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起源與遷移:來自Y染色體與線粒體的線索》付四清 撰

人類的起源與遷移:來自Y染色體與線粒體的線索(付四清)- 豆丁網遷移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現象,其規模之大,行程之遠,歷時之長,實在是一種偉大的壯舉。遷移的原因可能是非常複雜的,例如,原居住地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甚至瘟疫、災荒,都可能引起人群的遷移。我們的祖先沒有為我們留一份完整的家譜記錄,根據他們殘留的骨化石和文化遺產來追溯和重建家譜顯然是不夠的。從群體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角度探討人類起源與遷移問題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Y染色體里全男性遺傳,線粒體DNA為嚴格的母系遺傳。因此,Y染色體與線粒體的DNA多態性可作為可靠的遺傳標記,為人類的起源與遷移提供證據。 一、 Y染色體的遺傳學特徵。人類Y染色全是較小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長約60KB。Y染色體是性染色體,為正常男性獨有。在不同種族、民族人群中Y染色體的長度具有很大的變異性。Y染色體由擬常染色體區和Y特異區組成。擬常染色體區(pseudoautosomal region,PAP)位於Y染色體兩端即PAR-1和PAR-2,在男性減數分裂過程中。可與X染色體發生重組。其餘的大部分區域為Y染色體獨特的遺傳方式,現代Y染色全具有單一的父系祖先。Y染色體上的變異是由世代父系遺傳中積累的突變造成的,這些突變形成了Y染色體特異區DNA多態性。利用Y染色體上的多態性遺傳標記。通過對Y染色體的比較研究可以獲得人類的起源及遷移方面的證據。 二、Y-DNA多態性在人類起源與遷移中的應用。Torroni等人研究mtDNA及Y-DNA多態在4個南墨西哥的美洲土著人群中的分布,他們利用DysI基因座兩種探針釁oa和p49f並使用Taqi酶調查了11種單倍型,認為近代美洲土著人與自種人有混血,對照mtDNA的結果,他們進一步認為第15單倍型可能是由歐洲人帶人美洲,而且這一歐洲基因是由男性帶人美洲土著人的。spur-die等人啪對非洲23個不同人群的Y染色體ALU插人多態性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黑種人Alu+基因頻率最高;科伊桑人其次,南非的白種人群則幾乎沒有alu插入。DE-KA等人篩查了5個微衛星位點(Dysl9、DYS389i、Dys389ii、Dys390、Dys388)。在15個不同地域人群中的分布,發現多數人群在這些位點的等位基因的分布很相似,只是Dys390的203BP等位基因在非洲很常見,而其他地域的人群卻很少。由於這些人群均具有所推測的祖先單倍型,因此,作者認為這些群體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kayser等為了調查新幾內亞人群的父系歷史,從西新幾內亞的11個地區獲得了183名無關男性樣本及131名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無關男性,分析了7個Y-Strs,並與已報道的東亞、東南亞、波利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14個不同群體進行了比較,發現西新幾內亞人群的Y染色體多態性很低。單倍群(Haplogroup)M-M4佔75%,且很多人僅有一種Y單倍群。作者認為Y-STRs低多態性是巴布亞人高比例的的一夫多妻、戰爭等原因造成的。該研究為「早期男性介導高原與低地 /沿海地區的基因流」提供了證據。Qamar等採用34個遺傳標記對巴基期坦12個不同群體的718名無關男性進行了研究,認為卡拉奇的Parsi 人起源於伊朗,Negroid Makrani人則起源於非洲。他們的研究不支持其他幾個群體分別起源於西藏人、敘利亞人、希臘人或猶太人的觀點。 儘管徽衛星單獨使用能夠獲得非常有價值和可比較分析的信息,然而,微衛星位點突變率相對較高,將其作為遺傳標記研究人類進化和人群遷移有一定的局限。若與單獨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dde Polymorphism,SNP)聯合使用,則可使獲得的信息更完全更精確。SNP指人類基因組中大量存在的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正常人不同個體的核苷酸序列都有一定的差異,它決定了不同人種和群體的差異,目前推斷人基因組至少有30SNP萬個SNP,基因組中第500bp~l000bp就有一個SNP。