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坐具的演變
彈琴的人都知道,在《文會堂琴譜》中有操琴「五不彈」一說,其中之一即「不坐不彈」。但怎麼坐?坐哪裡?卻是頗值得玩味的細節。其中不僅映現出中國古代坐具的歷史演變,更有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的發展和變遷。今人多置琴於琴桌、坐於琴凳上彈琴,那麼古代人又是怎樣彈琴的呢?
在高腳坐具普及之前,人們的坐姿有正坐(即跪坐)、盤腿坐等幾種。彈琴時要麼將琴置於矮几之上,或直接琴橫膝上。經過幾千年的沿襲,「膝上橫琴」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傳世繪畫中琴桌琴椅未普及之時,這個時期「盤膝而琴」的基本姿勢是:人盤腿坐在榻上,琴尾抵著榻,琴首端置於腿上。這種彈琴方式非常鍛煉琴人的身體協調能力,琴置於膝蓋之上,不易平穩,需要人身體各部位力道均衡,方可揮灑自如地演奏,所以要求琴人有成熟、紮實的彈琴功底。在北齊時代的《校書圖》中,文人們便是盤腿坐在床榻上面工作和撫琴的。
▲北齊·楊子華《校書圖》
可想而知,漢代之前,由於生活的不方便,人們對於沒有東西可坐這事兒很煩惱,久而久之,便出現了新的坐具——胡床。《後漢書》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史料可證,胡床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由北方民族傳入中原,終於解決了我天朝人民腿和臀部由於長久貼近而酸痛麻木的矛盾。雖名為胡床,但《說文》曰:「床,安身而坐者。」那個時代人們對床的定義,是以「坐」為主要功能的傢具。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沒有靠背,供人垂足而坐,算是凳子和「馬扎」的雛形了。但是出於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其使用僅限於個別場合,彼時社會仍普遍通行跪坐。
▲胡床(杌)
胡床雖然妥善處理了腿跟臀部的位置關係,可是中原人民的俎案還跟以前一樣矮,吃飯的時候總彎著腰多費勁啊?腰和腿的矛盾又產生了。難道我們引進一種新傢具就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不協調嗎?要知道勤勞智慧的中原人民是不會這麼輕易被打倒的。人們想方設法把俎案的高度往上調,人們的吃飯、學習漸漸攀升新的高度——大桌高案出現了。
在唐之前,「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講,即車的圍欄。其作用是人乘車時有所依靠。所以後來椅子的用途便是供人倚坐,其結構是在四足支撐的平台上安裝靠背,這也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於是在貞元年間(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加了靠背的胡床華麗麗登上歷史舞台,作為胡床的升級版,「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最早記載可見《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繩床十,內四椅子」。)
▲椅子
雖然椅子的名稱已然問世,但是它還未完全從床概念中分離出來。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稱為床的現象仍很普遍。加上傢具的使用有等級之分,所以高型桌椅在唐代並沒有大面積流行。同時,唐代琴人依然習慣於以前代的撫琴姿勢抒發曠古幽情,所以憑藉桌椅彈琴的風氣並不盛行。從而唐及五代時期傳世的繪畫中,坐在桌椅前撫琴的場景極為少見。如《宮中圖》等名作,琴人依舊是盤膝坐在榻上的;《調琴啜茗圖》中的仕女,則盤膝坐於石上。
▲唐·周昉《宮中圖》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
到唐末至五代時期,「胡床」這個稱謂叫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人稱其為「交椅」。 至兩宋,桌椅等高型傢具在平民階層普及,並在民間形成時尚。作為居家必備,彼時的畫作中出現了很多高桌高椅。例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隨處可見店肆中擺放各式各樣的桌椅。
專用的琴桌與琴凳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傳世繪畫作品中,坐凳撫琴的題材漸漸多了起來,可見,以桌椅為彈琴工具,並相應調整彈琴坐姿,已經成為很普遍的七弦琴演奏形式了。在後世的傢具普及與傳播中,文人、工匠對傢具的審美風格進行創作設計,形成京式、蘇式、廣式等傢具派別,在演琴用具上,也根據不同木料結構疏密的差異,選擇更適合琴音共鳴與傳導的桐木等介質進行琴桌加工。琴桌、琴凳等演奏傢具的產生,對於琴腔的共振、弦聲的傳導以及琴人身體各部位力量的協調都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專用琴桌與普通的桌子的規格不同,一般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對較低;反之,琴凳要高,以兩膝能放進桌下為宜,便於演奏技巧的發揮。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中所繪的琴桌,桌面下設有音箱,四圍描繪著精美的花紋。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趙佶《聽琴圖》
- end -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楊典的古琴演奏?
※著名古琴曲
※古琴仲呂均可不可以用西樂C調來定弦?
※【武漢三鎮游】古琴台(1)
※第四十七章 絲桐奏盡離人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