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董仲舒(57)世孫董俊派衍研究

董仲舒(57)世孫董俊派衍研究 撰文:董孝忠 2006.4.6 於彭城 董俊(1186 - 1233)是董仲舒五十七世孫.在世四十八年,時逢遼宋金元混亂之世.金貞祐年間(1213)董俊組織的藁城董家軍被元朝先驅,主管中原軍政事務的木華黎所青睞器重,並授予重權.<<元史>>及家譜記載:董仲舒五十七世孫珂之子董俊,少力田,長涉書史,善騎射.金末歸元,以功累官左副元帥.大小百戰無不克捷.後圍困金主于歸德(商丘),力戰而死...董俊共生育九子: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進.文振.文忠.文義.(進.振.義諸子似義子).其中,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忠及其士元士選,史書均有傳記.他們累官擢爵,身居要職,對元朝的建立與建設功高望重...隨著時光進程,而今,董俊諸子諸孫已經繁衍八十餘世,遍及中華大地世界五洲.但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董俊一支派衍與我董氏乃至全國姓氏一樣,經歷了許多坎坷與困惑,以至族裔勞燕分飛,昭穆輩序難辯,家譜焚毀失落,宗親判若雲泥. 筆者接觸許多華北中原一帶同宗族親,他們從自己上輩流傳的祖宗遺風中;在流露著對先人的敬仰之餘,無不對自己的世系運承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團與惶惑.他們迫切希望得到歷史人文知識的釋疑;得到自己祖先淵源的解讀;得到同宗同族的聯結...本文有鑒於此,從諸多家譜及文獻中匯總部分相關資料集結成文,譯筆探究,獻給方誌,以饗讀者.一.董氏家譜中相關地理人文資料(小)雲南 - 上都 - 密雲 - 大都許多董氏家譜中記載著小雲南和密雲的貫名,有的還包括其周邊地區.董仲舒和董俊後裔與小雲南密雲有何關係?這要從歷史上地理志上解讀.1.元朝與雲南的關係:蒙古軍隊在對南宋作戰初期並不太順利.為扭轉被動態勢,幾經籌謀,制定了"先征吐藩(青海東部);夾擊川蜀;後攻大理(雲南),以實現大迂迴大包抄,會師長沙"戰略方針.公元1252年6月,忽必烈率軍南征.不到半年時間就從今甘肅經青海四川到達雲南.先後越過大渡河大雪山,金沙江等險峻之地,完成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罕見的萬里遠征創舉.第二年初,大理國滅亡;吐藩臣服.整個西南地區被蒙軍控制,形成了對南宋王朝從南北兩面夾攻形勢.年底,忽必烈留大將兀良合台駐守,自己回師北返...忽必烈帶去精兵兩萬餘人,他回師時帶回一部.大理余兵在反攻南宋戰爭中均北上參與戰事.這就給去過雲南的士兵創造了異地雲南之旅的口碑.在這支勁旅中,就有眾多的董氏子孫,其中就包括董俊的幾個兒子和他們的後代.如元史載:...世祖...癸丑秋受命憲宗征南之詔,文炳率義士四十六騎從行...又癸丑世祖...自河西征雲南大理,文用及弟文忠從軍督糧械,贊軍務...2.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為征服大理國,朱元璋派出傅友德藍玉和沐英等將,率30萬軍隊南征大理.這次南征的30萬大軍有許多將士留在了雲南.從雲南北歸的將士亦將他們的出征地譽為第二故鄉.回到北方故土後就向人們炫耀"來自小雲南".3.明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握有幾十萬大軍,這些兵士均為北方農民.