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名著匯要---1
中國禪宗名著匯要----1四行觀[梁]達 摩 [簡介] 詳稱《菩提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八道四行觀》,又稱《達摩大師四行觀》。梁菩提達摩說,一卷。達摩被稱為禪宗的開祖,此篇如確為達摩真說,則此篇可為禪宗早期要典,故置於本彙編之首。本文最見於唐道宣《續高僧傳》第十六卷《菩提達摩傳》。其後,凈覺《楞伽師資記》也有相同的文字。在其它流傳的幾種達摩著述如《少室六門》、《四行論》中也有這一部分內容。 本篇旨意即在指明入道方便要門為「理」「行」二途。用理入來安心,即「藉教悟宗」,用經教發明心地,啟發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所復,不能顯了」。這即是當時《楞伽經》所說的眾生都有「如來藏」和涅槃師「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瞭然明白此義,放棄妄想歸於「真性」,與真理冥符,進入無分別、寂然無為的境地,即謂「理入」。用「理入」安心,作為一種把握後,其次即用「行入」來發起行動,以便隨時隨地的踐履。行有四種,故謂「四行」:對於過去,認為從前所作的惡業,應有和它相應的苦惱果報,受之不疑,是為「報冤行」;對於現在,種種苦樂的遭遇,純以無我的看法處理它,並不計較得失,叫「隨緣行」;對於未來,看三界如同火宅,意在出離,不加貪著,即是「無所求行」;以自然的態度,明定理,除妄想,來行一切行,以至行所無事,即叫「稱法行」。概而言之,達摩所傳之道為大乘之道。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大乘道的「二入」說確是以後禪宗所遵行的宗旨。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復,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為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那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行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救舍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名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盡之理目之為法。言解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施捨,心無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凈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錄自《續藏經》第二編第十五套)信心銘[隋] 僧 璨 [簡介] 相傳為三祖僧璨撰,最早見於《景德傳燈錄》三十卷「銘記箴歌」中。因無充分依據確定為僧璨所撰,故一些學者持存疑之說。但極多研究者則仍定為僧璨著。作為禪宗早期要典之一,本彙編亦定為僧璨撰,列為第二篇。 此銘為四言有韻詩,共146句584字。是一篇以詩歌形式宣揚達摩禪思想的經文。此詩銘吸取楞伽、般若、華嚴、涅槃的精要,從實踐生活中表現了禪的精神。對後代禪宗的語錄公案、頌古評唱影響極大,可謂禪宗文學的開山。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教失宗。須臾返照,穢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下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不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凈,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錄自《景德傳燈錄》)最上乘論[唐]弘忍 [簡介] 又是名《蘄州忍和上導凡超聖悟解脫宗修心要論》、《修心要論》、《一乘顯自心論》,唐弘忍述,一卷。有多種版本。如以《最上乘論》為名者有明隆慶四年(1570)朝鮮安心寺刊行本、李氏朝鮮隆熙元年(1970)及二年朝鮮刊行《禪門撮要》本、日本正德六年(1716)刊行本、日本寶曆十三年(1763)刊行本四種;冠有「蘄州忍和上」撰者名的敦煌寫本則有s2669、s3558、s4046、p3434、p3559、p3777、龍谷本及奧登柏格本1277等八種。另還有題名「一乘顯自心論」的北京本。收入續藏和大正藏。 本書的主旨主要是繼承並發展四祖道信所主張的「守一」的教旨,強調修持佛法以「守心」為要。修道,要在自識本來清凈的心性,就是要「守一」、「守本真心」、「守本凈心」、「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全書採用問答的形式明示行聖道了悟真實宗教的修心要訣,是東山法門的綱要書。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問曰:何知自心本來清凈?答曰:十地經云:眾生心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黑雲之所復,如瓶內燈光不能照輝。譬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天下陰暗,日豈爛也。何故無光?光元不壞,只為雲霧所復,一切眾生清凈之心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黑雲所復。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凈。 問曰:何知自心來不生不滅?答曰:維摩經云:如無有生如無有滅,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凈。清凈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從緣生。又云:一切眾生皆如也,眾賢聖亦如也。一切眾生者,即我等是也。眾賢聖者,即諸佛是也,名相雖別身中真如法性並同,不生不滅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來不生不滅。 問曰:何名自心本師?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從外來,不束修於三世中。所有至親莫過自守於心。若識心者,守之即到彼岸;迷心者,棄之則墮三塗。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故論云:瞭然守心則妄念不起,則是無生,故知心為本師。 問曰:何名守心勝念彼佛?答曰: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云:守本真心勝念他佛。又雲勝者只是約行勸人之語,其實究意果體平等無二。 問曰:眾生與佛真體既同,何故諸佛不生不滅,受無量快樂自在無礙,我等眾生墮生死中受種種苦耶?答曰:十方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照燎於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心滅故得不受生死,不受生死故即畢竟寂滅,故知萬樂自歸。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識心本,種種妄緣,不修正念,故即憎愛心起,以憎愛故則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生死故則諸苦自現。心王經云:真如佛性沒在知見門識海中,沈淪生死不得解脫。努力會是,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不二。 問曰:真如法性同一無二,迷應俱迷,悟應俱悟,何故佛覺性,眾生昏迷因何故然?答曰:自此已上人不思識分,非凡所及,識心故悟,失性故迷,緣合即合,說不可定,但信真諦守自本心,故維摩經云:無自性無他性,法本無生,今即無滅。此悟即離二邊入無分別智。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槃者,體是寂滅,無為安樂。我心即是真心,妄想則斷,妄想斷故則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窮達法性,究達法性故則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要門?答曰:乃知舉一手爪畫佛形象,或造恆沙功德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若願自早成佛者會是守本真心,三世諸佛無量無邊,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門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答曰:如來於一切經中,說一切罪佛一切因緣果報,或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種種雜物起無量無邊譬喻,或現無量神通種種變化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有種種欲心,心行萬差,是故如來隨其心門引入一乘,我既體知眾生佛性本來清凈如雲底日,但瞭然守本真心,妄念雲盡慧日即現,何須更多學知見所、生死苦、一切義理及三世之事。譬如磨鏡塵盡明自然見,則今於無明心中,學得者終是不堪。若能瞭然不失正念,無為心中學得者此是真學,雖言真學竟無所學,何以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無二無一,故無所學,法性雖空,要須瞭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故。涅槃經云:知佛不說法者,是名具名多聞,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經之宗也。 問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答曰:三世諸佛皆從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後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諸佛之祖也。上來四種問答,若欲廣說何窮。吾今望,得汝自識本心是佛,是故殷誠勸汝,千經萬論莫過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力按法華經示汝,大車寶藏明珠妙藥等物,汝逢不取不服,窮苦奈何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功德自然圓滿。不假外示,歸生死苦,於一切處正念罕心,莫愛現在樂種未來苦,自誑誑他,不脫生死,努力努力,今雖無常共作將來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虛度,狂喪功夫。經云:常守地獄,如遊園觀,在余惡道,如已舍宅。我等眾生今現如此,不覺不知,驚怖殺人,了無出心,奇哉苦哉。