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夾份兒」——「打包」習俗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富裕起來的家庭,餐桌上的菜肴日益豐富。特別是辦喜事,為了方便,都在酒家、餐館舉行。辦喜事的主家,為使賓客酒足飯飽,席面都很豐盛。由於菜肴多,往往都吃不完,吃不完的菜肴,倒了浪費,因此,酒家便將吃剩的菜肴分類,用食品袋(盒)包裝好,送回給主家,名曰「打包」。 其實,「打包」這一習俗,在客家地區早已存在,客家人稱「夾菜」。據說,過去客家農村辦喜事,也講「體面」,有「三丸」:即豬肉丸、牛肉丸、魚丸;「四大塊」:即大塊豬肉(又叫燉豬肉)、大塊牛肉、大塊雞、鴨肉。加上炸魚、炒肉絲、豆乾片或釀豆腐等等。就坐桌而言,從前都是坐八仙桌,每桌坐八人。至於菜的碗數,一般都是十大碗,也有十二碗,現在多達二十大碗了。每碗的大魚大肉都由廚師數過塊數的,如雞肉每碗為二十四塊,每人三塊。賓客坐桌時,男女客分開坐。就是外家、叔公頭坐上座的,亦分男女。因為男客是不能「夾菜」的,菜肴都是供下酒飯的。菜不夠吃,主家可再加菜。女客則不然,一開席,女客就好像分菜似的,每樣菜三塊三塊地夾到自己的面前,女客只吃些雜菜、菜湯下飯。吃飽後,每人用事先準備好的袋子裝好,帶回家裡給公公婆婆或小孩分享菜肴,這種習俗,叫「夾菜」,拿現在的話來說叫「打包」。 「夾菜」這一習俗,客家地區好多地方都有,這一習俗體現出客家婦女愛家愛子女勤勞儉樸的精神。 時下的生活已大大改善了,但這樣的做法在農村還是存在的。而如今,市民在酒店吃飯,也會把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據說有的酒店還推行了「飯菜打包帶走,就能獲得打折優惠」的新舉措。 舊時是因為家裡窮,一年到頭難得吃上一餐好的,遇到村裡有人辦喜事時,把菜打包回去是為了留給家人吃。而現在的「飯菜打包」是為了不浪費,有一些年紀大點的人,往往會在席後會提醒小輩,「是不是把桌上的打包啊?」只是這樣的提醒和習慣,是一種個體的行為,沒有形成特色社會風氣而已。
推薦閱讀:
※一家人,什麼最重要?說的太好了,一口氣讀了十遍!
※袁世凱的家人們
※小班教案《我的家人》
※客廳風水決定全家吉凶,為了家人用心看看吧!
※櫻花季東京省錢之道: 4家人均500円的特色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