始灰釉,處於自然釉向灰釉轉變的過渡階段,但具體判斷時還比較困難。

    灰釉陶的產地以猿投窯為中心,從愛知縣西北部一直到岐阜縣南部的尾張、美濃地區,進而延伸到更遠的東海地區。一開始的產品多模仿須惠器,器形有長頸瓶、水瓶、短頸壺等,也模仿中國的越州窯系青瓷。從11世紀末開始,猿投窯的生產中心不再是灰釉陶,轉而大量燒造山茶碗。但在東海地區,灰釉陶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2世紀末。

    中世的陶器

    日本陶瓷史上所說的「中世」指的是平安末期開始到鎌倉室町時代的這一歷史時期。中世是日本古代窯業生產逐漸展開、新的窯業體製得以確立的時期。一方面,土師器系統的土器繼續被燒造,同時,須惠器系統和瓷器系統的陶器生產也在繼續。

    (1)須惠器系陶器

    以平安時代須惠器的技術為基礎誕生的中世陶器,皆以高火度燒結而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和須惠器一樣以還原火焰燒成的灰黑色陶器,一種是以氧化焰燒成的紅褐色陶器。前者的產地最重要的是珠洲窯(石川縣),還有魚住窯(兵庫縣)和龜山窯(岡山縣)等。後者的代表性窯口是備前窯(岡山縣)。器物種類主要是壺、甕、擂缽(研缽),與土師器類產品品類一致,基本上都是日用器物。珠洲窯產品的特點是帶有梳紋和押捺紋,器物表面呈灰黑色,風格獨特。備前窯產品則胎質呈獨特的紅色,頗顯粘土質感,而且造型厚重。雖說由須惠器發展而來,但它們又都展現出迥異的嶄新魅力。備前窯在鎌倉時代前期實現了生產的轉型,從還原焰燒成轉變為氧化焰燒成,一直持續到近代。而珠洲窯開始用的也是還原火焰,由於生產不及越前的產品,後來就銷聲匿跡了。

    (2)瓷器系陶器
    (a)山茶碗窯系陶器

    公元11世紀末期,灰釉陶淡出歷史舞台,取代其登場的是山茶碗窯系的無釉粗製陶器(白瓷系陶器),產地廣佈於東海地區。俗稱「行基燒」、「藤四郎燒」,是一種大量燒造的無釉日用雜器。最初以灰釉陶系的碗、盤類為生產中心,漸漸地,出現了仿中國白瓷的產品,比如四耳壺等。窯址主要分布在愛知縣、岐阜、三重、靜岡等地,以愛知縣為中心,目前已知的窯址遺迹有2000處以上,生產一直持續到15世紀中期。

    (b)燒結陶器

    從公元11世紀末開始到公元12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以壺、甕、研缽為中心的一種「無釉」燒結陶器被大量生產。產地以常滑、渥美為中心,延伸至越前(福井縣)、信樂(滋賀縣)、丹波(兵庫縣)、加賀(石川縣)等地,又從東海地區向北陸、東北擴展,繼續在西日本各地傳布。產品沿襲了古代的灰釉陶技術,是在氧化焰條件下燒成的硬質陶器。雖然被叫做「無釉」,但名不副實,大體上還是有釉的,只不過多為自然釉,而其這類產品往往藝術魅力非凡,已經足以體現陶瓷釉子的裝飾效果了。另外大量燒造的還有一種「刻紋壺」,描繪多種日本風格濃郁的裝飾紋樣。而從屬於那一時期的出土遺物來看,收納火葬遺骨的藏骨器和經筒外部容器也不並不少見。

