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看鄰邦韓國如何對待孔子和儒教

馬浩亮 我是豬頭我快樂]

發表於2004-10-16 22:47  「七夕」這個「中國情人節」的腳步,在中國平靜得幾乎沒有聲響,大街上既沒有鋪天蓋地的商家促銷廣告,也沒有西方情人節到來時男男女女手中的玫瑰和巧克力。但在韓國,據韓國發行量最大《朝鮮日報》報道,「七夕」前夕,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舉行了「牽牛織女節」,情侶們把韓式糕餅等傳統食品送給對方做「七七情人節」禮物。r>   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它們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聯想到不久前,一度炒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欲將「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一事,我愈發痛心地感到:誰來拯救我們的傳統文化?   西方很多學者將韓國稱作「儒教國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國度」。就像對待端午節「申遺」一樣,大部分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會覺得不解甚至憤怒:儒家文化不是起源於中國嗎,孔子孟子不都是炎黃子孫嗎?   這些都沒錯。但不客氣地說,現在中國人對孔子的印象,恐怕僅僅局限於歷史課本中的一幅肖像,以及語文課本中的幾段《論語》節選。而在韓國,每年2月和8月,韓國人還會按照傳統到文廟祭祀孔子。人們頭戴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畢恭畢敬,向孔孟行禮。另外,韓國現在還有完全按照傳統儒家教學方式授課的學院,主要課程就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在中國幾近消失殆盡的傳統縣學和書院,在韓國至今仍有300多座。   更為重要的是,韓國人的共同道德,仍是儒家文化所信奉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儒家文化一直被認為是最具東方傳統特色的中國文化,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但現在,幾千年的儒家文化血脈在它的母國斷裂,以至於中國的學者必須到韓國才能真正領略儒家文化的遺風流韻。   不可否認,儒家文化中也有一些落後腐朽的成分。但難道說,儒家文化———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精神文明中最核心的瑰寶,真的經不起現代文明的考驗,該隨歷史流轉而逝去嗎?   韓國的「漢江奇蹟」,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現代化浪潮衝擊下的另一種結果。從 1962年到1980年間,韓國的人均產值由83美元增加到1553美元,韓國從一個歷經戰亂、滿目瘡痍的貧國,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被國際上稱做「漢江奇蹟」。韓國人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他們把根深蒂固的儒家傳統與從歐美學習來的現代文明成功地結合在一起。   韓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全面接受現代文明的同時,在文化層面上,也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傳統。韓國人認為人的素質包括兩方面:一是知識水平,一是倫理道德水平。   孔子被奉為教育的先師,尊師重教是儒家思想內容之一,儒家強調的是一個以士大夫即知識分子為中心的社會。韓國一直是世界上教育投入占政府支出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在立國之初就提出「教育先行」的國策。在上世紀90年代,韓國人口中大學文化比例就佔到了30%以上,成為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尊重知識和教育,為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對於韓國的嚴格倫理道德,通過大量的韓國電視劇,中國觀眾已不再陌生。由於強大的儒家文化傳統,韓國社會發展中非常強調社會倫理價值。事實證明,傳統文化價值和道德規範,有助於維繫整個社會的和諧和團結,振奮民族精神,推進民族復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時,韓國民眾發起獻金運動,紛紛將家裡的黃金捐給國家,結果韓國最早度過危機。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修身,還是齊家治國,以儒家文化為重要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係的基本價值,是民族精神的寶貴遺產。   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並不矛盾,把傳統文化中的有益因素與現代化變革中的要求結合起來,應是一個民族實現現代化的最好選擇。  自:Club.ChinaRen.com韓國把儒教精髓融入現代生活推行文化立國   在韓國,孔子的名字家喻戶曉。日前,記者到韓國儒教最權威的教育機構「成均館」進行採訪。「成均館」館長崔昌圭說:「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韓國有將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過儒教思想的熏陶。」時至今日,儒教在韓國仍佔據主導地位,孔子「為國盡忠,敬信節用,愛民如子,人倫之中,忠孝為本」的思想已融入韓國人的血液,成為國家發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在兩次「文化對決」中,儒教使韓國受益   在韓國歷史上,儒教曾與日本的「殖民文化」和近現代的「歐美文化」進行過兩次「對決」。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35年的殖民統治中,日本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要求當地人全體學日語、「改姓更名」、崇拜日本天皇,這反覆衝擊著當地人的精神家園。為反抗「殖民文化」,有識之士舉起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旗,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馬上席捲了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正是在這一儒家思想的鼓舞下,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人民掀起了全國性的抗擊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獨立運動」,它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為抗日鬥爭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1945年以後,隨著美軍進駐朝鮮半島南部,儒教在韓國迎來了與「歐美文化」的尖銳對立。