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真的來了嗎
06-22
「貨幣戰爭」,曾幾何時,它只是紙上談兵的暢銷書名。而從今年年初開始,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點點曙光下,我們似乎真的聞到了貨幣大戰的火藥味。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圍繞人民幣匯率問題的交鋒再趨激烈。經濟學界認為,這始自在國內多重壓力下,奧巴馬政府再次拋出的「匯率牌」———試圖通過本國的貨幣貶值來增強本國出口競爭力和復甦動力,將風險轉嫁給國外。而這場匯率風波已不僅僅限於人民幣與美元的攻防戰,隨著美元持續貶值,各國貨幣升值,多國紛紛出台干預匯市的舉措,貨幣之戰大有升級之勢。這也讓自2008年以來20國集團合作抵禦金融危機的「患難之誼」大打折扣。首爾G20峰會上,東道主韓國希望各國能就匯率問題達成共識。但匯率問題,註定將成為此次大國聚會涌動的暗流。首爾峰會,能否阻止一場全球範圍的「貨幣戰爭」?「每隔兩年,就會扯上中國」 本周,美國中期選舉塵埃落定。這場本該以美國經濟和就業問題為核心的選舉,中國話題卻「意外」成為熱點之一,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而美國卻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對華貿易等問題成為兩黨競相用來攻擊對手的武器。在俄亥俄州,圍繞該州聯邦眾議員席位的爭奪在民主黨人、現任眾議員扎克·斯佩思和他的挑戰者、共和黨候選人鮑伯·吉布斯之間展開。吉布斯一貫主張自由貿易,而斯佩思則藉此發難,稱吉布斯欲將本屬於俄亥俄州的工作機會拱手讓給中國。他在當地發布的一條電視競選廣告中稱:「吉布斯希望和中國進行更多自由貿易。可是俄亥俄州怎麼辦?」鏡頭接下來轉到中國城市的街景,隨後畫外音說道:「就像他們在中國說的,xie xie(謝謝)吉布斯先生。」「每隔兩年,國會議員們就得十分謹慎,不能表現出親中國的姿態。」美國尼克松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德魯·湯普森說:「這是個十分微妙的局面。」他指出,每到美國國會的換屆選舉,中國問題就會再度成為替罪羊。今年的中期選舉尤為如此,有媒體統計,至少30多場競選中都扯上了中國。類似斯佩思的「排華」論調已被美國的政客重複過無數次———中國為了獲得巨大的出口競爭優勢,「故意操縱」貨幣的匯率,導致人民幣被嚴重低估。由此中國商品在美國有價格優勢,使得美國的製造業發展萎縮,企業大量倒閉,失業嚴重……中國成為美選民的「出氣筒」? 對於上述論調,美國經濟學家康斯坦·亨特指出,這是為美國經濟尋找替罪羊最簡單的辦法。一方面,低價的中國商品讓美國民眾受益,同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都是美國幾乎已不再生產的產品,「它們並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工作機會。」但對政客而言,為民眾對經濟的不滿找到出氣筒卻能帶來現實的政治利益。尤其是當中期選舉鳴鑼開戰時,全美都瀰漫著對經濟復甦乏力的失望與不安。作為美國製造業傳統陣地的俄亥俄州,失業率的居高不下助長了民眾的自由貿易的反對聲。該州的代頓市原本是製造業重鎮。過去十年來,該市工作崗位縮水一半。而從2006年至今,俄亥俄州失去了40萬個工作機會,目前該州失業率仍高達10%。顯然,在這個時機把大洋彼岸的中國作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政客獲取民眾支持的捷徑。事實上,金融危機爆發後,奧巴馬政府前後兩輪經濟刺激措施均收效不佳:全美的平均失業率依然維持在9.6%的高位。今年第二季度,美國貿易赤字達到1233億美元,上升了13%,而第三季度的出口情況可能還要悲觀,貿易赤字面臨著近一步擴大的可能。另外,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效果逐漸衰減,從下半年開始,美國經濟增長動力將減弱。這就為一場中美之間的「貨幣之爭」埋下了伏筆。奧巴馬政府接連推動「升值論」 今年2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會暗示,將在匯率上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並且要求中國更大地開放市場從而擴大美國出口,增加美國就業機會。一天後,蓋特納也稱,相信中國政府會開始讓人民幣升值,因為中方意識到這對於中國本身也是有利的。4月9日,蓋特納突訪中國,並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會晤。出訪前,他宣布推遲原定於4月15日發布的主要貿易對象《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這被視為試圖壓人民幣升值的籌碼。4月25日,在華盛頓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蓋特納稱,相信中國會重新啟動匯率改革進程。但也強調:「這是中國的選擇。」7月8日,美國財政部正式向國會提交被推遲數月的2009年下半年度《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中未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同時稱,北京方面6月份終止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做法,是「重大進展」。至此,人民幣匯率問題雖喧囂不斷,大體上還算波瀾不驚。