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人牲人殉考古學資料部分目錄
06-22
(1)發掘報告(專著) 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家坡西周墓地》,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3、羅西章《北呂周人墓地》,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4、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科學出版社,1959年。 5、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窯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73-1977)》,文物出版社,1995年。 6、郭寶鈞《濬縣辛村》,科學出版社,1964年。 7、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魯國故城》,齊魯書社,1982年。 8、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1980-1989)》,科學出版社,2000年。 9、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嶺虢國墓地》,科學出版社,1959年。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虢國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盧連成、胡智生《寶雞 國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1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古發掘報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15、劉士莪編著《老牛坡》,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國墓》,三秦出版社,1999年。 (2)發掘報告、簡報(期刊、集刊) (1)陝西 17、石興邦《長安普渡村西周墓葬發掘記》,《考古學報》第八冊,1954年。 18、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19、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60年秋陝西長安張家坡發掘簡報》,《考古》1962年第1期。 20、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遺址的發掘》,《考古》1964年第9期。 21、趙永福遺作《1961-62年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第9期。 22、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考古隊《陝西長安張家坡西周墓清理簡報》,《考古》1965年第9期。 2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67年長安張家坡西周墓葬的發掘》,《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 24、同上《1976-1978年長安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第1期。 25、同上《1979-1981年長安灃西、灃東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第3期。 2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發掘隊《長安灃西早周墓葬發掘記略》,《考古》1984年第9期。 27、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周鎬京附近部分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1期。 2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84年灃西大原村西周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第11期。 29、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工作隊《1984-85年灃西西周遺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1987年第1期。 30、鄭洪春、穆海亭《長安縣花園村西周墓葬清理簡報》,《文博》1988年第1期。 3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84年長安普渡村西周墓葬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9期。 32、同上《1987、1991年陝西長安張家坡的發掘》,《考古》1994年第10期。 3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鎬隊《1992年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94年第11期。 3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豐鎬工作隊《1997年灃西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0年第2期。 35、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岐山、扶風周墓清理記》,《考古》1960年第8期。 36、《陝西扶風、岐山周代遺址和墓葬調查發掘報告》,《考古》1963年第12期。 37、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陝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38、徐錫台《岐山賀家村周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 39、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發掘報告》,《文物資料叢刊》8,文物出版社,1983年。 40、巨萬倉《陝西岐山王家嘴、衙里西周墓葬發掘簡報》,《文博》1985年第5期。 4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扶風考古隊《一九六二年陝西扶風齊家村發掘簡報》,《考古》1980年第1期。 42、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齊家十九號西周墓》,《文物》1979年第11期。 43、羅西章《扶風齊家村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90年第3期。 44、羅西章、吳鎮烽、尚志儒《陝西扶風縣召李村一號周墓清理簡報》,《文物》1976年第6期。 45、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雲塘西周墓》,《文物》1980年第4期。 46、周原扶風文管所《陝西扶風強家一號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 47、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第8期。 48、羅紅俠《扶風黃堆老堡三座西周殘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4年第3期。 49、同上《扶風黃堆老堡西周殘墓清理簡報》,《文博》1994年第5期。 50、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9年周原遺址基礎實習發掘報告》(未發表) 5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銅川市王家河墓地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 52、尚友德、薛東星《陝西銅川市清理一座西周墓》,《考古》1986年第5期。 53、淳化縣文化館《陝西淳化史家塬出土西周大鼎》,《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2期。 54、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寶中鐵路考古隊《陝西隴縣店子村四座周墓發掘簡報》,《考古》1995年第1期。 5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功發掘隊《1982-1983年陝西武功黃家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7期。 56、羅西章《陝西扶風楊家堡西周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2期。 57、寶雞市考古隊、扶風縣博物館《扶風縣飛鳳山西周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3期。 58、韓偉、吳鎮烽《鳳翔南指揮西村周墓的發掘》,《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3期。 59、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寶雞縣博物館《寶雞縣陽平鎮高廟村西周墓群》,《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3期。 60、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市考古隊《陝西省寶雞市峪泉周墓》,《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5期。 61、盧連成、尹盛平《古夨國遺址、墓地調查記》,《文物》1982年第2期。 62、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的發掘》,《文物》1988年第6期。 6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陝西長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遺址發掘記略》,《考古學集刊》6,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64、同上《陝西彬縣斷涇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9年第1期。 