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子《道德經》的思想研究分析感想(1)

《道德經》無疑是一本奇書,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其作者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我平時比較喜愛讀老子的《道德經》,其中老子的《道德經》我讀過很多版本。在這裡我談一談個人對老子思想的認識作一個小小的總結歸納。首先,我得從一個歷史事件說《史記》中記述了一個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

在《史記》當中講述了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事情,孔子當時已經在社會上有一定的聲譽,帶了很多學生。孔子還當盛年,他見老子執弟子之禮。孔子畢恭畢敬地雙足並存,雙手拱著向老子鞠躬敬禮。老子回禮後,允許孔子坐下來談。孔子說:「先生是道德的化身,先生是學問的淵藪,先生是活的史書,先生……」老子打斷孔子的「禮貌語言」說:「你有什麼問題?請說吧!」孔子說:「丘孤陋寡聞,想向先生求教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請先生不吝賜教!」老子哈哈大笑:「什麼不好學?你學這玩意幹什麼!禮這個玩意兒是個虛假、浮淺、表面的東西。人類在一步一步地墮落,從道墮落到德,從德墮落到仁,從仁墮落到義,從義墮落到禮。到了這個禮,已經是忠實誠信越來越少,越來越虛假,越來越浮淺,越來越表面了。什麼禮呀禮的,這種假惺惺的表面文明,恕我直言,簡直就是社會禍亂的開始。」從那次以後,孔子驚嘆於老子學問的博大精深,曾經對弟子說過:「我知道鳥會飛,知道魚會游,也知道獸會走,但龍在雲端無法捉摸,老子就像龍那樣深不可測。」  而孔子的學問當時可謂是在絕大多數讀書人裡面是最高的,緣何不如老子,後來孔子找到了原因,是《易經》的奧秘。老子當時是周朝守藏室的人,接觸過《易經》和相關的資料,而孔子當時沒有得到《易經》智能的啟示,這是他學問上不如老子的重要原因。後來孔子發奮學習,歷史資料也清楚地記載他的努力程度。孔子在年近五十歲研究學習《易經》的時候,竟然將《易經》竹簡的繩子弄斷三次之多。孔子之前只是研究「人道」,沒有「天道」的概念,研究《易經》之後,才出現有關「天道」的語錄,加上他的早期的地位已經很顯赫的弟子沒有掌握多少《易經》等等原因,《論語》中沒有多少記錄,而主要是孔子沒有接觸《易經》前的語錄,而《易傳》,就有大量孔子讀易的心得。  這段歷史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讓我們知道老子是受到《易經》智能的充分影響的,而其他是反對對儒家那一套虛假的仁義道德的。給我們研究《道德經》提供了很多啟示。很多人都知道,老子有一句驚世駭俗的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爭議很大的一句話,有的翻譯為「天地是無所謂仁愛的,任由萬物自生自滅」,有的甚至認為天地是冷酷無情的。筆者經過研究發現,在老子的思想裡面,單一個「仁」,其實是一種墮落後的概念,而不是一個褒義詞,而《道德經》除了這一句,沒有再單獨提出過「仁」這個概念,而後面的「善仁」、「上仁」,一種符合「道」的仁義,才是老子提倡的。儒家彰顯禮而形成的所謂仁義道德,其實是一個「花架子」的東西,我們知道,任何事情,沒有實質,沒有實際效果,意義就不大,舉一個簡單例子,就像吃飯,無論和誰吃吃什麼,連健康衛生都做不到,都保障不了,那就失去了吃飯的實質意義。例如不用公筷的餐廳,再例如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這些,其實都是帶有毒性,就不能經常使用。那麼,「天地不仁」的意思,也就容易解決了,原來是「天地沒有虛偽浮淺的仁義道德」的意思,再繼續下去,「芻狗」其實是「芻豢」,即是牛羊豬等牲畜,那麼此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天地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它對待萬物就像人類對待牛羊豬狗等牲畜一樣,人類對待畜生,符合我們實質性要求的就疼愛,天地的境界高於人,但也類似,不論是什麼,符合天地的要求,即是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會對其愛戴。  老子有一個重要思想是「無為」的哲學,這是什麼意思呢?什麼都不幹嗎?不是,老子的智能受到《易經》的充分影響,他肯定明白凡事莫走極端,極端就是錯誤的道理,筆者研究發現,老子的哲學裡面,基本都是相對的概念,而沒有什麼絕對的概念,「無為」當然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可能是一個極端的概念,換成現代的語言就是按照規律辦事,違反規律的事情就不幹,這就告訴我們,要懂得發現規律和按規律辦事,就自然會少很多困惑,因為規律就是那樣嘛,不清楚的人自然很多煩惱,甚至會針對人。而相對的「無為」,還有如果不是幫到自己幫到別人的事情,意義不大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做太多的意思。還有「無知」,是相對的「無知」,就是一個社會如果風氣良好的話,民眾就不必學習太多偏離「道」的沒價值的知識的意思,例如「潛規則」之類,就是偏離「道」的無用的知識。「無欲」也是相對的「無欲」,我們人當然可以對外界的人和事物有要求,但還要知道不能有過分的要求,過分的要求,就是一種貪念,例如沒有付出努力要求收穫,沒有相應的貢獻要求高收益,就是一種貪念,帶著貪念生活,就不是依道而行了。其實,如果「無為」、「無知」、「無欲」真的是極端的概念的話,那麼《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的理想國,人類真的處於這樣的狀態,那麼,連自身生存都不可能保障得到。  其實老子的《道德經》,很多篇幅都是告訴我們不應該帶著貪念去生活的「無為」哲學,不要帶著貪念去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去找尋自身生命價值和意義,發展自身的「神性」。「神性」這個筆者提出的概念,但其實大家並不難理解。中國強大的玄學體系,只要我們稍微感受一下,都會發現不能否認神的存在,不能否認有比人更高境界的存在。筆者認為我們人只是在做混沌系統的下級層次的事情,這個在下文再詳細討論。人的境界就是這樣,你到了一層境界之中,你理解不了高層次的事物,但當你打破了當前的層次,就進入更高層次的一個境界,而再繼續打破超越,自身的境界將不斷提高,人也逐漸向神的境界靠近。但是神的境界是超出人的智慧極限的,人並不能真正充分體會,筆者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領略到神的境界,那麼,他的本質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人,而是神了,這就是成仙成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研究。筆者認為人不一定站多高,但一定要站得久,就是要讓自己的層次不斷提高不斷進步,讓自身的神性不斷升華。

