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菊子詩文集》序

我愛好文學,是很偶然的事情。十五歲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山區農村,耳濡目染的是農家的生活,體驗著清貧和原始狀態,同時也感受著大自然的青山綠水、春華秋實、風霜雪雨之多姿變化。1980年,趕上恢復考試的機遇,我考上了山東省地質學校,從封閉的山村走出,來到了大名鼎鼎的泉城濟南。那時候學習的氛圍很濃,老師們勤勉敬業,同學們學習刻苦,爭先恐後。我對文化知識如饑似渴,是書店、圖書館、閱覽室的常客。古文、哲學、藝術,涉獵甚廣。而一本《唐詩百首賞析》及《宋詞百首賞析》,引領我走進了詩歌的廣闊天地。我喜歡那一首首雋永的詩詞,詩情畫意,簡約而意豐,哲理而味濃。我被古典詩歌深深地吸引。從誦讀到學寫,逐漸積累,詩歌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2006年,我把積攢了20年的日記式的詩歌習作結集成冊,取名曰《山泉集》。每自觀看,常有成就之感,因為那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果實。同學、朋友有索要者,便愉快地贈送,他們多表達出敬佩之感,因為若不是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連這麼一件事也難以完成。

2008年開始,我成為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註冊作者,這是一個嶄新的起點。這裡雲集了大批有才華的作者,有好作品可讀,有文友可交流,是一處文學愛好者的好天地。起初我只是把以前那些老掉牙的習作發表上去,常有文友光顧欣賞,激勵作用不言而喻。進而寫一些新東西,也常得到文友的鼓勵。就這樣,不斷地讀,不斷地學,不斷地想,不斷地寫。約莫兩年多的功夫,又積攢了厚厚的一本了。取其名曰《菊子詩文集》。收錄其中的有詩歌100首、散文5篇、文學評論4篇、雜文5篇、科學論文1篇,共計115篇。基本上是對現實生活或歷史事件的一些思考心得,雖然稱不上什麼佳作,但都是憑心靈的真切感受而寫,並非捕風捉影之作。因為火熱的生活歷練著心靈,便有了心靈的回應。文字是心靈回應的寫照。實現生活越緊迫,心靈回應越強烈。詩人則以其敏銳直覺在這種回應中醞釀並完成詩歌創作。

文學真是有極大的魔力,看看網上辛勤的耕耘者們就可明白這一點。而且,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與「文」沾些邊兒。一說文人,總能叫人肅然起敬。與「文」沾邊,是一件快樂的事,同時又是件苦差事。沒有天賦不行,沒有勤奮不行,沒有毅力不行,沒有獨立思考不行,沒有吃苦精神不行。那些不斷前行,鍥而不捨,不斷感悟,不斷創造的人,是可以把苦變為樂的。

我所理解的文學,是在繼承前人優秀作品基礎上的新創造。這一點無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人典籍浩如煙海,讀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閱讀,吸收取捨,化為己用。鑽研愈深,求理愈真,文章愈佳。當然,讀書不是簡單的啃書本,而是與生活、與社會、與自然相結合的體驗、思考、驗證、提升,這就是創新的過程。一篇文章,一件作品,能不能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成功地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讀一件好作品,常常是既看到前人的影子,又樹立起嶄新的形象;像一個新生兒,經過漫長的孕育,自然地誕生了,既有父母的影子,又有自我的新面目。

我閱讀速度慢,因而閱讀前人典籍的數量是十分有限的,所能繼承的前人優秀文化也是十分有限的。這決定了創新的難度。好在詩歌是語言的精華,雖然閱讀的數量少,但質量高,反覆咀嚼消化,其收穫也是蠻大的。

前人典籍中,《周易》(雖然看不大懂)、《道德經》、《莊子》、《論語》、《孟子》,我都很喜歡。尤其喜歡老子的《道德經》,認為它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詩歌當中,《詩經》、《離騷》、曹操的詩、李白的詩、杜甫的詩、蘇軾的詩詞、李清照的詩詞、毛澤東的詩詞等,我都非常喜歡。散文中,《史記》、《戰國策》、韓愈的散文、歐陽修的散文、蘇軾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等,我非常喜歡。尤其喜歡蘇軾的詩文,認為它們達到了文學藝術的極高境界。至於古典小說,因為閱讀的不多,沒有什麼發言權了。