65、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 66、王桂枝《寶雞下馬營旭光村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85年第2期。 (2)河南、湖北 67、郭寶鈞、林壽晉《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陽東郊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九冊,1955年。 68、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二隊《洛陽的幾個西周墓》,《考古通訊》1956年第1期。 69、洛陽博物館《洛陽北窯西周墓清理記》,《考古》1972年第2期。 70、同上《洛陽北窯村西周遺址1974年度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7期。 71、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關五座西周墓的清理》,《中原文物》1984年第3期。 72、同上《洛陽市東郊發現的兩座西周墓》,《文物》1992年第3期。 73、張劍、蔡運章《洛陽東郊13號西周墓的發掘》,《文物》1998年第10期。 74、同上《洛陽白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文物》1998年第10期。 75、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郊西周墓》,《文物》1999年第9期。 76、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洛陽五女冢西周早期墓葬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10期。 7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市北滍村兩周墓地一號墓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988年第1期。 78、同上《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年第3期。 79、同上《平頂山應國墓地八十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第9期。 80、河南省博物館《河南省襄縣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1977年第8期。 81、開封地區文管會等《河南省新鄭縣唐戶兩周墓葬發掘簡報》,《文物資料叢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8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區文化局《河南鹿邑太清宮西周墓的發掘》,《考古》2000年第9期。 8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1期。 84、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化館《河南羅山縣蟒張商代墓地第一次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第2期。 85、同上《羅山縣蟒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二次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86、同上《羅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學報》1986年第2期。 87、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管會《羅山蟒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三次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8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1991年河南羅山考古主要收穫》,《華夏考古》1992年第3期。 89、黃陂縣文化館等《湖北黃陂魯台山兩周遺址與墓葬》,《江漢考古》1982年第2期。 (3)北京 90、琉璃河考古工作隊《北京附近發現的西周奴隸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 91、琉璃河考古隊《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第5期。 9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1995年琉璃河遺址墓葬區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6期。 93、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1997年琉璃河遺址墓葬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11期。 (4)山東 94、滕縣博物館《山東滕縣發現滕候銅器墓》,《考古》1984年第4期。 95、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饒縣博物館《廣饒縣五村遺址發掘報告》,《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96、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齊城遺址博物館《臨淄東古墓地發掘簡報》,《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97、同上《臨淄兩醇墓地發掘簡報》,《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98、山東省濰坊市博物館、山東省昌樂縣文管所《山東昌樂岳家河周墓》,《考古學報》1990年第1期。 99、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組、濟陽縣圖書館《山東濟陽劉檯子西周早期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9期。 100、德州地區文化局文物組、濟陽縣圖書館《山東濟陽劉檯子西周墓地第二次發掘》,《文物》1985年第12期。 101、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濟陽劉檯子西周六號墓清理報告》,《文物》1996年第12期。 102、濟青公路文物考古隊寧家埠分隊《章丘寧家埠遺址發掘報告》,《濟青高級公路考古發掘報告集》,齊魯書社,1993年。 103、山東大學考古系《山東長清縣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 104、同上《長清仙人台五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第9期。 105、同上《山東長清縣仙人台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8年第9期。 106、山東省濟寧市文物管理局《薛國故城勘查和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1年第4期。 107、山東省昌濰地區文物管理組《膠縣西庵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1977年第4期。 108、山東大學考古系等《山東沂源縣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109、唐祿庭、姜國鈞《山東黃縣東營周家村西周殘墓清理簡報》,《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110、山東省煙台地區文管組《山東蓬萊縣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資料叢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111、煙台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山東蓬萊縣柳格庄墓群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第9期。 112、棲霞縣文物管理所《山東棲霞縣松山鄉呂家埠西周墓》,《考古》1988年第9期。 113、山東省煙台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煙台市上夼村出土 國銅器》,《考古》1983年第4期。 114、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益都蘇埠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 115、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博物館《青州市蘇埠屯商代墓發掘報告》,《海岱考古》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11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滕州前掌大商代墓地》,《考古學報》1992年第3期。 117、同上《山東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0年第7期。 (5)山西 118、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候墓地第二次發掘》,《文物》1994年第1期。 119、同上《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候墓地第四次發掘》,《文物》1994年第8期。 120、同上《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候墓地第五次發掘》,《文物》1995年第7期。 121、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候墓地第六次發掘》,《文物》2001年第8期。 122、戴尊德《山西靈石縣旌介村商代墓和青銅器》,《文物資料叢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12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靈石縣文化局《山西靈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第11期。 (6)甘肅 124、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7年第3期。 