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對寶玉沒那麼重要,你看他寫的祭文就知道了|我讀紅樓
晴雯心靈手巧,每每跟寶玉鬥嘴,那種乾脆爽利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可是「多情公子」對她的牽念似乎相當有限。當她被王夫人定了個「狐狸精」的罪名攆出榮國府時,寶玉全程唯唯諾諾,大氣也不敢出,等到送走母親後才哭起來。他懷疑是襲人告的密,可是當襲人自我詛咒時,他趕緊捂著她的嘴說:「從此休提起,全當他們三個死了。」
襲人提出,將來可以求老太太把晴雯接進來,寶玉卻認定晴雯此去必死無疑,不必再做他想。咬定晴雯的結局,是他潛意識裡擺脫責任的一種方式:反正她的命運也就這樣了,他默許了自己的不作為。
他最多去她的放逐之地探望,算作一次道別。他萬般不舍,一再落下淚來,但當他看見晴雯將用帶著油膻之氣的碗盛著的「略有茶意」的所謂茶水一氣飲下時,卻想道:「往常那樣好茶她尚有不如意之處,今日這樣。看來可知古人說的『飽飫烹宰飢饜糟糠』又道是『飯飽弄粥』可見都不錯了。」如此冷靜的感悟,彷彿他倒在她的苦難中開了眼界,長了知識。
之後他唯一能為她做的,不過是做一篇祭文,可那篇《芙蓉女兒誄》做得華而不實,「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體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可以用來形容他認識的任何一個姑娘。難怪黛玉聽了不以為然,寶玉也立即謙稱是自己「一時的玩意」。倆人就詞句推敲了半天,寶玉又說乾脆把這篇誄文送給黛玉,使這場祭奠,幾乎變成一場玩鬧。
寶玉曾是那樣一個多情到濫情的人,出門時看見一個二丫頭活潑可愛,坐在車裡還對人家以目送情;見襲人有個表妹生得好,也感慨「她要是能來咱們家就好了」。
他這倒也不是花心,只是喜聚不喜散,夢想著有朝一日他死去之時,他愛過的那些女孩子都在他身邊,讓她們的淚水流成大河,送他到那鴉雀不到之地。這樣宏大的理想,使得他對分離特別敏感,聽襲人說她表妹快要出嫁,都百般不受用。曾幾何時,寶玉變成這樣一個看得開的人了?
他對襲人說:「從此休提起,全當他們三個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有見我怎麼樣。」他能夠當她們死了,「也不過如此」,說明他已然經歷生離死別,這個「死了的」人,就是那個因為跟他開了幾句玩笑,便被王夫人攆出府去,最終負氣跳井而死的金釧。
那陣子,寶玉太躁動了,王夫人屋裡的丫鬟見到他都笑問:我這嘴上才擦的胭脂,你要不要吃?他不但跟小姑娘們膩歪,跟同性也不清白,秦鍾、蔣玉菡,學堂里的香憐、玉愛之流,跟他都有點兒說不清楚的關係。他不像賈璉之流那樣讓人厭棄的原因,就是因為在他的所作所為之外,有一種醉生夢死的悲傷。
寶玉想這樣放誕地度過他的青春,卻沒想到金釧會因為他的玩笑話而送命。他曾那麼緊張離散,但在她因他而死之後,他「也沒見得怎麼樣」。這不是寶玉薄情,而是生活的真相。他本來以為死散是天大的事情,可是,在她死去之後,生活依然在進行。
緊跟著,寶玉被賈政飽揍了一頓。待到他能扶杖而行時,他陰差陽錯地窺見了齡官和賈薔的愛情。通過偷窺別人的愛情,他找到了自己的問題:他之所以這樣悲傷,是以為他能得到所有人的眼淚,但實際上,一個人只能得到一份眼淚。
他痴痴地回到怡紅院,看見黛玉和襲人坐在那裡說話,便說:「從此後,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淚罷了。」此後,他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
其實他一開始就知道答案,就是他醍醐灌頂後,遇見的那兩位—黛玉和襲人。黛玉和襲人就是他心上的寶貝。黛玉自不必說,紫鵑說句「回蘇州」,就能讓寶玉一個人死了半個。他又對襲人說,你死了,我就去做和尚。
在寶玉心中,她們是相提並論的,只是,由於寶玉在襲人面前有十足的安全感,所以顯得沒有那麼牽腸掛肚。可是,只要襲人說將來要出去,他也一樣的失魂落魄,並張嘴表示,可以答應她幾百個要求。寶釵和湘雲對他的勸誡總讓他反感,唯獨聽到襲人的溫情勸告,他能領受到她全部的好意,感動得落下淚來。
而對其他人的離開,他就沒那麼敏感:發脾氣時要攆晴雯出去;聽說湘雲訂婚,還跟她道喜;還曾對寶釵的丫鬟說,將來不知道誰有福氣消受你們主僕兩個—他並沒有把她們當成自己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王夫人抄檢大觀園之後,寶釵也搬出了蘅蕪苑。人走樓空,寶玉看著「那院中的香藤異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了凄涼一般,更又添了傷感」,但傷感之後,便也釋然,想著「縱生煩惱,也無濟於事。不如還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來還是和襲人廝混,只這兩三個人,只怕還是同生同死的」。
這或許也是他不再追究告密者的原因,他把襲人和黛玉,看成是最後與他同生同死者。《紅樓夢》是賈寶玉的心靈史,展現了他不斷告別、不斷割捨的過程。前面寫的是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後面則一章章篩選,逐一放棄,將多餘枝蔓一一剪除,留下那兩三個。
而晴雯,就是被放棄、被篩選掉的其中一個。弱水三千,她不是他的那一瓢飲,只是他路途上偶遇的一個青春夥伴。她的離去,讓他難過,但並不致命。
「無立足境,方是乾淨」,他與黛玉、襲人的分離,才是與命運最精彩的過招,之後,才能真正做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曹雪芹鋪墊了那麼多,連讓讀者那麼動容的晴雯的死亡都是。
更多歷史人物的深度分析、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聞、腦洞大開的經典解讀
請關注《百家講壇》最新雜誌~
……………………………………
微信公眾號|淘歷史(taohistory)
作者|閆紅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