一個人能寫一點文字,是很幸運的事。人類創造文字,使用文字,是生物歷史上的大事件。因此,對文字存有敬畏之心是必要的,理所當然的。文章沒有寫好,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對文字應有的敬畏之心。不敬畏,然後不用心、不努力,然後很隨意、很草率,當然寫不好文章,自然之理也。作品不在多而在精。唐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就那麼四行、二十八個字,卻被後人永遠地記住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就那麼二十個字,也被後人永遠地記住了。當然,一首好詩是浸透了詩人大量心血的。

為文和為人,是有密切關係的,所謂文如其人是也。文章不但是給自己看,還要給別人看的,是要感染人的。如果言不由衷,文章必然蒼白無力;如果作者境界不高,何以提高他人境界?修養問題的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可以說是貫穿一生的過程。因此只能從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養成品格,見於文字,其文字也就有生命力。通常說詩人要有「赤子之心」,是說不流於世俗,不遭受污染。而事實上,赤子之心是很難保持的,因為人生活於現實之中,各種誘惑隨時襲來,做到一塵不染是極難的。唯有「正值」是可靠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自己做事自己當,不斷反思自己,人便在不斷的修成之中了。

我總覺得業餘創作更有可能出好的作品。因為文學創作是慢功夫,有時窮其一生也不見得出幾件好作品。靠文學謀生向來是極為不易的。歐陽修有「馬上、枕上、廁上」的「三上」創作法,他的好文章多是在「三上」完成的;《離騷》是在屈原放逐過程中完成的;陶淵明是在歸田園後,創作了大量清新明麗之作的;唐朝的大詩人們多是在他們謀求仕途或遊歷名山大川的過程中,創作了優秀的詩文的;蘇軾是在反覆的從政、遭貶的歷練中寫出他的不朽之作的;蒲松齡是在教書之餘完成他的《聊齋志異》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有自己的某種職業,作為謀生的手段,在這過程中有所感悟,記以文字。這種創作方式,之所以比專業創作好,是因為作家的感悟是深深紮根於現實的,是有源頭活水的,是潛沉靜思的,是更接近真理的,因而更有生命力。

我不贊成把文學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文學是生命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沒有生命,文學便毫無意義。我不贊成文學的速成,因為果子的成熟有自己固有的成長過程。文學不是生命的戕害,而是生命的佑護和滋潤。不必祈求文學家可以拯救世界,呼風喚雨,消弭所有災難,這是永遠不會實現的。詩人也不必把自己裝扮成救世主,這將是十分虛擬的。詩人就是平常人,過著平常的生活,經受著同樣的或者更多的磨礪,同時又受著良知的感召,不時的發出一些警世之音罷了。

這裡還要談到文學的形式問題。即使有著再高的思想境界,即使掌握再真的真理,沒有完美的表達形式,無法進入審美的境界,還不能稱為是好作品。就詩歌而言,古典的詩詞形式的完美是令人讚歎的,它們是詩歌成熟的一種表現,至今還有很強的生命力。比較而言,新詩的形式就顯得有些雜亂。「雜亂」有求新的含義,但要看這種「求新」是否是準確地表達了思想內容。如果把好端端的漢語給拆的七零八落,很少有人讀懂,這種「求新」就是徒勞無益的,其作品就難以普及和流傳。對新詩而言,「精練、押韻、大體整齊」,這些基本原則還是要遵守的。

以上就是我的文學追求的歷程及關於創作的一點心得體會。並不是說我已經把有關的環節都處理好了,只能說我是在創作中努力實踐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仔細盤點起來,該詩文集中,好詩歌沒幾首,好文章沒幾篇,思之悚然。那麼,為什麼還要結集成冊呢?無非是進行一下總結。有總結才有提高,理清一下思路,肯定成績,查找不足,便於以後的進步。

是通過國土資源作家網「認識」了那麼多文友,讀到了那麼多好作品,得到了那麼多營養、支持和鼓勵。可以說這兩年的寫作成績,與國土資源作家網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特別感謝國土資源作家網這塊寶地,感謝不辭辛勞的編輯們及相互切磋學習的文友們,並祝願朋友們在國土資源作家網的百花園中耕耘多多,收穫多多!

2010-7-14

推薦閱讀:

三大約噶----劉立千居士文集
【魯迅文集·雜文集·集外集拾遺】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
美文集錦(一)
任仲然文集
解縉《解學士文集》

TAG: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