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擅長」是不夠的,對職場新人來說探索自我更重要
對於進入職場 1-2 年的人來說,做「自己擅長的事」是一種好的選擇嗎?
Summer S,I/O心理學&職業生涯
題主沒有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如果評估它是不是好的選擇,首先我們要知道這種選擇到底是一種什麼選擇,我姑且可以把它解釋為工作 / 職業的選擇。「工作選擇」(work)和「職業選擇」(career)是不同的。 @李石 的答案已經從工作層面做了一些回答,那麼我從「職業」面向再延伸一些來說。
簡單的來說,如果是職業選擇,那麼只有「擅長」是不夠的,尤其是進入職場 1-2年的新人來說,前幾年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和適應。若簡單停留在自己擅長的事情就認為是一種好的選擇顯然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不利。從職業生涯的長遠角度來看,好的職業選擇和發展還需要結合自己的能力、興趣、特質人格、自我概念等等進行思考。
題主所說的「擅長的事」實際上可能比較貼近能力這一要素里的「工作相關特殊能力」(能力還包含一般的認知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知識、技能或反應(Bennett,Seashore & Wesman,1982),能力極有利於工作績效的提高,因此做「自己擅長的事」從這方面來講是很利於工作成就感獲得的。職場新人通過大學的教育訓練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能力,但自己的能力其實仍有很多可提升的部分,就像木桶的長短板一樣。只做自己擅長的事,長期忽視自己的短板是不利的。這個時代也是快速變化的時代,即使是一樣的工作職位也在不停的更新工作內容。因此對於職場新人來說,眼下做擅長的事當然會讓你的挫折感變少,但還是需要提升自己的一些核心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
興趣解釋起來很簡單,當然就是一種傾向性(tropisms),我們趨向喜愛的活動,避開不喜愛的活動(Strong,1943),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興趣組合。興趣和能力的差異會影響個體的心理適應狀況。如果工作只是擅長做,而非喜歡做,那麼後期就容易缺乏前進的動力、職業任期以及自己的滿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只有擅長是不夠的。以特質因素理論來看,當個人的能力、興趣和職業相當匹配的時候,才是好的選擇。
其實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興趣就是人格的表現(Holland,1985)。而且平時我們也會發現「職業人格」,也就是說有一些職業的人他們有一些類似的特點。如果自己的偏好、人格與這些職業本來就是最相似的,那麼選擇這樣的職業就更利於發展。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外向的,那麼可能就比較適合社會型的、企業型的職業,如果你是開放型人格,那麼就比較適合研究型、藝術型的職業。同時,職業也會型塑你的人格,讓你不知不覺變成「某類人」。所以職場新人從長遠來看,也許要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自我發展朝向什麼樣的方向,這時的選擇才是最穩固、堅定和豐富的,這樣能讓你的選擇和你個人的發展結合起來,而不只是單薄的做自己擅長的事,做一個社會分工里的工作者。
最後我想說,實際上我們可以把職業選擇看做是我們自我概念的一種表達。因此探索自我、了解自我,知道自己是誰、愛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等等是我們在選擇時要不斷嘗試、思考的問題,也許這樣才能讓你的職業生涯豐富的發展,總是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參考書籍及文獻
Osipow,S. H., & Fitzgerald, L. F. (1995). Theories of career development 4thedition. Pearson
Bennett,G. K., Seashore, H. G., & Wesman, A. G. (1982). Differential aptitude
tests: Administrator"s handbook. NewYork: Psychological Corp.
Strong,E. K. (1943). Vocationalinterests of men and wome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land, J. L.(1985)Makingvocational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personalities andwork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查看知乎原文(255 條討論)
推薦閱讀:
※職業規劃前,先想想你是否有這五個認知誤區
※《新聞1+1》的主持人董倩的職場經歷是什麼?
※OL七步設計你的職場生涯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職場女性如何戴珠寶?《我的前半生》唐晶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