但到9月,隨著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經濟恢復仍未見起色,圍繞人民幣匯率問題的交鋒再趨激烈。奧巴馬、蓋特納和國會輪番施壓,要求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蓋特納9月16日在國會作證時,以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向人民幣問題施壓,稱:「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太慢。」蓋特納還表示要呼籲其他國家一起採取行動向中國施壓,同時不排除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次日,歐元集團主席容克也稱,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不僅導致世界經濟失衡,而且還讓中國的出口商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9月20日,奧巴馬也稱,中國沒有儘力促使人民幣升值,美國必須進一步施壓。奧巴馬還親自向G20各國首腦發函件,要求支持美國將人民幣匯率納入G20會議討論的重點議題。9月底,美眾議院高票通過《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旨在對所謂低估本幣匯率的國家徵收特別關稅。該法案矛頭直指人民幣匯率,如果它正式成為法律,意味著如果中國不允許人民幣大幅升值,美將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美國資深記者「倒向」中國面對各方來勢洶洶的攻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多個場合明確中方將堅守立場。10月6日,他在中歐工商峰會上演講時說,如果人民幣匯率大幅度升值,中國出口企業將大量倒閉,社會很難穩定,將給世界帶來災難。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駁斥了美歐呼籲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要求,並稱人民幣匯率調整將是逐步的,且不會採取所謂的「休克療法」。而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法里德·扎卡里亞專訪時,溫家寶也重申中國政府對於匯率和貿易問題的政策,強調人民幣升值無法解決中美貿易失衡。溫總理坦誠透明的回答顯然說服了扎卡里亞。這位資深記者在《時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中對美國政府的做法駁斥道:「儘管所有人都認為,目前是應對人民幣低匯率問題的最好時機,但實則不然。《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不過是毫無疑義的裝腔作勢,甚至可能煽動民眾情緒。這不能解決問題。」扎卡里亞還拿出歷史上早已有過的先例———1985年美日達成《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可是即便日元升值了50%,不但未能讓「美國製造」更具競爭力,還使得日本經濟出現了「失落的十年」。一場真正的貨幣戰已經打響?事實上,感受到升值壓力的不僅僅是人民幣,今年以來,巴西雷亞爾、日元、韓元等貨幣的大幅升值令各國政府措手不及。去年3月份至今,雷亞爾兌美元的升值幅度超過30%。尤其到今年9月,巴西外匯市場美元步步跌貶,由於美元是巴西外貿結算和國際融資的主要貨幣,雷亞爾升值的外部動力主要源自美元貶值。9月27日,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首先提出「國際貨幣戰爭」一說。他表示,因各國政府競相壓低本幣匯率來提升本國競爭力,一場全球範圍的貨幣戰爭已經打響。由此,暗流涌動的匯率之戰被帶到台前,「貨幣戰爭」是否一觸即發成為國際輿論的焦點。巴西政府已明確表示,將在匯市中買進所有「過量的美元」來抑制該國貨幣雷亞爾的升值;其他國家也同樣,韓國通過購買美元以避免韓元升值太快;越南數次將本幣貶值以刺激出口;哥倫比亞央行近期宣布開始每天買進至少2000萬美元以阻止本幣升值;菲律賓央行副行長日前也表示,已做好入市干預以抑制匯率過度波動的準備。分析人士指出,在這背後,正是美國政府為減少赤字、增加出口、推動復甦,再度動起了貨幣的主意。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辦公室主任高海紅認為,當前全世界都在尋求增長動力,經濟發展的動力原本是靠需求,現在需求不夠,各國則只能靠價格優勢,使得貨幣競相貶值。供給上沒有真正的動力,只有尋求貶值,在美元貶值趨勢確信無疑的背景下,增大了貨幣戰的風險。G20峰會前美突然開動印鈔機G20首爾峰會即將於11月11日至12日舉行,這是亞洲國家首次舉辦G20峰會,規模超過多倫多峰會,也正值金融危機爆發兩周年之際。東道主韓國將其主題定為「終止匯率戰及抵制貿易保護主義,以防止全球經濟不平衡發展」。10月22日在韓國慶州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各方強調了「協調和協作」,特別指出將「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此種表態暫時緩和了各界對貨幣戰一觸即發的擔憂。但是,11月3日美聯儲新一輪美國國債購買計劃的出台打破了暫時的平靜。