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依戀具有治癒的力量
在夫妻關係中,以下情景似乎司空見慣: 夫妻倆相對而坐。 妻子告訴老公:鄰家男人換了新工作,又買了一輛新車。正在看報紙的丈夫「嗯」了一聲,抬眼看了看妻子,沒說話。妻子接著說:你覺得我們是不是也該買輛新車了?丈夫又「嗯」了一聲,但沒再抬眼,而是繼續看報紙。 這時,妻子心想:如果有了新車,能讓鄰居們看到我家的經濟實力,可他雖然努力工作,卻並不愛我了,對我的話毫無反應——如果愛我,他不會這樣表現的。 與此同時,背身看報紙的丈夫心裡也在說:她一點也不理解我,只會提出更多的物質要求。這麼想著,丈夫背過身去。 這下可惹怒了妻子,她大聲地指責丈夫:你根本就不愛我! 丈夫備感傷害,摔門離去。妻子傷心地哭喊著跟出門去。 於是,形成了妻子在後面追,丈夫在前面跑的鏡頭,直到妻子追累了不想再追提出離婚,丈夫才猛然覺得事關重大,需要尋求幫助。 在夫妻情緒聚焦家庭治療工作坊,Furrow教授向大家呈現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案例。 James Furrow 教授是美國加州Fuller 心理學研究生院婚姻與家庭治療系主任,他是情緒聚焦家庭治療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該流派在美國和加拿大最重要的培訓師之一。 夫妻情緒聚焦家庭治療(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 簡稱EFCT )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始於上世紀80年代,其目標是幫助疏遠或衝突的夫妻或親子建立新的情感連結,進而共同解決婚姻或家庭中所面臨的問題。該流派認為,情感的疏離與斷層是婚姻與家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重建情感連結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一旦重新建立連接,雙方將會有意願進行溝通、了解和尊重,進而共同協調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緒聚焦的治療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呈現以往,即讓當事人看到雙方惡性循環的模式;二是重構互動,即讓前胸對後腦勺的兩人轉向彼此,面對面表達內心潛在真實的感受,看到所有好的情感,從而解決問題;三是鞏固重新構建的互動模式,使夫妻二人共同面對生活。 為什麼情緒聚焦的治療以夫妻之間能夠面對面,繼而共同面對生活為治療目標呢? Furrow教授講了一個古老的亞洲故事。很久以前,人類確信自己生活在長長的隧道里,暗無天日,活著就是要面對生活中的巨龍,即各種困難險阻。生活得怎樣,取決於如何面對那條巨龍。是獨自面對,還是尋找一個伴侶共同面對,都需要生活的智慧。很多人都想找心儀的伴侶,有時候甚至把自己的伴侶當成了那條巨龍,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配偶就是與你一起面對困苦最有力的人,所以,情緒聚焦家庭治療就是要幫助這些曾經親密,卻後來疏離的愛人,走到一起來重新面對。原生情緒與次生情緒 為什麼我們的親密關係,總是陷入一個逃一個追的惡性循環而不自知呢? 因為當事雙方都被對方表象的情緒激惹了,控制了,不知此情緒下面掩藏的真實需求。 例如,那個指責丈夫「你根本不愛我」的妻子心裡擔憂的是「你還關心我嗎」,那個被指責的男人內心想要的是「你能不能尊重我一點?理解我努力工作就是對你的愛」,可他沒想到,他的背身與摔門離去,都是在拉大與妻子的距離,加劇她的擔憂,使得她做出一系列更強烈的反應。如放大音量、加速追趕。反過來,她的強烈行為導致的是他進一步的疏遠。事實上,她真正要談的並非真是那輛新車的事,或說那輛新車對他們未必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否還能親密如故。 EFT 的創始人格林伯格(Greenberg)提出了「情緒類型」的概念。因為情緒既有生物學的,也受文化的限定與影響,所以要區別原生情緒、次生情緒。原生情緒是指適應性情緒,即使機體要適應與自身需求和追求目標相關的、對自己有意義的外界。次生情緒是指反應性情緒,它經常是有問題的,因是遭受挫折而引起的防禦和攻擊,從而使原生情緒被掩蓋或指向相反,因而失效。