後來吳領兵南下駐守雲南貴州...兵士回歸北方後也將自己的遠征史記入各自譜書,說是來自小雲南...4.元明清之雲南是可區別的,這在自己的譜書中總會找到印證.與董俊的後裔們最為密切的,乃元朝時期的元軍雲南回師後的上都與大都間歷史紀實.元朝實行兩都制,開始時以上都為樞要,後大都建成後以大都為樞要.董俊子文炳文蔚文用文忠均在兩都履職.後來文炳又將子與侄士選士珍士良士恭等人派駐上都...5.說到上都與大都,又必須提到密雲.這是因為密雲是上都與大都之間的樞紐橋樑.密雲,地處華北平原北端,與燕山山脈交接.現在的密雲水庫區,乃古代密雲古城與商業中心,關內外貿易集散地.是北出古北口的咽喉要道...從密雲的地理位置不難看出,元代這裡是上都到大都的中轉站.贛榆董氏家譜說:吾董氏宗族始於北京順天府東北二百四十里密雲縣,遷徙膠西曆三世,於洪武初始祖董雄同始祖母二人因避亂來贛榆(現已查明,董雄乃董俊五世孫,詳見後敘).另有山東膠州地方董氏族譜講:...小雲南來了董氏兄弟三人,一支平度;一支膠西;一支萊州...據贛榆董自俊先生調研,密雲萬曆版順天府志與民國版密雲縣誌稱密雲水庫淹沒區有董各庄.遷出戶董昌宗老人講,百年前此處董氏已絕跡.縣誌講,密雲有董元帥墓,在牆子路...對這一說法,筆者經調研後認為,牆子路的將軍墳(位於二道河村)乃參與此地戰役的殉難將軍,與董氏史實相悖.董元帥(應為董文蔚或董文炳的衣冠墓)不可能遠於密雲十幾公里到牆子路下葬.現密雲水庫邊沿的太師屯將軍墓,極有可能是董俊後裔古冢.關於董俊子文蔚與文炳的死亡時間與地點,經查元史獲悉如下.董俊次子文蔚於至元五年七月十七日,以疾卒於上都炭山.弟文忠時為樞密僉院,乞護喪南還,帝甚憫之...文炳卒於文蔚之後.史載,至元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請解機務.忽必烈令其來上都避暑休養.到上都後雖受世祖高規格安置,但總不適應西北高寒氣候.再三奏請解職,因國事政務需要,忽必烈乃堅持令文炳任職.文炳九月十三日逝世."帝聞之悼痛良久,命文忠護喪葬藁城,令所過有司以禮弔祭...". 又從史書的記載得知,文炳文蔚文用文忠等元朝高官,曾事忽必烈於大都與上都兩地,其族裔安置在密雲是順理成章的事.何況文炳曾對忽必烈提及不適應上都高寒環境生活...因此,可以肯定的講,密雲董氏乃董俊後裔,是不容置疑的.從譜書資料獲悉,仲舒五十七世孫董俊以後,到六十四世孫董全體(徐州教諭),凡七世,前後均為元朝及明中葉以前官府重臣...因為董俊以後諸子孫均履職於元朝政府,而且均為武將.其後裔將其文炳文蔚文用文忠等人從軍征戰雲南記入譜書是很自然的事.當然,這個雲南是指元朝開國戰爭征討南宋之役,與後來的明朱元璋數十萬大軍征雲南和吳三桂兵駐雲南是有區別的.二.明清董俊後裔溯源1.明朝與歷代諸王朝一樣,對前朝舊部官兵士宦均實行招撫政策,以為自己政權服務.明朝還有一個較之前朝重大軍事改革,如明史兵志載: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里皆立衛所;疆域地方一般不設行政機構,而由都司(行都司)及其下屬衛所管理.衛所編製為112人設百戶所.1120人設千戶所.5000人設衛.衛所軍官稱衛指揮,千戶,百戶,軍戶皆另立.軍籍世襲.朱元璋在南京設48衛,軍士20餘萬;朱棣在北京設72衛.洪武二十六年(1393)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御千戶65個,兵員最多達270萬. 2.明代軍隊實行職業化,世襲制.守邊用輪換駐防辦法.官兵們常拖家帶口,子承父業.如我董氏家族駐防在威海衛的指揮僉事(正三品)董旺一族,其世襲如下:董旺.政統年間(1436 - 1449) - 董遜.