老子的哲學裡面,「道」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老子告訴我們人要依道而行,這是《道德經》的重要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這就是對道的一個比喻,老子告訴我們原來水是很接近「道」的,水是激活萬物,利於萬物發展而且不帶著貪念和萬物爭強。我們人要依道而行,有這樣的哲學觀,則要做一個積極向善的人,筆者換成了現代的語言,就是人應該以為「他的另一半」服務為人生的根本宗旨,以為這個世界為人類為社會做出積極的有進步意義影響貢獻為人生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每個人的「另一半」是指從任何人的視覺下,這個人的「另一半」,它指的是對一個人而言,他應該服務的對象最宏觀的概括,是這個人之外的整個世界的大部分事物,從微觀上看,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具體的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事物、理論等等。但前面說過了,老子的哲學都是相對的概念,我們也懂得不能太絕對化,我們不能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肯定有一些不是,但大部分都是。而且,人也不可能絕對無私,但起碼做到不帶著貪念去生活。例如如果一個人不能保持一個客觀正面的心態去生活,就會害己害人,也是不能很好地為「他的另一半服務」的,所以人不可能絕對不自私,有時自私一下是為了保持正面客觀的生活態度。每個人不去傷害別人,帶著一顆善心,為別人、為世界、為外界做出貢獻越大,那麼,他必然收益越大,這也是辯證法的體現。明白了這一點,是最簡單層面的得道了,不過,這個層面並不低。

