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021-鋼琴協奏曲-布隆夫曼-Q051

鋼琴協奏曲1-15;2-19;3-37;4-58;5-73

Http://Www.Verycd.Com/Topics/229098/

3-A-DL44 -B-35-Weissenberg4-A百大LP02-B飛之聲07-C極致13C5-A-RA20-BRL60-+舒曼Van Cliburn-芝加哥-萊納-C-DL18-伯姆-波利尼-維也納-阿巴多-Pollini-Wiener Philharmoniker-D-Weissenberg-E-水43-巴喬爾Gina Bachauer-Antal Dorati-1991-F-MD44-佩拉西亞鋼琴-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海丁克指揮-H-百大LP-17

3A-DL44-Concerto para Piano No.3 e 4 de Beethoven (Kempff no Pianoe a Orquestra Filarm?nica de Berlim c/ Leitner)貝多芬 第3與第4鋼琴協奏曲 (肯普夫鋼琴, 柏林愛樂樂團, 李特納指揮)01.No.3-1.Allegro Con Brio-2.Largo-3.Rondo. AllegroNo.4-1.AllegroModerato-2.Andante Con Moto-3.Rondo. Vivace.

伯恩斯坦 指揮-//v.youku.com/v_show/id_XMTE0NDI5NzI0.html5A-RA20-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第18鋼琴奏鳴曲-倫敦愛樂管弦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巴倫伯伊姆Daniel Barenboim-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王者作品,王者演繹。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被當時媒體稱讚為「有史以來最獨一無二、最天馬行空,最傳神,亦是最困難的協奏曲」,有著「協奏曲之王」的美譽,一直以來被稱為皇帝協奏曲。整部作品在工整的結構中蘊含著壯闊的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尤其在第一樂章形成了音樂史上最長且華麗的樂團前奏段,雄偉壯麗。 與此曲同樣具有王者風範的鋼琴巨匠、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大師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彈奏此曲時已經是88歲的高齡,但那種君臨天下的氣勢依舊沒有削減,在與全球最有天賦的指揮家丹尼爾·巴倫伯伊姆Daniel Barenboim領銜的倫敦愛樂管弦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默契合作下,締造出世人傳頌已久的名曲名盤。《日本唱片藝術》推薦。錄音:1975、76年73-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Piano Concerto No.5 in E-Flat.73-Emperor-1.Allegro快板-2.Adagio un poco mosso稍快的柔板-3.Rondo:Allegro迴旋曲:快板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8 in E-Flat, Op.31, No.3-1.Allegro快板-2.Scherzo: Allegretto vivace詼諧曲,活潑的小快板-3.Menuetto: Moderato e grazioso小步舞曲:中庸且優雅-4.Presto con fuoco如火如荼的急板

5B-RL60-Van Cliburn/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5, Op.73 Emperor貝多芬五鋼皇帝;舒曼鋼協-鋼琴:克萊本Van Cliburn-指揮:萊納-芝加哥交響樂團Schumann:Piano Concertio in Aminor,Op.54-1.Allegro affettuoso-2.Intermezzo. Andantino grazioso-3.AllegrovivacePiano Concerto No.5 in E-flat,Op.73-Emperor-此碟sacd版:Http://Www.Verycd.Com/Topics/229098/5C-DL18-貝多芬 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 合唱幻想曲作品第80號Concerto para Piano No.5+Fantasia Coral-波利尼Pollini鋼琴-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伯姆指揮 &阿巴多指揮Klavierkonzert Nr.5 Es-durOp.73-EmperorFantasie für Klavier, Chor und Orchesterc-mollOp.80-1.Adagio-2.Finale.Allegro-3.Adagio, ma non troppo-4.Marcia, assaivivace-5.Allegretto, ma non troppo-6.Presto5D-Weissenberg鋼琴-信息缺5E-水43-Beethove PianoConcertos 4 & 5 -ids: classical / 4910c706-第4、5鋼琴協奏曲-Mercury432 018-2-巴考爾Gina Bachauer-倫敦交響樂團-指揮:多拉第Antal Dorati、斯克羅瓦切夫斯基-1991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 Op.58-1.Allgero moderato-2.Andante con moto-3.Rondo, Vivace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alt Major Op.73-Emperor