若有初心學坐禪者,依觀無量壽經,端坐正念,閉目合口,心前平視,隨意遠近,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調氣息,莫使乍粗乍細,則令人成病苦;夜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藍天入青黃赤白等諸三昧,或見身出大光明,或見如來身相,或見種種變化,但知攝心莫著,並皆是空,妄想而見也。經云::十方國土皆如虛空,芝界虛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見一切界者,亦不須怪,、但於行住坐卧中,常瞭然守本心,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萬法不出自心,所以諸佛廣說,如許多言教譬喻者,只為眾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門差別。其實八萬四千法門、三乘八道位體、七十二賢行宗,莫過自心是本也。若能自識本心,念念磨嫉不律者,即自見佛性也。於念念中常供養十方恆沙諸佛,十二葫經念念常轉,若r此心源者,一切心義自現。一切願具足,一切行滿,一切皆辦,不受後有,會是妄念不生,費折心久,舍此身已,定得無生。不可屜謎'努力莫遵大,扭此直宏禾妄蘑,難可得廚,酣耐能行者,恆沙眾中,莫過存一,行蔚幽到者,億萬劫中,希存一人。好好自安窟靜.善謂諸掘.赫視心源,恆今照燎清凈,辦本乎沼心生。 向氏何名無記心?答曰柔諸攝心人,為絛外境,粗心小息,內煉真心未清凈時,於行住坐卧中;恆懲意看心,猶未能了了清凈獨照心源,是名無記心也,亦是漏心,猶不兔生死大病,況復總不守真心者,是人沉沒生死昔海,何日得出,可憐,努力努力。經汛眾生若情城不內發者,於三世縱值恆沙堵佛無所能為。經雲:眾生識心自度,佛不能度眾生,若佛能度眾生者,過去諸佛恆沙無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只是情誠不自內發,是故沈沒普海。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過去不知,已過亦不及,今身現在存遇得聞妙法,分明相勸,決解此語,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發至,誠心求願成佛受無量自在快樂,乃始轟轟隨俗,貪求名利,當來墮大地獄中,受種種苦惱,將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著破日餐粗食,瞭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語,最省氣力而能有功,是大精進人也。世問迷人不能此理,於無明心中,多涉艱辛,廣修相善,望得解脫,乃歸生死,若瞭然不失正念而度眾生者,是有力菩薩,分明語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現在一生忍普,欲得將來萬劫受殃,聽汝更不知何囑,八風吹不動者,真是珍寶山也。若知果體者,但對於萬竟,起恆沙作用,巧譬若流,應病與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者,真是出世丈夫,如來在日,嘆何可盡。吾說此言者,至心勸汝,不生妄念,我所心滅,則是出世之主。 問日礦云何是我所心滅?答日!為有小.許勝他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槳般中病故。涅槳經日:譬如虛空能容萬物,.而此虛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滅,趣金剛三昧。 臼,諸行人求真常寂者,貝集份曲李敬擅義,不樂第一義諸,箕常妙善其理未覓,只欲發心,級義遂思,覺心起即是漏心,只欲忘心,則是無明昏住,又不常理,只欲不止心不綠義,即惡取空,雖受人身行畜生行,爾時無存盡慧方便,而不能解7明見佛性,只磊行入沈沒之處,若為超得到無餘涅秉,願示真心。答臼,會縣信心箕足,志願成就,緩緩靜心,更重教汝,好自閑靜身心,一切無撕鱉綏.擋秘茫念,善謂氣息,懲其心不在肉禾#外不在中問,好好如如,穩看看熟,則了厄此心識流動,猶如水流陽焰嘩曄不住。既覓此識時,'唯是不內不外。緩緩如如,穩看碧孰.刪反覆銷熔,虛凝堪住,其此流動之識.飄然自久,滅此識者,乃是滅十地菩薩眾中障惑。批識滅已,其心即虛,凝寂淡泊,咬潔泰然,吾更不能說其形狀。汝若欲得者,取《涅槳經》第三卷中金剛身品及《維摩經》第三卷何閥佛品,緩緩尋思,細心攫檢熟看,著此經熟實得能於行住坐卧及對五欲八風不關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究音不受生死之身。五欲者,色聲香味觸。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此是行人磨鍊佛栓赴.甚奠怪今身不得自在。經曰,世阿無佛住處,菩薩不搏現用,要脫此報身。眾生過去,根存利鈍不可制,上者一念問,下者無量劫。若存力時隨眾生性起曹薩善根,自剛他莊嚴佛土。要須了四依忍窮實相,若依文執則失真宗。諸比丘等汝學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節,臨命終時不失正念,卩得成佛,弟子上來集此論者,'直以信心依取義作如是說,實非了了證知,若乖聖理者,願仟悔除滅,若當聖道私回施眾生,願皆識水心,一時成幟聞者努力當械佛,願在前度我門徒。 問臼;此論從首至尾,皆舶心是道,未知巢行二門是何門攝?答曰!毗卜熏為宗,然其至意道迷趣,解自兔生死,乃能度人,直言自利,不說利他,約行門趴若有人依文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誑汝,當來墮十八地牛指天地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錄宵《續灌經》第二編第十五套)六祖法寶壇經[唐]慧能 [簡介] 唐代禪宗經典。中國禪宗創始人慧能述,弟子法海集記。 現行本有四種:一、敦煌本,不分卷。寫本在敦煌石室發現,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館,估計為五代所抄,題為「《南宗頓教最上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徑》一卷,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二、惠昕本,二卷。系晚唐、宋初禪師惠昕改編、刪定耐《壇經》,題為《六祖壇經》,成書於宋乾德五年(967),紹興二十三年(1153)晁子健於蘄州刊行。後傳入日本,經興聖寺翻刻,故又稱興聖寺本。三、德異本。即高麗傳本,亦稱曹溪原本,不分卷,開為十門。題作《六祖法寶壇經》。元德異於1290年所刻古本。高麗於大德四年翻刻。此本啟在明、清又多次重刊:四、宗寶本,不分卷,亦開為十門。為元代鳳幡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宗寶於至元二十八午(1291)撰成的改編本,題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此本以徑山方冊本為主,明北藏本、清藏本均有增減。此本為常見的流行本。除此四種主要版本外,已發現的《壇經》本還有多種,日本學者宇井伯壽曾指出《壇經》版本不下二十種之多。各種異本,文字、內容很不一致。這種歧異說明改編者往往根據自己需要以自己的觀點對原本加以纂改、增補。這一點,《景德錄》中所載慧忠時一段話就有說明。惠忠曾指出有些僧人「雲是南方宗旨,把它《壇經》改換,添糅鄙談,削除聖意,惑亂後徒。」宗寶的《壇徑》改編本亦如此。他明確說他改編《壇經》本,是因為看到三種本子不一致,「互有得失」,因為予以校讎,「訛者正之,略者詳之,復增益弟子請益機緣」。這樣改編,由於任意增刪,必然出現內容完全相異甚至相反的觀點,即出現和惠能思想相悖的觀點,因而,不能說各種《壇經》本都是很可靠的反映慧能的思想的。愈是晚出的《壇經》本,篡改愈多,和原本的出入也就更大。 但儘管如此,《壇經》還應該說主要是慧能語錄,是反映慧能思想的。尤其是敦煌本,更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惠能思想的實錄。以後各種版本既然大體保持了敦煌本的主要內容,因此雖夾有私貨,也還是可以說主要是慧能語錄。這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因此,主要以法海敦煌本並參照其他版本來了解禪宗開創人慧能的思想還是可行的。因為,出現多種版本和《壇經》廣為流傳這一事實本身已經表明《壇經》的重大價值,已經表明《壇經》是作為禪宗的經典為禪宗子弟所崇奉。作為真正的中國佛教宗派的禪宗的基本宗旨和教義確是在《壇繪》中已經有了鮮明而充分的表現。即作為一種「一超直入」的頓教的宗旨和禪法,已經作為一種相當完整的體系性的思想在《壇經》中作了表述。這種從自心中頓見本性的教旨,以及「自性自度」,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修行法門和對禪宗的新的理解和實踐,這一系列的禪宗的特有的宗風和禪法,在《壇經》中可以說都有了經典性的揭舉,這些基本思想和精神就是禪宗一系所遵循的根本禪旨。禪宗南宗一系所謂五家七派所倡導的禪法不管如何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都仍是以《壇經》的思想為依歸。由此可見,《壇經》確是禪宗的經典之作。中國佛教著作稱「經」的唯此一部,這是由它對中國禪宗乃至中國佛教的發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和價值所決定的。 鑒於《壇經》的重大價值。本大全特選兩種版本的《壇經》,即法海本和宗寶本。一、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惠能大師,於大梵寺講堂中,升高座,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授無相戒。其時,座下僧尼、道俗一萬餘人,韶州刺史韋璩及諸官寮三十餘人,儒士三十餘人,同請大師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刺史遂令門人法海集記,流行後代,與學道者承此宗旨,遞相傳授,有所依約,以為稟承,說此《壇經》。 (二)能大師言:「善知識!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大師不語,自身凈心,良久乃言;善知識凈聽,惠能慈父,本官范陽,左降遷流嶺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忽有一客買柴,遂令慧能送至於官店,客將柴去,惠能得錢,卻向門前,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乃問客曰:「從何處來持此經典?」客答曰:「我於蘄州黃梅縣東馮墓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見今在彼,門人有千餘眾。我於彼聽見大師勸道俗,但持《金剛經》一卷,即得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說,宿業有緣,便即辭親,往黃梅馮墓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 (三)弘忍和尚問惠能曰:「汝何方人?來此山禮拜吾,汝今向吾邊復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是嶺南人,新州百姓,今故遠來,禮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大師遂責惠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大師欲更共語,見左右在傍邊,大師更不言。遂發遣惠能令隨眾作務。時有一行者,遂遣惠能於碓坊,踏碓八個余月。 (四)五祖忽於一日喚門人盡來,門人集訖,五祖曰:「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若迷,福門何可救汝。汝(等)總且歸房自看,有智惠者,自取本性般若之智,各作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稟為六代,火急急!」 (五)門人得處分,卻來各至自房,遞相謂言:我等不須澄心作偈,將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師,秀上座得法後,自可依止,偈不用作。諸人息心,盡不敢呈偈。時大師堂前有三問房廊,於此廊下供養,欲畫《楞伽變》,並畫五祖大傳授衣法·流行後代,為記。畫人盧珍看壁了,明日下手。 (六)上座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心偈,緣我為教授師,我若不呈心偈,五祖如何見得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將心偈上五祖呈意,求法即善,覓祖不善,卻同凡心奪其聖位。若不呈心偈,終不得法。良久思惟,甚難,甚難。夜至三更,不令人見,遂向南廊下中間壁上題作呈心偈,欲求於法。若五祖見偈,言此偈語,若訪覓我,我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我心自息。秀上座三更於南廊下中間壁上秉燭題作偈,人盡不知。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七)神秀上座,題此偈畢,歸卧房,並無人見。五祖平旦,遂喚盧供奉來南廊下,畫《楞伽變》。五祖忽見此偈,讀訖,乃謂供奉曰:「弘忍與供奉錢三十千,深勞遠來,不畫變相了。《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如留此偈,令迷人誦。依此修行,不墮三惡道,依法修行人,有大利益。」 大師遂喚門人盡來,焚香偈前,令眾人見,皆生敬心。「汝等盡誦此偈者,方得見性;依此修行,即不墮惡道。」門人盡誦,皆生敬心,喚言善哉.! 五祖遂喚秀上座於堂內,問:「是汝作偈否?若是汝作,應得我法。」秀上座言:「罪過!實是秀作。不敢求祖,願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小智惠、識大意否?」五祖曰:「汝作此偈,見即未到,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凡夫依此倡修行,即不墮落;作此見解,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須入得門,見自本性。汝且去,一兩日來思惟,更作一偈來呈吾,若入得門,見自本性,當付汝衣法。」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 (八)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惠能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誦者,是何言偈?」童子答能曰:「爾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於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惠能答曰:我在此踏碓八個余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惠能卻入碓坊。五祖忽見惠能偈,即善知大意,恐眾人知,五祖乃謂眾人曰:此亦未了。 (九)五祖夜至三更,喚惠能堂內,說《金剮經》,惠能一聞,言下便悟。其夜受法,入盡不知,便傳頓法及衣;「汝為六代祖。衣將為信稟,代代相傳;法以心傳心,當令自悟。」五祖言:「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汝即須速去!」 (十)能得衣法,三更發去。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驛,登時便悟。祖處分:「汝去,努力將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難去,在後弘化,善誘迷人,若得心開,汝悟無別。」辭違巳了,便發向南。 (十一)兩月中問,至大庾嶺。不知向後存數百人來,欲擬向惠能奪於法,來至半路,盡總卻回,唯有一僧,姓陳名惠順,先是三品將軍,性行粗惡,直至嶺上,來趁犯著。惠能即還衣法,又不肯取,言:「我故遠來求法,不要其衣。」能於嶺上,便傳法惠順,惠順得聞,言下心開。能使惠順即卻向北化人來。 (十二)惠能來依此地,與諸官寮、道俗,亦有累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知。願聞先聖教者,各須凈心,聞了願自除迷,於先代悟。惠能大師喚言:「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性。善知識!遇悟即成智。」 (十三)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惠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別,定惠體一不二。即定是惠體,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時定在惠,即定之時惠在定。善知識!此義即是定惠等。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發慧,先惠發定,定惠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心不善,定惠不等,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諍,若諍先後,即是迷人,不斷勝負,卻生法我,不離四相。 (十四)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凈名經》去:「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味,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無有執著,名一行三味。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即通流;住,即被縛。若坐不動是,維摩詰不合呵舍利弗宴坐林中。善知識!又見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凈,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悟,便執成顛,即有數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錯。 (十五)善知識!定惠猶如何等?如燈光。有燈即存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即有二,體無兩般。此定惠法,亦復如是。_ (十六)普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鈍。迷即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十七)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無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但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生念。若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死,別處受生。學道者用心,莫不思法意。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又謗經法。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念,從此而生。故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離見,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離二相諸塵勞。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十八)善知識!此法門中,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凈,亦不言不動。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凈,人性本凈,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凈。不見自性本凈,起心看凈,卻生凈妄,妄無處所,故知看者卻是妄也。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凈縛。若修不動者,不見一切人過患,是性不動。迷人自身不動,開日即說人是非,與道違背。看心看凈。卻陽障道因緣。 (十九)今既如是,此法門中,何名坐禪?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內性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緣觸亂,離相不亂即定。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故名禪定。《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菩薩戒經》云:「本元自性清凈。」善知識!見自性向凈,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二十)善知識!總須自體,與授無相戒,一時逐惠能口道,令善知識見自三身佛:「於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於自色身,歸依當來圓滿報身報。巳上三唱。色身者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盡有,為迷不見,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佛。善知識!聽汝善知識說:今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性上生。何名清凈法身佛?善知識!世人性本身凈,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凈,如日月常明,只為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晨,忽遇惠風吹散卷盡雲霧,萬象森羅,一時皆現。世人性凈,猶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智惠常明。於外著境,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凈法身。自歸依者,除不善行,是名歸依。何名千百億化身?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惡法,化為地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智惠化為上界,想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見。