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倫理思想
2007-11-10 09:09:43|分類: 儒家文化 閱讀91 評論7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大派別。其中尤以儒家的倫理思想對中國社會影響最大。
此時儒家倫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以孔丘、孟軻和荀況為代表。
孔丘(公元前551—479)字仲尼。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創始人。以說仁義,講道德在歷史上負有盛名。其倫理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語》一書之中。
孔丘是極為重視道德的思想家。他認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又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這裡孔丘充分看到了道德的社會作用。
在道德起源問題上,孔丘認為道德是天生的。如說:「天生徳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意思是說,他的徳是天生的,桓魋雖想加害於他,也是無可奈何的。但另一方面,孔丘也非常強調道德修養在增強道德品質中的作用,並說他最擔心的是不進行道德修養。他說:「徳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在具體徳目上,孔丘主要講禮、仁、忠、孝、信、義等。其核心是仁和禮。
「仁」是什麼意思?孔丘在《論語》中講過一百多次,其含義不盡相同。其一指品德或內心的道德意識,如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其二是對人有差等的愛,即孟軻概括的「仁者愛人」。其三是指各種美德即「恭、寬、信、敏、惠」的總和。
關於「禮」,孔丘講的也很多,概括起來,其一泛指春秋以前的社會制度,其二指區分尊卑貴賤的各種禮節儀式,其三指謙恭有禮貌的品德。孔子認為「禮」是達到「仁」的條件,即所謂「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怎樣堅持「禮」呢?按孔丘及其弟子的看法,第一是正名,因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第二是堅持對人以「和」,即「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
「忠」是孔子提出的下級事奉上級的行為規範,如說:「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忠恕」是教人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關係的行為規範。「信」是處理上下級和人們相互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即誠實不欺,講究信用。
「孝」是子女對待父母應守的道德規範。孔子講「孝」的地方很多,內容也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是要求對父母要尊敬,如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但孔子還不是主張唯命是從的,而認為子女對父母可以進諫,如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
關於義利關係,孔子是重義輕利的。如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但他並不完全排斥「利」,而是主張「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即遇到「利」時,要想一想看合不合義。
孟軻(大約公元前385—304年)他對孔丘的倫理思想作了創造性的發揮,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倫理思想體系。其倫理思想集中體現在《孟子》一書中。其主要觀點如下:
首先,主張性善論。孟軻認為,人性本善,善性是生來就具有的,惡是後天受環境影響造成的。孟軻認為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有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萌芽。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又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人性為什麼是善的呢?他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盡心上》。即人有良知良能,故性善。
其次,「仁義」是最高的道德規範,也是最高的道德理想。孔丘主張「仁」、「禮」結合,而孟軻則著重發展了「仁」的思想,並同「義」結合,以「仁義」為最高道德。孟軻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又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論語·離婁上》。就是說,仁的根本是孝親,義的根本是敬兄長。
他還提出「孝悌忠信」等道德規範。孟軻很重視「孝悌」,他說:「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又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軻·告子上》。孟軻強調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即謂「五倫」。
再次,重義輕利的倫理觀。孟軻和孔丘一樣,在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上是重義輕利的。他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他反對單純考慮個人利益,不考慮道德原則。他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但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道德同經濟利益的關係,強調「有恆產則有恆心,無恆產則無恆心」的思想。
最後,道德修養上,孟軻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他引顏淵的話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其方法,則為反省、內求、存心、養氣。孟軻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孟子·離婁下》。又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所謂養氣即養「浩然之氣」。這是一種不動心的修養方法。少私寡慾,不為貧賤、生死、富貴所影響,養成一種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品質,即正氣、骨氣、氣節。
孟軻的倫理思想中有許多唯心主義的東西,如性善論。天賦道德論;在道德修養上,是脫離社會實踐,鼓吹「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公開為剝削階級辯護。但也有些合理因素,如關於道德的社會作用以及道德修養中的一些積極的成分,可供批判吸收。
荀況(約公元前313—238年)又名孫卿。是戰國末期的思想家。他與孟軻一樣是孔丘學說的繼承者,但他不同於孟軻,他是從唯物主義方面繼承孔丘「禮」的學說,他的倫理思想集中體現在《荀子》一書中。
首先,在人性方面主張性惡論,荀況的性惡論和孟軻的性善論相對立。他說:「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在荀況看來,人的本性是惡的,是與生俱來的。他說:「生之所以然則謂之性。」《荀子·正名》。荀子所講的「其善者偽也」的「偽」,是人偽的意思,就是說善是人為的,不是先天的。又說:「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非相》。可見他說的人性,實際上是指人的自然屬性,即人的本能。人的自然屬性是無所謂善或惡的,所以荀子的人性本惡和孟子的人性本善都是不正確、不科學的。不過荀子認為善的道德是後天形成的,反對道德先驗論,則是正確的。
其次,荀子把「禮」看作最高的道德原則,也是最高的政治原則。他處處講「禮」,並著有《禮論》一文。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守。」《荀子·修身》。荀子在這裡把「禮」看作是修身、做事,治國的根本。又說:「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禮論》。荀子所講的「禮」,有這樣幾種含義:(1)作為區分人的社會地位高下貴賤的準則。他說:「禮或,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荀子·富國》。(2)荀子以「禮」與法緊密相關,「法」的作用是區別等級名分,而「禮」則是人類的法度和綱紀,確定「五倫」。兩者是相通的。將道德規範從屬於等級制度的政治標準。(3)荀子認為「禮」是最高道德規範,如說:「禮者,……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還認為「禮」統帥諸徳。
再次,荀子的道德起源說。他認為,道德(禮作為道德規範)起源於人類社會物質生活的需要。荀子提出了三種說法:一是「群居合一」說,認為人不能孤立生活,必須分工合作過群居生活,這就需要用禮義道德來調節人們之間的利害關係,使人們約束克制自己的行為,做到群居合一。二是「以禮養情」說,他認為人人都有物質情慾,必然引起爭執,互相殘殺,為防止爭奪,必須制定禮義道德,用道德原則來調節人們的情慾,也就是養情。三是「禮以成文」說。他認為人和動物不同,人是有理性的,人能用文化來修飾和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從人類應該有文化生活的角度來討論道德的起源問題,荀子的道德起源說,包含有唯物主義的因素。
最後,荀子在修養方法上注重學與行,強調日積月累,逐步達到高的境界。他說:「行之,明也。」「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荀子·儒效》。在學習上強調聞、見、知、行。始於聞,終於行。就是說在道德修養上,注重學習和餞行,「積善成徳」,養成習慣,就可以達到高的境界,成為聖人。
荀子提倡的修養方法,注重學習和時間,是對儒家知行學說的一大發展,有可取之處。
推薦閱讀:
※周貴華:唯識思想的基本特徵
※作家的思想隨時間逆轉後,會如何看待仍喜愛認可他前期思想的讀者,面臨指責他背叛自我的時候,又作何感想?
※怎樣界分「個人喜好」和「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