5F-MD44 Beethoven-Piano Concertos Nos.4 & 5-Emperor-貝多芬-第 4、5 鋼琴協奏曲-皇帝-佩拉西亞鋼琴-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海丁克指揮

Q035-01068-Op.80合唱幻想曲-弦樂四重奏-豎琴四重奏-第26告別鋼琴奏鳴曲-Op.112-清唱劇-平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等視頻資料合唱幻想曲Chorfantasie-Op.80 -貝多芬的珠玉之作--小歡樂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4COpxjRVZY/?resourceId=0_06_02_99//v.youku.com/v_show/id_XMjcxMzM1OTg0.html-塔卡克斯四重奏Takacs Quartet演奏海頓-貝多芬-門德爾松作品-塔卡克斯錄製的貝多芬早期和中期弦樂四重奏技藝精湛,詮釋精彩,表現驚人。從某種意義上講,塔卡克斯四重奏團演奏的貝多芬已經取得當代最佳版本的權威地位,貝多芬在21世紀的演奏標準亦就此得到確定。String Quartet No.10 in E-flat Major Op.74,又稱豎琴四重奏Harp Quartet ,是貝多芬於1809年繼《第五鋼琴協奏曲》之後所完成的,題獻給羅布科維茨侯爵Lobkowitz,於1810年出版。其風格不如《拉茲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3那般瑰麗,已趨向於自然與寧靜。這部作品與《第十一弦樂四重奏》都被認為是貝多芬中期向晚期過渡的作品。共包括四個樂章:1.柔板-快板Poco Adagio-Allegro,降E大調,4/4拍,奏鳴曲式。其中各樂器的撥奏充分展示出豎琴般的魅力,故以「豎琴」命名。再現部時,兩大主題皆以降E大調再現,尾奏相當長且華麗,也仿效出豎琴美妙音色。2.如歌的柔板Adagioma non troppo,降A大調,3/8拍,迴旋曲式。其和聲伴奏下如歌似的主題非常寧靜,形式為A1-B1-A2-C-A3-B2-尾奏。A段常以變奏姿態出現,最後的B2段僅僅只是暗示。3.急板Presto—pifl presto quasi prestissimo,c小調,3/4拍,諧謔風格。相當於中段音樂的部分出現兩次,形式上類似《第七交響曲》的諧謔曲,但相當於中段音樂的部分速度越來越快。4.變奏曲式小快板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降E大調,2/4拍,由主題和六段變奏組成。Op.112-清唱劇-平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Meeresstille und gluckliche Fahrt inD Major,這首小康塔塔作於1814-1815年,為歌德的兩首詩譜曲,呈獻給歌德。分成兩部分:1.平靜的海,持續的,D大調,歌詞大意為:深沉的寧靜覆蓋在水面上,沒有任何的波動,海洋正在休息,船夫憂鬱在眺望著微波不興的遼闊的海。任何方向都沒有風吹過來,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靜。在這廣闊無垠的海洋中沒有絲毫的波紋。2.幸福的航行,活潑的快板,D大調。歌詞大意為:煙消霧散,晴空萬里,風神把緊扣的鈕扣鬆開。風開始吹起,船頭開始滑動。快滑快滑,乘風破浪,遠景漸漸跳入眼底,我已經看到了陸地。