在這次「對決」中,韓國借鑒了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多元化文化觀,在大力引進西方市場經濟和先進技術的同時,盡量摒棄西方文化中個人至上、金錢萬能、人情淡薄等弊病,倡導儒教的敬業樂群精神,創造了家庭和諧穩定、道德風氣良好的社會。韓國把孔子尊為「萬師之表」,並每年舉行紀念孔子的「釋典大祭」,正是緣於儒學對韓國作出的貢獻。  從小進行儒教道德教育和熏陶   不可否認,在現代韓國社會,昔日儒教的統治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韓國為繼承傳統,傳承儒教,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從教育入手已成為其成功的根本。1960年以來,韓國為傳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倫理列入大、中、小學的教育科目。   韓國小學道德倫理教育的科目名為《正經的生活之道》。在這一科目中,設有「個人生活」、「社會生活」和「國家生活」三大部分。「個人生活」中,主要進行「端正、誠實、節制、創造、深思」的教育。「社會生活」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寬容、愛家庭、和睦、親切、公益精神、責任意識、團結合作以及公正」教育。在「國家生活」中,向學生進行「三愛」教育,即愛國家———忠誠、愛民族———繼承傳統文化、愛人類。   中學道德倫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科目和高中「國民倫理」科目。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關於「人際關係與各種禮節」:它以家庭內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為起點,提倡學生之間相敬互愛和協作精神,同時培養學生敬老孝親思想。在高中的「國民倫理」科目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誠」與「敬」的修養以及「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教育。   大學裡設「國民倫理」科目,過去是必修課,現改為選修課。科目中設有「韓國傳統思想的源流(儒學部分)」、「實學思想」、「近代化與開化思想」等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把吸收近代科學技術與自立自主意識結合起來,奠定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精神基礎。   韓國著名儒教學者宋榮陪認為,當代多元價值社會面臨價值混亂的危機,使個人在做人處事上難以找到標準的生活規範,在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物質文明的衝突中,傳統的儒家倫理仍然具有現代意義。韓國把儒家倫理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儒家的性本善論,肯定了人存在的價值和道德意義。提醒人們不要為追求物質文明而忘掉人性的尊嚴。韓國最近有不少高官因涉嫌腐敗而跳江自殺,自殺後社會還為其舉行隆重葬禮。不少人覺得納悶,問其原因,原來是犯罪嫌疑人覺得自己失去了人性,沒有臉面再活在世上,自殺是對人性尊嚴的反思。二、儒家的「君子」與「推己及人」思想,明確地闡明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利己主義叢生的現代社會裡,兩者均不可偏廢。三、儒家的家庭倫理,如夫妻之間的相敬互愛,父子之間的仁慈孝順,兄弟之間的友愛恭敬,是社會穩定的基本要素。儘管現代家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同居共處,但和睦溫暖的家庭仍對整個社會的和諧極為重要。  「文化立國」與「孝子產業」   亞洲金融風暴過後,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的國策。韓國認為,西方文明在鼎盛期過後,開始顯露出一系列弊端,為探索和創建新文化,不僅要挖掘儒教等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1997年韓國設立了「文化產業基金」,1999年制定了《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隨後陸續對《演出法》、《唱片錄像及遊戲製品法》進行修改,為文化產業的振興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巨大的發展空間。據統計,韓國僅在2002年就向文化產業提供了5000億韓元的資金(約4.5億美元)。   韓國在推行「文化立國」的國策中,最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挖掘儒教的精髓,把傳統文化的背景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闖出了一條具有韓國特色的「韓流」新路。韓國電視劇以生動細膩地反映現代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而見長,在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的亞洲國家和地區贏得了大批觀眾的喜愛。劇中的情節之所以讓人感動、產生共鳴,其靈魂所在便是儒教的八德核心:忠、孝、誠、信、禮、義、廉、恥。不久前,記者與一位韓國朋友聊天談起電視劇。他說,有一次到中國出差,看了一部關於愛情的電視劇,使他迷惑不解的是,劇中出現的第三者,不僅沒有破壞他人家庭的羞恥感,反而感到自豪。在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上,一些描寫「一夜情」的書竟然排在前幾位。他說,在韓國也有反映第三者的作品,但這種人受到社會的鄙視,根本不敢囂張,「你們可要提高警惕,防止西方頹廢文化的入侵啊!」   以儒教文化為背景的韓國文化產業近幾年喜獲豐收。韓國電影異軍突起,《共同警備區》、《我的野蠻女友》、《實尾島》等作品,在韓國的上座率遠遠超過了歐美大片,甚至給亞洲電影市場也帶來了巨大衝擊。有人預計,韓國電影和電視劇的出口創匯很快將超過汽車產業。韓國的遊戲產業在世界的佔有率節節上升,其「天堂」、「傳奇」、「千年」等遊戲也處處可以看到儒教倫理的影子。有趣的是,韓國把這些出口創匯的文化產業均稱為「孝子產業」。儒教的「孝」在韓國已被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目前,韓國已計划到2007年,把文化產業產值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提高到5%,使韓國進入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的行列。 自:Club.ChinaRen.com
推薦閱讀:

孔子的飲食觀
有關孔子的歇後語
牟鍾鑒先生:中國宗法性傳統宗教(儒教)試探
《論語》學而篇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 注
如何評價巴金批孔文章《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TAG:韓國 | 孔子 | 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