125、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組《靈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126、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甘肅靈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127、劉得禎《甘肅靈台兩座西周墓》,《考古》1981年第6期。 128、慶陽地區博物館《甘肅寧縣焦村西溝出土的一座西周墓》,《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6期。 129、同上《甘肅慶陽韓家灘廟嘴發現一座西周墓》,《考古》1985年第9期。 130、固原縣文物工作站《寧夏固原縣西周墓清理簡報》,《考古》1983年第11期。 131、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靈台縣文化館《甘肅靈台縣兩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132、史可暉《甘肅靈台縣又發現一座西周墓葬》,《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5期。 133、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甘肅崇信於家灣周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1期。 134、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禮縣圓頂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 135、劉玉林《甘肅涇川發現早周銅鬲》,《文物》1977年第9期。 136、劉得禎、朱建唐《甘肅靈台縣景家莊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 研究論著(以作者姓氏拼音為序) (1)專著 (1)考古學 137、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組《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138、黃展岳《中國古代的人牲人殉》,文物出版社,1990年。 139、王青《海岱地區周代墓葬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140、王迅《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41、王學理、梁雲《秦文化》,文物出版社,2001年。 14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現與研究》,科學出版社,1994年。 (2)歷史學 143、胡培翬(清)《儀禮正義》,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本,1933年。 144、凌廷堪(清)《禮經釋例》,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1936年。 145、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6、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7、許倬雲《西周史》(增補本),三聯書店,2001年。 148、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2)論文 (1)考古學 149、曹定雲《殷代族徽"戈"與夏人後裔氏族》,《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1期。 150、陳公柔《士喪禮、既夕禮中所記載的喪葬制度》,《考古學報》1956年第4期。 151、戴春陽《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相關問題》,《文物》2000年第5期。 152、高廣仁《海岱區的商代文化遺存》,《考古學報》2000年第2期。 153、郭仁《關於西周奴隸殉葬問題的探討》,《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2年第4期。 154、韓維龍、張志清《長子口墓的時代特徵及墓主》,《考古》2000年第9期。 155、胡厚宣《中國奴隸社會的人殉和人祭》(上、下),《文物》1974年第7、8期。 156、胡謙盈《關於"殷人墓"的商榷》,原載《考古通訊》1956年第3期, 157、同上《豐鎬考古工作三十年(1951-1981)的回顧》,《文物》1982年第10期。 158、同上《郭沫若論商、周人殉的基本觀點》,原載《郭沫若研究》二集,文藝出版社,1986年。 159、同上《試談先周文化及相關問題》,原載《中國考古學研究》(二),科學出版社,1986年。 160、同上《商、周關係史和先周文化中的商文化因素管窺》,原載《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以上五篇論文均收入氏著《胡謙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選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 161、黃展岳《我國古代的人殉和人牲》,《考古》1974年第3期。 162、同上《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的再考察--附論殉牲祭牲》,《考古》1983年第10期。 163、同上《中國古代的人牲人殉問題》,《考古》1987年第2期。 164、同上《中國古代的人牲人殉新資料概述》,《考古》1996年第12期。 165、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 166、梁星彭《張家坡西周洞室墓淵源與族屬探討》,《考古》1996年第5期。 167、劉富良《洛陽西周陶器墓研究》,《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 168、劉士莪《西安老牛坡商代墓地初論》,《文物》1988年第6期。 169、劉緒、趙福生《琉璃河遺址西周燕文化的新認識》,《文物》1997年第4期。 170、劉緒、徐天進《關於天馬--曲村遺址晉國墓葬的幾個問題》,上海博物館編《晉候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171、任偉《從考古發現看西周燕國殷遺民之社會狀況》,《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 172、邵望平《〈禹貢〉"九州"的考古學研究》,《考古學文化論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 173、邵望平、高廣仁《兩周時期海岱考古遺存所反映的夷夏關係》,《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74、沈文倬《對〈士喪禮、既夕禮中所記載的喪葬制度〉幾點意見》,原載《考古學報》1958年第2期,收入氏著《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175、王恩田《曲阜魯國故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2期。 176、同上《鹿邑太清宮西周大墓與微子封宋》,《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 177、魏成敏、宋瑋《山東地區商周時期的人殉問題》,山東大學考古系編《劉敦願先生紀念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178、楊肇清《長國考》,《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 179、殷瑋璋、曹淑琴《靈石商墓與丙國銅器》,《考古》1990年第7期。 180、殷之彝《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181、張長壽《說"王君穴"--1983-1986年灃西發掘資料之四》,《文物》1991年第12期。 182、張亞初《論魯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屬》,《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183、張學海《試論魯城兩周墓葬的類型、族屬及其反映的問題》,《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1983)》,文物出版社,1985年。 (2)歷史學 184、陳夢家《西周文中的殷人身份》,《歷史研究》1954年第6期。 185、杜正勝《周代封建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五十本第三分,1979年。 186、同上《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五十三本第四分,1982年。 187、顧頡剛《周公東征和東方各族的遷徙--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一》,《文史》二十七輯,中華書局,1986年。 188、同上《三監的結局--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三》,《文史》三十輯,中華書局,1988年。 189、同上《奄和蒲姑的南遷--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四》,《文史》三十一輯,中華書局,1988年。 190、同上《徐和淮夷的遷、留--周公東征史事考證四之五》,《文史》三十二輯,中華書局,1990年。 191、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原載《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1934年;收入氏著《民族與中國古代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2、王暉《周代殷周二禮並用論》,《文史》2000年第2輯,中華書局。 193、王獻唐《山東古代的姜姓統治集團》,收入氏著《山東古國考》,齊魯書社,1983年。 194、張懋鎔《周人不用日名說》,《歷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95、同上《周人不用族徽說》,《考古》1995年第9期。 196、張政烺《中國古代的十進位氏族組織》,《歷史教學》第二卷第三、四、六期,1951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最邪的一座帝王陵, 考古學家結局詭異, 一口棺材要了7條命
※「有熊之國」及考古學文化觀察
※考古學家發現海昏侯的墓,他曾經做過王,也做過二十七天皇帝
※考古學者不願面對的歷史記載: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盜,隨葬品系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