15-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798年在維也納完成,而其構思的時間可能更早。這首作品由作曲家本人在布拉格進行了首演(1798年),後來又由作曲家本人在維也納進行了演奏(1800年4月2日),採用的均為手抄譜。貝多芬在致萊比錫的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出版公司的一封信中稱,這首作品不是他寫過的最好的鋼琴協奏曲,並且補充說:「音樂界的一個好慣例就是要求人們將最好的協奏曲先雪藏一段時間。」這首作品的初版上有這樣的標題:「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創作並獻給尊敬的奧德斯卡契公主的為二小提琴、二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二長笛、二雙簧管、二單簧管、二大管、二小號和定音鼓而作的鋼琴協奏曲,作品15號,由維也納的T.莫洛公司出版(出版號:153 NA 1107)。」這首鋼琴協奏曲的總譜直到1834年底才由敦斯特出版,而且印刷質量欠佳。不久後,維也納的托比亞斯·哈斯林格公司也出版了總譜。其他版本的總譜包括:萊比錫的彼德斯版(1861年),布賴特科普夫與黑泰爾公司版(1862年,收錄在其出版的貝多芬作品全集中),以及奧伊倫堡1922年出版的袖珍總譜版,即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帶前言的重印版本。這部作品的原稿現收藏於柏林的普魯士國家圖書館的音樂部中,上面的鋼琴獨奏部分留有許多空白之處。這是貝多芬的習慣做法,他總是一直要等到出版時才將它徹底完成。

19-降B大調第2鋼琴協奏曲貝多芬這部鋼琴協奏曲的創作先於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大約在1894—1895年間寫成並演奏。為了使這部作品專由他本人演奏,貝多芬把它延遲到1801年才出版;而且一直等到付印時,才把獨奏部分全部寫出來。當時的聽眾儘管對這部作品加以讚賞,卻又多少對樂曲中某些偏離傳統的特點感到困惑。而今天我們聽起來,卻會對作品表現出的有節制的情感爆發以及強烈的對比感到由衷的欽佩。1.Allegro conbrio-2.Adagio-3.Rondo.Molto allegro

37-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此曲早在1796年已計劃編寫(當中更牽涉到華彩樂段),但重要部分卻要在1800年方才完成,而首演則在1803年4月5日(星期二)於維也納韋恩河畔之劇院進行。他的工作方式可由他的其中一名學生所撰寫的筆記窺探一二:首演當天,原本該學生準備在清晨五時造訪貝多芬,然而貝多芬卻已經起床,及準備為樂團編撰伸縮號分譜及合唱聲部,接著又由李赫諾夫親王負責提供他的凍肉及酒作午膳;至於排練則一直持續至黃昏六時。繁重的分譜編寫,加上樂團及合唱團之排練,使得貝多芬無法完成編撰鋼琴部分。負責替貝多芬演出時翻譜的塞弗里特(Ignaz Seyfried)憶述當時情景說:「他根本沒時間同時將獨奏部分寫於紙上,差不多全首皆要憑記憶彈出。在不少未曾寫出的段落當中,他快要完成時皆會偷偷瞟我一眼示意。」樂器構成:獨奏鋼琴、長笛2、單簧管2、雙簧管2、大管2、圓號2、小號2、定音鼓、弦樂五部。 此首合共35分鐘之協奏曲,共分下列三段樂章:1.活潑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C小調,2/2拍,協奏性的奏鳴曲形式。弦樂以C-E?-G-F-E?-D-C安靜地導出主題,以定音鼓之獨特音色作模仿;在尾聲時,當雄偉的華彩樂段將近完結時,定音鼓貝多芬在1796年所言再次出現,還加上弦樂在開首時之音型。2.緩板(Largo),E大調,3/8拍子。滿載動人遐思之氣氛。鋼琴以和弦奏出旋律,並帶有聖歌之味道。緊接之樂段則如某評論家所言,「充滿極具創意之編排,把鋼琴完全融合在樂團結構當中」,而且也是貝多芬登峰造極的一首作品。3.迴旋曲—快板(Rondo - Allegro),C小調,2/4拍。此樂章情景頗特別,開頭充滿喧鬧,並巧妙地抹掉了大小兩調之界限。但頃刻間,這個平易近人的主題逐漸變得慷慨激昂,鋼琴在管樂鼓動下,展現出華麗的琶音。此外,單簧管亦在樂章加設一愉快主題,使田園氣息大為增加。但其後之賦格曲樂段,卻引發本樂章至壯麗高潮,鋼琴以八度音盡顯超凡技巧後,再次出現趣味盎然之情調,並以燦爛無比的氣氛作結。