一念善,智惠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常思於後。常後念善,名為報身。一念惡,報劫千年善亡;一念善,報卻千年惡「滅」。無常已來,後念善,名為報身。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報身。自悟自修,即名歸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也。但悟三身,即識大意。 (二十一)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巳,與善知識發四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惠能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痴迷妄,自有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知生般若,除卻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願力。 (二十二)今既發四弘誓願,與善知識說無相懺悔,滅三世罪障。大師言: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惡行,一時自性若除,即是懺悔。前念、後念及今眾,念眾不被愚痴染,除卻從前諂誑心永斷,名為自性懺。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疾染,除卻從前嫉妒心,自性若除即是懺已上三唱。善知識!何名懺悔?懺者終身不為,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恆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 懺悔。 (二十三)今既懺悔已,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大師言: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已後,稱佛為師,更不歸依邪迷外道。願自三寶,慈悲證明。善知識!惠能勸善知識歸依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故,即無愛著,以無愛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凡夫不解,從日至日,受三歸依戒。若言歸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即無所歸;既無所歸,言卻是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中只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無所依處。 (二十四)今既自歸依三寶,總各各至心,與善知識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善知識雖念不解,惠能與說,各各聽。「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惠彼岸到」。此法須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與佛等也。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若空心坐,即落無記空。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二十五)性含萬法是大,萬法儘是自性。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與善,惡法善法,盡皆不舍,不可染著,猶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莫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二十六)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惠。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惠,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無形相,智惠性即是。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梵音,唐言彼岸到。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永長流,即是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永長流,即名到彼岸,故名波羅蜜。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去,將大智惠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贊最上最上乘法,修行定成佛。無去、無住、無來往,是定惠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諸佛從中變三毒,為戒定惠。 (二十七)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惠。何以故?為世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誑妄,即是真如性。用智惠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見性成佛道。 (二十八)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羅蜜行,但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當知此人功德無量,經中分明讚歎,不能具說。此是最上乘法,為大智上根人說;少根智人,若聞此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龍,若下大雨,雨於閻浮提,如漂草葉;若下大雨,雨於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者,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觀照,不假文字。譬如其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王於江海中,將身引此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無情,悉皆蒙潤。諸水眾流,卻入大海,海納眾水,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二十九)少根之人,聞說此頓教,猶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少根之人,亦復如是。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之人,亦無差別,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蓋覆於日,不得風吹,日無能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有迷心,外修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聞其頓教,不假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煩惱塵勞眾生,當時盡悟,猶如大海,納於眾流,小水大水,合為一體,即是見性。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即與《般若波羅蜜經》本無差別。 (三十)一切經書,及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惠性故,故然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元不有。故知萬法,本因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在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迷人問於智者,智人與愚人說法,令彼愚者,悟解心開;迷人若悟解心開,與大智人無別。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凈」。識心見性,自成佛道。《維摩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三十一)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將此教法,流行後代,令學道者,頓悟菩提,令自本性頓悟。若不能自悟者,須覓大善知識示道見性。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織,是大因緣,所謂化道,令得見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得善知識示道見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識。若取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識自心內善知識,即得解脫。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救不可得。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知佛也。自性心地,以智惠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凈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頓法者,至佛地位。 (三十二)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常見吾法身不離汝左右。善知識!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受持而不退者,欲入聖位;然須傳授將從上已來默默而付於法,發大誓願,不退菩提,即須分付。若不同見解,無有志願,在在處處,勿妄宣傳,損彼前人,究竟無益。若遇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萬劫千生,斷佛種性。 (三十三)大師言:善知識!聽吾說《無相頌》,令汝迷者罪滅,亦名《滅罪頌》。 頃曰:愚入修福不修道,謂言修福而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若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元在,若解向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若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之人能自觀,即與悟人同一類。大師令傳此頓教,願學之人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本身,三毒惡緣心中洗。