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綠營兵制

一、綠營性質

由於清朝裁減了地方衙門中的衙役數量,造成地方衙門人手不足。所以綠營兵除了在軍營里進行軍事訓練與軍事巡邏外,還要干很多衙役的工作,例如押解犯人,守衛衙門、倉庫、監獄,抓捕逃犯,偵破圖謀不軌、聚眾滋事、犯禁等違法活動,緝私,崔繳稅款等。

綠營軍的性質屬於軍事警察部隊。綠營兵既是國防軍、又是警察。

二、兵部(國防部)

兵部是清軍的最高領導機構,類似於現在的國防部。其一把手叫「尚書」,副官叫「侍郎」。兵部下設4個司:

職方司負責繪製軍事地圖、考核部隊、邊海防工作。類似於現在的總參謀部。

武選司負責任免軍官、部隊編製、土司武官。類似於現在的總政治部。

武庫司負責武舉、武器裝備、管理軍人戶口。類似於現在的總後勤部。

車駕司負責飼養戰馬、管理驛站(通信兵)。類似於現在的總裝備部。

司的一把手叫「郎中」,副官叫「員外郎」。

三、總督衙門、巡撫兼提督衙門(大軍區)

總督衙門類似於一級大軍區。共有8名總督:直隸總督(直隸)、兩江總督(江蘇安徽江西)、閩浙總督(福建浙江)、湖廣總督(湖南湖北)、兩廣總督(廣東廣西)、陝甘總督(陝西甘肅)、四川總督(四川)、雲桂總督(雲南貴州)。

巡撫兼提督衙門類似於二級大軍區。共有4名:山東、山西、河南、江西。其中江西隸屬於兩江總督,而山東、山西、河南則由中央直轄。

清軍與美帝一樣,實行文官治軍,因此兵部官員與總督、巡撫都是文官。

直隸、山東、山西、河南四省由中央直轄。由於直隸省是京師所在地,所以一把手叫總督。其餘三省的一把手叫巡撫兼提督。

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由兩江總督管轄。兩江指的是江南與江西,江南後被分為江蘇與安徽。兩江總督是唯一一個管轄三個省的總督,其餘都是管兩省或一省。由於江西距離兩江總督衙門遙遠,因此江西巡撫兼任江西提督,總管全省軍、民兩政,其餘兩省的巡撫則不兼任提督。

四川省由於規模太大,因此由中央直轄,一把手叫總督。

其他總督都管兩省。

四、總兵官衙門(省軍區、省公安廳)

總兵官衙門類似於現在的省軍區與省公安廳。但清朝的每個省有多個總兵官,省內地位最高的總兵官叫「提督軍務總兵官」,簡稱「提督」。其他總兵官叫「鎮守總兵官」,簡稱「總兵」。總兵官是清朝軍人的最高官職(再往上都是文官)。

總兵官數量少的省份例如山西,只有2名:太原總兵、大同總兵。(山西提督由山西巡撫兼任)總兵官數量多的省份例如福建,擁有10名:水師提督、陸路提督、金門總兵、海壇總兵、南澳總兵、台灣總兵、福寧總兵、汀州總兵、建寧總兵、漳州總兵。

兵力最少的總兵官是馬蘭總兵,只有2000名官兵。兵力最多的總兵官是湖廣水陸提督,擁有1.9萬名官兵。

五、副將衙門(軍分區、市公安局)

副將衙門隸屬於總兵官,類似於現在的軍分區與市公安局。副將衙門的防區有大有小,小的只負責半個府的守衛工作(重要地區),大的要負責兩個府的守衛工作(次要地區)。

總兵官衙門附近地區的守衛工作由總兵官直接負責,所以不設副將衙門。

六(1)、標營(守備營、市轄區公安分局)

標營隸屬於副將,駐紮於副將衙門的駐地,類似於現在的守備營與市轄區公安分局。

由於總兵官衙門附近地區的守衛工作由總兵官直接負責,所以總兵官也有自己的標營。

此外巡撫、總督、八旗駐防將軍也有自己的標營。每營標準編製為500人,士兵被稱為「標兵」。

副將的標兵叫「協標」,總兵的標兵叫「鎮標」,提督的標兵叫「提標」,巡撫的標兵叫「撫標」,總督的標兵叫「督標」,八旗駐防將軍的標兵叫「軍標」。

六(2)、分防營(守備營、縣公安局)

分防營隸屬於副將,負責守衛副將衙門防區內的軍事要地,類似於現在的守備營與縣公安局。每營人數多寡不定,士兵被稱為「營兵」。

由於總兵官衙門附近地區的守衛工作由總兵官直接負責,所以總兵官也有自己的分防營。

在一些重要地區,每個縣都有分防營。而在一些次要地區,1個府只有1個分防營。

由於綠營兵的軍旗是綠色的,並且以營為基本單位,所以叫「綠營」。

七、汛(守備連、派出所)