58-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為其弟卡爾及尤漢納·雷斯之婚姻困惱不已,他們原本在1806年5月25日結婚,但在這時,尤漢納·雷斯已懷有卡爾的骨肉,而且這也是貝多芬唯一侄兒。他因而心灰意冷,既失去與弟弟之緊密聯繫,也從此失去一個得力秘書(因卡爾曾當過此職位)。貝多芬因而寄情作曲,寫下無數作品,除第四交響曲、拉祖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32首鋼琴變奏曲及小提琴協奏曲外,還寫下此首被冠以「第四」的鋼琴協奏曲。此協奏曲一如既往,於1808年12月22日由貝氏本人於維也納作首演及彈鋼琴。首演完成後,《環球音樂報》大讚該樂曲為「作曲家最獨特的作品之一」。此外,觀眾亦為貝多芬的創意嘖嘖稱奇。此首合共32分鐘之協奏曲,共分下列三段樂章:1.中庸的快板。本段以鋼琴展開樂曲,一反以往樂團奏出較長樂段後引領獨奏部份之風格。此外,在樂團將近正式演出之際,曲調突然一轉,使樂章帶來奇異及疏離之感覺。2.流暢的行板。此樂章帶給人喜出望外的感覺,並跟龐大的鋼琴及樂團構成強烈對比。一般而言,第二樂章皆是獨奏及樂團安份合作,且又是較為內斂含蓄的,此樂章跟傳統可謂大相逕庭。貝多芬亦曾以油畫當中底比斯女皇之遭遇為該樂章之副題材。3.迴旋曲,甚快板。此樂章以迴旋曲為題材,有時更被旋律化。在連繫g小調前,也曾連繫至C大調。