成化十九年(1483) - 董權(失考) - 董春.嘉靖十一年(1532) - 董用威.萬曆五年(1577) - 董遇時.萬曆三十二年(1604) - 董祚豐.天啟五年(1625 - 時掌印).經考,董旺虹縣(泗縣)人.據地理位置與字序排號,結合睢寧董族口傳,可推斷為董俊十世孫(仲舒六十六世孫). 又,經考核,平原董文勝一族(董訥董元度先祖),九代孫董遇春(明崇禎1636年80歲)與泗州董旺五世孫董遇時(1604年在職)同字輩,應有意識的探討. 3.類似威海萊州衛的地方還有天津衛與遼寧的金山衛.從地圖上我們清楚看到,凡是在沿海駐地的董氏群體(村莊)皆與衛所有著密切關連.如旅順口的董家村;金山區的董家溝;葫蘆山灣的董爐;天津衛的董庄和西董庄.他們的祖先淵源均與明朝的駐軍息息相關... 4.山東壽光有一支廣陵董氏.撰譜人董長福講,他們廣陵董氏源於河北真定府棗強縣,系武功世家,明建國功臣,百司官員之列.明洪武十九年(1387)奉命調山東萊州灣畔塘頭營守邊,賜地70畝,部隊自耕自食...明朝滅亡後董氏家族開始外遷.他們與山東東營董氏有著淵源關係.據考察,那裡家譜有士賢士文士勇士奎等名字.而本支推至上四輩可查出董守業的名字...董長福的敘述與明代衛所建制相吻合.他們無疑是衛所的基層單位.從賜地情況分析,塘頭營很可能是衛所下面的總旗或小旗.因為衛所制規定,每一軍士賜地五十畝(先期為十五畝).按每小旗10人總旗五小旗算,他們的土地少的多,恐怕別的地方還有賜地,否則他們根本完不成每個軍士每人儲存倉糧十二石,上繳軍糧十二石的任務.只是他們不知詳情罷了...他們的探討精神值得讚揚,也只有在探討中發現董守業的名字.用他們給出的方法推算,得出董守業是董俊第四代後裔的結論準確無誤,使人佩服.從董俊譜書上可看出,士字輩並沒有大的演變,而守字輩(第四世)以下出現明顯變化.但遵守原譜的守字輩則毫無疑義是士字輩的子系.但由於士字輩名字甚多,史料記載又不詳,一時很難搞清楚守業屬於董俊九子那一子的後代(保定董氏有董守業名字,但年代似難吻合,待考).不過隨著譜書的調研,不久定會得到解密.5.湖南常德一支董氏宗族,他們是董俊第八子董文忠的後裔董士恭的後代.他們的族譜說:世祖源於陝西,後遷江西.現居住在湖南石門縣.1368年(洪武元年)始祖惠宇公(派名善發)為輔明建業,奉指從江西南昌豐城來湖南任常郡,誥封文林郎.自惠宇以下為:"應元文仲永伯大勝興希啟世國治方正習學成明道賢良主佑爾少時昌".據撰譜人董思浩講:"我是江都堂二十三世孫,道字輩"(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江都堂"堂號同時出現在睢寧和棗莊的家譜中).湖南常德董氏毫無疑問乃董俊第八子董文忠第三子董士恭的後裔,名善發(字惠宇).這一派字與文忠第一子董士珍兒子董善權完全對應.董思浩講的"世祖源於陝西後遷江西..."經查對史料<<黃文獻公全集>>.黃溍<<資德大夫陝西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公神道碑>>講述了董士珍,董士恭為陝西行台中丞一職.證實士珍士恭均在陝西履職經歷,後徙江西任職.從而說明了湖南常德董氏的祖宗淵源.據講,現在的石門一帶有董氏族群數萬之眾,是董俊後裔一個大的分支.6.文中曾提到的江蘇贛榆一支董氏一族,實乃我董氏合宗的一個典型事例.他們(連海地區)調查核實了150多個董族村莊,最後得出如下結論:1).以董雄為大宗的主支一派來自雲南 - 密雲 - 膠西 - 贛榆.堂號是三策堂.時間為洪武四年(1372).2).以董晉後裔為主系的董氏來自徽歙地方(江西.德興).時間為嘉靖二年(1523).3).以董茂先後裔為主系的董氏,來自建鷗(閩.五夷山).