SNP是一個具有高度穩定性的遺傳學標記。柯越海等觀察了由19個Y-SNP單倍型和3個Y染色體微衛星標記位點在我國22個省市漢族人群中的分布,認為現代人類白南方進人中國,隨後由南向北遷移,並據此估算了現代人類進入中國的時間大致在18000~60000年前。Underhill等人採用變性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檢測了167個雙等位基因位點,其研究對象為1052個來自全球各地的個體,發現現代的東非和Kho-Jsan(科伊桑人)是現代人的祖先,他們在35000到89000年前離開非洲,再一次證明了「走出非洲」假說。 三、線粒體DNA的主要特徵。人類線粒體DNA(mitochondriaDNA,mtDNA)是獨立於細胞核染色體外的又一基因組,經過殼隆和序列分析,它由16569個鹼基對組成,是所研究生物中最小的。mtDNA分子為環狀雙鏈DNA分子。外環為重鏈(H鏈),內環為輕鏈(L鏈)。線粒體基因組合有37個基因,其中13個為蛋白質基因,2個為rRNA基因,還有22個tRNA基因。mtDNA複製起始點OH和OL相距1/3個分子t而轉錄啟動子PH和PL則位於OH處。此處是mtDNA唯一 的1000BP不編碼控制區,其中包括D環區。mtDNA為母系遺傳,即母親將她的mtDNA傳遞給她 的所有子女,但只有她的女兒們能將mtDNA傳遞給下一代。因此,從邏輯上講,所有人類線粒體DNA一定來源於一個共同的女祖先。另外,mtDNA具有進化速率快,無細胞特異性,群體內變異大等特徵,使mtDNA被廣泛地 應用於研究人類群體的起源,深化和親緣關係。 四、mtDNA多態性在人類起源於遷移中的應用。近20多年來,在人類進化領域,研究mtDNA的序列變異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包括為最終解決人類起源問題提供了可信的遺傳學證據,闡明了某些地區人群進化問題,如現代日本人的起源、印第安人的遷移等。 1987年C4TDN等對來自非洲、歐洲、亞洲、澳大利旺、新幾內亞5個地區148個個體的mtDNA進行限制性片段長度分析,確立了134個單倍型,構建了最大簡約樹。該簡約樹有兩大分支,其中一支無一例外由非洲單倍型組成,約佔1/3的非I單倍型,另一支由非非洲單倍型和剩下的 2/3非洲單倍型組成,這說明第一次分歧發生在非洲人和非非洲人之間。這支持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假說。1995年hen等人認為印第安人的遷移,先後至少有3次,並確定了各自的遷移時間和路線。1996年Horai等人認為約2萬年前和1萬年前,北部亞洲人和東南亞人分別從日本島的南北兩方登陸,最後相互雜居,形成現代日本人。 2002年Kaspemviciute等,通過分析mtDNA控制區域第一高變區HVI直接測序和多態位點00073的限制性酶切分析了立陶宛人的歷史。Tonunaseo-Ponzetta等通過對NewGuinea人mtDNAHVSL和COII/rRNA[Lys]區的9-bp序列缺失的分析研究島上早期移民的起源。 2003年Caramelli等通過分析mtDNA第一高變區證明了Neanderteas和有24000年歷史的現代歐洲人之間的基因中斷。jima等通過分析mtDNA-loop區多態性和mtDNACOII/tRNA〔1js〕區的9-bp序列丟失研究土著台灣人的歷史。Endicott等通過分析mtDNAloop區和蛋 白質編碼區序列,研究了Andaman Islanders的起源。我國的學者們在這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工作。2001年袁志剛等測定的83例廣西壯族人的線粒體DNA(rod)-NA)第一高變區515bp的序列,並從這一母系遺傳標記的角度對壯族人群的起源和群體的遺傳結構進行了探討。 結合已報道的相關人群的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壯族和我國北方民族群體親緣關係較遠,而與南方的少數民族及南方漢族親緣關係較近。壯族人群中單倍型輻射群體分布頻率、系統樹中壯族人群與其他人群聚類先後次序都表明壯族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南方群體。錢亞屏等應用線粒體DNA-loop區遺傳多樣性分析了雲南4個少數民族的遺傳關係。研究顯示,傣族、佤族和拉估族的親緣關係較接近,與藏族距離較遠。余躍生等研究了我國貴州水旅64個個體mtDNA控制區第一高變區序列的變異情況,獲得了48種不同的單倍型。單倍型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水族中存在一些古老的單倍型類型,並且其中的幾個單倍型在歐亞人群中也存在分布。