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OP.73,完成於1809年,源起於呈獻給魯道夫大公。此曲格局壯麗,以降E大調譜成,與「英雄交響曲」同調,雖然此曲確切呈現出「拿破崙式」的帝王光景,標題為「皇帝」亦是當之無愧,但這卻不是貝多芬的主意。1810年正式出版,並於1811年首演。貝多芬自1800年起即深受耳疾之苦,但在第五號交響曲完成前,並沒有嚴重到不能演奏的地步。然而「皇帝」卻是他耳聾嚴重到無法親自擔任演出的鋼琴協奏曲。此曲以後貝多芬接近全聾,在心理層面更加排斥在公眾演出,甚至放棄了已構思成型的第六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而將心力轉諸於室內樂、歌劇及交響曲,後11年餘生未再嘗試協奏曲,是以「皇帝」協奏曲稱之為絕響亦不為過。這首協奏曲的特色是:第一樂章以即興的鋼琴影子作開端,華彩樂段作者自己寫定不讓獨奏者隨意即興演奏。第二、三樂章一氣呵成,不予間斷。此協奏曲的地位,一如「命運」之交響曲地位一般:同樣澎湃熱烈,同樣如撥開雲霧乍現的曙光。一反以往協奏曲的溫柔怡情、曲風和諧的小品型式。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夏帝」協奏曲就是由鋼琴和管協樂交織而成的另一種交響曲型式。這個獨樣的風格強烈地訴求了生命的活力,堅定的樂曲將獨奏和管弦樂的合奏角色,明顯分離,轉而形成鮮明的對比,又彷佛相抗衡的激辯,宛如貝多芬憑著他的堅毅執著與世俗的嘲諷,和命運的作弄相互分庭抗禮,此曲乃貝多芬的人生觀、作曲技巧及音樂理念各方面而臻圓融所孕育出之不朽奇作。1.快板,降E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主奏鋼琴即以花奏方式彈奏出分解和弦,進而引出了管弦樂部分的樂章主題,非常簡潔而又華麗絢爛,此處可以看出貝多芬的作曲手法之精緻。樂章經過高潮之後,在極強的興奮狀態中結束。開始時樂隊首先奏出一個強烈的和弦,鋼琴隨即以即興式的姿態奏出一串短小精悍、流暢明亮的引子,具有貝多芬特有的剛毅特質。樂隊隨即奏出莊嚴而崇高的第一主題。這個主題雍容華麗,熱情奔放,盡現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接著樂隊奏出活潑的第二主題。這個主題樂觀自信,充滿歡樂。不久樂隊重複一次第一主題之後,又加入新的素材(第三主題)帶引鋼琴進入。鋼琴進入之後,仍然捕捉第一主題並加以發展。鋼琴出神入化的演奏表現出溫柔優雅,寧靜安詳,把呈示部的氣氛轉變為具有抒情性的特質,極富於感染力。以後樂隊又重複各個主題之後轉入展開部。展開部材料大多來自主題、副題,由於主題、副題非常適合展開,因此組織起來便順理成章,得心應手。展開部比呈示部活躍得多,在某些部分起到一些對比作用,但又沒有失去抒情的素質,顯得秀麗而完美。再現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反覆。由強烈的和弦和引子反覆,然後由樂隊奏出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仍然是氣象萬千充滿活力。但主體、副題作了一定程度的濃縮,使樂曲平添了一些勻稱美。當樂隊重複第一主題之後,迎來了一段簡潔而精彩的華彩樂段。這個華彩樂段是貝多芬刻意安排的,並有如下的指示:「不是作為華彩演奏,該樂段與下面互相銜接。」表示這些小節必須遵循速度,華彩樂段的後八節,鋼琴以微弱輕巧的音調,引出和銜接樂隊的第二主題,輕盈巧妙、高雅歡樂。繼而樂隊又重複一次第一主題和第三主題,情緒漸漸的趨向於激烈,最後在熱潮澎湃的氣氛中結束第一樂章。2.稍快一些的慢板(柔板),B大調,4/4拍子,自由的變奏曲形式。和傳統的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一樣,本樂章同為優美的徐緩樂章。樂章的主題似牧歌般悠揚、恬靜, 經過管弦樂部分對主題的充分演繹之後,主奏鋼琴像編入萬千光彩的綿綿音樂一般,持續奏出這一祈禱性的、淳凈恬美的主題。這個樂章是一首抒情曲。單純簡潔,樸實無華,比第一樂章簡短得多。第一樂章有五百七十八小節,而第二樂章只有八十二小節。短小精幹,富於抒情性。隱伏於第一樂章的寧靜和諧的情調,至此發揮得淋漓盡致。開始時純弦樂部分以柔弱的音調奏出虔誠莊嚴的第一段主題,彷彿超脫的心靈,達到了凈化後的境界。第一主題終止之後,鋼琴馬上接入第二主題,並以精鍊的手法予以發展。這個主題柔情似水,充滿幻想性,使人陶醉於美的遐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覆,現在不再是第一段純弦樂部奏出,而是以鋼琴奏出的簡單和弦做修飾,使曲調更加抒情優美。