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布,將在2011年第二季度結束前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相當於每月購買750億美元,以加快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經濟和政治上雙重無奈的決定:由於奧巴馬政府前後兩輪經濟刺激措施效果不彰,貨幣政策被視為能夠將美國經濟重新引入正軌的最後砝碼。美聯儲這一舉動被稱為第二輪量化寬鬆。所謂「量化寬鬆」,意味著開動印鈔機增印美元,使美元繼續貶值。達到短期內刺激出口,增加就業的目的,但很多經濟界人士擔心,這也將迫使全球各國貨幣升值、導致資產泡沫、通貨膨脹、出口受阻、外儲縮水、美國所欠債務打折。這必將使新一輪國際貨幣戰爭再起硝煙,各國都將紛紛效仿。從巴西到泰國、韓國,全球各地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都對美國無節制印鈔的策略表示擔憂和批評。「每個人都希望美國經濟復甦,但僅僅從直升機往下撒美元沒有益處。」巴西財長曼特加說。很多經濟學家都和巴西財長的看法相同,過多地增加美元,意味著全球流動性增加,包括巴西在內的新興市場短期投資將隨之增長,熱錢湧入,這將導致美元走軟,巴西雷亞爾等貨幣被迫升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美國或許是最優選擇政策,但是對全球來說會有副作用。美國單邊行動引發全球風險此前,匯率問題還只是雙邊或小範圍的問題,但現在則演變成全球的問題。高海紅分析指出,金融危機後,很多國家開始尋求經濟刺激的退出政策,但美國並沒有退出,而今美聯儲將購買6000億國債的做法代表美國政府繼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由此帶來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量化寬鬆意味著美元的貶值。「美國是在做單邊行動,直接的結果不僅僅是對人民幣的壓力,給全球帶來的影響是可以預計的,美元貶值將導致其他貨幣的升值。」高海紅解釋說,美元是全球貨幣,具有全球效應,其流動性已經影響到本土之外,可能引發全球通脹。美國的錢往哪兒流?更多地流向有升值潛力的地區,如中國。另外,一些相對開放,相對小的經濟體將面臨很大資本流入的壓力。這些挑戰不僅僅是貨幣問題,對整個金融體系都有挑戰,將帶來國內通脹的壓力,形成新的泡沫,導致和實體經濟發展脫節。高海紅說,現在不僅中國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各國貨幣的貶值背後都有美元的作用,拉美國家對資本管制很松,流動性的形成更容易。為此,這些國家的央行不得不迅速干預,但通常很難完全沖銷。大量國外熱錢輸入本國,將引發國內通脹,貨幣升值。高海紅預計,美國量化寬鬆的影響是長遠的,雖然只是短期措施,其後果卻有持續性,會影響整體投資人的預期。其作用或許才剛剛開始,後續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問題。但高海紅強調,美國此舉並非沒有風險,美聯儲此次量化寬鬆的前提是,全世界依然對美元保持信心,這樣美國就能不斷增發貨幣,但這一前提是否真的成立或者永遠成立,還很難說。貨幣戰只會兩敗俱傷- 專家點評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辦公室主任高海紅表示,在即將召開的G20峰會上,中國的立場是很明確的。過去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匯率在持續升值,是在讓市場說話。中方也多次表示,人民幣匯率是國內自身政策的組成,匯率問題不是中國政策的唯一,變與不變要和其他政策協調。同時,提高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也是一個大方向。中方長期的政策目標是制度性的建設,取得更大的靈活性。對於有人擔心,此次峰會上中國是否會走日本的老路,重演「廣場協議」被迫升值?高海紅認為其可能性很小。當前匯率問題上全球合作已經形成共識,現在所有的政策都太單邊了。包括美國的做法也是單邊行動,不是協商的成果。她表示,匯率問題是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合作。至於通過什麼方式合作,不太可能以一種很劇烈的形式,如犧牲某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利益,類似「廣場協議」的妥協是很難的。在高海紅看來,眼下雖然多國出手干預匯市,貨幣戰的風險的確存在,但爆發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風險不在貨幣本身的問題上,而是在其他與貨幣相關的領域,如貿易制裁,一旦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爆發貨幣戰的風險是很大的。「貨幣本身不是為了貶值而貶值,但在貿易、國際交易領域如果出現形勢逆轉,可能成為貨幣戰爭的導火線。如果發達國家不出現貿易保護主義,各國應該能達成共識。」歷史多次證明,貨幣戰這種與鄰為壑的做法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高海紅強調,貨幣競相貶值只會導致兩敗俱傷,最後只能走合作道路。此次G20峰會上,各國可能不一定在貨幣領域達成協議,但會在經濟基本面方面進行合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揭秘韓軍系列之一:朝鮮戰爭中的「戰五渣」蛻變
※抗日戰爭
※鷹派號召為甲午戰爭屈辱復仇
※紐約時報 阿富汗戰爭,美國好心辦砸事
※《權游》第四集龍母跟瑟曦暫時戰成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