時間為光緒十五年(1889),堂號是遺安堂.另外還有兩支,來源待考.目前,他們已將三大支派來源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董氏譜系合三為一,通用董雄一譜,並統一他們的派名:前十二代"雄聰督甫季紹稟繼機永天曾";後二十四代"國家恆建作毓淑自鴻興有為建德文興有(廣盛大承緒曰安長)".董茂先的派字如下:"茂先珎順瑄逵永楫臣學第允經霖定景之國成恆建德文興有.董晉派字與南方譜相同從略.從兩支派的派名看,到二十三世之後方能合為一譜,任重而道遠...據譜載,董雄父親董祥,生二子,長董綱次董雄.董雄祖父則是董守中.董守中是董俊長子董文炳之孫.董文炳長子董士元,戰死於揚州城外(1270年時42歲).次子董士選一生屢任重職,如行樞密院事於湖廣;以中書左丞與平章政事鎮浙西;又拜江西行省左丞事贛州;又出江浙行省右丞遷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遷陝西...他的兒子守中,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次子守愨侍正府判官.三子守思知威州和無錫.按贛榆家譜記載,士選還有顏成子與董才子二人...董守中在雲南為官時其家眷並沒有回歸藁城,而是隨文炳等董裔安置在密雲留守處.這就是贛榆家譜所載"來自雲南 - 密雲 - 贛榆史實.贛榆董氏由於合宗而使族群迅速壯大,據初步測算,目前有七萬之眾(或多於此數).他們分布範圍從連雲港向黃淮擴散,北到山東半島,南到鹽城以南,西與徐州相接...按照他們的家譜,董才一支(董守中兄)下有董傑和董鰲.琳.興.宣.這裡的宣字輩從年代看極有可能與本文所述及的董一元有著密切聯繫.因為董一元是董承宣的七(八)世孫,而董承宣董印宣的宣字輩年代恰與董才以下鰲琳興宣相符,又同為武將.如若成為事實,董承宣應算董俊五世孫,董仲舒六十二世孫...在贛榆譜書上還有"邦"字輩一派甚為有名氣,僅這一支的董俊後裔,為官者大有人在.同時,也正因為這一名人諸多的派衍,我們可以很有成效的進行全國董氏聯接工作.例如,山東陽信縣的董邦政一支,就很順利的歸宗成功.當然,還有許多類似的字輩會出現相同效應...關於董雄與南方董晉的連宗,贛 榆是這樣做的:雄系十七代"作"字輩,對應於晉系三十四代"振"輩.雄系十八代"毓"字輩,對應於晉系三十五代"錫"字輩.雄系十九世"淑"字輩,對應於晉系三十六代"傳"字輩...據他們家譜講,這種作法起源於一百五十年前的合宗會上.贛榆內部也曾出現過另立支派的事件,後來他們通過協調統一認識,從新合譜.例如贛譜在十三代時與房譜合宗,"國克際士"為同輩;十四代與八代合,"家選立明永"為同輩;十五代與九代合,"恆保玉西"同輩;十六代與十代合,"建春有"同輩;十七代與十一代合,"作維雲步樹"同輩;十八代與十二代合,"毓安瑞文會燈"同輩;十九代與十三代合,"淑金道"同輩;二十代與十四代以下,自(志)統一字序...7.明代兩次征戰朝鮮的董氏族人董承宣董印宣和他們的後裔董一元.據朝鮮<<韓國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鄉>>記載:廣川董氏淵源於中國.是漢代巨儒董仲舒後裔.明洪武年間,董仲舒第四十三世孫董承宣作為接慰使東渡朝鮮,定居榮川,被封為榮川君,並將中國故鄉廣川作為本貫.董承宣兄弟董承印第八世孫董一元丁酉再亂時,以明朝將領身份協次子董大順東渡朝鮮參加抗倭戰爭,後定居...韓國經濟企化院國情調查顯示,廣川董氏人口:3850人.又稱:廣川董氏後裔多代任過左右都承指(正三品)...又有資料記載,明宗二年董承宣來朝鮮..廣川董一元董勝先之弟同宗...<<明史>>有董一元的記載:董一元宣府前衛人父暘,嘉靖中為游擊將軍...