老子還有一個重要哲學,就是無中生有,從相對的「無」發展到相對的「有」,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老子的思想受到《易經》智能的充分影響,我們可以再加上《易經》的哲學一併探討,《易經》的全書有嚴格的系統性,仔細觀察卦畫,就會發現有著「非覆即反」的規律,表現出相反相成的哲理,就像長龍一樣,同樣,有著卦畫的幫助章節編排功能,也防止了《易經》的順序會被打亂的擔憂。易經,從簡單的層面理解就是變化的系統。「易」就是「變化」,易經,筆者認為從一個簡單的層面來說,就是一個變化的系統,而其反應出的變化的主體可以是任何事物。《易經》這個變化系統講的就是變化,強調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絕對性,這是「易」的思想,但是,周易還有一個思想就是「不易」,這表明雖然事物的運動變化是絕對的,即《易經》作為一個理論系統,它裡面的原理、所揭示的運動規律等等,這些,具有不變性,有些是永恆不變的,有的具有一定時期的不變性。例如:一陰一陽,一分為二的規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規律是不變的,例如下面會提到的波浪規律,大波浪套中波浪,中波浪套小波浪的事物發展運動形態規律。這些或在經文中,或者觀易經的整體結構就能發現,全書貫穿著這些哲學思想和道理。《易經》告訴我們運動的絕對性,告訴我們事物演化的規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交換原則,我們人不應該考慮自己賺了什麼還是賠了什麼,是考慮自己用什麼去換什麼。  《易經》也告訴我們,成功是需要很多條件了,平常心對待,即使你成功了,也不要貪天功為己有,戒驕戒躁,要保持正面客觀的態度。《易經》的哲學,再加上老子的哲學,我們可以看到,事物的發展,從無到有,從無的狀態,到本源的出現,由本源出發發展,逐漸走向混沌複雜,複雜到了極點,又會反彈,重現本源的價值,物極必反,發展到極點之後就會回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就表達類似的意思,這裡的「大」,從簡單的層面理解,就是動態的變大,或者是無限發展的意思,「大」的過程是「本源狀態——逝——遠——返」。一切發展階段都具有相對性,相對地從無到有,從無這個狀態發展到有這樣狀態,然後是這個狀態轉換成另一個新狀態,「無」和「有」是相對的概念。  我發現老子的哲學是非常優雅的,他反對武力和極端,厭惡暴力,是一種波浪色彩的優美的迂迴曲折的哲學。但面對罪大惡極的人,老子是推崇堅決「殺」之,老子對刑罰的態度又是相對嚴厲的。他在八十一章構建的大同社會的藍圖,其實是必須按照《道德經》全部的要求實行了才能逐步實現的,希望人們能夠形成一個個小的國家,大家處在一種事務稀少,富足簡單,有大量時間進行精神文化生活,重視心靈層次的不斷升華,而不必忙於戰爭、繁重的體力勞動等等雜事,人人覺悟非常高,沒有犯罪,人人都珍惜生命,而且珍惜到連遠方都不去,因為「車船三分險」嘛。筆者也認為,人是要珍惜生命的,人死了,即使變成了什麼其他形態存在,但人的一些特有的感覺,例如性慾、食慾、冷熱、酸甜苦辣的感覺就沒機會再體驗了,所以要珍惜生命的機會,熱愛和平,避免戰爭。但老子所說的珍惜程度是很高的,還有其他的描述,到底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境地呢?筆者思考一下,發表一下膚淺的見解。由於人的貧乏和局限性,人必須依賴這個世界,人有對智能的自覺性,人主動認識世界和發展世界,這同時也是人的一個需要。要達到老子設想的社會,人首先要有足夠強大的科技,在大自然中保護自己,和解決大部分問題,有機器為大家服務,保護大家,因而武器之類不必怎麼使用,而且得有先進的制度和極豐富的物質,資本不再引誘人犯罪,而且人具有很高的覺悟,能夠自覺勞動,不但如此,個人的知識是相當豐富的,治病之類的事情自己就可以或者通過機器幫助完成,而且全世界的文化進行了多層次的融合,從而實現文化大同,沒有再交流的必要,有比互聯網還先進的交流工具,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很好地交流。人類雖然有武器,但是不對內的,一般不必使用的,而是對付自然界的敵人和可能出現的敵意的外星人的。

我相信市場經濟,雖然資本市場帶給人類社會極大進步,但當今的貧窮的地方,世界上貧富有差距,恰恰是因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如果全球都是社會主義制度,計劃經濟,那麼,現在的資源已經足夠讓所有人溫飽,而且,生產力可以有更大的發揮。但目前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相當的文明,我們似乎沒有戰爭的理由,現在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嘛,但我們有改變的理由,筆者相信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實現全球社會主義,也必然會是那樣,而不能再重蹈覆轍,用以往武力的方式去實現,當民眾覺悟很高的時候,自然能夠自覺實現社會主義。我相信在大同美好的社會將有機會實現,人類將一致對外,共同開發新的外星世界。

推薦閱讀:

海雲繼夢:華嚴思想的承先與啟後
【自語堂編藏】張麗華:帛書《易之義》的解易思想
在中國,人們對自由思想和權威普遍是什麼態度?這種態度是否對科學發展有影響?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種影響?
略論新儒商的營銷思想
王維詩中的「空」觀思想

TAG:道德 | 思想 | 道德經 | 老子 | 研究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