    (c)施釉陶

    瀨戶、美濃是日本中世窯業的一個中心,尤其作為這一歷史時期唯一燒造施釉陶的窯口,更應多施筆墨加以介紹。一般認為,瀨戶的窯業以猿投窯、山茶碗窯為基礎,這在12世紀已經確立。瀨戶窯是在已有的灰釉的基礎上,引入了鐵釉、褐釉,並使用印花、劃花、貼花等多種裝飾手段,仿照中國北宋到元的多種代表性產品進行生產的。仿造的對象有龍泉窯系的青瓷、白瓷、景德鎮窯系青白瓷。產品從日常生活用品到佛具,豐富多彩,各色各樣。13世紀以降,它燒造四耳壺、瓶、水注等高檔產品,與從中國進口的器物一道被國內的富裕階層使用。從鎌倉時代後期到市町時代,茶湯文化勃興,世人追崇從中國進口的所謂「唐物」。以此為背景,從14世紀開始,瀨戶窯模仿中國陶瓷器大量生產天目茶碗(黑釉茶碗)和茶葉罐等茶具陶器。進入15世紀,瀨戶系施釉陶器的生產中心轉移至岐阜縣的東美濃地區。

    近世的陶器
    (1)室町·桃山時代的陶器——茶陶隆盛
    (a)瀨戶系施釉陶器——瀨戶·美濃

    從室町時代後期開始,美濃窯一度模仿中國陶瓷生產的態勢陡然一變,開始燒造以瀨戶黑和黃瀨戶為代表的自己獨特的產品。前者是半筒形的茶碗,釉色漆黑為其特徵。後者用黃釉,有時也用叫做「膽礬」的綠釉。釉色有獨特的胎土映襯,再配以端正的造型,別具一格。這類器物產生的背景是當時茶文化的興起與流行,以及人們對唐物的喜愛追崇。那時,在京都和堺等地方,閑寂茶文化(詫茶)盛行於町眾(市井階層)之間,因此需要與之匹配的茶具。於是,後來的室町時代末到桃山時代,日本本土燒造的(和物)茶具地位飆升,燒造一時間極盛。同時所謂的「高麗茶碗」等從朝鮮半島進口的陶瓷器也十分流行,對日本的和物茶具產生了影響。

    這一時期,又是瀨戶美濃的陶瓷生產進入技術的革新期。過去一直使用的半地下式的龍窯轉變成為能夠高溫燒造並且大量生產的半地上式龍窯。所以,從天正(公元1573年至公元1592年)開始到文祿·慶長年間(公元1592年至1600年),產品不僅有瀨戶黑、黃瀨戶,還有使用長石釉的白釉陶(日本最早的白色陶器)、以及繪有鐵鏽花紋樣的志野陶器等以茶具為主的各類食具。隨著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瀨戶、美濃成為桃山陶器的一大產地。慶長年間中期,美濃開始使用從唐津傳入的熱效率更好的連房式龍窯,開發出了新的燒成技術,這是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量而進行的舉措,帶來的是織部型產品產量的提高。織部陶器用鮮艷的綠釉和鐵繪花紋裝飾,強調器形的扭曲之美,造型往往奇特而挺拔,而且有的加入了西洋的審美趣味,比如說使用十字架和歐式染織服飾花紋,可謂集時代最新潮的文化於一身,開闢出陶瓷器審美的一個新領域。織部陶瓷得名於作為茶藝家的武將古田織部(1543-1615)。那個時代崇尚茶道文化,茶藝家具有很高文化影響力。作為流行茶具的織部陶器也因此成為時代性的象徵。

    (b)軟質鉛釉陶器——樂燒

    京都,著名的茶道家千利休(1522-1591)指導初代長次郎(?-1589)燒造出了樂茶碗,樂燒由此誕生。根據《茶會記》記載,在天正14年(公元1586年)出現了「宗易形」茶碗和「今燒」茶碗,它們應該就是長次郎製作的樂茶碗。作為樂燒陶器的鼻祖人物,初代長次郎本是一名泥瓦匠,但從他早期的作品「獅子六蓋瓦」來看,此人有非凡的雕塑技術,但是他的茶碗作品卻表現出迥異的藝術性格。若進行比較研究的話,的確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樂燒器物的一大特徵是成型不用轆轤,完全手捏,屬於低火度燒成的軟質鉛釉陶,主要有黑樂、赤樂兩大類,還有二彩、三彩,顯示出當時從中國南方傳入的三彩制陶方法的影響。京都的「玉水燒」和金澤的「大樋燒」也屬於樂燒。進入江戶時代,精通書畫和工藝,多才多藝的本阿彌光悅(1558-1637)和長次郎的後繼者常慶,將樂燒進一步發揚光大。作品表現出益加豐富的藝術性,風格自由,妙趣橫生。這兩位偉大的藝術家賦予了樂燒茶碗更多新的可能性,至今仍然贏得人們的高度評價。

