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為什麼憤怒?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可能會發現有人脾氣見長、有人更加憤世嫉俗,還有的人會覺得自己憋的難受,那是因為即便沒有發脾氣,我們也只是把憤怒隱藏在自己的身體中了。

生活中似乎越來越多地充滿了讓我們憤怒的事物。我們的憤怒到底來自哪裡呢?要了解更深層的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最容易看得到的「憤怒」。

1、 憤怒有時是在掩飾我們不敢表露的其它和無助有關的感受。

在我經常談到的情緒冰山原理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因為不能接受自己感受的自然流露,或者不能相信他人可以理解和接納自我感受,因此在長期積壓之後,會以攻擊對方的憤怒形式,來掩蓋當下其它的感受。

比如,有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允許自己憤怒,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權益做爭取,我們會對對方個人憤怒,來掩飾這個事件中自己的無助感。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說「你把我逼迫成這個樣子了,你太過分了!」看起來這種憤怒似乎是在保護自己,其實我們是用這種方式把解決問題的力量放在了推卸責任上,從而削弱了真實解決問題的憤怒的力量。因為別人有逼迫的可能,而我們自己需要有為自己停止和拒絕的能力。

我們用憤怒的方式掩飾了很多真實的感受,比如恐懼、悲傷、無助等,讓對方不了解我們的真實狀況。

又比如,如果老公下班,家人沒人煮飯,他可能對太太說「你這個人怎麼回事?回來半天也不煮飯,不知道孩子會餓嗎?」

這句話,就是憤怒用在了攻擊對方的個人上,它暗藏的自我對話的含義是「我身邊的這個人根本不懂得理解人、為他人考慮!」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對他人的不認同,但是實際上會在無意識當中弱化自己的人際支持力,其實這就是在弱化自己的力量,因為我所能找到的人就是這樣的人!

或者他也可以說「累了一天,現在好餓啊!老婆,快點一起想辦法把飯做好了大家吃!」而這句話則保留了對對方個人的意見,只是表達自己對發生事件的不滿和爭取解決的意向。這樣的情緒表述可以讓對方更加容易接受和了解我們發生了什麼、需要什麼、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

再比如,兩個合作夥伴,其中一個人A總是在某些事情上讓另一個人B感覺到不滿。

B可能經常說「她怎麼這麼依賴我?」「她的依賴性太強了,我真受不了她!」

事實上,當B在說這個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對他人的憤怒裡面可能隱藏了對自己的不滿和無助,因此換句話說「其實我也是有依賴性的,否則如果我很獨立,是不會擔心別人依賴我的。」、「我的真實問題是如何讓別人在某些事情上為我獨擋一面!」然後需要想一想,A是否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在依賴我?對於她來說,在這個部分的事情上,是否真的可以做些改善?如果可以,怎樣改善比較好?我如何能夠幫助到她?如果她真的不能獨立解決這部分的問題,而我又需要,是否可以考慮另加人手把這部分的工作頂起來?或者有沒有其它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才是一種為自己的需要負責的態度,並且可以有效減少內在的無助感,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力量。

每個成年人需要為自己的情緒、感受負責任,需要成為主動為自己爭取和解決的責任者。因此當我們把憤怒轉向對方這個人的時候,就在把問題的解決主權交給了對方,讓自己變得被動和虛弱。如果憤怒是在針對真實地解決事件而談,就會讓人變得更加有力量。

2、有的時候,我們可能在轉發不屬於對方和當下事件的憤怒。

正如所有的情緒訓練都會談到的一點,那就是:情緒是可以轉移的。

很多時候,在我們感覺到如果釋放憤怒不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會延遲這種感受,不做表達,然而當回到安全的場景中,就可能會讓這些憤怒轉移性地爆發出來,然而這種爆發往往讓對方不知所措,或者覺得非常不可理喻。

比如,白天挨領導罵、去客戶那裡感覺不好,因為擔心領導和客戶的感受,因此這一些都得忍著,回到家裡,就比較容易發脾氣----因為家裡比較安全,很可能其實家裡人也許並沒做錯什麼,但我們看著就是不開心,明明說好晚飯後陪家人去散步,可是當家人來叫出門的時候,會突然發火,「煩死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轉移的案例。