第二樂章的結尾,把第三樂章開頭第一小節的旋律巧妙地用,不間斷地帶入第三樂章。3.迴旋曲,快板,降E大調,6/8拍子。在第二樂章逐漸減弱之時,主奏鋼琴就開始反覆輕輕提示出第三樂章的主題,突然主奏鋼琴以爆發般地,以無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輝煌的主題,標誌著全曲進入了第三樂章。旋即由管弦樂對這一主題予以反覆。主奏鋼琴繼而導出曲折的新主題,交響曲和協奏曲交相輝映,手法精緻絕倫,充分反映出貝多芬超人的寫作技巧。樂章結尾時速度再度轉快,作最後衝刺的主奏鋼鋼琴猛然躍起,最後由管弦樂部分強而有力地結束全曲。他是歡樂洒脫的,把熱情奔放和華麗溫柔結合在一起。那些具有民間舞曲特點的節奏和萬眾歡騰的場面,由獨奏樂器和樂隊交替奏出,獨奏部分不少精彩主題,美妙無比。第一主題首先由鋼琴奏出,樂隊隨即重複第一主題,並加以發展。第二主題是一個具有圓舞曲風格的旋律,顯露出載歌載舞的情調,鋼琴有機地予以展開,既熱烈,又洒脫。其後,鋼琴和樂隊交替反覆第一和第二主題,特別是第一主題曾作多次的反覆,歡樂氣氛達於頂點,鋼琴獨奏部分精湛細膩的展開,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惹人喜愛。在樂章的末尾有十小節定音鼓和鋼琴獨奏的片段,手法頗為別緻。然後,鋼琴和樂隊以雷霆外鈞之勢,把歡樂推向高潮結束全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7gB550Gza8/?resourceId=0_06_02_99貝多芬合唱幻想曲,OP.80,作於1808年。題贈給巴伐利亞王馬克西米安·約瑟夫其主題取自1795年所作歌曲《愛的回答》,WoO.18。演奏:柏林愛樂樂團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演奏:基辛鋼琴演唱: 瑞典廣播合唱團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是一首曲式結構很特別的樂曲。鋼琴獨奏26小節的帶有華彩樂段意義的引子開始,這段引子在貝多芬自己演奏時(1808年12月22日)是即興演出的,博得極大喝彩。隨後只有一個610小節需演約16分鐘的長長的所謂「終曲」(Finale)中間插入合唱,這種形式是獨一無二的。全曲分3段:1.鋼琴獨奏的序曲為即興曲風格,孕育幻想,又似乎在沉思。2.主部,其中鋼琴呈示主題,並由鋼琴與各種樂器編製展開8段變奏,在鋼琴呈示主題前與最後的第8變奏,都為進行曲風格。3.從容的快板,C大調,鋼琴奏出C大調屬和弦的分解和弦後,開始女聲三重唱,歌詞大意:「我們和諧的生命伴隨著愛在快樂地歌唱,永遠散發著芬芳」男聲三重唱,歌詞大意:「神奇的音樂四處回蕩,在用她的語言敘述著神聖的時刻,所有的一切都將改變,光明將替代黑暗。」經過管弦樂鋪墊後,合唱強有力推向高潮:「福入你我的心中,美麗的鮮花在處處綻放,美好的一切正在開始。美麗的心靈啊,快來接受藝術的饋贈。當愛和力量結合的時刻,人們將感激神的恩賜。」前所未有的鋼琴天才十二歲的基辛已經有在同一個晚上演奏肖邦的兩首協奏曲的記錄,合作者是史畢瓦可夫與USSR 國立交響,地點是莫斯科音樂院。 這一場演出可以說是他音樂事業的起飛點,之後他便應邀前往到美國、德國演出, 1985/86 年更到東歐演出。之後,到德國 Gohre 博士的家裡作私人演出,當晚他與 Gerhard Oppitz 合作舒伯特《鋼琴二重奏幻想曲》的視譜演出,演出的錄音帶被寄給了卡拉揚,基辛因此被這位指揮帝王邀請到薩爾茲堡演出。面對如此榮耀,他的老師 Anna Pavlovna Kantor 開始擔心,她擔心基辛的準備不夠,試圖說服他還不應過早在卡拉揚面前曝光,但基辛顯得信心十足、從容赴會。見了卡拉揚之後,基辛彈奏了蕭邦的《幻想曲》,以及一些狂想曲之類的作品。卡拉揚要求與他合作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但是很可惜一直到卡拉揚過世他們都沒機會過錄那首作品。不過,他們卻們錄了更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當時基辛才十七歲,但是輝煌的錄音事業就此開始,西方世界開始驚訝於這顆新星的萬丈光芒。卡拉揚的「欽點」對基辛音樂事業的幫助,如同給老虎加上一對翅膀般, 1987 年柏林音樂節首演、 1992 年贏得葛萊美獎,沒有參加大賽得過大獎的基辛憑藉著優異的資賦平步青雲。他的崛起可以說是一段活著的傳奇,幾乎沒有一位鋼琴家像他如此年輕就有這麼大的成就與名氣。 1989 年卡拉揚死後的紀念音樂會上,基辛彈奏當年第一次與他見面時相同的曲目,緬懷這位生命中的第二位貴人。此後,基辛與同樣被卡拉揚捧紅的小提琴家慕特、豎笛家梅耶一樣,必須以自己的實力找出路。

