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座53(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無量壽經講座53(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要知道佛經語深。所以我們要有很深的體會。"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他這一句話和你對了頭,你就依此來做,那這一句話是萬劫拴驢的橛子。不見一法當情,就是一法不立。那麼念佛不就是一法嗎?念佛妙就妙在這裡,"念即無念"。你真誠懇了之後,這個念本身就無念了。一上來還是有心在那兒念,慢慢地,自然地就會出現暗合道妙的情況。常常暗合道妙,決定往生了。常常暗合道妙,就可能明合道妙,明合道妙就是"帶角虎"了。現世為人師,將來做佛祖。所以這裡講的"智慧自內滅"、"劍自斷劍"、"智自害智",一般人是沒辦法下手的,連理解都不能理解。但是,你叫他念佛他會,阿彌陀佛大恩大德就在這兒。實際這都是一個道理,一句阿彌陀佛是一個特殊的方便,是極深、極玄奧的道理。"無住生心"要地上的菩薩才做得到。地前的三賢,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生心是極妙的法。六祖聽了一次就超過了神秀,第二次就是天人師得衣缽。好是好,我們怎麼辦?念佛的人,萬緣放下,就是無住。一念單提,就是生心。能做到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就是無住生心,暗合道妙了,潛通佛智,巧入無生。一般的修持方法是明合道妙,證入無生。難吶!念佛方便能普度眾生。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這是慧眼,你有所見就不是慧眼。有些人喜歡抬扛,你不對我對,你對我不對,這都不是慧眼,是吵架眼。"智慧內自滅",也正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自內就滅了,還有什麼叫智。所以轉八識成四智是法相,深的般若無智,也沒有得。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都有,就是具足。憬興說:"一切種智為體,無法不照。"所以稱具足。《法華文句》又說"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前四種眼當然比佛眼劣了。雖劣但是他也兼備,五個都有。四眼都入了佛眼,都叫佛眼了。所以圓人說法法都圓,一切法都成了圓法。佛眼本來是無上殊勝的,就叫本勝。本勝就是能夠見佛性。那麼多的大德,沒有人說過"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個話別的宗教里也沒有人說過。前兩天來了兩個回教的阿訇,他們看了很多佛經,問我什麼叫妙有真空。我給他們講了,他們一邊聽一邊稱讚,不住地點頭,說佛法好。回教的宗教氣勢最濃了,佛教徒被他們稱為異教徒,殺了異教徒可以上天。他們也能認識佛教,還特別跑來,所以說佛法不可思議。本勝兼劣是佛眼的作用。所以能照真達俗。有人說佛不是肉身了,怎麼會有肉眼呢?《大智度》論說,慧眼、佛眼、法眼當然是殊勝。但不是見眾生的法,欲見眾生需要用肉眼。因為要化度眾生,就需現有相的佛,所以兼肉眼,覺了法性。憬興說,你跟佛的一切種智相應,能夠覺了中道第一義諦,也叫覺了法性。
法眼跟慧眼在一些經里排列順序不一樣。本經是慧眼第四,法眼第三。《金剛經》等別的經倒過來排列。跟我們一樣的也有。為什麼有兩種排列呢?一種解釋是法眼天眼和肉眼所見著的都是俗諦,眾生應該什麼法,沒有離開眾生的心念,跟他相合。慧眼見真空,見了佛性,真就比俗好,所以慧眼應該在後頭,這就是我們這種排列的解釋。另一種排列,如《金剛經》把慧眼排在前頭。這是因為先見了真空,你才能度眾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後。《華嚴演義鈔》說"為道養生,先修肉眼"。為了眾生要修肉眼。肉眼是看的很清,不能見細,要修天眼;天眼能見種種形色不能見真境,要修慧眼;慧眼見理不能見事,要修法眼;法眼還沒有圓滿,要修佛眼。先要見真才能度生,達真才能導俗。本經則以真諦超勝於俗諦,所以慧眼放在第四,不必爭哪個好。
本經這一段從"諸佛密藏",到"覺了法性"的意思很深刻。必須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探水得源"。研究一個問題,找到了"源流","尋枝得本",就不愁枝末了。那是必然會得到的。古人說"得其一,萬事畢。"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明白佛的密藏,自然能調伏諸根。如同手裡有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佛來佛斬,魔來魔斬。自己也不存,劍也不是劍,劍自斷劍。
善於調伏,身心就和順,深入正慧,身心就都調了。正慧分明煩惱習氣不斷自斷。這就是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以七覺正道為所履踐。佛的五眼成為自己修習的內容。明白真,了達俗。自覺覺他,從容中道,精進不已,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徹底地知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是覺了法性了。從"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開始,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這又回來了。所以一切妙德,無不從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沒有不流回這個海的。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