還有的時候,如果我們對某人積壓了一些過往的某種情緒和感受,並且又沒有擁有順暢的情緒表達模式,就可能會等待時機,當抓住對方的某一個出錯的問題,便給於過往累計的情緒攻擊,「你從來都是這樣」、「你總是這個樣子!」、「我已經忍了你很久了、忍無可忍了!」

然而這樣可能讓對方感覺「這麼點事情你至於這樣嗎?」,甚至如果不是認為我們對他們是公報私仇,就可能會感覺我們的行為不可理喻。

以上這兩種都是生活中比較容易被看到和理解到的。

還有一種更加深層次的轉移。比如:

一個孩子看到媽媽對爸爸的忽略不滿,但是卻一直沒有把這種不滿和憤怒表達出來。孩子便可能出於對父母親的愛,去替代承接了媽媽對爸爸的憤怒,因此變得對爸爸非常憤怒。

這種轉移的憤怒,傷害性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他比當事人自己如果表示出的憤怒殺傷力要強很多,並且很難得到解決。

兩年前有個影響很大的案件:爸爸有了外遇,女兒雇私家偵探去跟蹤爸爸。爸爸發現被跟蹤,報了警,結果警方調查結果顯示是女兒所為。結果女兒入獄,爸爸聽說這一結果,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這個傷害性事件中,誰會對一個男人有外遇如此生氣呢?只有他的配偶。女兒只要享受自己和爸爸的關係就好,爸爸和女兒僅僅是父女關係,不管爸爸的私生活如何,父女關係沒有改變就好。

因此,很明顯,是女兒承擔了母親對父親的憤怒,才出現了這樣一起具有強大傷害性的事件發生。

當然,還有一些時候,如果女兒承接了媽媽對爸爸的不滿,卻無法向爸爸表現出來,她會把這種不滿轉移到自己將來的先生身上,可能還會帶著「男人都不可靠」的潛意識來看待自己身邊的這個人,因此無法真正了解彼此之間的狀況、更加無法清楚認知旁邊的這個人。那麼自己的婚姻如何能夠真正的親密和諧呢?

如果這位女兒做了母親,同時她對先生的不滿如果也無法表達出來,那麼就可能轉移到讓自己感覺更加安全的孩子身上。

同時,因為母親大部分時間自己也沒有搞清楚,自己的生氣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因此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安全感的來源,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可以令到母親滿意,最大的不安全感來自面對不知曉恐懼的無助。

這種代代相傳的情緒的轉移,傷害性非常的強。然而卻是不容易被意識清楚認知的,甚至成為家族中不能被意識清楚知道的「秘密」。

因此了解自己的狀態,及時感知自己,除了幫助自己過往任何經驗中的情緒認知模式和當下分開之外,如果發現自己發了不屬於對方的脾氣,可以致歉,「對不起,我的心情和狀態不好,剛才說話重了。希望這兩天你能多理解我一些,我也會自己注意多控制下(謝謝你願意讓著我!)」在邀請別人理解的同時,自己為自己的情緒模式負責。

3、有的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有內疚的人憤怒。

在多年來對個案和我自己不斷的冥想和慎思中,我還發現了這一點:

如果我們做了一些事情,讓自己覺得對不住某個人,比如我們可能如同第2點所說,轉移了和對方無關的情緒給他,或者是誤解了對方並造成了傷害,而自己又沒有足夠的準備要面對這份內疚,反而會對這個我們為之愧疚的人表現出更加的憤怒。