準確判斷原生情緒和次生情緒很有必要。比如恐懼,成人會用憤怒來掩蓋恐懼(原生情緒),而孩子因無力表現憤怒,只會用恐懼(次生情緒)來表現。 很多夫妻之所以關係緊張,就是因為彼此之間沒在原生情緒上做溝通,而是在次生情緒上做了以牙還牙的反應。例如,逃跑丈夫的不予理睬,讓妻子感到被拒絕的挫折。對此,她有了一個反應性的情緒即憤怒,所以指責。事實上,憤怒下面掩蓋的原生情緒是悲傷,悲傷下面是恐懼——她害怕與丈夫的關係變得如此的「不可連結」,親密不再。 就這對夫妻來說,對他們的治療就是要讓丈夫知道妻子的恐懼,讓妻子知道丈夫對她的依戀,不然,他不會在她提出離婚後來尋求治療師的幫助。他對妻子的依戀,能讓妻子感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這會平復她對失去親密感的恐懼。亮出生命中最溫柔的部分:依戀 之後,丈夫表現出了對妻子的依戀,使他們的關係出現了轉機,即讓妻子看到了他內心最溫柔的部分。這涉及 EFT 的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即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認為,人在嬰兒時期與養育人之間形成的依戀關係,會帶入到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中。如人際關係分為四種模式: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混合型。後三種是需要幫助和治療的。夫妻間對可連接和安全關係的需要,在EFT 看來是一種健康功能。對嬰兒依戀的研究也表明,依戀關係是從他人那裡獲得安全與自信的一種本能。 EFT認為,依戀對象的「易於接近」和「回應」對個人安全感是必需的,所以,婚姻治療中最關鍵的是信任、安全和依賴的問題。婚姻危機,總的來看就是這種依戀不能給夫妻一方或雙方提供安全的基礎。安全感、保護和親密等基本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其結果必然導致人們產生焦慮,為對付焦慮付出很多努力。 也就是說,夫妻間缺乏協調的感情互動。這裡的協調與互動,意味著在與伴侶相處時,能夠時時體驗那些最敏感的時刻,能夠感受對方和給予對方。就像一個嬰兒喊「媽媽」,媽媽笑了一樣;或是一方因害怕而退縮時,另一方反應出了憐憫與溫柔一樣。 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習與修鍊,更需要了解對方。很多在親密關係中「不好接近」的那一方,都多少緣於小時候的孤獨無援,或曾經的創傷。她有一個新故事可講 有一位太太將與先生共同參加一個社交活動。買件合適的新衣服早在計劃中,可她一拖再拖,遲遲沒付諸行動。臨了,先生說,今天就去買。誰知太太一聽就哭了——她深感害怕。經過耐心詢問,先生才明白,原來,她在七八歲時父母離婚,她判給了母親,姐姐判給了父親。有一次,她與姐姐跟父親一塊兒去商店賣衣服,很高興地看到父親買了三件漂亮的衣裙,結賬時,她看到店員分別包裝好了,想著其中肯定有自己的一份,只是不知父親會給她哪一件,她滿懷期待。結果,當父親從店員手中接過包裝袋時卻對她說:「如果你想要新衣服,只能讓你媽給你買!」 她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好像發生的情形就在昨天。 先生聽後擁抱了太太,說,來吧,讓我跟你一塊去買衣服,就去你小時候去過的那家店。 進了那家店,先生讓她挑了三件衣服,她很高興地做了。當店員把三件新衣一塊兒包好遞給她時,先生對店員說且慢,請你分別包裝,由我來給她。店員把新衣一件一件地展開了重新包好遞給了先生。先生接過三件新衣鄭重地遞給了太太:「以你父親的名義送給你。」 這位先生相信,當太太走出這家店時,她會有一個新的故事可講。故事的女主角還會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我是一個可愛的人,值得擁有漂亮的衣服,我的父親沒告訴我這個,但丈夫告訴了我。 健康的依戀具有治癒的力量,智慧的相愛會給予另一半新生。
推薦閱讀:
※晚安故事:比起我覺得你幸福,我更希望你自己覺得你幸福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中治療失眠的偏方,輕鬆治癒頑固失眠
※我的一個話癆朋友
※治癒系圖片:心若沉浮,淺笑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