    (c)無釉燒結陶器——備前·信樂·伊賀

    隨著茶道文化的興起,中世以來一直以壺、甕、擂缽為主的燒結陶器開始受到人們關注。信樂、備前這兩種和物陶器,其實很早就被用於茶道,一般是作為凈水罐。在《茶會記》中可以見到「信樂水指」、「水指備前物」這樣的記載。從此,這些原來的日用雜器就更多地被別用作茶具了。例如有一種信樂陶器名為「鬼桶」,就是茶道用具的一種凈水罐。備前陶產品中有很多高級的凈水罐和花瓶。其特徵是胎質略顯紅色,土味十足,感覺厚重,造型氣度豪放,頗具藝術魅力。在三重縣上野市和阿山町一帶的伊賀地區的產品也主要以茶道的凈水罐和花瓶聞名,風格與當時人們所喜愛的豪放風尚相符,對比強烈,是所謂「破格之美」時尚的代表。其中又以一種叫做「玻璃釉」的自然釉裝飾和帶有焦紅黑色土味的陶胎最為突出。

    (d)朝鮮系施釉陶器——唐津

    唐津陶器誕生於天正年間(公元1573年至1592年),推斷的依據是一件帶有天正20年(公元1592年)銘文的遺物以及各地的考古發掘調查結果。文祿、慶長年間(公元1592年至公元1614年),不少朝鮮的陶工從朝鮮半島遷居到佐賀縣、長崎縣一帶的備前地方,刺激了當地的制陶產業。初期的窯場設在岸岳(鬼子岳)一帶的山裡,多是龍窯。這種窯爐是朝鮮陶工引入的,熱效率高,能夠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進入慶長年間(公元1596年至公元1614年)中期,連房式也就是多室龍窯開始出現在這一地區,進一步提高了產量。同時這種日本從未有過的窯爐也開始向美濃等地乃至日本全國傳播開來。擁有這樣的技術背景,唐津的產品開始大量在國內流通,一躍成為著名的陶瓷產地。產品的面貌體現出來自朝鮮半島和美濃的影響。高級品多是茶道用具,有模仿高麗茶碗的產品,還有凈水罐、花瓶、小碟等。到後來這裡生產的一般餐具也超過美濃,佔領了國內市場。代表器物有鐵鏽花釉下彩繪陶和掛有長石釉的「繪唐津」。產品經修坯、利坯,生產使用腳踏轆轤,裝飾還會用到鑲嵌的技法,這些都是從朝鮮半島引進的新技術。從此以後,在西日本,唐津逐漸演變成為陶瓷的代名詞。除去唐津,西日本各地也出現諸多朝鮮系統的施釉陶器窯場,比如福岡縣的高取、鹿兒島的薩摩、熊本縣的八代、福岡縣的上野、山口縣的萩、岡山縣的伊部。總之,這是日本窯業大發展的一個時期。

    (2)江戶時代的陶器——京燒

    從慶長末年開始到元和年間(公元1615年至公元1623年),京都不僅有樂燒,還有粟田口燒和清水燒。大約是正保4年(公元1647年),野野村仁清(生卒年不詳)在御室仁和寺門前搭起了御室窯,於明歷2年(公元1656年)左右開始製作彩繪陶器。江戶時代陶器歷史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其實,在陶器上進行彩繪的嘗試早已出現在了肥前的產品中。當時有從越南地方進口的交趾系彩釉器物,帶來了技術方面的影響。陶器的釉上彩繪,即使是中國也不曾見有,應該是仁清的獨創,更應該多加關注。