兄一奎...通覽朝鮮史料給人以混淆雜亂無章感覺.文中提到董承宣為董仲舒四十三代孫失真.董俊子董文忠明確記載,董俊為董仲舒五十七世孫.董俊生卒年代是1186 - 1233.董文炳為董仲舒第五十八世孫,其年代是1217 - 1278.以下,董文用為1224 - 1297.董文忠為1230 - 1281...後二人分別距明朝建政71年和87年.所以說朝鮮的史料是錯誤的.儘管世系有錯,但是歷史事件是真實的.洪武元年(朝鮮恭愍王十七年)董承宣去過朝鮮.英宗二年董印宣去過朝鮮.孝宗元年印宣孫董越去過朝鮮.三次赴朝都是以接慰使履職.據史料記載:明萬曆二十年壬辰四月十四日,日本為吞併朝鮮發動了震撼世界的"壬辰倭亂".明朝出兵援朝,開始了長達七年的援朝抗日戰爭.最終以日本失敗而告終.南韓的泗川與晉川就是這次戰爭的古戰場,泗川還有一個"朝明軍冢"安葬著三萬六千多名朝明將士的頭顱...參與此次戰役的中路大軍總指揮就是董一元將軍.董一元並沒有留在朝鮮,留下的是他的先輩和後裔.董承宣董印宣應該是董俊後裔.準確些講應該是董俊長子董文炳的後代.他們的派衍大致如下:董俊 - 董文炳 - 董士選 - 董才 - 董傑 - 董承宣 - 曾孫董越 - 七世孫董暘 - 董一元董勝先 - 董大順...山東臨清市有董一元後裔董鑫稱,存有董一元以下世系家譜...本文中曾提到董一元之兄董勝先的名字,經查,明代"勝"字輩的名字有湖北大冶始遷祖董勝一(明代自江西遷湖北大冶宋皇堡),堂號是"三策堂",極有可能是董一元的同宗.說到這裡,還有一個使人啼笑皆非的朝鮮錯誤觀點,他們說:我們祖先是董仲舒,但是董仲舒淵源是在目前的北朝鮮,後來出使漢朝為官,被漢武帝看重,在河北定居...真是莫名其妙!8.在河北中部有一支稱為董俊後代的董氏族群,他們從冀中到冀北其兩側深及魯晉.據相關資料提示,太極拳創始人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嘉靖二年出生於直隸文安縣,光緒六年卒.又據族譜記載,董俊後代子孫連續五代均為武將.到第六代董良輔奉旨遷居雄縣;十一代孫董冀北及以上五代均任保定後衛鎮撫使;第十五代董憲周威名震河朔,董海川與董憲周同代.董海川祖父董博軒以下共九代人.董海川父董守業生三子,德魁明魁武魁...從以上敘述的世系進程有一個必須提出來的問題,那就是合宗事.我們從董俊家譜中看到,董俊先祖是從仲舒四十八世孫董鍵遷居藁城的.而留居藁城的則是董鍵次子董適,他的長子董運已在成年後遷居冀北.就是說,董俊先祖在董俊前八世已經有遷徙冀北歷史.說明藁城董俊與冀北董氏在宋代已有支派分化.推測,後來由於董俊的名氣而形成合宗趨勢在所難免,因此董海川一族與董俊的譜系關係實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中提到的董俊後裔董良輔將軍(保定鎮撫使)事,有一個相應成趣的巧合.據四川天府報講,在彭州磁峰鎮發現董仲舒後代家譜.家譜上講,明成化年間董仲舒後裔董應輔從湖北押糧入川後留在通化成為進川第一人,他的兒子董閑入籍理縣定居二百年.持譜人董益良是十六代傳入.這位董應輔將軍應是董俊後裔,如果按順序排列,應與董良輔同輩或兄弟.為董俊六代孫董仲舒六十一代孫.遺憾的是本支六世以上缺失,估計有些家譜可能有所提示9.山東棗莊有一支似與董俊相關的董氏族裔.譜書撰寫人董君講,他們是董仲舒後裔,江都堂號.家譜上說:董氏一族始於虞,顯於漢,盛於蜀,而大於元...吾族始族自大宋宣和年間由河北阜城(景州)董家裡遷來嶧(棗莊),於元朝初年分居.有碑文記載...根據以上敘述可看出"始於虞,顯於漢,盛於蜀,而大於元"是整個董仲舒一族發生髮展的進程,符合歷史事實.