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一些習俗禮儀禁忌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歷史悠久,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1368年元朝滅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蒙古族群眾崇尚禮儀,講究禮貌,熱情好客,待人誠懇。當有來客拜訪時,首先為其看狗,微躬身施禮,互相問好,再引入蒙古包。來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遞煙。遇有就餐時間,主人要熱情勸留客人,客人越隨便自在,主人就高興滿意。  獻哈達是蒙古族迎送、饋贈、交際、獎賞,定親時使用的重要禮品之一,表示敬意和祝賀。哈達一般用絲織品製成,長度在1.2-1.5m之間,顏色有白、銀灰、淺蘭、黃、紅等,所獻哈達的長度、質地、色澤要依據接受者的身份和與自己的關係而定,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禮俗。  換鼻煙壺鼻煙壺是蒙古族傳統社交禮品。大小不一,形狀多樣,壺上圖案絢麗多彩,一般用瑪瑙、翡翠、玉石雕刻而成。遇有重大喜慶節日,同輩相見,雙方用右手遞煙壺,小輩單膝下跪雙手接壺,長輩品煙、小輩不品煙,只把壺略向上舉一下。  敬酒是蒙古族群眾招待賓客禮節的主要一環。酒具一般為銀碗或銀盅。敬酒時,男主人必須頭戴帽子,衣著整齊,斟好酒後,雙手托起哈達捧銀碗、唱敬酒歌,以輩數或年齡大小依次敬酒。舊時,等級制度非常嚴格。一般諾顏去貝勒家時,先把騎馬拴好,經貝勒允許後,方能進家拜見。貝勒去部下家時,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後才進屋。 過去,官方往來,則以本地土特產品或地方風味物品做見面禮和回贈禮。平常人家往來,一方如給一方贈送哈達或點心糖果等物,接受方還其盛具時,必須盛放些物品,絕不能空空返回。 牧民飲食以肉食、奶食、麵粉炒米為主。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羊肉吃法以手把肉、晾乾肉為多,冬季卧山羊或牛時,將其肉割成條狀,涼在陰涼乾燥處,第二年春、夏季節吃干肉。食法主要以泡炒米、吃干肉沫麵條,干肉沙蔥包子多。 近年,牧民遇重要宴席或婚禮有吃全羊、放「烏查」(羊背子)的習俗。「羊背子」取全羊由背上往後數第三根肋骨至尾部一段和羊頭下鍋,出鍋後盛入木盤,先放「烏查」,「烏查」上再放羊頭。灌腸多是「血腸」和「肉腸」。羊小腸灌以麵粉或蕎面調和的羊血,肥腸或牛腸一般灌肉、肚等。 牧區牧民的主食還有蒙古包子(純羊肉餡)、酸奶麵條、奶油捲兒配羊肉湯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飲品兩種。奶食品有奶油(黃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等。牧民一般喜歡在白油內參入「樹木勒」(奶蛋子)灌進羊肚內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飲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發酵馬奶)和奶酒。 奶茶是磚茶、鹽、鮮奶相兌而成。 天葬是牧區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脫掉死者的舊服裝,換上新衣或用白布纏裹全身,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屍體掉在哪裡,那裡就是吉樣的葬地。天葬後,死者的子孫一般49天內不剃髮,不飲酒娛樂,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火葬是喇嘛教傳人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後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屬揀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撤于山川、江河,有的裝入壇罐中埋葬,以示永遠悼念。土葬是農區蒙古族普遍實行的一種葬式。內蒙古西部農業區蒙古族的土葬,與漢族大同小異。人死後(或臨終前),家人給死者更換新衣,將屍體放在木板上,用哈達罩其面,等待人殆。人殆時,屍體不能見太陽,一般在黃昏時刻,將屍體從窗戶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內,一般三至七天內出擯,東部地區蒙古族一般都當天出殯。出殯時死者的長子扛棺材大頭,其餘子孫抬小頭,有的拉在靈車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達墳地後,用吊繩把棺材放人墓穴。埋葬時,死者的子孫和近親,圍繞墓穴正反台轉三圈,並用手抓土向墓穴撤去,然後大家一起鏟土埋棺。老年人去世,一般全村的小夥子都來哀悼和參加葬禮。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鄉,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的蒙古族人民和漢、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共同創造了物質文明,同時又創造了深厚的音樂文化傳統。無論是在遼闊廣袤的草原,浩瀚無垠的大漠,還是在富饒的農區鄉間,到處都飄揚著優美動聽的音樂之聲。這些豐富多採的音樂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直伴隨著勤勞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設自己的家園,創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達慕」在蒙古族語中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是內蒙古地區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多在夏、秋季節祭敖包時舉行,一般一年一次大會。主要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歌舞以及貿易活動。規模大小不一,是時正是草原上氣候怡人、綠草如茵、百花盛開、牛羊肥壯的黃金季節,節日期間,牧民們身穿節日新衣,乘馬驅車,從四面八方匯聚一處。一時草原上五彩旗幟如霞雲飄揚,蒙古包如點點珍珠,一片節日氣氛。近年增加了馬上射擊、文藝體育表演、圖片展覽、電影放映、文教衛生宣傳,以及慶豐收、交流生產經驗、選舉模範和進行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內容。 禁忌: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蒙古族禮儀風俗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 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來從事狩獵和畜牧業,以性情直爽、熱情好客著稱。