    野野村仁清在金森宗和(1584-1656)的庇護之下,得以發揮完美的造型能力和纖細緻密的彩繪技法。他的作品優雅華麗,符合王朝審美趣味,服務對象也以宮廷為中心。仁清本名清右衛門,之所以叫作仁清,是因為他的窯爐則設在仁和寺,於是自己取二者的頭字「清」和「仁」,自命為「仁清」,並以次在作品上留款。這一舉動也是他作為陶工的一大創舉。

    仁清的弟子尾形乾山(1663-1743)於元祿12年(公元1699年)在洛北鳴瀧泉谷開窯創作。因為地處京都的「乾」位,自號「乾山」。乾山在對白色化妝土的利用以及釉下彩繪等諸多方面都有他自己的獨創。受到兄長,也就是琳派的代表大畫家尾形光琳(1658-1716)的影響,乾山在陶藝上醞釀出與之相應的繪畫性風貌。光琳也時常在乾山的陶器上作畫,留下了不少二人的合璧之作。乾山在作品上也留自己的墨書款識,使器物獲得某種名牌效應吧。另外,乾山還著書《陶工必用》,總結了自己從仁清那裡學到的知識技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闡發,成為後世學習京燒的必讀書目。

    幕末,京都名工輩出。有最先在京都燒制瓷器的奧田穎川(1753-1811),穎川門下有受中國清代著名陶書《陶說》影響開始制陶的文人青木木米(1767-1833),還有風格多種的仁阿彌道八(1783-1855),以及將中國的金襕手、交趾紅繪、青花等多種中國瓷器的技法紋樣引入本國茶具製作的永樂保全(1795-1854)。京燒的傳統延綿不絕,至今仍然興盛不衰。

    3. 瓷器

    瓷器的開始

    從20世紀70年代的考古學成果來看,日本最早的瓷器應該出現在唐津的陶瓷窯場,時代是在17世紀最初的十年。寬永14年(公元1637年),鍋島藩商注意到了瓷器中蘊藏的商品價值,開始介入有田地方的窯場的運作,對其進行整理和統合。之後,有田的窯業生產中心轉向瓷器。得益於鍋島藩積極採取的保護和獎勵政策,有田窯業發展迅速。草創時期,朝鮮半島的影響依然需要注意,當時從中國進口大量明末民窯產品對日本瓷業的影響也很大。因為如此,此時的瓷器產品雖說是早期,但也開始製作青花器物了。初期(到17世紀40年代)的產品一般叫初期伊萬里,樸素但裝飾繪畫自由奔放,筆力強勁。「伊萬里」這一名稱得名於有田一帶出產的瓷器主要輸出的港口是伊萬里港。而近些年來,也有提倡用產地命名的,將其稱作「肥前瓷器」。至於有田窯產品具體的生產、消費流通等還有待於考古學的進一步發展和相關研究的不斷推進。

    彩繪的誕生

    一開始,有田窯仿照中國青花進行生產,寬永末年開始到正保初年的17世紀40年到左右,可能也燒造彩繪瓷器。關於彩繪瓷在日本的發端,現在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從酒井田柿右衛門家的古文書《覺》來推斷,當時日本的匠人向在日中國人學會了這方面的技術。而且,中國景德鎮民窯的南京紅彩、漳州窯的吳須赤繪(釉上彩繪瓷)等大量輸入日本,也必然帶入相當的影響。有田進入了生產彩繪瓷的時代,產品有古九穀樣式、古伊萬里樣式、鍋島樣式,絢爛豪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掘基調查,為古九穀樣式器物產於有田提供了有力證據,進一步完善了這裡彩繪瓷的考古學編年。

