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法制宣傳周
1、警惕「假書」
為謀取暴利,一些造假者、販假者往往將贗品(或真品中參雜著贗品),通過非正規渠道編著出版物,給這些贗品套上一個「假身份」,博取收藏投資者的信任,然後高價出售。
2、少聽「故事」
在藝術品市場中,很多出售者往往在推薦作品時會提供很多奇妙的故事,比如由其某代祖輩開始流傳至今、在某個偶然的機遇從某地方挖出來的、由某某大家收藏過或鑒定過的等等,這些故事僅可做參考,決不可做購買作品的依據。
3、謹慎對待作品相關聯人的鑒定結論
藝術品鑒定要慎之又慎,聽取多方意見,不能盲目信任作品相關聯人的鑒定結論。目前市場上存在藝術家、藝術家親屬或其他關聯人為某種目的,將真的說成假的,將假的說成真的現象。
4、警惕「天價鑒定」行為
警惕有的文化機構利用藏家「藏有所值」的心理,安排所謂「鑒定專家」鑒定藏品,開出誘人的參考價格引誘藏友簽訂合同,委託「拍賣」,騙取服務費用。實際上,在拍賣公司主持的文物藝術品拍賣中,拍賣前雖然也有鑒定的環節,但一般是由拍賣公司自己或者聘請專家進行,鑒定的目的僅是為了確定標的是否能夠達到拍賣的要求。廣大藏者一定要警惕所謂的「天價」鑒定。
5、警惕拍賣會前濫收服務費用
按照國內拍賣行業慣例,拍賣公司只在拍賣後向委託人收取一定比例的成本費,甚至很多公司都承諾拍賣未成交的不收取任何費用。此外,海外的拍賣公司,也沒有在拍賣會前收取手續費的慣例。因此,提醒廣大收藏和投資愛好者,如拍賣公司在拍賣前收取鑒定費、評估費、宣傳費、圖錄費、保管費等各種費用的,一定要保持警惕。
推薦閱讀:
※法制黑豆
※廣東法政學堂:廣東現代法制的起步
※中國最令人悲哀的地方是什麼?
※為什麼香港ICAC廉政公署沒有成為東廠西廠?
※法制黑豆的配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