15-C大調第1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完成於1798年,當年在布拉格首演。雖名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卻比《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要晚三年,由於出版早而被定為第一號。從作品本身來看第一號比第二號要成熟許多,在管弦樂法上加入了單簧管、小號與定音鼓等樂器。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年輕時代的代表作之一。全曲共分三個樂章:1.燦爛的快板,C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音樂意氣風發,主部主題堅定有力,副部主題優雅柔美。整個樂章旋律雖然平穩,但漸漸裝飾得異常華麗,主奏鋼琴的技巧性很強。2.最緩板,降A大調,2/2拍子,三段體。 曲調抒情、柔美,平緩如歌的主題平和、安寧,充滿希望。3.詼諧的快板,C大調,2/4拍子,迴旋曲形式。主奏鋼琴若無其事地奏出了迴旋主題,顯得非常輕快,錯落有致的節奏顯得朝氣蓬勃。隨後是管弦樂充滿氣勢的反覆,主奏鋼琴在發展部分,充分體現出作者日趨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後,在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之下,全曲結束。

37-C小調第3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inor,是貝多芬最早發揮其創作潛力的作品,他本人對此曲也充滿自信。與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樂部分已逐漸具有交響曲的韻味,主奏鋼琴也能發揮出鋼琴本身獨特的風格,這兩者渾然融合,構成宏偉的協奏曲。在這首作品中,他以往的鋼琴協奏曲里的柔弱、單薄已蕩然無存,全曲洋溢著年青力壯的粗獷男性的作風。這首《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顯示出貝多芬的作曲手法更上一層樓。而貝多芬的交響曲世界,也因此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全曲共分三個樂章:1.燦爛的快板,c小調,2/2拍子,協奏風格的奏鳴曲形式。整個樂章的第一主題,由木管部分奏出,然後才由全體管弦樂合奏發展;第二主題由第一小提琴與單簧管演奏,主奏鋼琴隨後出現,與管弦樂互相展開對話式的發展,顯得威風堂堂。2.最緩板,E大調,3/8拍子,三段體形式。樂章主題由主奏鋼琴靜靜地呈示,如祈禱般複雜、深沉的情緒回蕩其間,更有醇厚的和弦來加強樂曲氣氛。3.快板,c小調,2/4拍子,迴旋曲形式。樂章主題首先由主奏鋼琴呈現,給人以疾步攀登山坡般的急促感覺,繼而由雙簧管予以反覆和發展。樂章在進入迴旋主題後,作為終結部的基礎,燦爛地結束全曲。