來自群體歷史動態分析估算的水族群體擴張時間距今約6萬年,這些結果提示水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群體。結合以往學者們對廣西壯族以及其他的民族人群的研究資料,通過比較分析發現,水族在總體上表現與 壯族相近,但又不同於壯族這一典型的南方民族群體。 2008年李永念等觀察了由13個單核苷酸多態位點(SNPS)組成的Y染色單倍型在中國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時用PeR直接測序法對其線粒體DNAReNonV區多態進行檢測,從父系和母系遺傳角度尋找有關中國布依族人的起源和遷移的線索,並將結果與我國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中國布依族人的單倍型分布與我國同屬於侗傣語系的壯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瑤族最為接近,提示布依族上與上述人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2003年段然慧等對新疆塔克拉馬乾沙漠腹地的75名克里雅人線粒體DNA的高可變區的15996~16401的片斷進行了序列分析,獲得了71種不同的單倍型。根據Neighbor-Jiorang法構建系統進化樹發現,克里雅人與新疆維吾爾族和境外維吾爾族之間的遺傳距離最近,表明他們之間有很密切的親緣關係。 五、結語。人類的起源與遷移是困擾科學家的一個十分複雜的難題。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已獲得了一些證據。人類起源與遷移既涉及縱的階段級進,又有橫的分支發展。階段發展縱的上升,是指從古猿到人類的過程。分支發展是橫的發展,是從少到多,分化演進形成不同的人種的過程。從群體遺傳學角度,研究者一方面可在DNA分子水平對人類與猩猩、黑猩猩進行縱的比較,另一方面可對不同種族人群的DNA進行橫的比較研究,或者縱橫結台比較研究,從而獲得分子進化的證據。例如,與人類DNA結構最為接近的黑猩猩只生活於非洲,這是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證據之一。然而,據化石分析,很多人認為人類起源於亞洲。因此,要用唯物辯證法的聯繫的觀點分析問題。當人們要探求事物更深層次的本質時,單一學科知識往往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必須依靠多學科的研究。相信通過考古學家、古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和遺傳學家的共同努力,人類會對自身的起源與遷移問題了解更多。 東亞西南部人群線粒體DNA研究:藏族和孟高棉語族人群的母系遺傳多樣性 摘要:分子人類學的誕生和發展,為解決人類起源、進化、遷徙等諸多科學問題提供了新的證據和極有價值的信息。分子人類學以人體DNA為對象來研究人群的遺傳結構。結合分子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綜合地了解人群的系統發生歷史。人類線粒體DNA由於具有拷貝數高、母系遺傳、缺乏重組、突變率高等一系列的特性,成為了分子人類學中研究人群母系遺傳結構的理想材料。本文主要通過線粒體DNA多樣性信息研究了東亞西南部兩個重要群體——藏族和孟高棉語族人群的母系遺傳結構和人群起源。由於極高的海拔和嚴酷的自然環境,西藏高原地區成為人類起源和進化研究中的重要區域。西藏高原分布最廣的藏族人群的起源和遷徙路線還存在較多的爭議。在本研究中,通過分析來自高原九個不同區域的562份藏族群體線粒體DNA單倍型多樣性,特別是線粒體全序列信息,我們證實藏族主要的母系遺傳成分來源於東亞北方。但同時也發現藏族人群具有多重起源:以單倍群M62為代表的舊石器時代末次冰期最高峰(LGM)之前的古老人群遺存;以單倍群A、C、D為代表的一萬到兩萬年前從東亞北方進入高原的人群;以單倍群M9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的移民;近晚期歷史上的人群交流。 現代人從南方進入東亞的路線中,東南亞中南半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間站。然而,對這個地區人群的分子人類學研究卻十分缺乏。本文中,我們收集並分析了分布在該地區的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人群中18個支系888個個體的線粒體DNA數據。結果發現孟高棉人群的母系遺傳成分主要是東亞南方古老並高頻的類型B、F和M*,說明它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土著群體。