卻不料這樣只會繼續增加我們內在的愧疚,然後不停惡性循環的反覆,讓我們越來越不敢面對這個人,關係的連接力量越來越弱。

學會適當的認錯和道歉,並給於真實的行動,是解救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

當然如果不敢道歉,也許說明自己會習慣性地背負過多的責任,因此以為一旦道歉就表明自己要承擔所有的責任,因此會有恐懼。

那是因為我們搞錯了道歉和認錯所要承擔的後果到底是什麼:道歉是為了「引發」對方的感受而道歉,並不是為了「製造」對方的感受而道歉。既然每個人為自己的情緒模式負責任,那麼對方感受的發生首先是因為他有一個內在的情緒機關被我們碰觸,我們只要為觸動機關進行道歉就可,因為機關並不是我們設置的,是對方自己。然而我們可以因為愛,而去體諒和了解他的機關所在,然後給於適度的配合。因此,為「引發」而道歉,這樣就不必承擔過多的責任。

又或者不願意道歉的原因,在於擔心道歉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弱小者。

其實渺小在於我們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沒有被負責的內疚會讓我們對自己的憤怒不斷轉移,不但會轉移到攻擊對方的方式上,還會轉移到我們對自己其它事情的能力信任上,讓自己渺小的感覺越來越重。

一個不會低頭的人,就不能真正、永久地抬頭。因為頭抬得過多,就會僵化、失去生機,或者變得酸軟、慢慢失去力氣。

仔細面對自己的內疚,看看自己那部分沒有做到,把哪部分不屬於對方的情感歸因歸於了對方,然後把它拿回來!再仔細看看,是不是自己哪個承諾的部分,沒有行動的兌現,然後用行動實現它!如果感覺自己對這個承諾的全部實現有困難,和當初的設想有差距,那就要認真思考下,自己當下所能做的是什麼,先把能做的部分做到,然後和對方溝通、重新確認彼此的承諾目標。如此一來,不論發生了什麼,我們都能在關係的相互流動中滿足彼此,而是讓失去得越來越多!

當內疚成為我們為之負責的一個動力,它就會成為一種力量,讓自己更加願意接受自己和尊敬自己,內在的力量自然就變得更加強大。

4、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無意識地對幫助我們、需要感謝的人憤怒。

在我相當一部分的個案和課程學員中,我都曾經看到過一個模式,那就是不願意感謝,並且在這個同時,還隱藏著對付出者的憤怒。

我思考了很長的時間,進入到他們的能量場中感受他們的感受,最後經過不斷驗證,得到一個結論:

很多時候,當事人似乎以為「接受」會讓自己感受到無能,因為害怕不能足夠地回報和滿足對方,因此不敢接受;而比這種表現再高級一層的,會接受,然而在接受的同時馬上要做些什麼「回報」對方,而我更加願意說這個「回報」是一種「還債」,並不是真正的回報。

舉個例子來說明「回報」和「還債」的不同:

當有新鮮空氣拂面而來的時候,如果深深地吸入這股新的空氣,然後坦然地吐出能吐出的氣體,那麼這便是真實接受之後的回報;

如果淺淺的吸入之後,甚至還沒有吸入,便急於吐氣,這便似乎在抗拒這股新鮮空氣的進入,這就是「還債」,其實是不敢於接受的一種表現。

究其原因,一般來說,是害怕接受之後會被要求付出更多。比如從小長大的環境中,父母可能曾經用付出的愛來交換我們必須無條件服從,「我對你這麼好,你必須聽我的,不要按照你想要的做,而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於是,長大後的我們在心裡留下了一個模式:「如果我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就會被要求按照他的方式回報,而如果我不這樣做,我可能會被看成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因此,只要我被幫助,我就會感覺自己非常被動、不能自主地選擇!」所謂,「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

因此,如果有人要來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反而會自然而然地對他們表現出非常憤怒的感受,那是因為我們的內在擔心「被控制」,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控制,自然用憤怒表現出一種自我防衛。

然而對於對方來說,可能會有種「好心沒好報」的感覺。如果多次反覆,對方可能不了解如何再來幫助我們,因為可能會以為「他就是願意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然後減少主動幫助的動機和慾望。而長此以往,對於當事人來說,卻越發感覺自己不被真實地支持和理解,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其實,在感受和行動之間靜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對對方憤怒的時候,需要靜下來想想,我是不是真的不需要他/她提出異議和幫助?