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虛度一世休,若遇大乘頓教法,虔誠合掌至心求。 大師說法了,韋使君、官寮、僧眾、道俗,贊言無盡,昔所未聞。 (三十四)使君禮拜,白言:和尚說法,實不思議。弟子今有少疑,欲問和尚,望和尚大慈大悲,為弟子說。大師言:有疑即問,何須再三。使君問:法可不是西國第一祖達摩祖師宗旨?大師言是。使君問:弟子見說,達摩大師化梁武帝,帝問達摩:朕一生巳來,造寺、布施、供養,有功德否?達摩答言:並無功德。武帝惆悵,遂遣達摩出境。未審此言,請和尚說。六祖言:實無功德,使君勿疑達摩大師言。武帝著邪道,不識正法。使君問:何以無功德?和尚言:造寺、布施、供養,只是修福,不可將福以為功德,功德在法身,非在於福田。自性法有功德,平直是德。內見佛性,外行恭敬。若輕一切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德。自性虛妄,法身無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直心,德即不輕。常行於敬,自修身是功,自修心是德。功德心作,福與功德別,武帝不識正理,非祖大師有過。 (三十五)使君禮拜,又問:弟子見僧道俗常念阿彌大佛,願往生西方。願和尚說,得生彼否?望為破疑。大師言:使君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國,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只為下根說近,說遠只緣上。人智。人有兩種,法無不一。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凈心無罪,西方人心不凈有愆。迷人願生東方、西方者,所在處,並皆一種。心但無不凈,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凈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除十惡,即行十萬;無八邪,即過八千。但行直心,到如彈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使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頓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遙,如何得達?六祖言:惠能與使君移西方剎那間,目前便見,君願見否?使君禮拜;曰:若此得見,何須往生?願和尚慈悲,為現西方,大善!大師言:唐見西方無疑。即散。大眾愕然,莫知何是。大師曰:大眾作意聽,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是釋迦,平直是彌勒。人我是須彌,邪心是大海,煩惱是波浪,毒心是惡龍,塵勞是魚鱉,虛妄即是鬼神,三毒即是地獄,愚痴即是畜生,十善即是天堂。無人我,須彌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智惠光明,照耀六門清凈,照破六欲諸天下。三毒若除,地獄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座下聞說,贊聲徹天,應是迷人瞭然便見。使君禮拜,贊言:善哉!善哉!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三十六)大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如東方人修善。但願自家修清凈,即是西方。......惠能與道俗作《無相頌》,...... 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惟傳頓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若學頓教法,愚人不可悉。 說即須萬般,合離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鬚生惠日。 邪來因煩惱,正來煩惱除,邪正悉不用,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清凈,起心即是妄,凈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間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離道別覓道,覓道不見道,到頭還自惱。 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煩惱碎。 若欲化愚人,是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菩提現。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邪見是世間,正見出世間,邪正悉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頓教,亦名為大乘,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三十七)大師言:善知識!汝等盡誦取此偈,依偈修行,去惠能千里,常在能邊;此不修,對面千里。各各自修,法不相待。眾人且散,惠能歸曹溪山,眾人若有大疑,來彼山問,為汝破疑,同見佛世。合座官寮、道俗,禮拜和尚,無不嗟嘆:「善哉大悟,昔所未聞,嶺南右福,生佛在此,誰能得智。」一時盡散。 (三十八)大師住曹溪山,韶、廣二州行化四十餘年。若論門人,僧之與俗,三五千人說不盡。若論宗旨,傳授《壇經》,以為依約,若不得《壇經》,即無稟受。須知去處,年、月、日、姓名,遞相付囑。無《壇經》稟承,非南宗弟子也。未得稟承者,雖說頓教法,未知根本,終不免諍。但得法者,只勸修行,諍是勝負之心,與道違背。 (三十九)世人盡傳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荊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惠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頓漸?法即一種,見有遲疾,見遲即漸,見疾即頓。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四十)神秀師常見人說,惠能法即直指路。秀師喚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汝與吾至曹溪山,到惠能所禮拜,但聽,莫言吾使汝來。所聽得意旨,記取,卻來與吾說,看惠能見解與吾誰疾遲。汝第一早來,勿令吾怪。志誠奉使歡喜,遂半月中間,即至曹溪山,'見惠能和尚,禮拜,即聽,不言來處。志誠聞法,言下便悟,即契本心。起立,即禮拜,白言:和尚,弟子從玉泉寺來,秀師處,不得契悟,聞和尚說,便契本心。和尚慈悲,願當教示。惠能大師曰:汝從彼來,應是細作。志誠曰:未說時即是,說了即不是。六祖言:煩惱即是菩提,亦復如是。 (四十一)大師謂志誠曰:吾聞汝禪師教人,唯傳戒定惠,汝和尚教人戒定惠如何?當為吾說。志誠曰:秀和尚言戒定惠: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惠,自凈其意名為定。此即名為戒定惠。彼作如是說,不知和尚所見如何?惠能和尚答曰:此說不可思議,惠能所見又別。志誠問:何以別?惠能答曰:見有遲疾。志誠請和尚說所見戒定惠。大師言:汝聽吾說,看吾所見處: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無痴自性惠。惠能大師言:汝師戒定惠,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惠,勸上人,得悟自性,亦不立定戒定惠,志誠言:請大師說,不立如何?大師言:自性無非、無亂、無痴,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有何可立?自性頓修;立有漸次,契亦不立。志誠禮拜,便不離曹溪山,即為門人,不離大師左右。 (四十二)又有一僧名法達,常誦《法華經》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處:「經上有疑,大師智惠廣大,願為決疑。」大師言:法達!法耶正達,汝心不達;經上無疑,汝心自邪,而求正法。吾心正定,即是持經。吾一生巳來,不識文字,汝將《法華經》來,對吾讀一遍,吾聞即知。法達取經到,對大師讀一遍,六祖聞已,即識佛意,便與法達說《法華經》。六祖言:《法華經》無多語,七卷儘是譬喻因緣。如來廣說三乘,只為世人根鈍,經文分明無有,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大師言:法達!汝聽一佛乘,莫求二佛乘,迷卻汝性;經中何處是一佛乘,與汝說。經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此法如何解?此法如何修?汝聽吾說。人心不思本源空寂,離卻邪見,即一大事因緣。內外不迷,即離兩邊。外迷著相,內迷著空,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悟此法,一念心開,出現於世。心開何物?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開、示悟、入,從一處入。即覺知見,見自本性,即得出世。大師言:法達!吾常願一切世人,心地常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惡,自開眾生知見;世人心正,起智惠觀照,自開佛知見。莫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出世。大師言:法達!此是《法華經》一乘法,向下分三,為迷人故。汝但依一佛乘。大師言:法達!心行轉《法華》,不行《法華》轉;心正轉《法華》,心邪《法華》轉。開佛知見轉《法華》,開眾生知見被《法華》轉。大師言:努力依《法華》修行,即是轉經。法達一聞,言下大悟,涕淚悲泣,白言:和尚!實未曾轉《法華》,七年被《法華》轉;已後轉《法華》,念念修行佛行。大師言:即佛行是佛。其時聽人,無不悟者。 (四十三)時有一僧名智常,來曹溪山,禮拜和尚,問四乘法義。智常問和尚曰:佛說三乘,又言最上乘,弟子不解,望為教示。惠能大師曰:汝自身心見,莫著外法相,元無四乘法,人心不量四,等法有四乘:見聞讀誦是小乘,悟解法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行俱備、一切無雜、但離法相、作無所得,是最上乘,最上乘,是最上行義。不在口諍,汝須自修,莫問吾也。 (四十四)又有一僧名神會,南陽人也。至曹溪山禮拜,問言:和尚坐禪,見亦不見?大師起把,打神會三下,卻問神會:吾打汝,痛不痛。神會答言:亦痛亦不痛。六祖言:吾赤見辦不見。神會又問大師:何以亦見亦不見?大師言:吾亦見者,常見自過患,故云亦見。亦不見者,不見天、地、人過罪。所以亦見赤不見也。汝亦痛亦不痛如何?神會答曰:若不痛,即同無情木石;若痛,即同凡夫,耶起於恨。大師言:神會向前,見不見是兩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來弄人。神會禮拜,更不敢言。大師又言,汝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心悟自見,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惠能見否?吾不自知,代汝迷不得;汝若自見,代得吾迷?何不自修,問吾見否?神會作禮,便為門人,不離曹溪山中,常在左右。 (四十五)大師遂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智常、志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神會,大師言:汝等拾弟子近前,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頭,吾教汝法,不失本宗。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於性相。若人問法,出語盡雙,皆取法對,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蔭、界、入。蔭,是五蔭;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何名五蔭?色蔭,受蔭,想蔭,行蔭,識蔭是。何名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何名十二入?外六塵,中六門。何名六塵?色、聲、味、觸法是。何名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法性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門,六塵。自性含萬法,名為藏識;思量即轉識。生六識,出六門,六塵,是三六、十八。由自性邪,起十八邪;若自性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善用即佛。用由何等?由自性。 (四十六)對。外境無情對有五: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暗與明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語與言對、法與相對有十二:有為、無為對,有色、無色對,有相、無相對,有漏、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長與短對,高與下對。 自性起用有十九對:邪與正對,痴與惠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慈與害對,喜與嗔對,舍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常與無常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體與用對,性與相對,有情、無情對。 言語與法相有十二對,內外境有無五對,三身有三對,都合成三十六對法也。此三十六對法,解用通一切經,出入即離兩邊。如何自性起用、三十六對?共人言語,出外,於相離相;入內,於空離空。著空,即惟長無明;著相,即惟長邪見。謗法: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語;言語即是文字。自性上說空,正語言本性,不空迷自惑,語言除故。暗不自暗,以明故暗;明不自明,以暗故明。以明顯暗,以暗現明,來去相因。三十六對,亦復如是。 (四十七)大師言:十弟子!已後傳法,遞相教授一卷《壇經》,不失本宗。不稟受《壇經》,非我宗旨。如今得了,遞代流行。得過《壇經》者,如見吾親授。拾僧得教授巳,寫為《壇經》,遞代流行,得者必當見性。 (四十八)大師先天二年八月三日滅度。七月八日,喚門人告別。大師先天元年,於新州國恩寺造塔,至先天二年七月告別。大師言:汝眾近前,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問,為汝破疑,當令迷盡,使汝安樂。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眾僧聞已,涕淚悲泣,唯有神會不動,亦不悲泣。六祖言:神會小僧,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余者不得。數年山中,更修何道?汝今悲泣,更有阿誰憂吾不知去處在?若不知去處,終不別汝。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處,若知去處,即不泣。性本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汝等盡坐,吾與汝一偈《真假動靜偈》,汝等盡誦取。見此偈意,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僧眾禮拜,請大師留偈,敬心受持。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見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若悟作此見,則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者,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前頭人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教本無諍,無諍失道意,執迷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四十九)眾僧既聞,識大師意,更不敢諍,依法修行。一時禮拜,即知大師不永住世。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撩亂,惑我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傳。汝不信,吾與誦先代五祖傳衣付法頌。若據第一祖達磨頌意,即不合傳衣。聽吾與汝頌,頌曰: 第一祖達摩和尚頌曰: 吾本來唐國,傳教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窘二祖惠可和尚頌曰: 本來緣有地,從地種花生,當本元無地,花從何處生。 第三祖僧璨和尚頌曰: 花種雖因地,地上種花生,花種無生性,無地亦無生。 第四祖道信和尚頌曰: 花種有生性,因地種花生,先緣不和合,一切盡無生。 第五祖忍和尚頌曰: 有情來下種,無情花即生,無情又無種,心地亦無生。 第六祖惠能和尚頌曰: 心地含情種,法雨即花生,自悟花情種,菩提果自成。 (五十)能大師言:汝等聽吾作二頌,取達磨和尚頌意。汝等迷人依此修行,必當見性。第一頌曰: 心地邪花放,五葉逐根隨,共造無明業,見被業風吹。 第二頌日, 心地正花放,五葉逐根隨,共修般若惠,當來佛菩提。 六祖說偈已了,放眾人散。門人出外思惟,即知大師不久住世。 (五十一)六祖後至八月三日,食後,大師言:汝等著位坐,吾今共汝等別。法海問言:此頓教法傳授,從上巳來,至今幾代?六祖言:初傳授七佛,釋迦牟尼佛第七......南天竺國王第三子菩提達摩第三十五,唐國僧惠可第三十六,僧璨第三十七,道信第三十八,弘忍第三十九,惠能自身當今受法第四十。大師言:今日已後,遞相傳授,須有依約,莫失宗旨。 (五十二)法海又曰:大師今去,留付何法?令後代人如何覓佛?六祖言:汝聽!後代迷人,但識眾生,即能見佛;若不識眾生,覓佛萬劫不得見也。吾今教汝識眾生見佛,更留《見真佛解脫頌》,迷即不見佛,悟者即見法。法海願聞,代代流傳,世世不絕。六祖言:汝聽!吾與汝說。後代世人,若欲覓佛,但識佛心眾生,即能識佛,即緣有眾生,離眾中無佛心。 迷即佛眾生,悟即眾生佛,愚痴佛眾生,智惠眾生佛。 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一生心若險,佛在眾生中。 一念吾若平,即眾生自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 (五十三)大師言:汝等門下好住,吾留一頌,名《自性真佛解脫頌》。後代迷人,識此頌意,即見自心自性真佛。與汝此頌,吾共汝別。頌曰: 真如凈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真魔,邪見之人魔在舍,正見之人佛則過。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忽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化身、報身及法身,三身原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覓自身,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凈性,凈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清凈因,除淫即無凈性身,性中但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頓教門,悟即眼前見世尊,若欲修行雲覓佛,不知何處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國,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 頓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須自修,今報世間學道者,不於此見大悠悠。 大師說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吾去已後,奠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弔問錢帛,著孝衣,即非正法,非我弟子。如吾在日一種,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但然寂靜,即是大道。吾去已後,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種;吾若在世,違吾教法,吾住無益。大師說此語已,夜至三更,奄然遷化。大師春秋七十有六。 (五十四)大師滅度,諸日寺內異香氳氳,經數日不散。山崩地動,林木變白,日月無光,風雲失色。八月三日滅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於曹溪山葬。在龍龕之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二日始散。韶州刺史韋璩立碑,至今供養。 (五十五)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付同學道漈;道漈無常,付門人悟真。悟真在嶺南曹溪山法興寺,見今傳授此法。 (五十六)如付此法,須得上根智。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經,以為依承,於今不絕。 (五十七)和尚本是韶州曲江縣人也。如來入涅,教法流東土,共傳無住,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直示,行實喻,唯教大智人,是旨依。凡度誓、修行,遭難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材量,不得須求此法;達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壇經》。告諸同道者,令識密意。(錄自《普慧大藏經》四種《壇經》合刊本)二、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經由品第一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慧能行由得法事意。 慧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替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慧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慧能安置母華,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堪作佛?