結合東亞、東南亞其他人群的線粒體數據進行網路結構分析後,我們還發現一些特殊單倍型(B4c2、R22和F1b)顯示出一萬到兩萬年前中南半島上從南向北的人群流動。遷徙可能是冰期結束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最後,通過與南亞語系另外一個分支門達語族人群線粒體數據的比較,我們還證實南亞語系內部各支系具有不同的母系起源。(作者:復旦大學博士覃振東) 中國布依族人的起源及遷移初探--駱越文化網 ——來自y染色體和線粒體的線索。作者:李永念、左麗、文波、柯越海、黃薇、金力。 摘要:為探討中國布依族人的起源及遷移,採用pci- rflp法觀察了由13個單核普酸多態位點( snps)組成的y染色體單倍型在中國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時用pcr直接測序法對其線粒體dna region v區多態進行檢測,將結果與我國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中國布依族人的單倍型分布與我國同屬侗傣語系的壯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瑤族最為接近,提示布依族人與上述人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並結合文史資料,對中國布依族人的起源及遷移進行了初步探討。 正文: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基因組以一定的速率積累了各種突變信息,比較相應Dna區段的變異速率和序列間差異,可以為研究人類的起源、進化和遷移規律提供可靠的遺傳學證據。比如,通過對人類線粒體Dna (mitochondhal Dna,mtDna)的研究,wilson等人提出了「非洲母親起源」假說,horai等人則藉此闡明了現代日本人的起源和遷移問題。近年來,隨著更多y染色體特異區Dna(y-Dna)多態位點被發現,y染色體進化和人群y-Dna多態成為當今群體遺傳學研究的熱點。通過分析y-Dna單倍型,可揭示某個民族和某地區人群的父系歷史和分化時間。 布依族是我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貴州、雲南等省,尤以貴州省布依族人口占該民族總人口的90%以上,是研究中國布依族人起源和遷移規律的難得資源。其語言屬侗傣語系(或漢藏語系侗傣語族),與壯、傣、侗、黎等語及泰語相近。為探討中國布依族人的起源和遷移問題,我們研究了y染色體13個單核普酸多態(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組成的單倍型在中國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時對其線粒體Dna region v區的多態性進行檢測,期望同時從父系和母系遺傳的角度尋找有關中國布依族人起源和遷移的線索。 1、材料和方法 1.1 樣本採集。布依族人群外周血標本采自貴州省貞豐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該縣位於東經105. 50,北緯25. 50。所選對象均為正常個體、3代內無族外通婚、彼此間無親緣關係者。 1.2 樣本dna的製備。按常規酪氯仿法提取樣本基因組dna,測定其od260/280比值介於1.75-1.95間,並將各樣本dna濃度標準化為25ng/ μ1,共得到樣本80份(男性45份,女性35份),-30℃凍存備用。 1.3y染色體單倍型的基因分型。y染色體單倍型由13個已知snps組成,它們分別是m7、m9、m15、m45、m88、m89、m95、m110、m119、m122、m130、m134以及yap,單倍型判斷依據圖1。45份男性樣本的基因分型採用pcrrfl p法,所用引物和限制性內切酶及其反應條件見表1。限制性內切酶為ta kara公司及neb公司產品。 1.4 線粒體dna的遺傳多態性檢測。根據mtdna劍橋序列設計引物,採用pcr直接測序法檢測所有布依族人標本的mtdna region v區遺傳多態性。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序列見表1),測序分析用ab1377全自動測序儀進行。 2、結果 2.1 y染色體snps的基因分型。從45份男性樣本的y染色體snps的基因分型中,我們得到9種單倍型。表2列出了已知y染色體單倍型在我國各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中的分布。 2.2線粒體Dna的遺傳多態性。