如果是,那麼在自己的心裡要做好一種準備,那就是真心地接受對方的付出,然後真誠地給於感謝,並允許自己給出力所能及的回報。

當然,如果感覺到自己有需要得到幫助,但是對於接受有擔心,那麼也可以問問自己擔心的是什麼?給自己一個回報的底線,並且去和對方確認,然後再決定是否接受,這樣便同時給了雙方付出和收穫的機會,能量就流動起來了。

5、健康而有力量的憤怒

說了上面一些可能會讓我們自己變得虛弱的不恰當的憤怒,現在我們來談兩種對事情發展有助益的憤怒。

一種是最原始的孩子般的憤怒。

比如,一個孩子的蘋果被別人搶走了,他會生氣,而這個憤怒會帶領他採取行動,把被搶走的蘋果拿回來,一旦得到了自己失去的東西,憤怒就會消失。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們之間經常是今天吵架、明天就好。因為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對方上,而是自己發生的變化上。

這樣的憤怒,讓孩子們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需要,並且給於問題以解決,從而讓能量不是停滯不前、而是繼續在彼此間向前流動。

還有一種是經過成長之後,被內在成人的認知力量所融合的憤怒。

因為對於成人來說,過往事件中沒有被及時處理的情緒的大量累計,會讓自己產生的憤怒往往具有疊加性,也就是說,因某一個事件所產生的不舒服的感覺,並不見得僅僅來自當下的這個事件,很可能疊加了過往若干事件、或者環境中轉移和傳遞過來的情緒。比如,成人如果蘋果被搶走了,即便讓自己重新得到蘋果,憤怒的情緒也不會立刻消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剩下的沒有消失的情緒並不是來自當下的事件。

因此,成熟的憤怒,會讓自己在這個部分加以區分,更加敢於面對真相,並且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針對這個人背後真正的原因。

比如,在葉問2中,英國拳王對於中國武術和中國人的蔑視的態度,以及不合理比賽而致死的洪師傅等等,導致葉問決定和英國拳王進行對決。

這場對決代表什麼呢?是為冤死的中國人報仇?打敗西洋拳術,為被輕視的中國武術爭威?還是為了個人名利?

在對決的最後,葉問並沒有打死拳王,而是打到他完全沒有回拳之力後,適當地放下,並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

「今天的比賽,我不是想證明中國的武術比西洋拳更加地優勝,我只是想說,人的地位雖然有高低之分,但是人格不應該有貴賤之別。我很希望從這一刻開始,大家學會懂得怎樣去互相尊重。」

這就是成熟的「出拳」,為了保護和爭取,該出手時還要出手!但一定不是為了侵犯和控制,也因此這就是中國文化中大愛的精髓。

(補一句:在這種保護和爭取的同時,還存有極大的能夠原諒和寬恕的力量。一旦對方傷害性的行為停止,這種保護就會停止,它很理智地針對行為。)

再截取我記錄下來的葉問2中我很喜歡的幾句對白,來說明這種成熟的「出拳」和孩子的憤怒的差別:

葉問問徒弟:你覺得我是不是很能打?

徒弟:當然,你可以打倒十多個人!

葉問:但是二十年之後呢?你隨便就可以把我打倒!人總是會老的,怎麼會有人是最能打的呢?你想學的是武功招式,而我想讓你學的中國武術。這裡包含了中國人的精神------「貴在中和,不爭之爭」。

這樣的力量是最為有益的!它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到自己的強、也看得到自己的弱,有勇氣、有智慧、並且直面問題的最終核心。

其實,我在「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做事」中也曾經談到過關於如何看待關於憤怒的一些疑惑,再次希望可以通過今天的一個整理來達到更清晰地闡述: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使用不好,破壞性很強;合理地運用它,它是我們保護尊嚴和界限的軍隊!

推薦閱讀: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了這一重要的規矩
用憤怒喚醒人們對文學的敬意
當孩子憤怒、悲傷、害怕...... 時,你該怎麼辦?|情緒
怎樣幫助一個憤怒的孩子?很多爸媽都用錯了方法
《生氣湯》教你如何面對孩子的憤怒

TAG:憤怒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