58-G大調第4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4 in G major。於1808年12月22日首演於維也納,貝多芬擔任獨奏。同時上演的曲目還有他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交響曲,《合唱幻想曲》《C小調彌撒》的片斷及一首即興創作的《鍵盤幻想曲》和一首詠嘆調:Ah!Perfido。這首協奏曲的非公開首演時間應前推至1807年3月。《第四協奏曲》或許是貝多芬那一時期最為莊嚴的鋼琴作品。末樂章音樂從一個「錯誤」和弦——C大調主三和弦上展開。這恰是一記妙語!它在貝多芬另外一首作品《拉蘇莫夫斯基四重奏》(OP·59之2e小調)中也有體現。作曲家借用這個錯誤和弦得以順暢轉調,從而使音樂在整個樂章間展開,並最終循環回歸主題。一個最初呈示的、深具潛力的樂思,在樂隊全奏與演奏家獨奏的輪迴中,爆發出內在潛藏的弦力,給人以極大的精神享受。第二主題,貝多芬最大程度地發揮了那個時期鋼琴的持續踏板,使有限的音樂素材與整個樂隊織體產生共鳴,將外在的熱烈與內在的熱情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

73-降E大調第5鋼琴協奏曲-皇帝Emperor-Piano Concerto No. 5 in E flat major,貝多芬所有鋼琴協奏曲中規模最龐大的一部,被稱為《皇帝協奏曲》。事實上本曲也確實具有堂堂王者風範。但是「皇帝」這一標題並不是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可能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關,公認的說法是由於本曲在當時被譽為無可爭議的「協奏曲之王」,故此得名,並沿用至今。技巧爐火純青的貝多芬在本曲中又設計出眾多嶄新的思路,整部作品在工穩的結構中蘊含著壯闊的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尤其以主奏鋼琴的花奏開始的第一樂章,一開始便給聽眾以極端宏偉、華麗的印象。貝多芬自1808年開始著手創作,於1809年完成。當時由於拿破崙佔領了維也納,本曲遲遲不能上演。據說在法軍四處作亂的時節,貝多芬曾遇見法軍軍官,他當即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地說:「如果我對於戰術也像對對位法一樣有深入了解的話,非給你一點顏色看看不可! 」直到1811年本曲才在德國萊比錫首次公演。當時的《大眾音樂報》曾這樣評價:「毫無疑問,這是所有協奏曲中最富創造力、最富想像力和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同時也是技巧上最為艱深的一部。」全曲共分三個樂章,其中第二、三樂章連續演奏:1.快板,降E大調,4/4拍子,協奏風奏鳴曲形式。主奏鋼琴即以花奏方式彈奏出分解和弦,進而引出了管弦樂部分演奏的樂章主題,非常簡潔而又華麗絢爛,此處可以看出貝多芬的作曲手法之精緻。樂章經過高潮之後,在極強的興奮狀態中結束本樂章。2.稍快一些的慢板,B大調,4/4拍子,自由的變奏曲形式。和傳統的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一樣,本樂章同為優美的徐緩樂章。樂章的主題似牧歌般悠揚、恬靜,經過管弦樂部分對主題的充分演繹之後,主奏鋼琴像編入萬千光彩的綿綿音樂一般,持續奏出這一祈禱性的、淳凈恬美的主題。3.迴旋曲,快板,降E大調,6/8拍子。在第二樂章逐漸減弱之時,主奏鋼琴就開始反覆輕輕提示出第三樂章的主題,突然主奏鋼琴以爆發般地,以無比猛烈的威力奏出輝煌的主題,標誌著全曲進入了第三樂章。旋即由管弦樂對這一主題予以反覆。主奏鋼琴繼而導出曲折的新主題,交響曲和協奏曲交相輝映,手法精緻絕倫,充分反映出貝多芬超人的寫作技巧。樂章結尾時速度再度轉快,作最後衝刺的主奏鋼琴猛然躍起,最後由管弦樂部分強而有力地結束全曲。

推薦閱讀:

維瓦爾第寫了近500首協奏曲,你忍心只聽《四季》?
何占豪、陳鋼: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值得珍藏的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張雨軒演奏 箏協奏曲《如是》
忠誠是美滿婚姻的協奏曲

TAG:鋼琴 | 協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