pcr直接序列分析顯示,80份布依族樣本中只存在兩種mtDna region v區多態,即標準型(雙拷貝9bp重複)和短型(單拷貝9bp重複,即9bp缺失),短型多態在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頻率為33.3%。 3、討論。從表2的比較可見,h1和h2兩種單倍型在各大洲人群中均有發現,尤以非洲人群的分布頻率最高,表明這兩種單倍型相對較古老,該位點的突變早在現代人類走出非洲以前就已經發生了。有資料分析認為hs單倍型是其他各種區域特徵性單倍型(h6-h17)的祖先單倍型,h6-h12單倍型為東亞人群所特有。我國南方群體(包括各少數民族和南方漢族)的單倍型分布與東南亞人群的分布接近,而北方群體的單倍型多樣度較低,且h7、h11和h12僅在南方群體中出現。這提示非洲起源的人群從東南亞進入亞洲,而我們的祖先從中國南方開始,而後越過長江進入北方地區。 從表2的比較可見,h1和h2兩種單倍型在各大洲人群中均有發現,尤以非洲人群的分布頻率最高,表明這兩種單倍型相對較古老,該位點的突變早在現代人類走出非洲以前就已經發生了。有資料分析認為hs單倍型是其他各種區域特徵性單倍型(h6-h17)的祖先單倍型,h6-h12單倍型為東亞人群所特有。我國南方群體(包括各少數民族和南方漢族)的單倍型分布與東南亞人群的分布接近,而北方群體的單倍型多樣度較低,且h7、h11和h12僅在南方群體中出現。這提示非洲起源的人群從東南亞進入亞洲,而我們的祖先從中國南方開始,而後越過長江進入北方地區。 本研究對貴州省布依族人群樣本的y染色體單倍型分析發現,布依族人群中有南方群體特異性的h7、h11和h12單倍型出現,其中m95(hll+m95 (h11、h12)的頻率為最高。其單倍型的總體分布與我國同屬侗傣語系的壯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瑤族最為接近。因此,將布依族人群歸屬於中國南方群體無疑是正確的,也與我國布依族人的地理分布特徵相一致。而且,將布依族人群樣本的線粒體dna多態性檢測結果與已有的亞洲及中國其他人群線粒體dna多態性資料[s,9]比較,也發現布依族人9bp缺失情況與南亞人群和我國侗傣語系民族相似。提示布依族人與上述人群有一定的親緣關係。據考證,布依族起源於古代濮族的一支和百越的一支。濮族是我國古代南方一個很大的族系,因與楚人在江漢流域進行的戰爭中失敗而被迫向貴州、雲南一帶遷徙,在北盤江畔與百越民族融合形成「濮越」民族,即布依族。三國時期,諸葛亮發兵征南中又有大量的漢人融入「濮越」民族,其後的唐、宋、明、清等朝代,均有江西、湖廣等地的漢人不斷融合。從本研究結果看,布依族的父系乃以百越為主體,並具有部分濮(h5、h9)、漢(m122)的痕迹,即在布依族人的起源和遷移歷史中,不斷有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正因為這樣的基因交流才形成了如今布依族人的y染色體和線粒體Dna的遺傳特徵。(布依族網:論南北僚人同屬一個民族;日迦的新浪博客)。 廖世玉:南亞語系人群的父系起源和史前遷徙的遺傳學研究:研究結果表明,02a-M95支系大約於3萬年前起源於中國南部的侗傣語系人群,末次冰盛期過後向南擴散到東南亞大陸,爾後又向西擴散到印度次大陸,並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南亞語系群體的分布格局。 張曉明:柬埔寨人群的起源和史前遷徙的遺傳學研究:我們對這些柬埔寨人群中的365份男性樣本進行了Y-DNA系統分析,發現O2a-M95支系是柬埔寨人群的主要父系支系(約佔70%),該支系在柬埔寨人群中有中等水平的遺傳多樣性和比較古老的TMRCA (約3萬年前);從我們的綜合分析和目前的多項研究來看,我們推測O2a-M95支系很有可能在舊石器時期起源於東亞南部的沿海地區,其發源人群可能是該地區的侗傣語系等人群。所以,與母系遺傳成分不同,柬埔寨人群的父系主要是從其他地區的人群擴散而來的,並且這種擴散歷史伴隨著大量的男性人群遷徙、融合甚至取代當地土著男性的過程。......推測該支系在舊石器時期(約2.5-3.5萬年前)起源於中國南部的侗傣語系等人群中並向四周快速擴散,大約在新石器早期(約1.5萬年前)向西南方向大面積擴散到達了MSEA和印度東北部,隨後進一步擴散到了ISEA和印度次大陸的中南部等廣泛地區。其中,向西遷徙進入印度次大陸的人群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長期地理隔離下發生了較大的分歧,但總體來說各地理人群之間還沒有發生明顯的分化。O2a-M95支系在廣泛的亞洲大陸南部的這種大面積擴散歷史可能伴隨著多個語系語言間的分化和交融的過程。(中國科學家解密柬埔寨土著人群母系起源與遷徙-中新網;最新基因研究成果將有助破解人類起源、遷徙及進化;亞非土著人的祖先究竟從哪裡走來?