汛隸屬於分防營,負責守衛副將衙門防區內的次要地區,類似於現在的守備連與派出所。每汛人數多寡不定,士兵被稱為「汛兵」。

總兵官的分防營也有汛。

汛的防區有大有小,小的只負責半個縣的守衛工作(重要地區),大的要負責多個縣的守衛工作(次要地區)。

有的汛還下設墩塘小汛,類似於現在的軍事哨所與警務室。

八(1)、中下級軍官

標營與分防營的營長分為4個等級:正三品的叫參將、從三品的叫游擊、正四品的叫都司、正五品的叫守備。

營下設哨,每哨標準編製100人。哨與汛的軍官分為5個等級:從六品的叫千總、正七品的叫把總、正八品的叫外委千總、正九品的叫外委把總、從九品的叫額外外委。

綠營軍官多是提干士兵出身,所以很多人不認字,每營需要配置幾名「字識」(文職人員)。

八(2)、士兵

綠營兵分為3個等級:1馬兵、2戰兵、3守兵。

馬兵有缺額,就從戰兵中挑選。戰兵有缺額,就從守兵中挑選。守兵有缺額,就從士兵子弟中招募。從士兵子弟中招募不夠,再面向社會公開招募。

馬兵、戰兵、守兵都是現役士兵,混編在1個營內,服兵役要到50多歲才能退休。由於綠營兵首先從士兵子弟中招募,所以軍營中有一半是上歲數的老兵,另外一半的年輕士兵則多是老兵們的兒子,是名副其實的父子兵。

士兵子弟16歲就可以參加守兵的招募。戰時的支前民工也多是士兵子弟。

綠營軍官都是外地人,士兵則都是當地人。

九、戰時編製

清朝在戰時臨時成立野戰軍,野戰軍中的官兵從全國各營中抽調。因此當野戰軍成立後,部隊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上前線。

野戰軍主要抽調戰鬥力較強的馬兵與戰兵,而戰鬥力較弱的守兵則負責留守。野戰軍中的馬兵與戰兵分開編組。野戰軍最先從「標兵」中抽調官兵,不夠再從「營兵」中抽調,很少抽調戰鬥力極差的「汛兵」。

戰爭結束後,野戰軍就會撤編,官兵們就各自回到原來的單位。

在洋務運動(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交通與通信的水平非常落後。當邊疆發生戰事,十幾天之後京師才能收到軍情,作戰所需的物資調度也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完全有時間組建臨時的野戰軍,並且根據戰況的不同靈活配置兵力、裝備。而且綠營還要負責當地的治安,也無法整編製地調動。

十(1)、內政職能

在一縣之中,距離縣衙近的村子由縣衙直接管理,而距離縣衙遠的村子則由巡檢司管理,巡檢司隸屬於縣衙。府衙駐地的縣,叫做附郭縣,類似於現在的市轄區。普通的縣與附郭縣都歸府衙管理,府衙又歸省衙管理。

在治安方面,綠營的分防營相當於縣衙,直接管理其附近村子的治安。汛相當於巡檢司,負責距離分防營較遠村子的治安,並聽命於分防營。標營相當於附郭縣,負責副將衙門附近村子的治安。副將衙門相當於府衙,負責指揮標營與分防營。總兵官衙門相當於省衙,負責指揮副將衙門。

有的汛管轄的村子不太多;而有的汛管轄的村子非常多,因此需要設立墩塘小汛進行管理。

其他朝代只通過行政機構來管理百姓,其軍事機構沒有對內治理的功能。而清朝則通過行政機構與軍事機構兩個系統來管理百姓。(好有特色呀)

清朝在對內治理方面,行政系統通過省衙、府衙、縣衙、巡檢司來管理百姓;軍事系統通過總兵官衙門、副將衙門、標營與分防營、汛(墩塘小汛)來管理百姓。行政系統是逗哏的、主角;軍事系統是捧哏的、配角。兩者分工明確(互不統屬)。

十(2)、中外對比

當今世界各國的警察管理體制分為三類:1中央集權型、2地方分權型、3中央地方共管型。

中央集權型的特點是:各地警察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無權管理。代表國家有法國、義大利、俄羅斯。

地方分權型的特點是:各地警察由地方管理,中央不設警察總部。代表國家有荷蘭、瑞士、美國。

中央地方共管型的特點是:各地警察由地方與中央雙重管理。代表國家有英國、德國。(我朝也是)

清朝的綠營兵類似於中央集權型的警察,最像法國憲兵。

隸屬於法國內政部的國家警察,負責城市的警務工作。隸屬於法國國防部的憲兵,負責鄉鎮的警務工作。隸屬於各個市政府的城市警察,主要負責交通,權力很小。

俄羅斯警察隸屬於內務部,內務部在各州設立內務總局,內務總局在各縣設立內務局,內務局在各鄉設立內務處。

十一、水師

清朝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為了保衛海疆,清朝將海岸線分成了數十個海防區。清朝的海防區相當於現在的海軍水警區與海警支隊。

每個海防區都有一個大型水師基地,其司令員按照級別的不同分別叫「水師提督」、「水師總兵」、「水師副將」。大型水師基地下轄2到5個水師標營,營下設哨。哨配備有大型戰船,負責近海巡邏與大洋作戰。

每個海防區設有多個小型水師基地,其司令員按照級別的不同分別叫「水師參將」、「水師游擊」、「水師都司」、「水師守備」。小型水師基地下轄N個水師哨。哨配備有小型戰船,負責海岸巡邏與近海作戰。小型水師基地隸屬於大型水師基地。

在各個水師基地之間設有水師汛,負責管理海岸烽火台。水師汛兵少船小沒什麼戰鬥力,主要負責巡邏、預警。水師汛隸屬於小型水師基地。

推薦閱讀:

清朝這幾大懸案你知道多少?直到現在都無法解開
在清朝,參加科舉是不是大清子民的基本權利?有沒有特定的族群是制度性的被拒絕參加科舉的?
宮內的敬事房是幹什麼的?主要為皇帝服務,清朝最神秘的機構
為什麼康熙要禁火器,打完台灣後還要禁海?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