"辯才"就是說法的智慧辯才,說法是很難。我們說法的時候,很容易有所偏。從"辯才總持"到"遠離顛倒",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慧辯的功德。"辯才總持"是宋譯,魏譯為"具諸辯才"。所以這個辯才總持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總持"就是"具諸",一切都有了稱為"總持"。再一個解釋"總持是陀羅尼",總持一切。就是說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的陀羅尼。陀羅尼永遠不會退失。自在無礙,說這個辯才一切無礙。就是《涅槃經》上說的"四無礙辯",包括"法無礙"。一切法都無有礙,沒有一個地方會產生抵觸或說不了;"辭無礙"指言說,有些地方言說表達不了的,辭無礙的人能用種種的比喻來說明;"樂說無礙",就是沒有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這叫四無礙。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是差別智,上面說的知道真,達本是根本智。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從根本智入差別智,所以善解世間無邊方便。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哭,隨他之所宜很善巧地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善解世間無量的方便,善為講法。"所言誠諦",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諦"是真實。因為你明了根本智,契了實相的理,所以就得了差別智,就可以隨眾生的機而說,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如果你說的很低級,庸俗的人覺得很有趣味,這不叫說法,這叫"綺語"。如果你所言誠諦,深入義味,有情眾生就得度了。"演說正法"是因為契理,所說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現在有些人還是拿著練功的心來學佛,希望很快就怎樣,怎樣,這都是有相有為,不是佛法。《凈影疏》說"諸法悉空,名為無相"。過去說過無相與空就跟眼與目一樣,寫出來不一樣,其實是一回事。諸法是空叫做無相,涅槃叫做無相。《涅槃經》舉了十個例子: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壞相、住相、男相、女相。這些相都沒有了,稱為無相。沒有因緣造作,所以就無為了。不是靠了一些條件,有計劃地安排。"無縛無脫",沒有誰捆住你,也沒有什麼可以解脫。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人對祖師說我業障深,希望得到解脫,祖師說誰捆你了?聽話的人當時就悟了。"無縛無脫",世間人以無明煩惱叫做"縛",你斷了"縛"顯了真叫"脫"。但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的。法性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兒都能適應。冰就有礙,到哪兒都不適應。冰跟水不是一個相,但本體都是氫二氧。所以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冰跟水一樣,就沒有"縛",也沒有"脫"。"無諸分別",沒有什麼種種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即是"如",是平等,沒有差別的。"諸法皆如",一切法都"如",所以稱"如如"。根據《大乘義章》中說:"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他也如,我也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了。"如非虛妄,故復經中亦名真如。"是實際的本體,不是虛妄,所以稱為真如,是真諦。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名相,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阿耨菩提,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如果能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剛經》就有這話,一切法皆是佛法。這與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一脈相承。聽了這個法,你不生驚怖,也不疑惑,你能夠如是堅持著,就很快成佛了。這是文殊給大家受記了。《大寶積經》說:"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是相等的。所以諸法都是佛法。就好像冰的本性就跟水一樣。哈爾濱把冰做的千奇百樣,但它實際就是氫二氧。冰水一如,是一如,而又千奇百樣。所以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很多分別、爭鬥、愛憎取捨。"遠離顛倒",沒有分別就遠離顛倒。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在極樂世界的受用和他方世界的受用沒有攝取,不要想什麼了。知道一切皆如,沒有顛倒,遍游十方佛剎,無礙無厭,沒有所喜愛和討厭的。不要把欣仰極樂,厭離娑婆的這個"厭"當討厭講,當討厭講就錯了。這個厭離就是沒有留戀。對於娑婆我們沒有一件什麼事捨不得,什麼音樂跳舞太好了,燒雞鴨子好吃了,這些事很想再吃一點,再享受一點,這就叫留戀。留戀娑婆世界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是討厭,再也不來了,那就不對了。要平等普度,娑婆世界跟我們很有緣,有緣的眾生你不度度誰呀?所以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金剛三昧經》說:"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一種從本體來入道;一種從實行來入道。行入有四種,其中第三為"無所求心。世人長途,處處貪求。"求這兒、求那兒、求名聞、求利養。有的人只知道求利不好,不知道求名聞被人家恭敬,讓人家知道我好,這和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智者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因為一切法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何期自性,本來清凈。"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能安心是真正的安,無法形容,超過一切世間了。具足了佛的功德和智慧。他不為什麼,無所為了。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的無求了,所以這個叫做"無所求行"。我們這兒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厭,也就是"無所求行"。還有無不希求想,就是不希求也沒有。"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這是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不是我們的境界。就是要無為,不要有為,這也是求。是有愛有厭,愛無為,厭有為。菩薩的智慧能排除自己。不要去希求這是行入,到了亦無希求,就契入中道,是理入了。由於平等就"沒有彼我違怨之想"。人是我非,彼、我就是人、我。人與人之間很多意見,都是自己是別人非,同意我的就順,和我相違的就結怨。這些都沒有了。為什麼呢?