慧能曰:人雖有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慧能曰:慧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慧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八月余。祖一日忽見慧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一汝言,汝知之否?替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棱枷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述,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想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歡善哉!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步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直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慧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慧能曰:慧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慧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日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猶久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慧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其己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大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啟曰:向甚處去?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慧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慧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祖雲:合是吾渡汝。慧能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巳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慧能辭違祖巳,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瘐嶺,遂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慧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慧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慧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慧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綱,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日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詰奧義,見慧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菲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慧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般若品第二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河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剛心口相應,木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入,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耶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素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味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發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似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無有,元是龍能興緻,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辦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子,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人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凈名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似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鬚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見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法成佛。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嘆善哉!何期齡南有佛出世。疑問品第三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師言:使君善聽,慧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慧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瞭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蓬。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定慧品第四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會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凈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心行謅曲,日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凈,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問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似立無念為宗。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坐禪品第五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凈,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看凈,卻生凈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凈無形相,卻立凈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凈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凈,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凈。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懺悔品第六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肉薰,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凈。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靠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水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痴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覓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凈,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何名清凈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凈,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自念浮雲蓋復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凈法身佛。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巳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痴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詩,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拱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原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引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機緣品第七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魏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 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凈。 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增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嫠牛愛尾?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之車與白牛之車,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贊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師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自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舍邪見,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 ,踴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師曰:汝曾作什麼來?曰:聖諦亦不為。師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謚號弘濟禪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叩。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么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識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敕謚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儘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則與偕行。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謚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什麼?隍曰:入定。策云:汝雲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什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 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郁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雲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有僧舉卧輪禪師偈云: 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頓漸品第八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然秀之徒眾,往往謾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時,祖師告眾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師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對曰:不是。師曰:何得不是?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師曰:汝師若為示眾?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凈,長坐不卧。師曰:住心觀凈,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師曰: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還不凈。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智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志誠再拜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剌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何來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宇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凈。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說偈云: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磔。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徹禮謝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神會禮拜悔謝。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教。著顯宗記,盛行於世,是為荷澤禪師。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噁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事為師。護法品第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凈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曰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凈名,託疾毗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納袈裟,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焉。付囑品第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走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舍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離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雲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余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余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余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作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自心不離假,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是見,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凈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悉皆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凈,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凈,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馬鳴大士, 第十三、迦毗摩羅尊者,第十四、龍樹大士,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羅睺羅多尊者,第十七、僧伽難提尊者,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第十九、鳩摩羅多尊者,第二十、闍耶多尊者,第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第二十二、摩拏羅尊者,第二十三、鶴勒那尊者,第二十四、師子尊者,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第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第二十九、慧可大師,第三十、僧璨大師,第三十一、道信大師,第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凈性,凈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凈性因,除淫即是凈性身,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 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並所傳衣缽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遂先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納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等,主塔侍者屍之,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此皆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聞於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鞠問,雲:姓張,名凈滿,妝州梁縣人,於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東供養。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曰: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慈悲,冤家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柳守加嘆曰:始知佛門廣大。遂赦之。上元元年,五月五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缽。七日,敕刺史楊緘云:朕夢感能禪師請傳衣袈裟,卻歸曹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而送,朕謂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宗謚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迹,系載唐尚書王維,刺史柳宗元,刺吏劉禹錫等碑,守塔沙門令韜錄。(據丁福保箋注本)
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於:黃龍碧峰 http://www.hlbf.ne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