生物網;宿兵實驗室在亞洲人群史前遷徙的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宿兵實驗室在喜馬拉雅地區夏爾巴人群的起源和史前遷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從遺傳學角度追溯人類起源和遷徙 科學網) 大東亞人種與文化_山川唐_新浪博客:一些科學家提出,白種人由黑種人在距今3萬年前變化而來,原先生活在歐洲的「新人」是黑皮膚,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而導致他們的後裔膚色逐步白化。......對舊石器早期東亞智人研究表明,他們的頭蓋骨形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古人群沒有多大區別。沒有資料提及當時人類的膚色如何,也許沒有多少差異,例如白人可能如同今日的印度人一般,膚色也是黑的,也可能全部是灰色的。 根據GM單倍型頻率卻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北方人群中GMag單倍型頻率較高,而南方人群中GMafb單倍型頻率較高,南北兩大類型的地理分界線在長江一帶(張余善《中國人口地理》),從而揭示黃色人種是從南北兩個方向進入中國的。中華民族的祖先走出非洲後進入西亞,其中一支沿著海岸線向東南方向遷徙,逐漸推進到印度支那、長江中下游;另外一部分,則繼續北上到達蒙古高原,一直擴散到黃河上中游。可能正是這兩群轉向內陸的先人,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種群基因庫的主要源頭。 南支黃色人種所說的語言是原始南亞語。用古語擬測方式得到的原始南亞語族的老家應該是熱帶的海濱地帶,當地住民已有農業(芋、薯、稻米、粟、果樹),但也狩獵並重漁撈。從印度阿薩姆經過中國華南、印度支那至印度尼西亞,人們看到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共同文化的遺存,人們稱之為 「南亞文化」。......從南亞語群中分離出一支朝東南方向遷徙,這就是南島語族的馬來人、玻利尼西亞人、台灣高山族人。美國語言學家本尼迪克特(P.K.Benedict,白保羅)指出,長江流域以南是波利尼西亞(南島)人或原始澳泰人的居住地,他們從中國南部海岸經過海南島遷徙,北支遷到台灣,東支遷到菲律賓,南支遷到越南、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台語、加岱語和印度尼西亞語:東南亞的一個新聯盟》)。 南島語群在長江以南沿海地區形成了百越民族,範圍從越南北部到江浙一帶。他們的語言是古越語,又稱壯侗語、台語或侗台語。江南的漢人有南亞人種的特點,尤其是嶺南人。廣西桂林甑皮岩的古人頭骨也反映出接近南亞類型,長江中下游浙江河姆渡遺址的人骨有蒙古人種特徵,又與現代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特徵相似。距今1.6萬年前,一部分百越(黃種人南亞人種)渡江北進,佔領環黃海(皖北、蘇北、朝鮮半島)、環渤海 (山東、河北、遼寧)地區。所以新石器時期山東沿海(大汶口)居民有南蒙古人種向澳大利亞人種過渡的特徵。聞宥《語源叢考》和張永言《漢語外來詞雜談》中曾列舉出一些見於漢語書面語而存在於現代南島—南亞語言中的對應詞,如「貝」,商人文化源於東部沿海的海岱文化,「貨貝而寶龜」,以貝為裝飾和貨幣。試比較泰語 beer;占語、吉蔑語bier;馬來語bia等,表明大東亞地區在遠古的密切聯繫。 南亞語群中的一支從雲南進入長江三峽地區和洞庭湖平原,發展出了先蠻文化,形成以後的苗瑤民族,其中的一些部落深入到江淮平原,他們的首領就是著名的蚩尤。苗瑤民族與百越民族在體質上、語言上、文化上有很強的相似性。吳安其說,苗瑤語與侗台語史前不但地緣相近,而且從語音演變看,它們曾是更為相近的方言。表現在辭彙方面則是苗瑤語和侗台語有著一些不同於藏緬語和漢語的特點(《苗瑤語核心詞的詞源關係》)。 距今1.8萬年以前,中亞另一部分黃種人從帕米爾高原向東進入黃河流域與大漠南北,逐步演化為東亞種群—北亞種群—北極種群;其中東亞種群在黃河流域,中國北方和西部的戎狄可能是從中亞進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相關:漢泰語同源詞比較)。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的頭髮這麼長? | 混亂博物館
84001號或火星隕石給人類帶來了什麼信息,這裡面蘊藏著什麼?
人類的情感
人類之前真的有史前文明存在嗎?
女權主義者必讀 人類史上女性地位低下的心理因素

TAG:人類 | 染色體 | 起源 | 染色 | 線粒體 | 遷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