他們的字輩是:用庶隆際修自大學鵬由志鳴金鼎業文興倫燦周復鴻榮光宗仁遠藩衍承慶升長毓秀顯貴振家庭建功盛世耀國泰斯宇環俊英芳昆傳厚德先逸和順征.但這些字輩並不是連續的,它起自1932年之後.也就是說,他們只有民國以後的世系派序.這對他們整個族群的確定造成一定困難.據他們鄰居縣睢寧的董氏族群講,他們駐地往北數十公里有董文用的後人,先輩人都是這樣說的,一直流傳到現在.只是他們沒有與棗莊聯繫(據說上幾輩曾有人想聯繫過).問題是他們家譜的年代使人疑惑重重.宋朝宣和年間是公元1119年,此時的元朝還沒建立,是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時候,是宋朝即將南遷,國家正遭受遼金兩國入侵的嚴重時刻.如若對照家譜,可看出,此時董俊尚未出世,相當於董仲舒第五十四世孫董厚在世的年代.儘管年代不對,但從他們的堂號與睢寧董氏傳說,我們還是認為他們是董俊的後裔.有可能他們的始遷祖之後有合宗或與藁城有著人們尚不知道的歷史背景.當然這要進行調研之後方可最後確認.10.河北與東北接壤的秦皇島地區青龍縣境內,有一支家族歷史只有兩三百年的董氏群體.他們的家譜是從清代開始書寫的,因此先祖淵源無法確認.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從他們對祖先功勛敘述中獲得一些蛛絲馬跡.他們的開山祖叫董宜道,籍貫是遼東鐵嶺董家鋪.他協子董世禎董世傑董世英三人,隨吳三桂入關南征滅闖戰爭...會師後北伐取大凌河錦州,又征朝鮮.後吳三桂反,二世祖又率三世祖文勝文獻文理文通文昌文瑞文遠文俊文顯文進等父子十六人南征江浙金華福建...朝廷念先祖功績,恩賜行圈佔地長城口外至灤州昌黎...後裔以延續十八代,目前十世還有人在...這是一份典型的家族征戰史,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完成的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家史紀實.從以上對家史描述中,我們清楚看到,他們是駐守在鐵嶺的明軍衛所後裔.據歷史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明在遼東置鐵嶺衛都指揮使司.再向上推移,元朝在鐵嶺設遼陽中書省,明洪武四年二月平章劉益向明請降,此時元朝在遼東的降將士兵有十三萬之眾...1618年冬明朝從浙江四川陝西甘肅調九萬多軍隊彙集遼東,圍剿努爾哈赤;後來的薩爾滸(撫順)之役,鑄就了明朝衰亡基礎.吳三桂又率駐軍在山海關向清軍投降...在漫長歲月和眾多元明清的行伍中,以武功為著的董俊後裔參與戰事在所難免,是歷史的必需.至於入旗成為滿族一事,是一個十分明確的問題.滿族有兩個董姓來源,一個是真正的滿族改姓,一個則是漢族加入滿族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世居撫順(受鐵嶺管轄)著名人物二等輕車都尉董世仁,本系漢族,加入滿籍...我們還可以這樣認為:他們名稱之其稱謂"世(士)"與"文"不是偶然行為;他們行圈佔地之其在長城而不是在遼東,更不是偶然行為.筆者深信不疑,他們定是董俊的後代.三.董俊派衍初覽董俊家譜較為完整的銅山睢寧一派,目前已經繁衍八十二世.他們的議訂宗排三十字是:存維憲秉祥.書法化允良.明道修正誼.世澤德永長.子光躍勛輝.章海傳遠強.這三十字是從七十八世開始的...他們這份寶貴的家譜是董仲舒六十四世孫董全體,在明中葉從景州宦遊彭城時保存下來的.譜書說:始遷祖全體公本貫景州人也,性嚴毅砥礪廉隅非好遯...遷徐時一介行李半篋詩書外他無所有,幸詩書內存有從前世系表一本,世衍千餘年代凡數十易,公殆不忘本者歟非然者世系不存遠去他鄉,後之人縱有水源木本之恩亦安能考其由來哉...