家中來客,不管常客還是陌生人,都滿腔熱忱。首先獻上香氣 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盤盤潔白的奶皮、乳酪。飲過奶茶,主人會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時節還會高興地請客人喝馬奶酒。   有些地區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時,還有一定的規矩。例如用一條琵琶骨肉配四條長肋骨肉進餐;牛肉則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節肋骨及一般肥腸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後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頦、脖子肉都是給晚輩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貴的客人或是喜慶之日則擺全羊席。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1、蒙古人家做客禮儀: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您好或阿末日、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 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在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   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托在哈達上端出來。蒙古民族把酒看作各食品的精華,敬酒是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敬,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蒙古族人對客人的食宿常不取酬謝,無所計較,並認為對客人的招待小氣吝嗇是看不起人家的表示。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煙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  在草原的有些地區,蒙古人家婦女生了孩子,總要在屋檐下掛個標誌,如果掛的是弓箭,說明生的是男孩;掛的是紅布,說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針線之意。凡遇這些標誌,客人須注意,不要貿然闖進婦女坐月子的屋裡。 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2、蒙古族的禮節,大體上有獻哈達,遞鼻煙壺或請安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遊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哈達有布的、有綢的、有帛做的,顏色多是白色、淺蘭色的,長短不等,一般在一尺二寸到一尺五寸之間,兩端有拔絲,約有半寸許。也有長到三尺的,只用於獻佛。獻給哈達時須用兩手捧著,身體微躬,接受的人也是同樣的姿態。  遞鼻煙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也是普通的相見禮以表示敬意,友好。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鼻煙壺,一般為一立方寸大小,小巧玲瓏形式多樣 ,有的象小梨,有的象桃或小柿。壺上的圖案絢麗多彩,有飛龍奔馬,有奇珍異獸,也有摔跤射箭或翩翩起舞的人像。壺的質地不等,貴重的有用瑪瑙、翡翠、琥珀製作的,還有用金、銀、銅等金屬製作的,壺內裝帶有香料的煙粉,也有裝藥品的。嗅一下可以提神,甚至噴嚏。鼻煙壺通常裝在一個長六、七寸,寬四、五寸的綢袋子里,袋子外綉美麗的圖案,經常佩在腰間。  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4、 求子、喜慶、滿月:  求子禮是蒙古族人生禮儀的開端,通常由婦女以祭祀敖包、山洞和人形石的方式進行。嬰兒誕生後第三天,要進行洗浴禮,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年婦女主持,用鹽水、茶水或羊肉湯給嬰兒洗浴,之後用香木和香料凈身,同時為嬰兒起名字。   嬰兒滿月,一般都舉行「乃日」,即慶祝滿月的活動。參加「乃日」的客人,要帶衣服、哈達、玩具等禮物,也有送活羊的,獻禮品的客人要在喝完茶後進行慶祝儀式。滿月的孩子洗的乾乾淨淨,並燒香凈身,頭頂塗黃油、奶子,以示祝福。參加「乃日」的長者要致祝詞,同時,請多子多女的老人用鬍鬚磨擦孩子的臉頰。  過生日,嬰兒滿一周歲,初次剪胎髮,要舉行剪髮「乃日」,程序基本與嬰兒滿月相同。過生日結束時,把剪下來的「代合」(成團的亂髮)裝進小布口袋,縫在孩子的「德勒」或襯衣領袖的外面。  5、 祝壽禮儀:  蒙古族以虛歲計算年齡,13、25、37、49、61、73等歲本命年時都要舉行慶賀。首先為73、85歲的高齡者祝壽,時間在臘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二十七至除夕的前幾天里為49、61歲的人祝壽。對不足49歲的本命年人,均在除夕那天慶賀。小孩到13歲時,父母要給備新馬鞍、馬嚼,以祝賀他「手及馬鞍,腳及馬鐙」。孩子自己騎馬到親戚長輩家敬酒聽祝詞,並接受長輩的禮品。61、73、85歲時要大辦慶宴,贈送禮物主要有哈達、頭巾、德勒、特爾力克、靴子、綢緞以及牲畜等。  6、喪葬禮 儀:  由於草原蒙古族人歷史上形成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所決定,葬禮也極為簡單,一般不設靈床、不擺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用音樂。葬禮一般分為野葬、火葬或土葬。  野葬,又叫天葬。人死後用白布裹身,或穿原服裝,用車拉死者顛落在荒山野甸中。野葬後,死者子孫在49天或百天內不剃頭、不飲酒、不作樂、遇賓客不寒喧,以示哀悼。  火葬,是隨著藏傳佛教進入草原後出現的一種喪葬形式,一般都是野外火葬,火化的同時立墓。土葬大凡和漢族人的挖坑埋葬一樣,土埋後立墳、立碑。隨著科學文化的進步,葬禮中的封建迷信也已消失。蒙古族人也開始火化,開追悼會,悼念死者,寄託哀思。  7、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推薦閱讀:

男士必知的西餐禮儀
拜訪與接待禮儀
[轉載]禮儀知識之十:外國人的著裝禮儀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禮儀
男性社交禮儀常識—用餐篇

TAG:禮儀 | 習俗 | 禁忌 | 蒙古族 | 蒙古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