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以佛學為例談信仰-大頭魚的心靈棲息-搜狐博客

從物質財富到精神財富 ——以佛學為例談信仰 一、初談信仰 當今社會的發展核心就是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城鎮建設;不論是普及轎車,還是天下網路;都反映了我們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經濟建設取的成就是巨大的,成績是可人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現代生活方式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挑戰也日益激烈,社會轉型期的動蕩更是造成國民信仰缺失嚴重。浮躁、焦慮、壓力、過勞、孤獨、迷茫……等名詞似乎成為里這個時代人們內心活動的代名詞。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使我們享受內心的進步帶來的喜悅,怎麼樣才能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同物質世界一樣進步,至少不致墮落和蛻變。這個就是信仰所解決的問題,也只有信仰才能解決的問題。 上古時代,人們信仰天道,封建時代人們信仰君臣,儒教;在整個封建時代的演進進程中,儒、道、釋三教共同演繹了中華文明禮教的精華。但當時間的車輪碾進今天這個物質文明的社會,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民主文明的進步,人們不再信仰天道,君臣,儒教;很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道德不怕,法律不怕,倫理不怕,只相信自己的私慾,無法找到自己的內心歸屬地。正如一作家寫道:「當我們擁有了整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卻丟失了自己。」坑蒙拐騙,偷搶假私,信仰確實已經成為我們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文化瓶頸和道德隘口。信仰就是不致使人迷失自我,不至於落寞的工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尋回自己的信仰,因為只有信仰才能讓我們內心充實,擺脫精神危機。 孫中山先生說過: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愛因斯坦也說過:完美的宗教應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人格化的神,揚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以及宗教理論,涵蓋了整個自然和精神,它應該是建基於對萬有的體會而生起的宗教 ,將自然那和精神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而佛教就符合這個條件。以下,本文就將以佛學為例,從重讀佛學思想入手,以客觀,審慎的態度,從哲學研究的角度談信仰的建立。 二、 例說佛學積極效應 這個部分本文將從兩個例子入手探究佛學思想:(一)六道輪迴 佛教不但完全相信六道的存在,而且相信有其他的空間,容納不同的界別,不同的眾生。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六道的縮影。例如,有的人生活富裕,快樂無憂,就想活在天界一樣,與天人沒有區別;有的人生活雖然富足,但是好爭鬥,心緒不能安寧,這樣的人就象阿修羅一樣,雖然活在人間。我們一般的人有喜怒哀樂,就是活在人界裡面;有些人思想和智力比較愚笨,又懶惰,所以他們和畜生道沒有多大區別。有些人生活忙忙碌碌,終日營營而沒有生活目標,也和畜生沒有區別。有些人有強烈的慾望,希望擁有很多的東西,總是希望多要一些,爭名奪利,他們和永遠吃不飽,喝不夠的餓鬼又有什麼區別呢。另外有些人活的很痛苦,常受生活折磨就如同活在地獄一樣。 若一個人通過努力能把握機會得到幫助幾可能變的富有,生活無憂。這個人的轉變就象從人界輪迴投胎到天界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六道的縮影,由此推演的結果也就很多。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向上,以免墮入無間。(二) 四聖諦 「四聖諦」是四種人生真理。我們依據「苦、集、滅、道」四個階段去做,便可以離苦得樂。佛教認為人生是充滿痛苦的,人生難免就有苦痛,心裡痛苦是常有的,面對痛苦我們就要了解痛苦的成因,這就是集,綜合尋找原因。又因為我們要積極做人,決心把煩惱除去,把痛苦消滅。但是具體到實施,就需要方法,這就是道。 由此看來,佛教不但不消極,反而是積極進取,戰勝困難的宗教。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就可以想想這個方法去解決問題,積極做人,面對陽光,接受挑戰。 由於佛學浩瀚,本文僅僅以上面兩個例子說明,不再多舉。 三 以佛學重釋財富 現代人追求財富,總是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基礎上,以為擁有物質財富就擁有了一切。其實物質財富只能滿足人的基本需求,而生命的更高層次是精神財富的追求。 我們的精神世界,主要有道德品質、文化素質和人生經驗組成。一個擁有美德的聖賢不論在哪個時代都可以潔身自好;一個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論遭遇多大的困難都能從容面對。所以說只要我們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有能力抵禦外界的干擾。 佛教說財富是水災、火災、盜匪、惡王、不肖子五家共有,或是天災、或是人禍,都將化為烏有。所以這些東西都是虛幻的,而內心的精神財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我們可能失去財富,但不會失去智慧;我們可能會失去健康,但不會失去慈悲;我們可能會失去家庭,但不會失去愛心;我們可能會失去事業,但我們不會失去信仰。如果物質的失去是不可抗拒的,那麼智慧、慈悲、愛心和信仰的失去則是自己的不加珍惜,選擇了自甘墮落。我們總是慨嘆世事無常,但卻出來沒有想過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最後應該堅守的陣地都丟棄了。當我們的眼睛裡面只有錢的時候,不僅職業道德沒有了,甚至倫理道德也不見了。 正是人們把自己信仰丟棄,才使我們的內心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為了物質財富的佔有,我們不僅忽略了精神財富的積累,甚至以喪失精神財富為代價。當我們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物質卻無法彌補空白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們要培養心靈深處的慈悲和愛心,培養內在的信仰和智慧。對於人生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收益的源泉
推薦閱讀:

心靈的面目
印度偉大的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通往心靈自由之路——
你是否為自己置備了一套心靈創可貼?
個人神話
心靈雞湯語錄,滋潤心靈的智慧甘霖!

TAG:信仰 | 精神 | 財富 | 博客 | 佛學 | 物質 | 搜狐 | 心靈 | 搜狐博客 | 棲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