    (1)古九穀樣式

    「古九穀」這一名稱來源於此類產品最早出現在大聖寺藩的九穀窯。但近些年,在山邊田窯也出土了古九穀的彩繪瓷坯,還有彩繪作坊遺迹、赤繪町遺迹也出土了古九穀的彩繪陶片,時代定在17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所以現在的主流觀點變成,古九穀是肥前和有田生產的早期的彩繪瓷器。這時的瓷胎還不算是十分精緻,但繪畫風格大膽,筆致豪放,造型新穎,足以彌補胎體的缺憾。產品有流行的宴會用大盤等。裝飾紋樣有時尚的小袖和服使用的染織圖案(參見《御ひいながた》,寬文7年,1667年版),還用明末《八種畫譜》里出現的圖樣。總而言之,古九穀瓷器上積極使用了當時喜聞樂見的流行紋樣,並配以菱形紋、龜甲紋等幾何圖案,設計巧妙,獨具匠心,具有鮮明的時代感。不僅如此,古九穀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絕不重樣,即產品「獨一無二」。這種「限定品」的價值正符合國內富裕階層的需要,能滿足那種特殊的消費心理,因此佔有相當的市場。但是,近些年,在東南亞據說也出土了古九穀瓷器。那麼,就需要重新對古九穀產品的流通問題進行討論。另外,有考古發現證明石川縣的九穀古窯在明曆元年(公元1655年)已經開始瓷器生產。因此,也需要對傳世古九穀等相關問題進行再考。

    (2)柿右衛門樣式

    柿右衛門樣式一般指有田燒造的用於出口的高檔彩繪瓷,其名稱由來和初代酒井田柿右衛門(?—1666)有關。初代酒井田柿右衛門是為日本彩繪瓷器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的重要人物。

    彩繪瓷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白瓷技術。隨著白瓷胎體製作技術的改進,有田創燒出一種叫做「濁手」的乳白色瓷胎,根據最近幾年的考古發掘,時間應該是在延寶年間(公元1673年至公元1680年)的17世紀70年代。伴隨著濁手白瓷的出現,以色調明艷的紅彩彩繪為基礎,柿右衛門樣式逐漸成形。產品帶有描繪精緻的花卉紋動物紋,線條纖細而優美。胎體大多用轆轤成型,然後進一步修坯,器壁很薄,造型極為端正,輪廓鮮明,纖秀而挺拔。赤繪町遺迹的出土情況說明了柿右衛門樣式是以古九穀樣式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但是,它主要仿照清朝康熙五彩等中國景德鎮窯的彩繪瓷器,曾經是中國製品的代用品,在日本國外擁有市場。而古九穀樣式的市場主要在日本國內,二者風貌大相徑庭。從17世紀後半期開始,柿右衛門樣式的產品還包括模塑的人偶,赤繪町就出土了很多模具。

    柿右衛門樣式的瓷器經荷蘭東印度公司大量輸出到歐洲市場。歐洲在18世紀初,開始能夠製作瓷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地的窯場都曾大量仿製日本的柿右衛門瓷器。

    (3)古伊萬里樣式

    江戶時代的肥前瓷器中,一部分是17世紀40年代以前的產品,叫做「初期伊萬里」。與之相對應的是17世紀90年代開始生產的模仿中國景德鎮的五彩和金彩的「金襕手」彩繪瓷器,就是「古伊萬里樣式」。

    萬治2年(公元1659年),有田代替了中國的景德鎮,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東南亞和歐洲輸出東亞瓷器的重要產地。出口的產品主要仿照明代後期的五彩器物,或是帶有當時歐洲流行的巴羅克藝術趣味,裝飾豐富的甚至可以說是過度裝飾,被稱為「染錦手」。元祿年間(公元1688年至公元1704年),有田窯又開始模仿景德鎮嘉靖(公元1522年至公元1566年)萬曆(公元1573年至公元1619年)的金彩器物進行生產。具體是在已有的「染錦手」的基礎上,再施以金彩繪畫紋樣,產品就是所謂的「金襕手」。它們不僅逐漸代替了柿右衛門樣式佔領了日本國內的市場,也滿足了海外歐洲市場的需求,成為熱銷產品。