這裡,筆者忠實原譜,下載如下以饗同宗.始祖:仲舒(事迹從略) - 二世賁(加草字頭)仲舒長子另詳;苕,仲舒次子少聰穎及長不仕家居亦有文學行於世;藻,仲舒三子生有才智膂力過人後為陳留郡守遂家焉另詳 - 三世.靜坦,苕子 - 四世.育,靜坦子 - 五世.裕綸,育長子宦遊句章遂家焉;裕和,育次子另詳 - 六世.黯,裕綸子字叔達事母極孝(以下事迹從略) - 七世.宏,黯子 - 八世.建,宏子 - 九世.簡,建長子;節,建次子宦遊襄陽另詳 - 十世.惠楫,簡子 - 十一世.伯槎,惠楫子 - 十二世.章,伯槎長子;恆,伯槎次子遷居會稽另詳 - 十三世.臨,章長子失考;佑,章次子遷居番禺另詳;純,章三子 - 十四世.和,純長子字幼宰為漢中郎將(事迹從略);軒,純次子徙居柏谷另詳 - 十五世.允,和子字體昭事蜀漢為黃門侍郎(事迹從略) - 十六世.季棠,允子 - 十七世.善,季棠子 - 十八世.期洽,善子 - 十九世.治中,期洽子 - 二十世.化琪,治中長子;化萍,治中次子生性不羈好作江湖游失考;化文,治中三子徙居侯官另詳 - 二一世.越,化琪子 - 二二世.邁,越子 - 二三世.文清,邁子 - 二四世.本正,文清子 - 二五世.威綸,本正子 - 二六世.尚素,威綸子 - 二七世.毅,尚素長子;沉,尚素次子失考;淵,尚素三子遷居武城另詳;庚魚,尚素四子徙居孝感另詳 - 二八世.顯,毅子 - 二九世.登,顯長子徙居祥符另詳;仲英,顯次子 - 三十世.梁,仲英子 - 三一世.孝岐,梁子 - 三二世.廬,孝岐子 - 三三世.信偉,廬子 - 三四世.長溪, - 三五世.潔吾, - 三六世.佩,潔吾長子徙居隴右另詳;幽,潔吾次子宦遊德興遂家焉 - 三七世.德剛,幽子 - 三八世.超,德剛子 - 三九世.可梅,超子 - 四十世.凌,可梅長子;涼,可梅次子徙居潞州另詳 - 四一世.全禎,凌子唐天佑中為御史(事迹從略) - 四二世.時,全楨長子因遭兵焚不知流落何所失考;晴,全楨次子少有智慧臨難不驚長有文名懶於仕進後有著作行於世 - 四三世.孟祥,晴子 - 四四世.達,孟祥長子失考;際,孟祥次子;鏡,孟祥三子遷居盩厔另詳;鑑,孟祥四子生有徙異游於甘陝間不知不終 - 四五世.恭,際子 - 四六世.金辰,恭子 - 四七世.震,金辰子 - 四八世.鍵,震長子徙居藁城;鑄,震次子 - 四九世.運,鍵長子徙居冀北另詳;適,鍵次子;逢,鍵三子失考 - 五十世.漢,適子 - 五一世.佳,漢子 - 五二世.光前,佳子 - 五三世存誠,光前子 - 五四世.厚,存誠子 - 五五世.衍,厚子 - 五六世.珂,衍子 - 五七世.俊,珂子少力田(事迹從略) - 五八世.文炳.文用.文忠 (此譜此世系只列出三人.其實,文字輩尚有文蔚文直文毅文振文進文義共八子) - 五九世.士珍,文忠長子 ;士良,文忠次子;士恭,文忠三子(事迹均從略) - 善權,士珍子...譜書沒有詳細列舉士字輩的名錄.據筆者收集:尚有士貞士亨士楷士英士昌士恆 士方士元士選士龍士秀士表士賢士文士勇士士奎等等,可能有更多的士字輩.士字輩以下以守字輩為多,但也出現象善字輩的同世系...董全體祖父董璞(六十二世)徙居景州,到董全體因考取了功名當了官,才從景州董子故里奉命遷徙彭城.落籍後已繁衍二十餘世.以上是銅山和睢寧董氏家譜的一般情況介紹.希望能通過上文得到全國董氏響應,對照自己的家譜,校正真偽,添加內容,完善譜系.是筆者一大心愿.
推薦閱讀:

試論董仲舒的德刑觀
董仲舒算不算儒學大師?
董仲舒仁義之學的特殊性
董仲舒:諸子學的終結與王宮學的復歸
漢代的儒學簡介:董仲舒的新儒學

TAG:董仲舒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