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上面提到為什麼,這裡解釋說,因為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他要舍離一切執著、妄想,成就無量功德。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以無礙的智慧,解法如如。《會疏》說:"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凈影疏》說:"解法如如,是其理解"。是極樂世界這些大士對法的理解。這裡所說的如如,是《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五法一是相,二是名,三是分別,四是正智,五是如如。正智是在無漏心中還有妄想,並不完全是智慧。真正修行人,雖然有無漏的心了,但在沒有證果以前,還有妄想,這個叫正智。從妄想一下就跳到真如那只有禪宗。那又是一路了。我們要從正智而如如。既然如了,那麼彼此就不一不異。就沒有違順之想。能平等普度,沒有執著了,能成就一切功德。"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集滅"是指四諦中的集諦和滅諦。集諦裡面包括苦,滅諦裡面包括道。說集滅兩個字實際上代表了四諦法。四諦之教是方便而說,名為"音聲方便"。他有度生的方便。善知集滅,集善的教叫集音聲,滅惡的教叫滅音聲。音聲是教里的教言,教里的話。菩薩對這些能了解,而且善知、巧知,所以叫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所以我們平常和人談話,這個人什麼水平就可以知道了。《會疏》說:"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究竟了義第一議諦之言,才是名"正論"。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維摩詰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滅寂"。般若的殊勝智慧,就可以證到一切都寂滅了。觀世音菩薩就證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心、佛、眾生三者都平等了。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不可得,沒有實性。但不是斷滅的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生身就是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和菩薩變易生死的身。"生身"是苦果,是二餘之一。這個有殘餘,煩惱,是惑因。這兩種殘餘就是余習,都盡了叫做二餘俱盡,就斷了一切有漏的果縛。"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平等勤修。"究竟一乘",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最圓最頓的教法。《法華》、《涅槃》是一乘法。《法華》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佛土都是一乘法。除佛慈悲,看到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三乘。若論實際,真實的都是一乘法。佛法雖然八萬四千法門,好像有很多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最後都讓大家證涅槃三德。所以"十方佛家飯,一路涅槃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叫究竟。極樂世界的大菩薩,悲誓宏深,雖然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示現在三界之中,於三界中平等勤修。最後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到涅槃的彼岸。所以說"至於彼岸"。
"決斷疑網"。對於疑網,有兩個解釋。《凈影疏》說:"除妄顯真,名斷疑網。"妄除了真顯現,還有什麼疑。《嘉祥疏》說:"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就是說菩薩能讓別的眾生斷疑。實際這兩個沒有什麼差別。如果能給眾生斷疑,實際也就自己無疑了。兩個各說一半,合起來就圓滿了。
"證無所得",得般若波羅密就得三藐三菩提,證無所得。《涅槃經》說:"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這句話應該成為座右銘。一旦你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現前。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你有所得,說我證了,我悟了,都是人我四相。"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叫無所得。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維摩慧遠疏》說:"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為所得。"菩薩離開情執,破相,到無得之處,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
"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權智。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是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是如來的權智。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里把蓮花的花瓣代表權智,蓮花的心叫實智。"增長了智",就是蓮花開時,蓮花的瓣就大了,就屬於了智。蓮花瓣代表方便智,花開了方便智在增長。開的時候顯出台來,台表示根本智、實智。這也可以啟發我們知道,以方便智的開明,回過頭來可以使你的心源徹底地顯露。所以這就是以方便智增長了智的意思。不但是方便之中增加了方便,方便越用越熟,而且實智更明顯了。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實智都明,這個神通自然就出現了,而且一切妙德都圓滿。入於實相,證無所得。無所得就得一乘道。無所得就故得。這一點很重要,自己想著無所得,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有所得的時候,就是無明哪,那不是智慧。"不由他悟"是講真實的明悟是發自自心。"不由他悟"是唐譯本的話。魏譯本是"慧由心出"。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凈影疏》說"真解發中",這叫慧由心出。都是一個意思。解慧由心出,就是解"不由他悟"。不由他悟更明顯一點。望西在《無量壽經疏》中說:"疑網即斷,實理忽證。""忽"字用的好,不由你思議,不由你安排,忽然觸著、碰著。所以古人這一個字都不能放過。忽然證悟。能證的智慧,不能從他生,不能由他悟。必定從你自心裡出來的。禪宗說:"從門入者,非自家珍。"什麼是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門。看來的、聽來的,是從外面來的,不是自家珍寶。"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一乘道就這樣得,不由他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妙智炳然齊顯。在這個時候,就得觀音的兩種殊勝。如六祖的話"密在汝邊","不由他悟"。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凈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凈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
極樂世界菩薩所做的功德是真實的功德。我們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這一品所採用的文句不是常見的魏譯了。是漢代和吳代所譯,這兩種譯本的內容,過去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不要說註解和去研究了。這個內容非常突出,非常重要。有時往往就是這樣,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到的人就不會很多。
這一品,開頭打了很多譬喻,說極樂大士的功德,深廣猶如大海。覺悟的高和廣像須彌山,像大海。等等的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菩薩功德的莊嚴。這個在"大經解"里講的很詳細,我們不再講了。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凈溫和,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引導群生,舍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
這一大段是說極樂世界菩薩真實功德。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功德。
推薦閱讀:
※近體詩基礎知識(講座手記五)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20/69(第二品)
※曲黎敏: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講座文字和1-18集視頻)上
※【你我空間講座實錄】朱其:景觀的符號政治(下)
※楞嚴經講座 三十六集