    (4)鍋島樣式

    隨著瓷器生產的確立與展開,其商品價值也在高漲。於是有田的藩主鍋島藩加強了對瓷器生產體制的管理,在正保4年(公元1647年)設有田皿山代官。寬永年間(公元1624年至公元1644年),又在有田的岩谷川設藩窯,歸藩直接管理經營。這樣看來,藩窯應該理解成是一種官窯。藩窯的產品一方面作為藩主的日用品,另一方面又是藩主外交的高級禮品,用於向將軍貢奉、與各大名、朝臣禮尚往來。於是,鍋島樣式的瓷器應運而生。

    寬文年間(公元1661年至公元1673年),藩窯轉移到有田的南川原,在延寶3年(公元1675年)又轉到伊萬里的大川內山。當時,藩窯仿照中國的景德鎮官窯體制,高度分工,而且整體對產品的規格等採取非常嚴格的管理。如此一來,掌握最高技藝的匠人得以在這裡製作出近乎完美的作品。元祿年間(公元1688年至公元1703年),大川內山藩窯迎來了最盛期。鍋島樣式器物的代表產品叫做「色鍋島」,屬於彩繪瓷,官窯風格,紋樣具有顯著的日本特色,線條洗鍊,繪畫流暢。代表性的器型是一種木杯形狀的深盤,底足較高,尺寸有一尺、七寸、五寸、三寸多種,規格嚴謹。

    瓷器的拓展

    公元17世紀40年代50年代間,有田的瓷器生產逐漸脫離了一直以來朝鮮半島的技術影響,而以中國窯業技術為基礎,進入大規模的體制轉換期。當時,中國正處於明清兩朝交替的內亂時期。由於戰亂,南方的窯業技術流散到社會,對海外的日本也產生了影響。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不容忽視。到1661年,景德鎮的瓷器輸出由於中國政府的遷界令一度中斷。有田代替了景德鎮,產品輸出大量增加。165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有田窯訂購了大量產品。為滿足這樣的市場需求,有田引進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生產技術,進行技術改革,其產品足以與景德鎮瓷器匹敵。肥前瓷器大量向海外輸出。在17世紀五六十年代,仿照中國明末青花大盤的「芙蓉手」產品數量極多。彩繪瓷技術也不斷提高,產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場主要在歐洲,受到廣泛的好評。

    1684年,隨著遷界令的解除,景德鎮恢復了產品的出口,肥田瓷器的需求量驟減,生產轉向國內市場,產品主要變成青花類的餐具等日常製品。低價和技術的簡便化使這裡的產品逐漸整齊劃一,但也變得單調,可是,瓷器也因此能夠進入平民百姓的世界,得到普及。此時瓷器生產雖說主要集中在有田一地,但石川縣的九穀窯、廣島縣的姬谷窯也是現在已知的為數不多的兩處重要窯場。由於瓷器具有很高的商品價值,鍋島藩採取技術保護,嚴防產業技術外流,但畢竟做不到萬無一失。到公元18世紀,九州各地開始了瓷器生產。天明年間(公元1781年至公元1788年),京都也可以燒造瓷器了。18世紀後半期,砥部燒(愛媛縣)、須惠燒(福岡縣)、小峰燒(宮崎縣)、意東燒(島根縣)等等,瓷器生產在日本很多地方展開。文化年間(公元1804年至公元1818年),瀨戶窯成功燒出了青花瓷器,之後產量不斷提高,逐漸凌駕於瓷器的發祥地有田。到後來,「瀨戶物」甚至就演變成為東日本陶瓷器的代名詞了。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主任學藝員)


    推薦閱讀: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宋代米芾草書《吾友帖》書法欣賞
    宋 燕文貴 《溪山樓觀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明 文徵明《書畫合壁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波士頓美術館藏)
    「影子」雕塑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TAG:歷史 | 三國 | 美術 | 美術館 | 日韓 | 陶瓷 | 大阪 | 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